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民間借貸之殤——莫讓中小企業走上絕路

南存輝、周曉光、宗慶後、尤小平、李如成、莊啟傳……這些浙江籍的全國人大代表, 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著名民營企業家在創業之初,

幾乎都有過民間借貸經歷。 可以說, 沒有民間借貸就沒有浙江民營經濟今天的輝煌。 但民間借貸也是一把“雙刃劍”, 離非法集資只有一步之遙。

溫州市龍灣區永強片區依靠閥門、醫療器械、空壓機配件等起家, 民營經濟發達, 民間借貸市場需求巨大。 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 這裡出現了“銀背”, 即職業放貸人。 “銀背”大多為家庭婦女, 她們從親戚朋友處吸納存款, 然後再轉貸給急需資金的民營企業主, 從中賺取利息差價。

民間借貸行業的高額利潤回報, 誘使許多民營企業主逐步放棄實業而涉足民間借貸, 一時間, 典當行、擔保公司等如雨後春筍般在溫州市冒出。 僅龍灣區, 2010年全盛時期, 民間擔保、寄售行、投資公司就達800多家,

公開半公開從事吸存放貸生意, 還大張旗鼓地成立了區擔保協會。 民間借貸鼎盛時期溫州民間借貸的利率水準, 一般是月息2~6分, 有的高達1角, 甚至1角5分, 年利率達180%.在溫州做實業, 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毛利潤不會超過10%, 一般在3%、5%, 借高利貸很容易把企業逼上絕路。

由於民間借貸主體複雜、涉及面廣, 一旦出現借款方無法及時兌現承諾的情況, 危機就開始出現。 2011年下半年, 危機首先從溫州市龍灣區爆發, 然後向全市蔓延。 一方面, 出借的貸款無法收回, 另一方面, 要錢逼債的債主盈門, 無奈之下, 許多擔保公司和中小企業的老闆選擇了回避、出走甚至自殺。 據民間統計, 2011年至2012年3月一年多時間, 溫州市至少有10名從事資金掮客行業的人自殺, 200名以上企業主和放貸人回避出逃。

統計資料表明, 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3月, 溫州市公安機關共立案偵查非法集資類犯罪案件105起, 涉案金額128億元。 在打擊暴力討債等次生犯罪方面, 全市共立因民問借貸引發的非法拘禁案件87起, 打擊查處133人;故意傷害案件35起,

打擊查處44人。

國內發生高利貸崩盤事件的並非溫州一個地方, 更多區域的情況都說明這是國內市場較為普遍存在的現象。 自2011年4月內蒙古發生企業主因深陷高利貸自焚身亡事件以來, 因民間高利貸引起的自殺、暴力追債、“跑路”等惡性事件在內蒙古、福建、河南、江蘇、浙江等地接連發生,

江蘇泗洪縣石集鄉、福建廈門市、南平市、建陽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浙江溫州市、義烏市、寧波市等都已成為高利貸的“重災區”, 稱之為“以錢炒錢”的金融傳銷遊戲在國內氾濫, 企業、家庭、個人乃至政府官員紛紛捲入, 更有銀行客戶經理與企業合謀把資金拆出投向民間借貸市場。

中小企業融資難影響深遠。 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和保持活躍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對民間大部分人的就業也有重大影響。 因此, 如何讓這些中小企業能遠離高利貸, 擁有更多合規的融資管道, 增強自身盈利能力進而健康持續的發展, 是中國經濟改革發展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

民間經濟發展事關百姓福祉, 莫讓中小企業走上絕路!

莫讓中小企業走上絕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