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致敬經典

11月17日, 《英雄本色》修復版國粵雙語在內地同步公映。 經過4K技術修復的版本, 完美重現了周潤發、狄龍、張國榮正當最好年華時的形容風度, 粵語版還是原聲引進。 聽聞消息, 影迷們爭相走進電影院, 還了欠大哥們多年的一張電影票。

時隔三十一年之久, 當電影的主題曲, 張國榮演唱的《當年情》響起, “今日我, 與你又試肩並肩, 當年情, 再度添上新鮮。 ”銀幕前的觀眾仿佛穿過時光, 又回到了那個熱血的英雄時代。

準確來說這是《英雄本色》第一次在內地上映。 即使很多人都已經看過這部香港電影的經典作品, 但是那都來自早期的光碟、錄影廳, 或視頻網站。 在此之前, 我們並不曾從大銀幕一睹它的風采。

感謝高科技, 我們第一次看清楚豪哥的皺紋, 小馬咬著牙籤不羈的微笑, 和阿傑年輕矯健的風采……那些出現在少年夢裡讓人念念不忘的臉龐。

而當年混跡於錄影廳追隨“大哥”腳步的少年,

如今已過了而立之年, 面臨“油膩的中年人”之憂。 如果說當初的少年是被英雄血所激蕩, 那麼今天的觀眾在這部電影裡看到的可能更多。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英雄夢

1986年, 《英雄本色》橫空出世。 作為香港電影百年影評人票選最佳排行第一的佳作, 當年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 也是上映當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

也是這部電影, 讓彼時失意被雪藏的吳宇森一舉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金像獎最佳影片, 讓處在過氣邊緣的狄龍和“票房毒藥”周潤發各拿一座影帝獎盃, 電影裡經典臺詞“我等了三年就為了等一個機會”, 可能就是主創心聲的外延。

可以說《英雄本色》造就了一個江湖, 幾個英雄。 那是殘酷的江湖,

卻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英雄!鐵血俠義、肝膽相照, 在這部電影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讓無數人共鳴, 引起了追捧。

有人質問, 影片中造假幣、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頭目, 怎麼就成了英雄?

曹操當年同劉備煮酒論英雄, 提出了他的英雄論:“夫英雄者, 胸懷大志, 腹有良謀, 有包藏宇宙之機,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所謂英雄, 大概也只是他身上的大氣令人著迷吧。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八十年代的香港, 社會動盪, 人心沉浮, 似乎發財成為唯一的追求。 而在黑社會血拼中傷痕累累的男人們, 只要一個眼神就可以重新站起來, 低聲下氣三年只為等待一個機會, 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種堅毅無疑是“英雄”身上最動人的部分。

《英雄本色》裡讓一代亞洲男人熱血沸騰,

久久不能忘記的經典臺詞幾乎都是出自“小馬哥”之口。

只要看過這部電影, 你就不得不被小馬哥那雙佈滿血絲含著淚、透著狠勁兒和倔勁兒的眼睛深深打動。

他的那些臺詞名句, 道盡了東方文化下一個大男子主義者(褒義)在複雜艱辛的社會中打拼的不屈不撓和苦辣辛酸,

因而激起了無數同樣“人在江湖”的男性觀眾的深深共鳴。

不論是遠在首爾的“雙門洞五人幫”, 還是藏在街角錄影廳看《英雄本色》的那些少年, 都是那樣自在而不循規蹈矩, 青春無限的同時, 又充滿感傷。

人世坎坷,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 這光影交錯中的舊夢, 才是電影成功的秘密。

生活從來都比電影精彩

生活即創造, 人生本是電影。

《英雄本色》背後的香港社會, 有一種獨特的迷離氣質。

長達百餘年的殖民歷史造就了香港的“無根”身份, “追尋”和“迷失”的主題也在香港電影中不斷呈現。

無論是《英雄本色》、《古惑仔》, 還是《旺角卡門》、《阿飛正傳》, 在一幕幕斑駁陸離的香港圖景中, 是無數年輕人恍惚迷茫的探索。

天后宮裡,準備最後一搏的豪哥和小馬哥有這樣一段對話:

“你信不信有神?“ “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來的,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就是神。”

只有這種奮力抗爭命運的小人物,才是生活中最精彩的存在。

電影裡同樣有主創對香港這座城市的愛與擔憂,小馬哥站在山頂望向繁華夜景,卻說:這麼燦爛,會不會一下子沒有了。

而一個看似無關的片段,阿傑女友指導小朋友唱《明天會更好》,又像是對劇中人物,對香港的寄望。

有迷茫,有耍狠,有分享一根煙的好兄弟,有四處碰壁的落魄無助,有笑,有淚,有“幹完這票就收手”的絕對。

生活從來都比電影精彩。而電影引起共鳴,也正因為無數人在這其中,看到了自己。

最後的英雄本色

如今,已從藝50年、執導了許多武術動作大片的著名導演吳宇森,說起當年執導這部電影的情況,仍會流淚。

他說,“張國榮的角色才是最後的英雄本色”。

影片裡的阿傑嫉惡如仇,一身正氣,陽光下的笑臉深深刻在很多人心中。

故事結尾,狂妄狠厲的黑社會分子小馬哥被亂槍打死,得意囂張的叛徒阿成沒有得到原諒也被打死。所有的反派沒有一個得以存活,只剩下改過自新的哥哥和正義的員警弟弟。

最後哥哥從弟弟身後抽出手銬將自己拷上,對弟弟的表白意味深長:“阿傑,你沒有錯,我們走的路不同,你走的路是對的!以前我走錯了,現在回頭還不算太晚。”

即使是一部黑道片,導演想要借此告訴我們的,仍是邪不勝正的主題:

最後的英雄本色,是正義。

有人說老電影重新上映不過是以“情懷”之名來斂財的手段,這樣的觀點未免太偏頗。觀眾的選擇本身就是對電影最好的評價,我想有的影片是真的值得說一句“我們欠它一張電影票”的。

不管時光如何流逝,經典電影給人們帶來的感動和思考不會消逝,光影故事的美日久彌新。

那是一個只能致敬緬懷無法複製的時代。

這樣一部靠熱血和情誼火遍全亞洲甚至影響了好萊塢的老電影,有人願意花心思去修復、重新上映,在看重技術流和大片市場中堪稱一股回歸電影本真的清流。如果可以,我還是願意去看一看,致敬經典。

圖文來源於網路,有刪改

是無數年輕人恍惚迷茫的探索。

天后宮裡,準備最後一搏的豪哥和小馬哥有這樣一段對話:

“你信不信有神?“ “信,我就是神。神也是人來的,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就是神。”

只有這種奮力抗爭命運的小人物,才是生活中最精彩的存在。

電影裡同樣有主創對香港這座城市的愛與擔憂,小馬哥站在山頂望向繁華夜景,卻說:這麼燦爛,會不會一下子沒有了。

而一個看似無關的片段,阿傑女友指導小朋友唱《明天會更好》,又像是對劇中人物,對香港的寄望。

有迷茫,有耍狠,有分享一根煙的好兄弟,有四處碰壁的落魄無助,有笑,有淚,有“幹完這票就收手”的絕對。

生活從來都比電影精彩。而電影引起共鳴,也正因為無數人在這其中,看到了自己。

最後的英雄本色

如今,已從藝50年、執導了許多武術動作大片的著名導演吳宇森,說起當年執導這部電影的情況,仍會流淚。

他說,“張國榮的角色才是最後的英雄本色”。

影片裡的阿傑嫉惡如仇,一身正氣,陽光下的笑臉深深刻在很多人心中。

故事結尾,狂妄狠厲的黑社會分子小馬哥被亂槍打死,得意囂張的叛徒阿成沒有得到原諒也被打死。所有的反派沒有一個得以存活,只剩下改過自新的哥哥和正義的員警弟弟。

最後哥哥從弟弟身後抽出手銬將自己拷上,對弟弟的表白意味深長:“阿傑,你沒有錯,我們走的路不同,你走的路是對的!以前我走錯了,現在回頭還不算太晚。”

即使是一部黑道片,導演想要借此告訴我們的,仍是邪不勝正的主題:

最後的英雄本色,是正義。

有人說老電影重新上映不過是以“情懷”之名來斂財的手段,這樣的觀點未免太偏頗。觀眾的選擇本身就是對電影最好的評價,我想有的影片是真的值得說一句“我們欠它一張電影票”的。

不管時光如何流逝,經典電影給人們帶來的感動和思考不會消逝,光影故事的美日久彌新。

那是一個只能致敬緬懷無法複製的時代。

這樣一部靠熱血和情誼火遍全亞洲甚至影響了好萊塢的老電影,有人願意花心思去修復、重新上映,在看重技術流和大片市場中堪稱一股回歸電影本真的清流。如果可以,我還是願意去看一看,致敬經典。

圖文來源於網路,有刪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