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媒:引導民營企業發展重在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

中新網4月7日電 歐聯網援引義大利歐聯通訊社7日發表的評論文章稱, 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新常態下, 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是穩增長、促轉型、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的現實需要。 而引導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最重要的是要提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

評論摘編如下:

當前民營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是:一、受市場整體狀態影響。 當前國際經濟復蘇緩慢, 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出現業務訂單減少, 開工不足。

二、生產成本攀高。 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 用工成本上漲,

職工工資待遇提高, 社保、醫保等費用相應增加, 而產品出廠價格卻下降, 利潤空間受擠壓。

三、融資難、融資貴仍未得到根本解決。 各大銀行在執行落實國家金融扶持政策時, 出於對金融風險考慮, 仍設置了較嚴的放貸限制條件。 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發展資金主要靠自我積累和民間融資。

四、用地指標短缺制約發展。 一些地方有限的用地指標相對企業發展需要顯得不足, 導致一些投資專案不易落地。

五、中小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 中小型民營企業大多從事傳統產業, 普遍存在資金、人才和高端技術匱乏的問題。 企業技術創新整體實力弱, 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少, 企業大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產品品質與技術標準體系,

對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高新技術項目, 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何引導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有許多工作要做, 最重要的是要提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

一、做好釋疑解困工作, 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當前, 民營企業家們最關心的是經濟形勢的走向。 要加強經濟形勢的正確宣傳。 要發揮輿論的正確引導作用, 在正確報導反映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的同時, 應更多宣傳創業創新、轉型升級的正面典型、向好形勢。 另一方面, 要盡力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用地難、成本高等實際困難, 增強投資信心。

二、高度重視政策和穩定性和延續性。 投資必然要追求回報, 當然也承擔風險, 既有市場風險,

也存在政策風險。 對民營企業來說, 增加投資最擔心的是政策變化。

三、要進一步優化民間投資環境, 保護其合法權益。 (周德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