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不用看,無條件五星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玄幻題材一直都熱。

《幻城》《九州·天空城》《爵跡》《鮫珠傳》……沒停過。

可惜, 毛病很類似:故事套路, 表演違和, 動作還抓馬。

雖說不好看, 卻聲名在外, 一直是群嘲的話題中心。

什麼深V服裝, 什麼美瞳眼+塑膠發箍……

其實, 玄幻有玄幻該下的功夫。

本來就是架空歷史、腦洞故事, 服裝、佈景、臺詞看似很自由, 卻缺乏參考容易跑歪。 如果故事再不吸引, 製作又粗糙趕工, 肯定會撲街。

好的玄幻作品,

是讓觀眾相信它憑空構建的世界。

你有本事讓觀眾信, 那Ta才會服你, 追你。

比如, 有個現在看很中二的“異世界”, 就曾經讓表妹極度沉迷, 到了分不清虛擬和現實的程度——

見到毛坯牆, 會順時針敲5下;

在超市推個車, 看到牆就想撞上去;

經常犯花癡, 等著窗外飛進一隻叼著通知書的貓頭鷹……

哈哈, 猜到的人, 肯定也沉迷過——

《哈利·波特》。

在它的小說翻拍成電影后, 這個系列火遍全球。

算算時間, 小說問世已經整整20年。

那個右額有閃電傷疤的小男孩, 帶著我們走進對角巷、九又四分之三月臺、霍格華茲學校, 走進了那個又危險又美好的魔法世界。

週末天氣冷, 特別適合縮被窩裡懷舊。

如果想讓懷舊更深入, 你必須看這部高分紀錄片——

《創造哈利·波特的世界:聲效和音樂》

Creating the World of Harry Potter, Part 4: Sound and Music

《創造哈利·波特的世界》自2009年播出, 一共有8部, 與2011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電影一同完結。

它揭秘了選角、故事、生物、成長、特效等幕後資訊, 還原了《哈利·波特》的誕生。

更有趣的是, 這8部紀錄片的豆瓣評分, 甚至比《哈利·波特》電影還高!

一律9.4+。

怎麼說呢?這些製作者實在是太牛, 各種想法和設計簡直巧奪天工。

估計看完這些幕後機密, 你也會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過篇幅有限, 今天, 先拿表妹印象最深的聲音來說(第4部)。

有人可能會說, 聲音又看不見, 有啥好說?

不, 《哈利·波特》的大熱, 是因為它讓我們相信了魔法世界的存在。

聲音, 是其中最不顯眼的功臣。

都知道表演、特效最直接, 而最容易讓觀眾覺得假, 又無法發覺假在哪裡的, 就是聲音。

這集紀錄片會赤果果地告訴你——

《哈利·波特》如何朝你的耳朵施魔法。

先說電影裡最直觀最“顯耳”的, 對話。

還記得這一幕吧?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裡, 哈利跟另外爭奪火焰杯的三強進入第二輪。

比賽規則是, 在規定時間內入水, 救出被困朋友, 誰快誰贏。

結果, 赫敏和羅恩都在水底, 救誰?

然後, 哈利說出了上面那句。

你覺得像在水裡說的吧?沒錯, 真是在水裡說的, 就像下面這樣, 找個水箱, 咕嚕咕嚕地說。

翻譯自無限大字幕組,下同

再看這一幕,《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在假期因為回擊攝魂怪,被魔法部審判。

鄧布利多為哈利作證出席。

電影裡,後期把地板做成了符合法庭冰冷嚴肅質地的大理石。

但拍攝現場可是木地板,怎麼辦?

為了配合收音,裝化部收到通知,要減少衣服和鞋子的摩擦,不能出現踏木地板的雜音。

喏,瞧鄧布利多的鞋底,賊光滑,看起來賊輕。

教授這坐姿也是激萌

連微小的雜音都要一點點摳除,就是為了不干擾觀眾,讓觀眾隨著電影的主流情緒慢慢被感染。

說到感染情緒,配樂也是關鍵。

還記得《魔戒》開場的優美鄉村風的配樂,還有大戰展開時,激動人心的史詩感配樂麼?

所有玄幻片同理,如果沒有配樂,就像炒菜忘了放油,又澀又幹。

旋律一響,一個異世界的大幕才能順利地徐徐展開。

《哈利·波特》有著相當龐大的魔法生態,因此大部分配樂必須恢弘大氣又不失神秘,才能hold住那些大場面。

《哈利·波特》有8部,作曲家可不止一位:約翰·威廉姆斯、派翠克·道爾、尼古拉斯·胡珀。

為後者開了一個好頭的,是《哈利·波特》前三部的作曲家,約翰·威廉姆斯。

名字不熟,但曲子你肯定印象深刻。

前奏就能讓你高潮,不信戳——

Hedwig's ThemeJohn Towner Williams -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靈巧的叮咚聲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哈利·波特》的預告/正片來了。

當年,就是在這首曲子裡,拉風的海格胸前掛著哈利,騎著飛摩托從天而降。

當年,也是在這首曲子裡,無數隻貓頭鷹壯觀地在天空飛行,送來了入學通知書。

《哈利·波特》製作人第一次聽就覺得,這音樂靠譜。

雄壯又充滿魔力,渾然天成。

但你一定想不到,作曲時,約翰·威廉姆斯連一毛錢的電影畫面都沒看過!

這,可是相當不合規矩的。

因為好萊塢配樂工作者的慣例是,先看電影,記錄長度,然後作曲家決定為哪段配音。

據說當時,華納只想讓他寫一段短預告配樂……

結果呢?沒有任何參照資訊,他一稿就成了。

而且,這位作曲家還相當能“作”。

連演奏的細節,他也要摳到位。

開頭那段遊絲般的低吟,用什麼樂器彈?

約翰說,鋼片琴(介於鋼琴和鐘琴之間,能彈奏出短促音符的樂器,出聲清亮)。

很適合製造這種飛鳥即將騰空而起時的氛圍

或是那種脫離地心引力而飛翔的魔幻氣息

但琴找到了,約翰又不幹了,因為純樂器聲太亮,不夠神秘,也不夠空曠。

怎麼辦呢?改造嘛。

樂器師用合成器製作出鋼片琴樣本,再用FM調音器調出溫暖的正弦波。

一合,OK了。

不止前奏,後面的合奏更是讓演奏家們傻眼。

裡面黑壓壓的一片,全是音符,簡直就是一出大型交響樂!

要知道,一般電影配樂,弦樂規模頂多是8把大提琴、8把中提琴、22把小提琴。

但《哈利·波特》幾乎直接翻倍!

動用了10-11把低音提琴、14把大提琴、15把中提琴、36把小提琴。

大場面hold住了,還不夠,不同的角色也得有不同的氣場——要不,伏地魔怎麼嚇哭小朋友啊!!!

作曲家們,想出了給角色做“主打歌”。

這可不是真的“歌”,而是為其專門寫的主題旋律,可以營造角色獨有的氛圍。

最最典型的,就是大反派伏地魔。

前幾部裡的伏地魔都沒有實體,但並不妨礙嚇壞小觀眾。

小朋友最怕的,其實是伏地魔的那一把聲音。

記得麼,哈利的耳邊總是響起低沉的囈語,聽不清楚,語調怪異。

沒錯,那叫蛇佬腔。

蛇佬腔來自Sir電影00:0000:04

因為蛇佬腔的存在,即便不出場,也絲毫不減伏地魔的存在感。

等到了《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伏地魔終於要現身了。

這一部的作曲家派翠克,就開始精心為伏地魔創作一段又簡單又危險的旋律(聽起來就像一段不斷爬升的音階)。

為啥要簡單?因為好記啊,觀眾聽到忘不掉才更嚇人啊。

這段旋律因為太形象,被放在了電影的最開頭——鏡頭跟著大蛇爬過灌木叢,爬向食死徒守護的棺木……

這無比邪惡的場景,配上低沉中逐漸攀升的背景樂,簡直嚇壞無數寶寶。

VoldemortPatrick Doyle -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不僅是主角,就連只出現幾秒的小配角,作曲家也逮著機會就抖機靈。

還記得哈利那個蠢蠢的瑪姬姑媽嗎?因為惹哈利生氣,她被魔法變成了氣球。

威廉給她配的音樂,是華爾滋。

原本華爾滋給人的感覺是輕盈的,但約翰反而選了首有點沉的。

可不是麼?一個重重的胖紙,輕盈地飄起……

導演阿方索(第3部)聽完,笑得肚子疼。

配樂當然是加分的,但量必須控制,多則滿,少則幹。

它再出色,也只能在該出現的地方出現。

而當一切安靜下來,還有一種聲音能讓觀眾身臨其境。

音效。

音效製作的工作,其實相當瑣碎、繁冗。

走路的腳步聲,水波聲、布料拍打聲、龍翼扇動聲,放下魔杖的聲音等等……什麼物體都得有不同的音效。

音量往往又不突出,除非特殊情境(如吵架),不會蓋過對話等主要音源。

魔法世界是與現實脫軌的,所以音效必須與現實有所區別。

聽起來得很真,又得不那麼真。

這些音效的製作,才稱得上新意十足,甚至可以說:

每一種新的音效,都是一次發明。

比如,海格的那只巨型蜘蛛阿拉戈克動起來時,要發出讓人汗毛豎起的嘎吱聲,怎麼弄的?

……是扭動多芯電纜製造的。

再看小蜘蛛,那種細細碎碎的腳步聲,又怎麼弄?

……是用塑膠植物靠近麥克風揉搓出的。

更常規的,比如雪地走路——現場因為有風等各種外在因素,不能直接錄製。

擬音師就用粗鹽和細鹽套在麻布袋裡,再腳用踩……嗯,像雪聲了。

這樣還不夠。

旁邊再放個裝玉米澱粉的枕套,繼續踩……嗯,像厚厚的雪聲了。

那,魔法的聲音又怎麼做呢?現實裡完全沒有啊!

放心,表妹這就為你揭秘什麼是魔法掃帚,什麼是移形換影:

掃帚飛,肯定和飛機的機械滑翔聲不一樣。

它更小,更迅速,同時也得更有力量感。

你們猜音效師找到了什麼?

……貓砂。

手在貓砂裡又快又有力地掃過,那聲音,嗖嗖滴。

幻影顯形,聽起來無比神奇吧?

神奇啥呀……那是拿一段噪音,和豬叫、鹿鳴合成的。

攝魂怪出現時,所經之處都會結冰,又怎麼做?

這更簡單,估計你也會——找一個老式的冰格,一個個掰。

怎麼樣,是不是聽起來很魔幻,但又似曾相識?

一個貌似簡單,但面對無數個這樣的音效,工作量之大就很可怕了。

據說,《哈利·波特》的音效99%來自真實採集。

為了找到各種真實的魔幻音效,音效師們即使是上班、休假時,也背著收音器材到處採集,錄製各種奇怪的蟲鳴、狗叫、動物叫、自行車聲、汽車聲……

找到有意思的聲音,然後還要進行各種後期合成的實驗,工作量更不小。

這麼費勁,無非是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天然的聲音,才能讓施展魔法的動作有現實根基。

所以,在紀錄片裡,我們也能聽到這些聲音工作者的各種抱怨——

演奏家嫌樂譜音符太多、太複雜;

作曲家嫌時間趕、任務重;

音效師抱怨假期都毀在採集聲音上……

但抱怨歸抱怨,人家真出活。做不出獨一無二的聲音,自己都看不過去。

不斷燒腦,全情投入,反復試驗,堅持創造與發明……

這些,才是一個玄幻世界之所以令無數人沉迷的秘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紀錄片的,b站有

編輯助理:莫妮卡住了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翻譯自無限大字幕組,下同

再看這一幕,《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在假期因為回擊攝魂怪,被魔法部審判。

鄧布利多為哈利作證出席。

電影裡,後期把地板做成了符合法庭冰冷嚴肅質地的大理石。

但拍攝現場可是木地板,怎麼辦?

為了配合收音,裝化部收到通知,要減少衣服和鞋子的摩擦,不能出現踏木地板的雜音。

喏,瞧鄧布利多的鞋底,賊光滑,看起來賊輕。

教授這坐姿也是激萌

連微小的雜音都要一點點摳除,就是為了不干擾觀眾,讓觀眾隨著電影的主流情緒慢慢被感染。

說到感染情緒,配樂也是關鍵。

還記得《魔戒》開場的優美鄉村風的配樂,還有大戰展開時,激動人心的史詩感配樂麼?

所有玄幻片同理,如果沒有配樂,就像炒菜忘了放油,又澀又幹。

旋律一響,一個異世界的大幕才能順利地徐徐展開。

《哈利·波特》有著相當龐大的魔法生態,因此大部分配樂必須恢弘大氣又不失神秘,才能hold住那些大場面。

《哈利·波特》有8部,作曲家可不止一位:約翰·威廉姆斯、派翠克·道爾、尼古拉斯·胡珀。

為後者開了一個好頭的,是《哈利·波特》前三部的作曲家,約翰·威廉姆斯。

名字不熟,但曲子你肯定印象深刻。

前奏就能讓你高潮,不信戳——

Hedwig's ThemeJohn Towner Williams -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靈巧的叮咚聲一開始,我們就知道,《哈利·波特》的預告/正片來了。

當年,就是在這首曲子裡,拉風的海格胸前掛著哈利,騎著飛摩托從天而降。

當年,也是在這首曲子裡,無數隻貓頭鷹壯觀地在天空飛行,送來了入學通知書。

《哈利·波特》製作人第一次聽就覺得,這音樂靠譜。

雄壯又充滿魔力,渾然天成。

但你一定想不到,作曲時,約翰·威廉姆斯連一毛錢的電影畫面都沒看過!

這,可是相當不合規矩的。

因為好萊塢配樂工作者的慣例是,先看電影,記錄長度,然後作曲家決定為哪段配音。

據說當時,華納只想讓他寫一段短預告配樂……

結果呢?沒有任何參照資訊,他一稿就成了。

而且,這位作曲家還相當能“作”。

連演奏的細節,他也要摳到位。

開頭那段遊絲般的低吟,用什麼樂器彈?

約翰說,鋼片琴(介於鋼琴和鐘琴之間,能彈奏出短促音符的樂器,出聲清亮)。

很適合製造這種飛鳥即將騰空而起時的氛圍

或是那種脫離地心引力而飛翔的魔幻氣息

但琴找到了,約翰又不幹了,因為純樂器聲太亮,不夠神秘,也不夠空曠。

怎麼辦呢?改造嘛。

樂器師用合成器製作出鋼片琴樣本,再用FM調音器調出溫暖的正弦波。

一合,OK了。

不止前奏,後面的合奏更是讓演奏家們傻眼。

裡面黑壓壓的一片,全是音符,簡直就是一出大型交響樂!

要知道,一般電影配樂,弦樂規模頂多是8把大提琴、8把中提琴、22把小提琴。

但《哈利·波特》幾乎直接翻倍!

動用了10-11把低音提琴、14把大提琴、15把中提琴、36把小提琴。

大場面hold住了,還不夠,不同的角色也得有不同的氣場——要不,伏地魔怎麼嚇哭小朋友啊!!!

作曲家們,想出了給角色做“主打歌”。

這可不是真的“歌”,而是為其專門寫的主題旋律,可以營造角色獨有的氛圍。

最最典型的,就是大反派伏地魔。

前幾部裡的伏地魔都沒有實體,但並不妨礙嚇壞小觀眾。

小朋友最怕的,其實是伏地魔的那一把聲音。

記得麼,哈利的耳邊總是響起低沉的囈語,聽不清楚,語調怪異。

沒錯,那叫蛇佬腔。

蛇佬腔來自Sir電影00:0000:04

因為蛇佬腔的存在,即便不出場,也絲毫不減伏地魔的存在感。

等到了《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伏地魔終於要現身了。

這一部的作曲家派翠克,就開始精心為伏地魔創作一段又簡單又危險的旋律(聽起來就像一段不斷爬升的音階)。

為啥要簡單?因為好記啊,觀眾聽到忘不掉才更嚇人啊。

這段旋律因為太形象,被放在了電影的最開頭——鏡頭跟著大蛇爬過灌木叢,爬向食死徒守護的棺木……

這無比邪惡的場景,配上低沉中逐漸攀升的背景樂,簡直嚇壞無數寶寶。

VoldemortPatrick Doyle -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不僅是主角,就連只出現幾秒的小配角,作曲家也逮著機會就抖機靈。

還記得哈利那個蠢蠢的瑪姬姑媽嗎?因為惹哈利生氣,她被魔法變成了氣球。

威廉給她配的音樂,是華爾滋。

原本華爾滋給人的感覺是輕盈的,但約翰反而選了首有點沉的。

可不是麼?一個重重的胖紙,輕盈地飄起……

導演阿方索(第3部)聽完,笑得肚子疼。

配樂當然是加分的,但量必須控制,多則滿,少則幹。

它再出色,也只能在該出現的地方出現。

而當一切安靜下來,還有一種聲音能讓觀眾身臨其境。

音效。

音效製作的工作,其實相當瑣碎、繁冗。

走路的腳步聲,水波聲、布料拍打聲、龍翼扇動聲,放下魔杖的聲音等等……什麼物體都得有不同的音效。

音量往往又不突出,除非特殊情境(如吵架),不會蓋過對話等主要音源。

魔法世界是與現實脫軌的,所以音效必須與現實有所區別。

聽起來得很真,又得不那麼真。

這些音效的製作,才稱得上新意十足,甚至可以說:

每一種新的音效,都是一次發明。

比如,海格的那只巨型蜘蛛阿拉戈克動起來時,要發出讓人汗毛豎起的嘎吱聲,怎麼弄的?

……是扭動多芯電纜製造的。

再看小蜘蛛,那種細細碎碎的腳步聲,又怎麼弄?

……是用塑膠植物靠近麥克風揉搓出的。

更常規的,比如雪地走路——現場因為有風等各種外在因素,不能直接錄製。

擬音師就用粗鹽和細鹽套在麻布袋裡,再腳用踩……嗯,像雪聲了。

這樣還不夠。

旁邊再放個裝玉米澱粉的枕套,繼續踩……嗯,像厚厚的雪聲了。

那,魔法的聲音又怎麼做呢?現實裡完全沒有啊!

放心,表妹這就為你揭秘什麼是魔法掃帚,什麼是移形換影:

掃帚飛,肯定和飛機的機械滑翔聲不一樣。

它更小,更迅速,同時也得更有力量感。

你們猜音效師找到了什麼?

……貓砂。

手在貓砂裡又快又有力地掃過,那聲音,嗖嗖滴。

幻影顯形,聽起來無比神奇吧?

神奇啥呀……那是拿一段噪音,和豬叫、鹿鳴合成的。

攝魂怪出現時,所經之處都會結冰,又怎麼做?

這更簡單,估計你也會——找一個老式的冰格,一個個掰。

怎麼樣,是不是聽起來很魔幻,但又似曾相識?

一個貌似簡單,但面對無數個這樣的音效,工作量之大就很可怕了。

據說,《哈利·波特》的音效99%來自真實採集。

為了找到各種真實的魔幻音效,音效師們即使是上班、休假時,也背著收音器材到處採集,錄製各種奇怪的蟲鳴、狗叫、動物叫、自行車聲、汽車聲……

找到有意思的聲音,然後還要進行各種後期合成的實驗,工作量更不小。

這麼費勁,無非是因為他們覺得,只有天然的聲音,才能讓施展魔法的動作有現實根基。

所以,在紀錄片裡,我們也能聽到這些聲音工作者的各種抱怨——

演奏家嫌樂譜音符太多、太複雜;

作曲家嫌時間趕、任務重;

音效師抱怨假期都毀在採集聲音上……

但抱怨歸抱怨,人家真出活。做不出獨一無二的聲音,自己都看不過去。

不斷燒腦,全情投入,反復試驗,堅持創造與發明……

這些,才是一個玄幻世界之所以令無數人沉迷的秘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紀錄片的,b站有

編輯助理:莫妮卡住了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