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位土匪有多厲害?俄國兵互相詛咒對方:出門遇到杜立三

在那個黑暗腐朽、混亂不堪的晚清時期, 全國各地軍閥割據, 土匪橫行, 這種情況在東三省尤其嚴重。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一個當時東北極其厲害的土匪頭子, 他的名字叫做杜立三。 今天的人們可能對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 但在當時的東北, 林立三可是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的“遼西巨匪”, 他被清政府列為“頭號通緝犯”, 曾多次對他進行圍剿, 但都以失敗告終;在與沙俄洋人的戰鬥中, 他打的戰鬥民族沙俄軍半點脾氣都沒有, 還自封了個“包打洋人”的稱號;曾經和張作霖拜過把子稱兄道弟。 可以這樣說,

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 後面可能就沒張作霖什麼事了。

杜立三出生在遼寧遼中縣, 由於他的父親是個土匪, 在當時他也沒什麼別的出路, 所以他就跟著父親也成為了一個小土匪, 十二歲就開始在外面闖蕩。 在林立三十六歲那年, 一件事情深刻的影響了他的人生軌跡,

他的叔叔杜寶興背叛了他父親杜寶增, 將杜寶增向官府告發, 不久杜寶增就被官府抓取砍了頭。 後來杜寶興又打算賣掉林立三的母親, 杜立三獲知詳情之後, 帶領著一群同夥將叔叔杜寶增和他的兒子綁到了台安縣黃沙坨鎮進行了處決。 自此, 年紀輕輕的杜立三的名聲就傳開了。

名氣大了之後, 投奔的人也就多了, 而杜立三選撥同夥的方式一直以來都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前來投奔的人要想入夥, 都必須要通過杜立三的“試膽實驗”, 即被試者頭上頂一個雞蛋, 杜立三站在幾十米開外拿槍射蛋, 站得穩當、面無懼色者方可同意入夥。 雖說杜立三是當時赫赫有名的神槍手, 一般都會射中雞蛋, 但凡事總有例外,

也有極少數的一些倒楣蛋就這樣死在了林的槍下。

1900年, 杜立三將今天台安縣黃沙坨鎮和遼中縣朱家房鎮一帶列為根據地, 實力一步步逐漸漲大起來。 他雖然向當地百姓徵收餉銀, 但還是做了些好事。 比如修繕了遼河河道, 使得由遼中境內到台安縣韭菜台幾十公里的低窪地勢,

變成了良田沃土, 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極大地便利, 這也是杜立三能夠被百姓稱作“綠林好漢”的原因之一。

十九世紀末, 沙俄在東北擴張過程中, 與杜立三的利益發生了衝突, 杜立三利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遊擊戰,

神出鬼沒, 多次殲滅一些小股俄軍。 由於俄軍要修路, 為了保證水路的暢通, 派兵到台安縣張荒地大橋附近駐紮, 這引起了杜立三的極度不滿, 馬上組織人馬進行了攻打, 在戰鬥中杜立三先後打死了三十多個沙俄兵, 打傷了上百人, 使得沙俄軍不得不退回遼陽。 這一戰使得林立三名氣大振, 從此便有了一個“包打洋人”的稱號, 當時沙俄兵之間經常以“出門遇上杜立三”來互相詛咒對方, 可想而知杜立三“包打洋人”這個稱號還是很有分量的。

日俄戰爭之後,杜立三的勢力是越來越大,經常到其他地方實施搶劫,不僅搶劫財物,還搶劫軍火,杜立三的無法無天早就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但無奈杜立三兵強馬壯,實力強大,政府根本奈何不了他。最後,東北總督徐世昌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前不久剛招安,以前也是土匪的張作霖去剿滅杜立三。張作霖和杜立三以前有場“不打不相識”的相遇,兩人還曾經拜過把子互為兄弟。不過雖說拜了把子,但他們都心知肚明,不把對方扳倒自己是無法坐大的。所以,張作霖接受這個命令的時候內心是竊喜的,既可以除掉對手,又可以趁機向政府邀功壯大自己。於是張作霖將張景惠、張作相等人找來一起商議對策,他們一致覺得硬攻並非明智之選,於是他們決定誘而殺之。

開始張作霖以結義兄弟的身份向杜立三發出邀請,說政府要對他進行招安,給的待遇比他還高,讓他速來新民拜見委員,杜立三疑其有詐,便拒絕了張作霖的邀請。張作霖見杜立三不上當,心中再生一計,他將杜立三的叔父杜泮林接到新民,為其引見了招安的委員,並花言巧語說了自己處處為杜立三著想的種種舉措,把杜泮林感動的是一塌糊塗,於是馬上寫了一封信給杜立三,讓他速來招安。杜立三一向尊重這個叔父,看見信上寫的確實也是有道理,於是決定動身出發。在進行了一番周密佈置之後,杜立三帶著十三個精銳前去了新民府。杜立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竟是他人生路上的最後一程,因為他的對手是比他還要狡詐兇狠的張作霖。張作霖讓五百騎兵繞道到八角台,等杜立三動身後,又進駐到新開河鎮,準備進剿杜立三的老巢,防止外匪的增援。杜立三到達了新民之後,張作霖親自去拜會,然後邀請到新民府大院共商招安大事,宴會結束後,杜立三剛走到門口,就被突然從外面沖來的幾個大漢撂倒在地,其中一個大漢拿著一把大刀,手起刀落,一代梟雄杜立三就這樣被殺,時年僅28歲。

杜立三一生,做過好事,也做過壞事,打過洋人,也打過政府,最後死在了張作霖的手上,結局令人唏噓。而張作霖也憑此一躍,其實力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我想僅憑對錯是很難評判他們的,只能說人在亂世,身不由己。

日俄戰爭之後,杜立三的勢力是越來越大,經常到其他地方實施搶劫,不僅搶劫財物,還搶劫軍火,杜立三的無法無天早就引起了政府的注意,但無奈杜立三兵強馬壯,實力強大,政府根本奈何不了他。最後,東北總督徐世昌想到了一個辦法,讓前不久剛招安,以前也是土匪的張作霖去剿滅杜立三。張作霖和杜立三以前有場“不打不相識”的相遇,兩人還曾經拜過把子互為兄弟。不過雖說拜了把子,但他們都心知肚明,不把對方扳倒自己是無法坐大的。所以,張作霖接受這個命令的時候內心是竊喜的,既可以除掉對手,又可以趁機向政府邀功壯大自己。於是張作霖將張景惠、張作相等人找來一起商議對策,他們一致覺得硬攻並非明智之選,於是他們決定誘而殺之。

開始張作霖以結義兄弟的身份向杜立三發出邀請,說政府要對他進行招安,給的待遇比他還高,讓他速來新民拜見委員,杜立三疑其有詐,便拒絕了張作霖的邀請。張作霖見杜立三不上當,心中再生一計,他將杜立三的叔父杜泮林接到新民,為其引見了招安的委員,並花言巧語說了自己處處為杜立三著想的種種舉措,把杜泮林感動的是一塌糊塗,於是馬上寫了一封信給杜立三,讓他速來招安。杜立三一向尊重這個叔父,看見信上寫的確實也是有道理,於是決定動身出發。在進行了一番周密佈置之後,杜立三帶著十三個精銳前去了新民府。杜立三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竟是他人生路上的最後一程,因為他的對手是比他還要狡詐兇狠的張作霖。張作霖讓五百騎兵繞道到八角台,等杜立三動身後,又進駐到新開河鎮,準備進剿杜立三的老巢,防止外匪的增援。杜立三到達了新民之後,張作霖親自去拜會,然後邀請到新民府大院共商招安大事,宴會結束後,杜立三剛走到門口,就被突然從外面沖來的幾個大漢撂倒在地,其中一個大漢拿著一把大刀,手起刀落,一代梟雄杜立三就這樣被殺,時年僅28歲。

杜立三一生,做過好事,也做過壞事,打過洋人,也打過政府,最後死在了張作霖的手上,結局令人唏噓。而張作霖也憑此一躍,其實力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生活在那樣一個時代,我想僅憑對錯是很難評判他們的,只能說人在亂世,身不由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