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自主品牌發展得如火如荼,而它卻被遺忘了,真的很差勁嗎?

自主品牌近幾年可以說是如日中天, 愈發成熟的技術和突破式的發展讓國人看到了民族汽車工業的希望。 奇瑞、長城、吉利等品牌都是車友茶餘飯後經常談論的話題, 疆哥也經常跟大家介紹它們又推出了什麼新車型, 又採用了什麼新技術……但似乎我們都會不自覺地遺忘一個品牌, 那就是力帆。

這種感覺其實也有跡可循, 單單看幾個自主品牌的百度搜索指數, 就能看到力帆的窘迫, 本身搜索量就低, 還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 跟其他品牌的熱度相差太大了。

談及力帆, 年紀稍長一點的可能會想到摩托車, 喜歡足球的朋友會想到中超裡面的重慶力帆球隊, 也許只有忠實的車友才知道這幾年這個品牌到底都發生了什麼, 我們可以看看關於力帆這幾年最火的幾條新聞。

最出名的應該就是一年前的“騙補”事件。 經財政部查處, 2015年力帆共有2395輛汽車不符合新能源汽車申報條件, 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4億元。 因此財政部取消了其受補助的資質, 也暫停其申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資質, 最終結果就是力帆新能源車銷量暴跌。 2016年力帆新能源車銷量為4343輛, 同比暴跌62.98%。 作為對比, 比亞迪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越了10萬輛。

2016年力帆年報

受“騙補”事件的影響, 力帆的原董事長尹明善, 也在上月底宣佈退休, 並將力帆的經營權交給年輕的職業經理人。 當然曝光度最高的還是“精彩哥”尹公子啦, 雖然人一直很“低調”, 但一堆超跑可低調不起來。

汽車銷量這麼低, 新聞也都不是一些正面新聞, 力帆被遺忘也就不奇怪了。 那力帆真的有這麼差嗎?

你以為疆哥會說不是?不好意思, 我確實認為它發展的不盡如人意。

實際上, 不光是新能源汽車, 力帆的傳統燃油車已經面臨困境——一年10萬輛的規模, 很多車型每月銷量均不足萬輛,

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到力帆的銷量與其他自主品牌的差距。 綠線代表力帆的銷量, 紅線代表長城, 黃線代表吉利。 可以看到吉利與長城不分伯仲, 月銷量基本在8萬左右, 而力帆仿佛被甩了一光年, 依舊在底線掙扎。

那到底為何力帆的銷量與其他自主品牌的差距如此之大呢?歸根結底還是開發能力弱。 14年上市的力帆X50的1.5L發動機,雖然號稱是由力帆自主研發,但流言一直稱其是模仿上世紀90年代豐田公司開發的8A發動機。還有近期今年上市的X80,與上一代豐田漢蘭達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樣再與已經接近合資水準的長城、吉利等品牌一對比,力帆的開發更顯得捉襟見肘了。

技術老舊帶來的落後時代的體驗感就會與用戶緊跟時代的需求相衝突,也就放大了車輛的品質問題。在各大汽車論壇都有很多車友在吐槽力帆的品質問題,這些“品質問題”有的確實存在,但也有很多是因為口碑差,與其他品牌車比較才產生的。

力帆深知在這些領域已經無法和別的品牌競爭,因此很早轉戰其他細分領域,並確定了兩個戰略,一個是重點發展7座SUV市場,另一個是逐漸將業務轉向新能源市場。二今年在廣州車展上就帶來了3款產品:力帆邁威、力帆軒朗、力帆X80,都是七座車型。但統計銷量,結果卻有點尷尬,與以前的車型的銷量相比沒有多少區別,力帆X80更是慘不忍睹,只能在少數幾個月裡艱難地冒個頭。

而轉型到新能源汽車又受騙補事件的打擊口碑暴跌,外界對力帆新能源的評價就是——起了大早,趕個晚集。之前力帆在新能源方面最大的亮點就是獨特的“換電”模式。力帆股份曾經在2015年募資50億元投入新能源汽車生產,並承諾建設多所能源站。但是兩年下來,力帆的能源站和換電模式都沒有受到市場的認可,於是力帆似乎便放棄了堅持,在最近的董事會上,力帆已經改口開始生產充電式電動汽車。疆哥實在想不出這樣的話力帆拿什麼和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競爭。

共用汽車的佈局可能是力帆在國內最後的遮羞布了。共用汽車大家也都知道,這兩年受政策鼓勵,發展非常迅猛,大有趕超計程車成為中短程出行霸主的趨勢。而力帆很早就依靠自身在新能源方面發展的優勢,推出了“盼達用車”租賃平臺,目前盼達的新能源共用汽車平臺已在重慶、杭州、成都、鄭州、綿陽和濟源落地,註冊用戶突破200萬人,已有1000多個網站,超過15000輛車投入運營。

按照目前的情況,力帆與其他自主品牌之間的差距正越拉越大,汽車品質上不去,品牌特點也打不出來,單單依靠良好的國外市場和投資回收期長的共用汽車,很難支撐國內不堪重負的生產線。汽車行業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同時也依賴著創新,尤其近幾年自主品牌在設計上的突飛猛進,更是將自主品牌拉開了幾個陣營。做得好的,規模效應盡顯,如吉利、長城等品牌,而另外一些自主品牌,沒有及時跟上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只會慢慢被消費者所遺忘,最後被兼併或者退出市場,這是鐵律:不進則退,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更多有趣有用有觀點的汽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車域無疆

14年上市的力帆X50的1.5L發動機,雖然號稱是由力帆自主研發,但流言一直稱其是模仿上世紀90年代豐田公司開發的8A發動機。還有近期今年上市的X80,與上一代豐田漢蘭達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樣再與已經接近合資水準的長城、吉利等品牌一對比,力帆的開發更顯得捉襟見肘了。

技術老舊帶來的落後時代的體驗感就會與用戶緊跟時代的需求相衝突,也就放大了車輛的品質問題。在各大汽車論壇都有很多車友在吐槽力帆的品質問題,這些“品質問題”有的確實存在,但也有很多是因為口碑差,與其他品牌車比較才產生的。

力帆深知在這些領域已經無法和別的品牌競爭,因此很早轉戰其他細分領域,並確定了兩個戰略,一個是重點發展7座SUV市場,另一個是逐漸將業務轉向新能源市場。二今年在廣州車展上就帶來了3款產品:力帆邁威、力帆軒朗、力帆X80,都是七座車型。但統計銷量,結果卻有點尷尬,與以前的車型的銷量相比沒有多少區別,力帆X80更是慘不忍睹,只能在少數幾個月裡艱難地冒個頭。

而轉型到新能源汽車又受騙補事件的打擊口碑暴跌,外界對力帆新能源的評價就是——起了大早,趕個晚集。之前力帆在新能源方面最大的亮點就是獨特的“換電”模式。力帆股份曾經在2015年募資50億元投入新能源汽車生產,並承諾建設多所能源站。但是兩年下來,力帆的能源站和換電模式都沒有受到市場的認可,於是力帆似乎便放棄了堅持,在最近的董事會上,力帆已經改口開始生產充電式電動汽車。疆哥實在想不出這樣的話力帆拿什麼和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競爭。

共用汽車的佈局可能是力帆在國內最後的遮羞布了。共用汽車大家也都知道,這兩年受政策鼓勵,發展非常迅猛,大有趕超計程車成為中短程出行霸主的趨勢。而力帆很早就依靠自身在新能源方面發展的優勢,推出了“盼達用車”租賃平臺,目前盼達的新能源共用汽車平臺已在重慶、杭州、成都、鄭州、綿陽和濟源落地,註冊用戶突破200萬人,已有1000多個網站,超過15000輛車投入運營。

按照目前的情況,力帆與其他自主品牌之間的差距正越拉越大,汽車品質上不去,品牌特點也打不出來,單單依靠良好的國外市場和投資回收期長的共用汽車,很難支撐國內不堪重負的生產線。汽車行業既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同時也依賴著創新,尤其近幾年自主品牌在設計上的突飛猛進,更是將自主品牌拉開了幾個陣營。做得好的,規模效應盡顯,如吉利、長城等品牌,而另外一些自主品牌,沒有及時跟上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變化,只會慢慢被消費者所遺忘,最後被兼併或者退出市場,這是鐵律:不進則退,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更多有趣有用有觀點的汽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車域無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