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學海拾貝:如果你走著走著,看到它了,說明你到中年了(俞平伯文)

小一時空

-

日前讀到俞平伯先生的一篇有關人生之旅的文章:

《中 年》

“ 什麼是中年?

不容易說得清楚, 只說我暫時見到的罷。

當遙指青山是我們的歸路,

不免感到輕微的戰慄(或者不很輕微更是人情)。

可是走得近了, 空翠漸減, 終於到了某一點, 不見遙青, 只見平淡無奇的道路樹, 憧憬既已消釋了, 我們遂但然長往。

所謂不見遙青, 只見平淡無奇某一點原是很難確定的, 假如有, 那就是中年。 ”

......

這段話, 初讀起來有點生澀, 思忖下來, 感覺還真是那麼回事!

就是“那一點”, 還有道路樹, 好似一切都變了。

“不見遙青, 只見平淡無奇的道路樹, 憧憬既已消釋了......"

-

小一時空

-

接下來, 俞平伯先說又做了一個比喻:

“再以山作比。

上去時興致蓬勃, 惟恐山徑雖長不敵腳步之健。 事實上呢, 好一座大山, 且有得走哩。

因此凡來遊的都快樂地努力地向前走。

及走上山頂, 四顧空闊, 面前蜿蜒著一條下山的路, 若論初心, 那時應當感到何等的頹唐呢。

但是, 不。

我們起先認為過健的腳力, 與山徑相形而見絀, 興致呢, 於山尖一望之余隨煙雲而俱遠;

現在只剩得一個意念, 逐漸的迫切起來, 這就是想回家。

-

下山的路去得疾啊, 可是, 對於歸人, 你得知道,

卻別有一般滋味的。

試問下山的與上山的偶然擦肩而過, 他們之間有何連屬?

點點頭, 說幾句話, 他們之間又有何理解呢?

我們大可不必抱此等期望, 這原是不容易的事。

至於這兩種各別的情味, 在一人心中是否有融會的俄頃, 慚愧我不大知道。

依我猜, 許是在山頂上徘徊這一刹那罷。 這或者也就是所謂中年了, 依我猜!

......”

小一時空

-

還有一種很真切的感覺, 俞先生說道:

"泛言之, 漸漸覺得人生也不過如此。 這“不過如此”四個字, 我覺得醰醰有餘味。

變來變去, 看來看去, 總不出這幾個花頭。

男的愛女的, 女的愛小的, 小的愛糖, 這是一種了。

吃窩窩頭的直想吃大米飯洋白麵, 而吃飽大米飯洋白麵的人偏有時非吃窩窩頭不行, 這又是一種了。

冬天生爐子, 夏天扇扇子, 春天困斯夢東, 秋天慘慘戚戚, 這又是一種了。

…… 這也盡夠了。

總而言之, 統而言之, 不新鮮。 ......

--- 既然如此說, 眼前的夕陽西下, 豈不是正好的韶光, 絕妙的詩情畫意, 而又何歎惋之有。 "

......

俞先生之感, 妙哉!

-

(頭條號:小一時空。 圖片源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