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料向好但風險事件猶存,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拐點到了嗎

2016年四季度,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 較2016年三季度下降0.02個百分點, 結束了連續19個季度的上升趨勢。 但與此同時, 一些貸款數額巨大的區域性風險事件仍在爆發, 比如近期就有遼寧輝山乳業和山東齊星集團的債務危機爆發。 宏觀資料與微觀印象“打架”, 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的“拐點”到了嗎?

在3月底4月初陸續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上, 五大行均有高管對銀行不良貸款前景做出判斷。 工商銀行(601398.SH, 01398.HK)行長谷澍表示, 不良資產出現曙光, 預期今年資產品質會有所提升。 建設銀行(601939.SH, 00939.HK)首席財務官許一鳴也表示未來不良貸款的壓力在減小。

而農業銀行(601288.SH, 01288.HK)首席風險官李志成稱, 去產能可能讓一部分客戶的貸款品質產生劣變, 關注類貸款仍需花大力氣管控。 中國銀行(601988.SH, 03988.HK)首席風險官潘嶽漢則表示, 像東北和西部地區一些礦業的風險還在持續上升, 2017年的資產品質還是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交通銀行(601328.SH, 03328.HK)行長彭純亦坦言今年不良貸款“難言見底”, 今年應該還會增加。

先兆指標好轉

2016年年報顯示, 建行、農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 其中建行不良貸款率為1.52%, 較上年下降0.06個百分點, 農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37%, 較上年末下降 0.02 個百分點。 此外, 工行、交行和中行的不良貸款率則略有上升, 其中工行不良貸款率為1.62%, 較上年末上升0.12個百分點, 交行和中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52%和1.46%,

分別較上年上升0.01和0.03個百分點。

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之差被認為是判斷銀行未來不良貸款發展趨勢的先兆指標, 該數值越小意味著未來不良貸款壓力在減輕, 數值越大則意味著未來不良貸款壓力在增大。 梳理五大行年報可以看到, 除中行外, 其他四家銀行的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之間的剪刀差開始縮小, 建行甚至出現了-5.91億元的剪刀差。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銀行不良貸款壓力實際上已經在明顯減弱”。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則向澎湃新聞表示了較為謹慎的態度, “在政策作用下, 不良貸款趨勢有所好轉, 但是整個銀行業不良的壓力不能低估,

仍舊不能過於樂觀”。

另一個代表不良貸款率趨勢的指標不良淨生成率(“當年新增不良貸款+不良貸款核銷”占貸款餘額的比例)顯示, 建行2016年的不良淨生成率為0.67%, 較上年下降了0.79個百分點, 農行去年的不良淨生成率為1.08%, 同比下降了0.44個百分點, 工行、中行的不良淨生成率也均有0.15個百分點的降幅。

深圳天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陳同輝告訴澎湃新聞, “銀行整體的不良淨生成率在降低, 逾期貸款的增速減緩, 也可視為不良貸款的增速減緩, 整體來看銀行資產品質隨著經濟復蘇而不斷改善”。

不良貸款壓低銀行利潤增速

撥備計提以及不良貸款核銷數量的增加, 導致銀行利潤增速下降。

中行2016年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比上年下降了3.67%, 為該行2006年上市以來出現的首次負增長。 工行2016年淨利潤增速較上年下降了0.08個百分點, 為0.4%。 農行、建行、交行2015年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86%、1.45%、1.03%, 較上年微升。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和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都表示,

利潤下降是銀行業的大趨勢。 曾剛表示, “伴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 利潤下降未來可能成為銀行業的常態”。 陳同輝則向澎湃新聞表示, 2016年應該是銀行業的低點, 經濟已經在復蘇, 銀行利潤之後會慢慢好轉。

雖然銀行淨利潤在資料上主要表現為增速趨緩, 但在某些地區的基層分行層面, 近年來早已處於虧損狀態。 浙江某銀行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 就浙江來講, 違約率曾非常高, 導致部分銀行風險暴露之後出現虧損狀態, 而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前幾年一些批量的地區性或行業性損失造成的。 “現在部分銀行分行層級的情況, 不能說沒有虧損, 有些銀行恢復得快一些, 開始盈利, 或盈利尚可, 有一些銀行則處於虧損面減少的狀態, 仍然是需要恢復元氣的過程”。上述銀行人士說道。

不同區域,拐點出現時間或不同

那麼,不良拐點何時出現?

根據澎湃新聞的採訪,不少專家表示,雖然銀行不良趨於平穩,但目前判斷拐點到來還為時尚早;同時也有專家對拐點出現抱有信心,“不良已經到了拐點,這個非常明顯”。

“各地區產業集中和發展情況不一樣,不同區域的風險就有先後順序,”曾剛告訴澎湃新聞:“未來有些地區和行業可能還會有一些風險點出現,但有些地區可能先出現拐點,這是一個先後順序擴散的問題”。由於行業挑戰的先後順序,行業上下游情況不一,不同區域和不同行業可能在未來出現分化。

對於銀行不良暴露是否完全,張明向澎湃新聞表示:“未來會有更多信用違約的情況出現。”而上述業內人士則表示:“就江浙地區來說,目前的風險暴露不敢說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十暴露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仍然是需要恢復元氣的過程”。上述銀行人士說道。

不同區域,拐點出現時間或不同

那麼,不良拐點何時出現?

根據澎湃新聞的採訪,不少專家表示,雖然銀行不良趨於平穩,但目前判斷拐點到來還為時尚早;同時也有專家對拐點出現抱有信心,“不良已經到了拐點,這個非常明顯”。

“各地區產業集中和發展情況不一樣,不同區域的風險就有先後順序,”曾剛告訴澎湃新聞:“未來有些地區和行業可能還會有一些風險點出現,但有些地區可能先出現拐點,這是一個先後順序擴散的問題”。由於行業挑戰的先後順序,行業上下游情況不一,不同區域和不同行業可能在未來出現分化。

對於銀行不良暴露是否完全,張明向澎湃新聞表示:“未來會有更多信用違約的情況出現。”而上述業內人士則表示:“就江浙地區來說,目前的風險暴露不敢說百分之百,百分之七十暴露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