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投資超3億,傳言“被退片”,這部劇是雷還是驚喜?

【轉載或者合作, 請聯繫作者mszhangziyan@foxmail.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九州·海上牧雲記》終——於——開播了, 第一天就一口氣放出12集。

這部戲可以說是命途多舛, 早就出了片花卻不見正片, 今年4月又有傳言說該劇被湖南衛視退片。

當時湖南衛視和片方沒有給回應。

這樣一拖再拖, 《九州·海上牧雲記》(以下簡稱《海上牧雲記》)最終以網劇方式跟觀眾見面, 從結果來看, 電視臺的確不太看好這部戲。

但是, 上線後《海上牧雲記》的口碑卻不錯, 從開播的豆瓣8.2攀升到今天的8.3, 總的來說, 品質被肯定了:

可是爭議仍然存在。 豆瓣熱門短評是大型 battle 現場:給五星的說終於有一部劇能把九州的世界觀拍出來了,

必須好評。

給兩顆星的說:節奏慢、劇情沒有張力、世界觀展現得不精妙、臺詞太中二等等……

狂刷了十多集測評之後, 我們幾個飛天小女警的總體觀感是這樣的:優缺點都有, 而不同趣味的觀眾感受不同。

————————————

優點很明顯, 最直接的是賣相有誠意, 服化道就有得吹了。

沒有奇怪的濾鏡, 沒有異想天開的服裝, 沒有浮誇的唇色, 沒有橫七豎八的眉毛。

看皇帝的衣服、古色古香的宮燈以及門窗。

看完全不豔俗且有質感的少女粉色衣裳

每一個場景都自然耐看

蔣勤勤的皇后, 通身的派頭

未來的皇后蘇語凝

張鈞甯是氣質掛清淡長相,要演國色天姿的魅“銀容”,這個造型反正是大幅度提高了她的顏值

這個劇審美是往美劇靠的,呈現的是自然的質感色調。

從光線、構圖到動作細節,都充滿了儀式感。

前兩集看似髒亂差,但對於九州讀者來說,是誠意滿滿的九州畫卷,對於不熟悉九州背景的觀眾來說,恢弘大氣的航拍鏡頭也對得起人了。

演員的演技也是線上的。雖然萬眾期待的黃軒週一圍們第九集才開始陸續登場,但前面小演員們演技也很不錯,值得看。

少年牧雲笙選得很像黃軒,演出了被冷落王子的掙扎。

少年穆如寒江(竇驍)和少年碩風和葉(週一圍)的對手戲也是火花四濺。

成年的三位男主是黃軒、週一圍和竇驍,基本上可以讓觀眾放心。

女配角裡還有萬茜

前輩演員裡戲骨也不少。目前蔣勤勤已經演出了莎翁戲劇般的華麗,一個悲劇的得不到愛的深宮皇后

觀眾當然都在吐槽:這叫容顏老去??

目前已經上線的配角演員還有:王千源、蘆芳生、曹衛宇,都為陰謀鬥爭部分加持了很有分量的“正劇”色彩。

故事線索上,神秘感和懸念是有的,吃的進設定的觀眾應該會很有興趣。

開頭一直在鋪陳皇室和權臣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頭兩集的“瀚州以北”,實際上影射的是遊牧民族的生活,沒有飯吃,所以造反,蠻荒之地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老百姓在殘暴統治下的無奈,都有展現。

這個架空的幻想故事,裝的國人最愛看的本質。

有權謀鬥爭的秘辛

也有深宮裡淒慘的女人。

蔣勤勤演的皇后這條線目前進展得比較充分,皇帝愛的人是個“魅”,叫銀容,被自己刺傷、變老,鎖在深宮;

得不到皇帝的愛的皇后心靈扭曲,幫助外戚掌權,把皇帝變成了自己的傀儡,要讓親兒子成為儲君。

這些故事之上,還有三個少年的成長史,內容是足夠豐富的。

————————————

但是,為什麼還有人會給差評,我試著總結了一下,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架空的世界觀拍成影視劇作品,觀眾不一定都適應。

誠然“九州”系列過去十幾年中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粉絲,但一旦這個龐大的世界觀被影視化,它面臨的是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不是每個觀眾讀能完全瞭解九州的設定,也不是每個觀眾都能真正進入這個幻想的世界。

根據我觀察,對於此前很少閱讀網文的觀眾群體來說,“架空”有可能是一個障礙。部分傳統觀眾習慣了有歷史依託的“戲說”,不太適應架空的世界。

以下是一個吃不進設定的觀眾發言↓

而此前即便穿越的《步步驚心》、宮鬥的《甄嬛傳》、權謀的《琅琊榜》,也都是可以當做有常規歷史背景的戲說劇來看的。至於《九州天空城》和《鮫珠傳》就是瑪麗蘇和勵志的套路,世界觀反倒忽略不計了。

其次,網文屬性可能導致了一些呈現上的違和,臺詞也略中二。

看了前三集之後,就想說:莫名其妙蹦哲理的人也太多了吧?

殘暴的鐵騎要講哲學。

培訓秀女的也滿嘴道理

就連殺手也要叨叨個沒完

金句看起來炫酷,但如此頻繁地出現也很做作啊。

其次,世界觀太大,導致敘事結構有問題。

像頭兩三集不停地往外冒設定和淵源,顯得有些“趕客”了,必要的設定和圖騰介紹無法略過,但大段大段的實在擾亂觀眾思路,無法快速找到主線情節,也許這些環節有其他更好的處理方法。

吐槽的觀眾,最常說的是:節奏慢,線索太複雜,主線不夠突出。

不熟悉九州故事的人,很難一下找到關鍵故事,看到第七集主角還沒成年,十四集週一圍還不上線,也的確太考驗觀眾耐心了,而剪輯上又閃回太多,難免有注水之嫌。

現在這個龐雜的敘事結構,是不適合電視觀眾的伴隨式收看習慣的,網站為什麼一口氣放十幾集出來,大概也是因為怕放得太少觀眾看不出頭緒吧?

————————

總的來說,《海上牧雲記》值得鼓勵。

所謂大IP風潮裡,“九州”系列是最有影視化價值的,但此前的《九州天空城》和《鮫珠傳》都令人失望,前者是浮誇濾鏡瑪麗蘇故事,後者是失敗的套路打怪和失敗的勵志。

但《海上牧雲記》終於將東方的幻想世界,做出了“正劇”的感覺。

做中國的《魔戒》或是《冰與火之歌》是不少影視人喊了多年的口號,《海上牧雲記》是可貴的探索。

有很多觀眾不喜歡架空,不喜歡太過複雜的敘事;但也有人欣喜於東方式幻想終於被影視化。

至少,有獨特想法的電視劇,可以在互聯網時代以自己的方式展開故事,找到屬於它的受眾群體。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審美不再只有“八點檔電視劇”這一種範式,總是令人欣慰的。

羅素說參差多態是幸福的本源,它更應該是文藝繁榮的本源;一個劇能滿足一部分觀眾,已是成功。

張鈞甯是氣質掛清淡長相,要演國色天姿的魅“銀容”,這個造型反正是大幅度提高了她的顏值

這個劇審美是往美劇靠的,呈現的是自然的質感色調。

從光線、構圖到動作細節,都充滿了儀式感。

前兩集看似髒亂差,但對於九州讀者來說,是誠意滿滿的九州畫卷,對於不熟悉九州背景的觀眾來說,恢弘大氣的航拍鏡頭也對得起人了。

演員的演技也是線上的。雖然萬眾期待的黃軒週一圍們第九集才開始陸續登場,但前面小演員們演技也很不錯,值得看。

少年牧雲笙選得很像黃軒,演出了被冷落王子的掙扎。

少年穆如寒江(竇驍)和少年碩風和葉(週一圍)的對手戲也是火花四濺。

成年的三位男主是黃軒、週一圍和竇驍,基本上可以讓觀眾放心。

女配角裡還有萬茜

前輩演員裡戲骨也不少。目前蔣勤勤已經演出了莎翁戲劇般的華麗,一個悲劇的得不到愛的深宮皇后

觀眾當然都在吐槽:這叫容顏老去??

目前已經上線的配角演員還有:王千源、蘆芳生、曹衛宇,都為陰謀鬥爭部分加持了很有分量的“正劇”色彩。

故事線索上,神秘感和懸念是有的,吃的進設定的觀眾應該會很有興趣。

開頭一直在鋪陳皇室和權臣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頭兩集的“瀚州以北”,實際上影射的是遊牧民族的生活,沒有飯吃,所以造反,蠻荒之地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老百姓在殘暴統治下的無奈,都有展現。

這個架空的幻想故事,裝的國人最愛看的本質。

有權謀鬥爭的秘辛

也有深宮裡淒慘的女人。

蔣勤勤演的皇后這條線目前進展得比較充分,皇帝愛的人是個“魅”,叫銀容,被自己刺傷、變老,鎖在深宮;

得不到皇帝的愛的皇后心靈扭曲,幫助外戚掌權,把皇帝變成了自己的傀儡,要讓親兒子成為儲君。

這些故事之上,還有三個少年的成長史,內容是足夠豐富的。

————————————

但是,為什麼還有人會給差評,我試著總結了一下,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架空的世界觀拍成影視劇作品,觀眾不一定都適應。

誠然“九州”系列過去十幾年中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粉絲,但一旦這個龐大的世界觀被影視化,它面臨的是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不是每個觀眾讀能完全瞭解九州的設定,也不是每個觀眾都能真正進入這個幻想的世界。

根據我觀察,對於此前很少閱讀網文的觀眾群體來說,“架空”有可能是一個障礙。部分傳統觀眾習慣了有歷史依託的“戲說”,不太適應架空的世界。

以下是一個吃不進設定的觀眾發言↓

而此前即便穿越的《步步驚心》、宮鬥的《甄嬛傳》、權謀的《琅琊榜》,也都是可以當做有常規歷史背景的戲說劇來看的。至於《九州天空城》和《鮫珠傳》就是瑪麗蘇和勵志的套路,世界觀反倒忽略不計了。

其次,網文屬性可能導致了一些呈現上的違和,臺詞也略中二。

看了前三集之後,就想說:莫名其妙蹦哲理的人也太多了吧?

殘暴的鐵騎要講哲學。

培訓秀女的也滿嘴道理

就連殺手也要叨叨個沒完

金句看起來炫酷,但如此頻繁地出現也很做作啊。

其次,世界觀太大,導致敘事結構有問題。

像頭兩三集不停地往外冒設定和淵源,顯得有些“趕客”了,必要的設定和圖騰介紹無法略過,但大段大段的實在擾亂觀眾思路,無法快速找到主線情節,也許這些環節有其他更好的處理方法。

吐槽的觀眾,最常說的是:節奏慢,線索太複雜,主線不夠突出。

不熟悉九州故事的人,很難一下找到關鍵故事,看到第七集主角還沒成年,十四集週一圍還不上線,也的確太考驗觀眾耐心了,而剪輯上又閃回太多,難免有注水之嫌。

現在這個龐雜的敘事結構,是不適合電視觀眾的伴隨式收看習慣的,網站為什麼一口氣放十幾集出來,大概也是因為怕放得太少觀眾看不出頭緒吧?

————————

總的來說,《海上牧雲記》值得鼓勵。

所謂大IP風潮裡,“九州”系列是最有影視化價值的,但此前的《九州天空城》和《鮫珠傳》都令人失望,前者是浮誇濾鏡瑪麗蘇故事,後者是失敗的套路打怪和失敗的勵志。

但《海上牧雲記》終於將東方的幻想世界,做出了“正劇”的感覺。

做中國的《魔戒》或是《冰與火之歌》是不少影視人喊了多年的口號,《海上牧雲記》是可貴的探索。

有很多觀眾不喜歡架空,不喜歡太過複雜的敘事;但也有人欣喜於東方式幻想終於被影視化。

至少,有獨特想法的電視劇,可以在互聯網時代以自己的方式展開故事,找到屬於它的受眾群體。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審美不再只有“八點檔電視劇”這一種範式,總是令人欣慰的。

羅素說參差多態是幸福的本源,它更應該是文藝繁榮的本源;一個劇能滿足一部分觀眾,已是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