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可不要被理財新規嚇壞了,其實是賺錢的大好事!

11月17日, 《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外匯局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出臺。

這份指導意見將打破剛性兌付, 實現淨值管理, 重塑銀行理財業務格局。 意見僅針對銀行理財, 存款仍舊旱澇保收。

很多朋友表示憂慮:

銀行理財不保本是不是意味著風險變大, 我的錢虧了怎麼辦?

其實在我看來, 銀行理財不保本, 未必是壞事。

幾大優點, 聽我說說, 也許你會認同我的看法。

收益可能更高

目前我們買的銀行理財, 都是封閉式的, 有一個預期收益率。 到期了, 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拿到預期收益。

然鵝, 不要以為這份預期收益, 就是銀行拿你的錢投資獲取的收益。

事實上, 銀行拿你的錢投資, 如果收益高於給你的預期收益, 高出部分就被銀行“秘密”截留;如果收益低於給你的預期收益或虧損, 低的那部分, 銀行就會拿出自己的利潤補貼。

你以為很公平?

哼哼, 大多數情況, 銀行的實際投資收益都高於預期收益。

淨值化轉型後, 銀行只能收取固定的管理費, 收益無論多少, 是高是低, 都是咱們的。 這種情況下, 多賺點兒錢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當然, 也存在收益下降的可能, 淨值化管理後, 銀行成本上升, 管理費增加, 到手收益可能下降。

風險下降

雖說不再保本保收, 但銀行理財投資標的並沒有變化。

同業存款、債券、債券類資產,

這些標的都屬於中低風險。

嚴格監管下, 咱們的資金只能更安全不會更危險。

此外, 本次新規還要求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

啥意思?

以前銀行拿到投資人的錢, 去投資了某信託計畫A, 這個A又投資了B信託計畫, B又投資了C實體專案, 這中間的A、B都是通道, 比如C的實際借貸利率是10%, 投資人能拿到的收益是5%, 剩下的5%就要由銀行和A、B一起瓜分。

通道太多, 鏈條太長, 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容易造成資金鏈中斷, 風險還是很大的, 所以關閉多層通道有利於保障資金安全。

贖回更快

現在銀行理財都是封閉式的, 有固定期限, 不到期不能贖回。

淨值化後, 銀行理財既可以有開放式也可以有封閉式。

開放式, 隨時可以贖回, 非常方便。

從目前的情況看,

大部分淨值型產品都是開放式, 相信未來不會有大變化。

當然, 雖然是開放式, 也不會像基金一樣隨時可以贖回。

最後, 真心覺得新規是一件好事情, 可不要被新規嚇壞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