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清!黃庭堅《贈張大同卷跋尾》

黃庭堅(一〇四五—一一〇五), 字魯直, 號山谷道人, 晚號涪翁。 北宋洪州分寧縣(今江西修水)人。 作為蘇門四學士之首, 同蘇東坡一樣, 在文學、藝術、宗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並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

《宋史•黃庭堅傳》雲:『(黃庭堅)善行、草書, 楷法亦自成一家。 』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

宋代也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 中國書法史, 以北宋為分界線, 北宋以下, 除趙孟頫外, 每況愈下, 差距明顯。 北宋書壇、詩壇, 蘇黃二人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作為弟子, 黃庭堅對老師極敬佩和推崇, 哪怕政治上受到牽連也在所不惜。 蘇東坡對黃庭堅亦愛惜有加, 給予極高的評價。 書法上, 先是師承相受, 後為忘年之交, 互相陶醉。

宋治平四年(一〇六七)春, 黃庭堅登進士第, 開始步入仕途。 北宋政壇, 時局風雲變幻。 進入紹聖之年, 黃庭堅的命運發生了重大轉變, 其詩文書法也是如此。

如山谷在其《書自作草後》中說:『紹聖甲戌, 在黃龍山忽得草書三昧, 覺前所作太露芒角。 』黃庭堅的草書在宋代可謂獨樹一幟, 然在他仕途上遭受厄運時, 其詩文書法, 包括在佛學上的見地都發生了突變。 山谷先生曾自評其在元祐年間的書法:『蓋用筆不知禽縱, 故字中無筆耳。 字中有筆, 如禪家句中有眼, 非深解宗趣, 豈易言哉。 』從字中無筆到字中有筆, 這是一個飛躍。 禪師句中無眼則如巧語花拳, 中聽中看而不得受用。

從紹聖二年(一〇九五)正月起, 黃庭堅一路被貶, 初到黔州, 後遷戎州(今四川宜賓市)。 此卷《贈張大同卷跋尾》作於元符三年(一一〇〇)正月, 山谷先生正貶居戎州。 他貶居戎州大概兩年半的時間, 是他書法創作的繁盛時期,

並留下大量佳作。 由於其書名在外, 雖被貶, 但『日為索客踵門, 粥食亦失時, 殊可厭倦』。 求書者眾多, 窮於應付。 此時, 山谷先生書藝已進入成熟期, 尤其是他的行書、草書, 在中國書法史上獨樹一幟, 開宗立派。

《贈張大同卷跋尾》為山谷先生為數不多的大字作品品,

也是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品。 長卷縱三十四點一釐米, 橫五百五十二點九釐米,凡四十五行, 一百七十二字, 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

書此卷時, 山谷先生五十六歲, 身體狀況並不佳, 但心態雍容, 雖在正月, 然天氣晴暖。 卷中跋曰:『未知後日複能作如許字否?』這有兩種解釋:一是為其得意之作, 日後未必達此;二是身體狀況不佳, 未必再能複作此書。

此卷書法氣勢巨集博, 視覺衝擊力強。 撇、捺盡力開張, 意如蕩槳, 勢如破竹, 筆到意到, 天真自然, 順勢而行。 把筆者, 如軍中統帥, 運酬帷握, 縱橫千里, 又怡然自得, 未見刀光劍影, 而能進退自如。 山谷老人的性情表露無遺。

對黃庭堅書法風格的形成,後世論述不一,或以為出自《瘞鶴銘》,或二王、顏魯公、楊凝式、蘇東坡等等,好像都對,然都錯。哪有一代宗師學一家而成者!必定取百家之長,為我所用,然後成一家之言。山谷先生在元豐三年(一〇八〇)三十六歲時就曾說:『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這句話告知後人,也是概括自己。山谷老人在《跋蘭亭》中說:『《蘭亭》雖是真行書之宗,然不必一筆一畫以為准。』又『以心會其妙處爾』。這是山谷老人的方法論,學者當體悟之。

山谷老人的書法妙在何處?出自於自然而韻之不俗也。這是山谷先生一生為人處世,與其詩文藝術相通——不越規矩而步步自得。可以想見,當時山谷老人寫如此規模的大字行書,前無古人,放浪張揚,無拘無羈,完全是自如的天放之本性。歷來書法的創新,成功的是極少數,大多成為媚或俗。所關注者,在迎合觀眾,而不知本性之所為。觀此卷書法,看似不合理,如吳寬跋曰:『所恨波撇太長,又恐鶴頸不宜斷耳。』但細細觀之,波撇放出如風箏,但繩子牢牢在山谷先生手中,收放自如也。王鐸有跋:『觀山谷行書,鍔劌力勇,有猊撼樹,蛟抶石之勢。』如此大的字,在勢和力的表像上,山谷老人採取由中宮發出,字內緊收,最終複歸回收。如打太極拳,雖可極舒極展,然身體中心、下盤極穩當,綿綿之勢,最終必歸於中。這一時期,山谷老人行楷風格已定型。他的章法也是大小錯落有致,隨勢起倒,左右穿插,前後呼應,氣勢豪邁,用筆自由自在,與身俱化。東坡先生概括得很好:『魯直以平等觀作欹側字,以真實相出遊戲法,以磊落人書細碎事,可謂‘三反’。』山谷老人的書寫風格其實是為了反前人平整、刻板的結構和書寫方式。是山谷老人的天性、時代、個人境遇造成了他書法上的『三反』嗎?答案不得而知。然古人從不言時代風格,只言本性,率性而為,無我之有!但有兩點是肯定的,一是山谷老人晚年對自己的書法極為自信,二是他張揚不羈、獨立不群的風格得到了社會和後世的極大認可,影響了無數人。比較有趣的是宋三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三人都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又都是性情中人。他們書法風格雖有不同,但都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可喜可愕,一寓於書』。黃庭堅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東坡曾說:『我書意造本無法。』米芾晚年頗為自得地說:『既志,始自成字,人不知以為何祖。』法而無法,絕非無法,而是與身俱化,此為書法之化境。所謂宋人尚意,既然已與身俱化,當直露本性,心即性也。隨心所欲不逾矩,當為至法。“心忘於筆,手忘於書”,隨意落筆,皆得自然。《贈張大同卷跋尾》正是這樣的傑作。

《贈張大同卷跋尾》全卷欣賞

今年寶玥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版權,首次以原色影印此卷,讓廣大書法愛好者可以一睹黃庭堅大字的風采。歎為觀止,是為序。

丁酉年秋月

田豐於海上坐忘齋

碑帖法書藏真『四』

- 宋黃庭堅書贈張大同卷跋尾,

經折裝(帶函套),

開本:18.5x36cm,56頁,

定價268元,

七折預售價187.6元(含郵)

寶玥齋授權代理

訂購方式:

長按上方圖片識別二維碼,微信聯繫我們!

對黃庭堅書法風格的形成,後世論述不一,或以為出自《瘞鶴銘》,或二王、顏魯公、楊凝式、蘇東坡等等,好像都對,然都錯。哪有一代宗師學一家而成者!必定取百家之長,為我所用,然後成一家之言。山谷先生在元豐三年(一〇八〇)三十六歲時就曾說:『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這句話告知後人,也是概括自己。山谷老人在《跋蘭亭》中說:『《蘭亭》雖是真行書之宗,然不必一筆一畫以為准。』又『以心會其妙處爾』。這是山谷老人的方法論,學者當體悟之。

山谷老人的書法妙在何處?出自於自然而韻之不俗也。這是山谷先生一生為人處世,與其詩文藝術相通——不越規矩而步步自得。可以想見,當時山谷老人寫如此規模的大字行書,前無古人,放浪張揚,無拘無羈,完全是自如的天放之本性。歷來書法的創新,成功的是極少數,大多成為媚或俗。所關注者,在迎合觀眾,而不知本性之所為。觀此卷書法,看似不合理,如吳寬跋曰:『所恨波撇太長,又恐鶴頸不宜斷耳。』但細細觀之,波撇放出如風箏,但繩子牢牢在山谷先生手中,收放自如也。王鐸有跋:『觀山谷行書,鍔劌力勇,有猊撼樹,蛟抶石之勢。』如此大的字,在勢和力的表像上,山谷老人採取由中宮發出,字內緊收,最終複歸回收。如打太極拳,雖可極舒極展,然身體中心、下盤極穩當,綿綿之勢,最終必歸於中。這一時期,山谷老人行楷風格已定型。他的章法也是大小錯落有致,隨勢起倒,左右穿插,前後呼應,氣勢豪邁,用筆自由自在,與身俱化。東坡先生概括得很好:『魯直以平等觀作欹側字,以真實相出遊戲法,以磊落人書細碎事,可謂‘三反’。』山谷老人的書寫風格其實是為了反前人平整、刻板的結構和書寫方式。是山谷老人的天性、時代、個人境遇造成了他書法上的『三反』嗎?答案不得而知。然古人從不言時代風格,只言本性,率性而為,無我之有!但有兩點是肯定的,一是山谷老人晚年對自己的書法極為自信,二是他張揚不羈、獨立不群的風格得到了社會和後世的極大認可,影響了無數人。比較有趣的是宋三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三人都有比較密切的關係,又都是性情中人。他們書法風格雖有不同,但都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可喜可愕,一寓於書』。黃庭堅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東坡曾說:『我書意造本無法。』米芾晚年頗為自得地說:『既志,始自成字,人不知以為何祖。』法而無法,絕非無法,而是與身俱化,此為書法之化境。所謂宋人尚意,既然已與身俱化,當直露本性,心即性也。隨心所欲不逾矩,當為至法。“心忘於筆,手忘於書”,隨意落筆,皆得自然。《贈張大同卷跋尾》正是這樣的傑作。

《贈張大同卷跋尾》全卷欣賞

今年寶玥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版權,首次以原色影印此卷,讓廣大書法愛好者可以一睹黃庭堅大字的風采。歎為觀止,是為序。

丁酉年秋月

田豐於海上坐忘齋

碑帖法書藏真『四』

- 宋黃庭堅書贈張大同卷跋尾,

經折裝(帶函套),

開本:18.5x36cm,56頁,

定價268元,

七折預售價187.6元(含郵)

寶玥齋授權代理

訂購方式:

長按上方圖片識別二維碼,微信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