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農產品市場寒意濃

3月份,農產品依舊難以擺脫低迷的行情,需求雖較2月份略有好轉,但依舊處於恢復期。 據生意社監測,相對於2月份的懸崖式下跌,3月份的農產品價格跌勢略有放緩。 總體來看,3月份多板塊表現不佳,農產品市場依舊寒意濃濃。

去庫存壓力倍增油價深跌

據生意社統計,3月份油脂板塊下跌幅度與2月份基本保持一致,跌幅接近5%。 農副榜單價格跌幅前四均為油脂品種:大豆油(-9.47%)、菜籽油(-7.78%)、棉籽油(-5.81%)和棕櫚油(-4.36%)。

油脂板塊價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點: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利空豆類,油脂板塊受拖累。 3月9日,USDA上調2016/2017年度巴西大豆產量預期400萬噸至1.08億噸,美豆庫存調高0.15億莆至4.35億。

3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約600萬噸,4月預計將超650萬噸。 供應增加利空油脂行情。

國儲菜油拍賣停止,市場油脂庫存壓力增加。 3月中旬,國家臨儲菜油停止拋售,菜油成交企業急於回籠資金開始出售,終端消費國儲菜油量約63萬噸,僅為一半,豆油庫存保持在120萬噸的水準,棕櫚油庫存接近70萬噸,比去年最低點高出2倍之多,終端油脂需求不佳,庫存壓力過大,行情持續走低。

進口棕櫚油數量增加,油脂供應充足。 2月份,我國棕櫚油進口量為34萬噸,同比增長26.62%。 其中,從印尼進口20.2萬噸,同比增長24.94%;從馬來西亞進口12.7萬噸,同比增長19.59%。 加上主產國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入增產週期,供給充足,油脂行情上漲乏力。

玉米漲豆粕跌飼料原料兩極分化

飼料價格在3月初出現上漲之勢,由於豆粕、菜粕等品種處於跌勢,上漲時間較短,月中開始重返下滑之勢。 終端生豬存欄依舊處於低位,需求疲軟,玉米及DDGS上漲依舊無法改變飼料原料行情的低迷之勢。

飼料板塊價格漲跌互現,一是由於補貼政策發力,玉米及DDGS價格迎來漲情。 3月份東北產區深加工補貼政策發力,產區玉米收購進度較快。 市場優質糧源漸少,港口及華北下游深加工企業提價補庫,各方貿易主體積極搶糧,帶動國內玉米價格持續回暖。 玉米價格上漲2.83%,DDGS價格上漲2.78%。 二是南美大豆豐產,豆粕價格領跌飼料原料。 3月份USDA報告上調巴西大豆產量,外盤利空為主。 2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為554萬噸,同比增長22.8%。

油廠開機陸續恢復,終端需求疲軟,豆粕庫存接近90萬噸一線,價格持續下滑。 同時,水產養殖尚未啟動,菜粕、棉粕價格跟跌,飼料原料行情兩極分化,漲跌幅度基本持平。

禽流感影響漸退雞蛋領漲生鮮板塊

3月份,生鮮板塊價格呈上漲之勢。 蛋價觸底反彈,結束了2月份的懸崖式下跌行情,價格上漲15.32%。 蛋價上漲的同時,豬價表現不佳,整體下跌3.71%。

影響生鮮板塊價格波動的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疫情消退,蛋價觸底回升。 2月份雞蛋價格接連觸底,早已跌破成本線,養殖戶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蛋雞養殖受創嚴重。 為控制成本,養殖戶加快淘汰老雞。 疫情影響消退,消費需求隨著學校開學也逐漸增加,而雞蛋供應相對減少,使3月份的蛋價恢復性上漲。

二是豬肉消費需求回落,豬價持續下行。 3月份,南北生豬差價增加致使北方生豬大量外運,市場供應持續增加;南方生豬價格偏弱調整,屠宰企業持續壓價收購;北方低價地區養殖戶惜售挺價心理凸顯,帶動部分地區生豬價格小幅回暖,但惜售挺價終不敵疲軟的終端需求,生豬價格上漲動力不足。

生意社農產品分析師李冰認為,3月份農產品終端仍處消費淡季,加上外盤利空,整體反彈乏力,繼續探底。 清明節後,蛋價仍有上漲空間,南北生豬價差縮小,豬價有望上漲,4月份生鮮產品價格仍將保持上漲之勢;USDA利空因素逐步被市場消化,加上豆粕油脂價格基本接近底部,價格下跌空間受限;油廠陸續開機,預計油脂價格大幅上漲依舊承壓。

李冰表示,4月份農產品價格有望結束連番下跌之勢,農產品指數有望回升,預計在910~920點之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