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金庸封筆古龍逝,玄幻黃易尋秦去,至此,武俠絕矣!

男主角種馬、種豬一樣睡遍美女。

近20年前, 第一次看到《尋秦記》的時候, 我是懵逼的。

穿越!

武俠到戰國的穿越, 真新鮮!

男主角啥也沒幹, 頭幾頁先睡了一遝姑娘!

作者叫黃易。

而我第一次看到的《尋秦記》還是漫畫版, 衝擊力太強, 男主項少龍穿越之後, 碰到第一個姑娘就面容姣好前凸後翹, 而且還主動投懷送抱, 就睡了, 項少龍作為一個從現代穿越回去的都感慨豪放。

作者的解釋, 20年後我竟然還記得。

古代壽命短, 人受地域限制, 難得碰到順眼的, 見到好基因就容易發春心, 所以才這麼麻利的主動睡了, 我當時就這樣被作者說服了, 好有道理。

後來古天樂扮演的項少龍, 只能說是還能接受, 但是缺少了那種種馬一樣的氣質, 以及睡遍所遇美女的豪氣!

第一次看《尋秦記》真的是會產生這樣的慣性, 姑娘, 你千萬不要長的那麼好看, 也不用管是敵人還是魔頭, 剛才項少龍還在和你鬥法陰謀詭計, 一會兒的功夫睡起來了!

記憶如昨, 而今大俠黃易仙逝了, 老黃頭, 我們當你穿越回秦朝了。

文筆沒有金庸的磅礴, 沒有古龍的飄逸揮灑, 甚至我記憶尤新的種馬情節, 動不動脫個衣服睡個覺, 突然就給你上演男與女的天地大和諧。

這些是黃易, 文筆沒那麼好, 種馬情節多了點。

然而, 正因為這兩點, 大俠黃易的文學成就實際上是被低估了。

僅一部《尋秦記》, 就可以將黃易列為中國文化圈網路文學的開山之祖, 20年前的寫穿越, 何其大膽, 想像力何其豐富!

為了讓沒讀過黃易的, 有更直觀的理解, 甚至可以這樣說, 黃易的《尋秦記》, 大抵就是我們武俠文學裡的《冰與火權利之歌》, 是我們的大種馬丁。

《冰與火權利之歌》是架空作品, 你愛咋忽悠就咋編, 那的確是猜不到。

而《尋秦記》是架構在戰國征伐秦國統一六國的前期,諸子百家的學說和勢力犬牙交錯,武俠和六國利益糾葛在一起,故事的結局你知道,但每一步的風雲變化,我們猜不到,讀來合情合理,緊張緊湊,甚至讓你對已知的結局產生情感的衝動,希望作者架空最後的結局,不必遵循歷史。

然而,黃易總會給你驚喜和唏噓,合情合理,動人心脾。

項少龍最後的一句半怒半嗔,對自己的兒子大喊,“叫貓叫狗叫豬都行,絕對不能單名一個羽字”,追著自己的兒子嬉鬧去了,一部壯麗的《尋秦記》也落下大幕。

而這最後一個小場景,尚且如此安排,實在是感慨作者的心機。

黃易是第一個,也是迄今為之最好的一個,模仿者很多,但達到黃易高度的,暫時還沒有見過。

將虛構的故事與真實的歷史結合得不但好,而且深沉深邃深刻,從整體到局部,完美嵌合,天衣無縫,前有古人《三國》和《水滸》,但後未見來者。

“從沒見過誰能如黃易一般,正面迎擊政治與戰爭這兩個最宏大的題材,面面俱到,絲絲入扣。而不止是浮光掠影,泛泛而過。”

即使是以陰謀詭計著稱的《三國演義》也難以勝過黃易的安排與計較,就不用說如今火遍全球額《冰與火權利之歌》了。

甚至有黃易的讀者斷言,再過五百年,大俠黃易的《邊荒傳說》、《大唐雙龍傳》、《盛唐三部曲》是可以當正史來讀的。

玄幻自黃易起,武俠至此休。

《尋秦記》並非第一個寫穿越,但是將玄幻發揮到極致,影響中國網路文學至今的,當屬黃易。

金庸封筆古龍逝,玄幻黃易尋秦去。

武俠發于中國,如今式微了。

甚至最近十幾年武俠才真正的,並且是剛剛被當做嚴肅文學來對待,除了北大那個孔慶東,真正以學術研究論述的,只有陳平原的《千古文人俠客夢》一書。

《千古文人俠客夢》第一次以學術研究的姿態對待武俠文學,究其起源,記錄了武俠的輝煌,然而如今誰來續寫那?

網文紅作者,寫有《天鵬縱橫》的流浪的蛤蟆感慨,如今的網文圈裡“武俠沒人氣,又不賺錢”。

聽聞黃易仙逝,流浪的蛤蟆也只是說拼著開心,也為了黃易大俠曾經帶給自己的歡愉,以前只是寫寫武俠練筆,以後會去寫武俠網文小說,然而也只是憑著一心之情,市場才能真正培育。

千古文人俠夢斷,江湖尚待英雄志。

我這是篡改了網間的戲言,“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如今最後一位影響力巨大的武俠作者黃易去了,這江湖裡俠客們的期待,《英雄志》

還是爛尾中,甚至很多人喊了多年的“太監”。

武俠的過去是輝煌的,武俠的現在是暗淡的。

即使被寄予厚望的《英雄志》,這麼多年也未抱得大名,從一個層面也可以去理解作者們的心情,好吧,《英雄志》再給你十年爛尾的機會,孫曉君還不到六十歲。

前輩們留下的作品連接著一代一代中國讀者的歲月與青春,每當如此送別,除了感懷作者的優秀作品,也是在感懷自己的青春歲月,同時這份對於武俠文學的摯愛猶存,需要後生們努力。

曾給予我們歡愉的,我們年少時也許沒有能夠給予豐厚的書款,此時尚可給予一分微弱的呐喊。

“人生雖然短暫,只要燦爛過就再無遺憾。”

——《大唐雙龍傳》

謝謝黃易先生以壯年歲月,妙筆生花給予我們的燦爛武俠世界。

而黃易先生的人生,因為一部一部傳世的作品,定然是燦爛而無遺憾的。

而《尋秦記》是架構在戰國征伐秦國統一六國的前期,諸子百家的學說和勢力犬牙交錯,武俠和六國利益糾葛在一起,故事的結局你知道,但每一步的風雲變化,我們猜不到,讀來合情合理,緊張緊湊,甚至讓你對已知的結局產生情感的衝動,希望作者架空最後的結局,不必遵循歷史。

然而,黃易總會給你驚喜和唏噓,合情合理,動人心脾。

項少龍最後的一句半怒半嗔,對自己的兒子大喊,“叫貓叫狗叫豬都行,絕對不能單名一個羽字”,追著自己的兒子嬉鬧去了,一部壯麗的《尋秦記》也落下大幕。

而這最後一個小場景,尚且如此安排,實在是感慨作者的心機。

黃易是第一個,也是迄今為之最好的一個,模仿者很多,但達到黃易高度的,暫時還沒有見過。

將虛構的故事與真實的歷史結合得不但好,而且深沉深邃深刻,從整體到局部,完美嵌合,天衣無縫,前有古人《三國》和《水滸》,但後未見來者。

“從沒見過誰能如黃易一般,正面迎擊政治與戰爭這兩個最宏大的題材,面面俱到,絲絲入扣。而不止是浮光掠影,泛泛而過。”

即使是以陰謀詭計著稱的《三國演義》也難以勝過黃易的安排與計較,就不用說如今火遍全球額《冰與火權利之歌》了。

甚至有黃易的讀者斷言,再過五百年,大俠黃易的《邊荒傳說》、《大唐雙龍傳》、《盛唐三部曲》是可以當正史來讀的。

玄幻自黃易起,武俠至此休。

《尋秦記》並非第一個寫穿越,但是將玄幻發揮到極致,影響中國網路文學至今的,當屬黃易。

金庸封筆古龍逝,玄幻黃易尋秦去。

武俠發于中國,如今式微了。

甚至最近十幾年武俠才真正的,並且是剛剛被當做嚴肅文學來對待,除了北大那個孔慶東,真正以學術研究論述的,只有陳平原的《千古文人俠客夢》一書。

《千古文人俠客夢》第一次以學術研究的姿態對待武俠文學,究其起源,記錄了武俠的輝煌,然而如今誰來續寫那?

網文紅作者,寫有《天鵬縱橫》的流浪的蛤蟆感慨,如今的網文圈裡“武俠沒人氣,又不賺錢”。

聽聞黃易仙逝,流浪的蛤蟆也只是說拼著開心,也為了黃易大俠曾經帶給自己的歡愉,以前只是寫寫武俠練筆,以後會去寫武俠網文小說,然而也只是憑著一心之情,市場才能真正培育。

千古文人俠夢斷,江湖尚待英雄志。

我這是篡改了網間的戲言,“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如今最後一位影響力巨大的武俠作者黃易去了,這江湖裡俠客們的期待,《英雄志》

還是爛尾中,甚至很多人喊了多年的“太監”。

武俠的過去是輝煌的,武俠的現在是暗淡的。

即使被寄予厚望的《英雄志》,這麼多年也未抱得大名,從一個層面也可以去理解作者們的心情,好吧,《英雄志》再給你十年爛尾的機會,孫曉君還不到六十歲。

前輩們留下的作品連接著一代一代中國讀者的歲月與青春,每當如此送別,除了感懷作者的優秀作品,也是在感懷自己的青春歲月,同時這份對於武俠文學的摯愛猶存,需要後生們努力。

曾給予我們歡愉的,我們年少時也許沒有能夠給予豐厚的書款,此時尚可給予一分微弱的呐喊。

“人生雖然短暫,只要燦爛過就再無遺憾。”

——《大唐雙龍傳》

謝謝黃易先生以壯年歲月,妙筆生花給予我們的燦爛武俠世界。

而黃易先生的人生,因為一部一部傳世的作品,定然是燦爛而無遺憾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