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奶粉配方註冊制”微調,只為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

作為我國對嬰兒配方奶粉進一步加強監管的重要舉措, “奶粉配方註冊制”這一年備受關注。 根據此前規定, 從明年起, 在我國市場上銷售的嬰兒配方奶粉必須獲得配方註冊證書,

無論是國產奶粉還是洋奶粉, 無註冊證書一律不准銷售。 不過, 隨著大限將近, 這一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監管”的政策卻出現了微調。 對於洋奶粉而言, 之前在大限之後不得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禁令變成了只有大限之後新生產的奶粉受限, 之前已生產的可繼續進口銷售。 (11月23日《北京青年報》)

“奶粉配方註冊制”的這一微調原本無關大局, 可還是被媒體解讀為“進口嬰兒奶粉獲寬限”。 而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 監管部門的此次臨時變通, 更多只是新增了一段“緩衝期”, 為的是盡可能保護特定消費群體和相關外國乳企的切身利益。 至今, 外國奶粉仍佔據國內市場的大頭,

任何監管新政的出臺與實施, 都必須在尊重這一前提的基礎上求得周全。 在此背景下, “配方註冊制”在執行環節的細微調整, 可說是理性務實之舉。

允許已生產的奶粉在“大限”之後繼續進口銷售, 最直接的作用, 就是避免了一部分嬰兒遭受“斷糧”之苦。 眾所周知, 嬰兒通常都會對長期餵食的某品牌奶粉產生習慣性依賴, 這在客觀上導致更換奶粉的難度極大。 對於那些暫時未註冊的奶粉, 如果監管部門直接一刀切斷正規進口通道, 很可能導致灰色“帶貨”管道重新死灰復燃, 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潛在風險。

需要厘清的是, 縱使某些境外乳企暫未完成配方註冊, 可是只要其產品符合中國嬰幼兒奶粉國標, 就能夠認定是安全、合格的。

事實上, “奶粉配方註冊制”儘管也有確保奶粉品質、安全的考慮, 但其最主要的目的, 還是為了打擊“配方”過多過濫現象, 以及概念行銷炒作所導致的非理性漲價。 近些年來, 不少奶粉品牌“一個配方, 多套包裝”的操作伎倆大行其道, 所謂“高端系奶粉”層出不窮, 價格也是水漲船高, 這顯然是極不正常的。

無論是強勢推出“奶粉配方註冊制”, 還是在執行中有選擇性地微調, 從根本上說, 都是為了維護最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可以預見的是, 這背後所體現出的成熟、專業、靈活的公共管理機制, 必將是長久確保奶粉品質和市場秩序的可靠力量。

(北京青年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