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發現故宮建築之美 發現故宮建築的工匠精神

北京的古代建築中, 明清時代的建築居多, 因為北京曾為明清的京城, 這裡留下了很多皇家建築。 這些建築, 不但值得建築系的研究者們認真研究, 探究其建築價值, 也值得旅遊愛好者去探索, 沾沾皇家的富貴氣、官氣, 財氣。 而故宮則是北京皇家建築的代表, 我們除了去看故宮的文物外, 還可以用建築的眼光來欣賞故宮。

建築在拉丁文中的涵義是巨大的工藝, 說明建築的技術與藝術密不可分。 故宮正是一個巨大的建築藝術瑰寶。 建築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非常豐富, 包括空間、形體、比例、均衡、節奏、色彩、裝飾等許多因素, 正是它們共同構成了建築藝術的造型美。

故宮建築之美, 美在組合。 故宮的建築藝術主要是群體組合的藝術, 群體間的聯繫、過渡、轉換, 構成了豐富的鋪陳展開的空間序列。 故宮總體分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後寢兩部分。 南部乙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 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 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 各個部分的建築又獨自成為一個單元, 互不影響, 互相襯托, 共同組成一座富有皇家氣息的建築群。

故宮建築之美, 美在比例。

比例, 主要是指巧妙處理建築物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係, 建築中長寬高的比例, 凹與凸的比例、虛與實的比例等, 都直接影響到建築美。 故宮整體建築的比例和諧令人讚歎。

故宮建築之美, 美在均衡。 中國的傳統文化講究均衡, 陰陽協調, 而體現在建築上, 主要指在構圖上的對稱, 包括建築物前後、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均衡對稱常常給人一種嚴肅莊重的感覺, 增加崇高的美感。 故宮作為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非常均衡對稱, 其中每座建築物都是在一條由南到北的中軸線上展開, 整個建築群的中心是高大的太和殿, 以此為中心由南向北伸展, 建築佈局沿南北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

故宮建築之美, 美在節奏。 建築的節奏指通過有規律的變化和排列, 利用建築物的牆、柱、門、窗等有秩序的重複出現, 產生一種韻律美或節奏美, 正是在這一點上, 建築和音樂具有同在的共同之處, 因而人們把它們分別說成是凝固的音樂和流動的建築。 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就曾經專門研究過故宮的廊柱,

並從中發現了十分明顯的節奏感與韻律感, 從天安門經過端門到午門, 就有著明顯的節奏感, 兩旁的柱子有節奏地排列, 形成連續不斷的空間序列。

故宮建築之美, 美在色彩。 色彩, 也常常構成建築特有的藝術形象, 給人們還來獨特的審美感受和難忘的印象。北京故宮主要建築的黃色琉璃瓦頂金碧輝煌、朱紅色的柱子與門窗、簷下處於陰影部位的青綠色略點金的建築彩畫,在白色台基的襯托下,使建築物各部分輪廓更加鮮明,色彩別具一格,從而使建築物更加富麗堂皇。

故宮建築之美,美在裝飾。故宮的建築十分注意屋頂的裝飾,不但在屋角處做出翹角飛簷,飾以各種雕刻彩繪,還常常在屋脊上增加華麗的走獸裝飾。甚至故宮內各種門上九九排列的門釘,作為裝飾也具有十分濃郁的民族文化內涵。

故宮的價值,不止是文化價值,還有建築之美,並為後來的建築提供借鑒。總之,故宮正是通過空間、形體、比例、均衡、節奏、色彩、裝飾等多種因素的協調統一,才形成了故宮建築藝術特有的空間造型美。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給人們還來獨特的審美感受和難忘的印象。北京故宮主要建築的黃色琉璃瓦頂金碧輝煌、朱紅色的柱子與門窗、簷下處於陰影部位的青綠色略點金的建築彩畫,在白色台基的襯托下,使建築物各部分輪廓更加鮮明,色彩別具一格,從而使建築物更加富麗堂皇。

故宮建築之美,美在裝飾。故宮的建築十分注意屋頂的裝飾,不但在屋角處做出翹角飛簷,飾以各種雕刻彩繪,還常常在屋脊上增加華麗的走獸裝飾。甚至故宮內各種門上九九排列的門釘,作為裝飾也具有十分濃郁的民族文化內涵。

故宮的價值,不止是文化價值,還有建築之美,並為後來的建築提供借鑒。總之,故宮正是通過空間、形體、比例、均衡、節奏、色彩、裝飾等多種因素的協調統一,才形成了故宮建築藝術特有的空間造型美。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