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南安太妃為何選中探春?

南安太妃為何選中探春?

文蕭夢

87版中關於探春出嫁, 有這樣的一個鏡頭交代, 薛蟠著急忙慌的來找寶玉, 告訴他衛若蘭家出了事。 而寶玉要出門的時候, 南安太妃來了賈府。

關於這裡的衛若蘭需要介紹下, 這個人就是和史湘雲有婚約的那個人。 原本如果不是史家出事, 或許史湘雲嫁給他也是一個不錯的歸宿, 可史家出事之後, 衛家也出了事, 所以史湘雲即便不是被賣為官妓, 她的人生也註定是悲劇結局。

從薛蟠的口中我們知道, 衛若蘭的父親隨南安王爺征邊戰死在沙場, 南安王爺被藩王所擒, 藩王提出了釋放王爺的條件, 那就是和親, 這和親的物件藩王有要求, 那就是南安王爺的妹妹。 寶玉與薛蟠去找衛若蘭的時候, 還在討論南安太妃怎麼會捨得把唯一的女兒嫁給藩王為妃, 這個時候又來了一個給衛若蘭送信的朋友, 通過這個人的口, 寶玉等人才知道南安太妃要認一個義女, 代替女兒出嫁藩王。

寶玉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 第一個感覺就是大事不好, 他懷疑南安太妃來賈府沖著黛玉, 所以馬不停蹄的跑回來, 跑到園子裡看看黛玉還在, 又打聽南安太妃是否來過, 黛玉是否出去過,

當這一切都被證實沒有時, 寶玉的心徹底放下了。

因為在寶玉的心裡, 只要不是黛玉, 是誰, 他雖然也在乎, 但至少不會用生命去在乎。 可南安太妃果真來賈府認了義女, 這個女子就是可憐又無辜的探春, 寶玉知道以後, 心裡有不舍, 有傷心, 可至少不會因為失去而心碎。

那麼南安太妃為何選中探春呢?

論家世, 論關係, 南安王府與賈府的關係還不如北靜王王府, 論家世, 賈家雖然也是世家, 但卻不是京城裡最顯耀的, 可南安太妃就偏偏看中了賈府的姑娘, 而且還偏偏就是探春, 這其中有緣故, 有故事。

首先, 探春才貌雙全。 賈母生日的時候, 南安太妃與北靜王妃一起來祝壽, 曾見過探春與寶釵等人, 當時太妃雖然誇讚了很多人, 但對探春還是讚不絕口。

看趙姨娘對賈政的吸引就知道, 探春也是一個絕色的美女, 再加上她的才華, 讓她在眾人中更加出眾, 南安太妃選中她,也覺得代替自己的女兒出嫁,不辱沒了王府的名聲。

其次,賈府也算是世家中的翹楚。南安太妃選賈府中的探春,而不是寶釵,或者黛玉,除了探春才貌雙全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賈府在京城的地位,雖然無法與王府相比,但在世家中也算是翹楚者。即便以後藩王知道王府嫁過去的女兒不是真的,而是義女,賈府的家世也不辱沒他們。

然後,賈府的艱難很難拒絕。按理說賈府還有一位元妃在,如果賈母等人不願意探春遠嫁,可以讓元妃出面彈壓南安太妃,使得她改變主意。可這個時候的賈府已經很艱難,因為與忠順王府的關係疏遠,再加上寶玉與小旦琪官的故事,曾得罪了忠順王爺,賈府的日子在朝廷裡不好過,自然元妃在後宮裡的日子也不如意順心,所以很難借助元妃的力量改變南安太妃的意思。

恰恰相反,正是探春代替南安太妃的女兒和親遠嫁,皇帝才沒有動賈家,這是賈璉親口說的,探春和親的功勞讓賈府躲過一劫,但也只是暫時的,誰讓他們平時與忠順王爺沒有來往,還得罪了他。

南安太妃來賈府選人,也料定了賈府的人不會拒絕,她平時與賈府走的也不算太遠,對賈府在朝廷中的處境非常的瞭解,所以讓探春去和親,也讓賈府別無選擇。

看到南安太妃讓探春去和親,賈母雖然有些不舍和難過,但看到賈家的女兒能夠為賈家出力,雖然嫁給藩王,但也算是為朝廷出力,可以為賈府在朝廷加分。王夫人只是嫡母,對探春的情分自然比不上生母,雖然面上有些不舍,但心裡還是非常自豪的,畢竟算是她的女兒嫁給藩王做了王妃,賈家又出了一個王妃。邢夫人更是高興,賈家又有了一個新的政治明星,王熙鳳更是巴不得探春嫁入宮裡做娘娘,所以雖然探春遠嫁,王熙鳳還是很高興的。

探春遠嫁,最不舍的人不是寶玉,而是她的生母趙姨娘,這個時候骨肉親情才能體會,探春一句母親,喊化了趙姨娘的心,讓原本疏遠的母女再次緊緊擁抱在一起。探春遠嫁離開的那一刻,趙姨娘是哭的最傷心的那一個,這個時候相信以前討厭趙姨娘的人,都會在這一刻化解對她的不喜歡,這就是母親,看到女兒遠嫁,哭的最傷心。

而南安太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她的臉上還是略帶開心,畢竟探春遠嫁,她的兒子就可以回來一家子骨肉團聚了。可南安太妃為了自己的兒子,卻犧牲了別人的女兒,這樣的人在那樣皇權王權為一切的社會,註定了是高高在上冷漠無情的人,所以她才不顧別人的幸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探春的痛苦之上。

南安太妃與趙姨娘此刻的身份同為母親,一個即將迎來兒子的歸來,一個卻要送走女兒遠去,這樣的結果,這樣的境地,讓原本高大上的南安太妃形象瞬間倒地,讓原本形象不堪的趙姨娘在這一刻回歸母親的本色。

(此文為蕭夢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南安太妃選中她,也覺得代替自己的女兒出嫁,不辱沒了王府的名聲。

其次,賈府也算是世家中的翹楚。南安太妃選賈府中的探春,而不是寶釵,或者黛玉,除了探春才貌雙全外,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賈府在京城的地位,雖然無法與王府相比,但在世家中也算是翹楚者。即便以後藩王知道王府嫁過去的女兒不是真的,而是義女,賈府的家世也不辱沒他們。

然後,賈府的艱難很難拒絕。按理說賈府還有一位元妃在,如果賈母等人不願意探春遠嫁,可以讓元妃出面彈壓南安太妃,使得她改變主意。可這個時候的賈府已經很艱難,因為與忠順王府的關係疏遠,再加上寶玉與小旦琪官的故事,曾得罪了忠順王爺,賈府的日子在朝廷裡不好過,自然元妃在後宮裡的日子也不如意順心,所以很難借助元妃的力量改變南安太妃的意思。

恰恰相反,正是探春代替南安太妃的女兒和親遠嫁,皇帝才沒有動賈家,這是賈璉親口說的,探春和親的功勞讓賈府躲過一劫,但也只是暫時的,誰讓他們平時與忠順王爺沒有來往,還得罪了他。

南安太妃來賈府選人,也料定了賈府的人不會拒絕,她平時與賈府走的也不算太遠,對賈府在朝廷中的處境非常的瞭解,所以讓探春去和親,也讓賈府別無選擇。

看到南安太妃讓探春去和親,賈母雖然有些不舍和難過,但看到賈家的女兒能夠為賈家出力,雖然嫁給藩王,但也算是為朝廷出力,可以為賈府在朝廷加分。王夫人只是嫡母,對探春的情分自然比不上生母,雖然面上有些不舍,但心裡還是非常自豪的,畢竟算是她的女兒嫁給藩王做了王妃,賈家又出了一個王妃。邢夫人更是高興,賈家又有了一個新的政治明星,王熙鳳更是巴不得探春嫁入宮裡做娘娘,所以雖然探春遠嫁,王熙鳳還是很高興的。

探春遠嫁,最不舍的人不是寶玉,而是她的生母趙姨娘,這個時候骨肉親情才能體會,探春一句母親,喊化了趙姨娘的心,讓原本疏遠的母女再次緊緊擁抱在一起。探春遠嫁離開的那一刻,趙姨娘是哭的最傷心的那一個,這個時候相信以前討厭趙姨娘的人,都會在這一刻化解對她的不喜歡,這就是母親,看到女兒遠嫁,哭的最傷心。

而南安太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所以她的臉上還是略帶開心,畢竟探春遠嫁,她的兒子就可以回來一家子骨肉團聚了。可南安太妃為了自己的兒子,卻犧牲了別人的女兒,這樣的人在那樣皇權王權為一切的社會,註定了是高高在上冷漠無情的人,所以她才不顧別人的幸福,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探春的痛苦之上。

南安太妃與趙姨娘此刻的身份同為母親,一個即將迎來兒子的歸來,一個卻要送走女兒遠去,這樣的結果,這樣的境地,讓原本高大上的南安太妃形象瞬間倒地,讓原本形象不堪的趙姨娘在這一刻回歸母親的本色。

(此文為蕭夢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