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官奴帖》,領悟王羲之書法最佳下手處

貓局@開講

—(獨家首發)—

右軍《官奴帖》, 是晉人“轉左側右”、“似奇反正”的代表, 用來理解《蘭亭》和顏魯公的“映帶顧盼”一詞的最佳下手處。

右軍《官奴帖》, 寶晉齋法帖

董其昌自跋:

此帖在淳熙秘閣續刻, 米元章所謂絕似蘭亭序。 昔年見之南都, 曾記其筆法于米帖曰, 字字騫翥, 勢奇而反正。 藏鋒裹鐵, 遒勁蕭遠, 庶幾為之傳神。 已聞為海上潘方伯所得, 又複歸王元美。 王以貽余座師新安許文穆公, 文穆傳之少子胃君。 一武弁借觀, 因轉售之。 今為吳太學用卿所藏, 頃于吳門出示余, 快余二十餘年積想, 遂臨此本雲。 抑余二十餘年時書此帖, 茲對真跡, 豁然有會。 蓋漸修頓證, 非一朝夕。 假令當時力能致之, 不經苦心懸念, 未必契真。 懷素有言:“豁焉心胸, 頓釋凝滯。

”今日之謂也。 時戊申十月十有三日, 舟行朱涇道中, 日書蘭亭及此帖一過, 以官奴筆意書禊帖, 尤為得門而入。

我初學此帖時十分不解, 只覺得字形有點怪。 歪歪扭扭的。 但最近看魯公《爭座位》後, 重拾此帖, 方悟得少許其中奧妙。

此帖楷書如草書寫法, 每個字都回環起來, 扭起來, 不在一個平面內。 甚至一個字的上下部分, 左右部分也不在一個平面。 總之字是立體的, 站起來的。 這恐怕要把《十七帖》寫熟後, 熟悉羲之的回環套路後再看此帖, 方能有悟。 要多參, 多臨, 加點想像力。 更需要如素師所言“豁焉心胸, 頓釋凝滯。 ”真是這感覺。

董其昌戊申年(時年53歲)臨本

玄宰的臨本,其實不如刻貼更容易看出來立體感。墨蹟本反而更像是“字不動,筆在動”,老董玩的是扭點畫,不扭字。事實上,字確實不好扭,因為字之立體完全是書家率意而為,一作意就不能看了......

王獻之《吳興帖》(下圖)也是一家眷屬。可互參之。

又發現一例,米芾55歲寫的行書跋文,也是典型的《官奴帖》寫法,轉左側右,字身在空間中來回地扭動。

“芾”字的“巾”字底最明顯,二邊的二豎不寫成平行線,而寫成像括弧一樣,就是要故意拗出來個空間感。所以米芾字看起來特別揪心,是典型的內旋鑽心寫法。

如果要學《官奴帖》,不妨從《十七帖》中的《來禽帖》入手。《來禽帖》是弘文館教材,就是告訴學人如何寫三維字。

王羲之《來禽帖》

也就是仿照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卜商讀書帖》和《張翰帖》,想像字的左邊有一堵牆,寫的時候對齊字的左邊,放開右邊,把楷書往右邊擠,擠到紙上沒地方了,自然被擠到空間中變成三維了。

歐陽詢《卜商讀書帖》(紅線即為“左邊線”)

學草書,建議要和楷書交替寫。不要寫行書,特別是不要忙於寫《蘭亭》,蘭亭是集大成者,要拆解開來學,一點點學。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注:本文由@貓局 授權許可獨家發表;我們將持續刊發作者系列專欄文章,敬請關注。

《貓局亂講書法》專欄:

01、草書,勇敢的心

02、王羲之的大氣魄

03、《祭侄稿》僅一腔悲憤?別再蒙我了!

04、王羲之示法之帖,你真的會臨嗎?

05、錐畫沙——進入“高次元”書法的門票

06、臨摹,到底學古人什麼?

獲得更多書法專業內容

敬請點擊“瞭解更多”

董其昌戊申年(時年53歲)臨本

玄宰的臨本,其實不如刻貼更容易看出來立體感。墨蹟本反而更像是“字不動,筆在動”,老董玩的是扭點畫,不扭字。事實上,字確實不好扭,因為字之立體完全是書家率意而為,一作意就不能看了......

王獻之《吳興帖》(下圖)也是一家眷屬。可互參之。

又發現一例,米芾55歲寫的行書跋文,也是典型的《官奴帖》寫法,轉左側右,字身在空間中來回地扭動。

“芾”字的“巾”字底最明顯,二邊的二豎不寫成平行線,而寫成像括弧一樣,就是要故意拗出來個空間感。所以米芾字看起來特別揪心,是典型的內旋鑽心寫法。

如果要學《官奴帖》,不妨從《十七帖》中的《來禽帖》入手。《來禽帖》是弘文館教材,就是告訴學人如何寫三維字。

王羲之《來禽帖》

也就是仿照歐陽詢的《行書千字文》、《卜商讀書帖》和《張翰帖》,想像字的左邊有一堵牆,寫的時候對齊字的左邊,放開右邊,把楷書往右邊擠,擠到紙上沒地方了,自然被擠到空間中變成三維了。

歐陽詢《卜商讀書帖》(紅線即為“左邊線”)

學草書,建議要和楷書交替寫。不要寫行書,特別是不要忙於寫《蘭亭》,蘭亭是集大成者,要拆解開來學,一點點學。

“書法入門”(ID:shufarumen)注:本文由@貓局 授權許可獨家發表;我們將持續刊發作者系列專欄文章,敬請關注。

《貓局亂講書法》專欄:

01、草書,勇敢的心

02、王羲之的大氣魄

03、《祭侄稿》僅一腔悲憤?別再蒙我了!

04、王羲之示法之帖,你真的會臨嗎?

05、錐畫沙——進入“高次元”書法的門票

06、臨摹,到底學古人什麼?

獲得更多書法專業內容

敬請點擊“瞭解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