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香港TVB的50年:爆發于情景喜劇《太平山下》,被譽為開台之作!

1967年, TVB發行播出了《太平山下》, 這部被許多人譽為“開台之作”的情景喜劇, 開啟了TVB其後五十年的風風雨雨。

從未提到“大女主”三個字的TVB, 一直在踐行大女主的道路上遙遙領先, 從最初的嘗試, 到後期的多處爆發, 有不少作品彰顯了當時的女性觀。

從以“家庭為核心”到以“個人為核心”

1995年的《刀馬旦》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 周慧敏飾演的沈菊仙、梁藝齡飾演的尚菊笙、何美鈿飾演的阮菊玲等都有著不俗扮相。

儘管臺詞中多次強調應當打破性別歧視, 女性應當獨立自強, 但在整部劇情中, 女性角色的標準仍是傳統的:她們應當安分守己, 通過自身魅力贏得優秀男性的關注, 嫁人後相夫教子, 即“賢妻良母”類。

2004年的《金枝欲孽》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一問題。

《刀馬旦》的要義是“以德報怨”, 因此菊仙可以在丈夫“死後”, 不計前嫌收留照料並不承認她身份的公婆, 但《金枝欲孽》的要義卻是“求仁得仁”, 角色的行為受人設支配, 不被普通道德層面的標準所束縛。

2008年的《珠光寶氣》在這一趨勢上繼續往前了一大步。 作為三姐妹的康雅言、康雅瞳、康雅思在人生轉折的重要關頭, 往往選擇犧牲或暫時忽略家人的利益, 令情勢向利於自己個人的角度傾斜。

從“適應話語權”到“爭奪話語權”

《刀馬旦》中, 蓋鳴暉飾演的高一鳴, 只有通過女扮男裝的方式, 才能在梨園界占得一席之地。

而到《金枝欲孽》時, 劇中角色已經開始嘗試自主支配人生。

2009年與2010年的兩部《巾幗梟雄》亦將這一趨勢繼續推進。 區別于宅鬥的妻妾爭鬥, 所圍繞的主題都是蔣家的產業所有權, 也就是蔣家家主蔣喬死後的話語權。

於是,在2011年的《法證先鋒3》中,出現了Eva周奕霏這一角色。《法證先鋒》系列雖然不是完全以女性角色為主要劇情脈絡的“女人戲”,但卻刻畫了許多展現當時女性觀與女性風采的人物。

從“塑造理想”到“呈現狀態”

2014年的《女人俱樂部》打著“女神們的複出”旗號,集結了李若彤、李麗珍、陳慧珊、袁潔瑩、張慧儀、葉蘊儀、江欣燕這些帶著無數港劇背景音樂的名字,但卻只講了一個遠遠不如演員本身驚豔的故事。

如果回顧這些名字所代表的作品,《神雕俠侶》《大時代》《人龍傳說》《創世紀》《天地爭霸美猴王》《倚天屠龍記》,不僅霸屏了許多80後、90後的寒暑假,更代表了港劇再難複現的輝煌時代。

早早擺脫了“男人都愛我,女人都害我”的劇情模式,TVB在“女人戲”中還能有怎樣的嘗試,又是否還有可能出現掀起討論風潮的女性觀?

於是,在2011年的《法證先鋒3》中,出現了Eva周奕霏這一角色。《法證先鋒》系列雖然不是完全以女性角色為主要劇情脈絡的“女人戲”,但卻刻畫了許多展現當時女性觀與女性風采的人物。

從“塑造理想”到“呈現狀態”

2014年的《女人俱樂部》打著“女神們的複出”旗號,集結了李若彤、李麗珍、陳慧珊、袁潔瑩、張慧儀、葉蘊儀、江欣燕這些帶著無數港劇背景音樂的名字,但卻只講了一個遠遠不如演員本身驚豔的故事。

如果回顧這些名字所代表的作品,《神雕俠侶》《大時代》《人龍傳說》《創世紀》《天地爭霸美猴王》《倚天屠龍記》,不僅霸屏了許多80後、90後的寒暑假,更代表了港劇再難複現的輝煌時代。

早早擺脫了“男人都愛我,女人都害我”的劇情模式,TVB在“女人戲”中還能有怎樣的嘗試,又是否還有可能出現掀起討論風潮的女性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