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學大師陳寅恪,為何能僅憑三個字,就與夫人定下了一世情緣

本文1000字, 需3分鐘讀完。

他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並稱教授的教授

他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李濟並稱五星聚奎

他與吳宓、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

他與梅貽琦、潘光旦、葉企孫並稱清華四大哲人

他出身名門而又學識過人, 在清華任教時被稱為公子的公子

在柏林讀書時, 他就被時人稱為最有“希望的讀書種子”

傅斯年評價他, 學問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吳宓評價他, 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論之, 全中國最博學之人

胡適曾評價他, 治史學, 當然是今日最淵博, 最識見, 最能用材料的人

他自詡為教書匠,

一生遵守做人治學應具有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他就是國學大師陳寅恪。

五星聚奎

圍繞陳寅恪的事蹟可能已經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了。 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掀起的陳寅恪熱, 更是讓人瞭解了這位博古通今的國學大師。

但關於國學大師與其相守一生的夫人,

當初兩人初定姻緣的事蹟, 可能不為大家所熟知。 講來也是頗有意義。

陳寅恪

陳寅恪自從年幼就體弱多病, 後來又致力於求學, 所以到中年的時候, 仍然沒有結婚。 當時, 其父散原老人, 中國古文學泰斗——陳三立已經年過古稀。 散原老人眼見自己已是古稀之年,

而兒子的的婚姻還是一無著落。 就對兒子下命令:如果還不娶, 老父將做主包辦婚姻。 ”陳寅恪對於父親的話原本言聽計從, 但這次他懇求讓父親寬限幾日。 就是這樣的為世人敬仰的國學大師, 然而在父親面前幾乎不會坐下。 即使當自己的學生來到自己的家裡, 父親如果在場。 學生和父親坐下, 而陳寅恪會站立父親的身後。 這就是古時的侍立。

陳寅恪

然而, 就在父親寬限的幾日, 一日, 陳寅恪和同事在閒聊中, 偶然提到一個叫唐筼的女教師家中懸掛著一副署名“南注生”的條幅。 然而, 當年大師雲集的清華大學卻沒有一人可以瞭解其來由。

陳寅恪

就在這時, 陳寅恪突然想起了當年讀過的一本《請纓日記》, 因為陳寅恪的舅舅俞明震乃清代著名的學者, 而舅舅曾與清末臺灣巡撫唐景崧共過事。 他想起了唐景崧的別號就是“南注生”。 於是, 他推算出, 如果沒錯的話, 這位唐筼小姐就是唐景崧的孫女。 就這樣, 陳寅恪認識了北京女子大學的體育教師唐筼。 之後, 兩人互相產生了情愫。 1928年8月, 兩人喜結連理。 這樣一段傳奇的婚姻, 使得一些好友紛紛前來祝賀。

唐筼

陳寅恪的好友吳宓曾用紅箋題詩:二十載行蹤遍五洲,今朝蕭史到瓊樓。斯文自有千秋業,韻事能消萬種愁。橫海雄圖傳裔女(新夫人為昔臺灣巡撫甲午起兵抗日之唐景崧孫女,現任北京女子大學體育教師),望門耆德媲前修。蓬萊合住神仙眷,勝絕人間第一流。”

唐筼

陳寅恪的好友吳宓曾用紅箋題詩:二十載行蹤遍五洲,今朝蕭史到瓊樓。斯文自有千秋業,韻事能消萬種愁。橫海雄圖傳裔女(新夫人為昔臺灣巡撫甲午起兵抗日之唐景崧孫女,現任北京女子大學體育教師),望門耆德媲前修。蓬萊合住神仙眷,勝絕人間第一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