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壽縣這座中華名關、千年古鎮,如今華麗蛻變!

這是一個沐浴2500多年文明之光的江淮古鎮, 這是一個水路航運時期的商貿重鎮, 這是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 這還是中華名關之一——正陽關鎮, 又名正陽關。

如今, 古鎮的繁華盛世遠去, 卻留下了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 抬閣、肘閣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古鎮大放異彩,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這個閃亮的名字, 成了古鎮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傳統民俗與現代公益組織在這座古鎮完善融合, 讓正陽關這個美麗鄉村如蝴蝶般蛻變。

千年古鎮沐浴新時代

美麗古鎮從腳下的路開始

污水橫流、亂搭亂建、道路泥濘、垃圾遍地……“這些現象不根治, 不要談發展旅遊事業、復興古鎮繁榮, 就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不會幸福。 ”正陽關鎮黨委、政府傾聽群眾的呼聲和願望, 開通鎮長熱線, 找到了古鎮的突圍之路——文明創建。

今年3月, 召開全鎮村民組長以上人員參加的千人集中整治大會, 掀起了集中綜合整治熱潮, 在集中綜合治理中, 正陽關鎮利用廣播、公開欄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向鎮區居民發放“爭做文明公民, 共創美好家園”——致全鎮人民群眾的一封信, 並製成音訊檔在街區反復播放, 做到家喻戶曉, 人人皆知。

“大路修寬了是‘面子’, 巷子修好了是‘裡子’, 目前的正陽關是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正陽關的居民對看得見的改變讚不絕口。

伴隨“向垃圾宣戰 建美麗家園”工作不斷深入。 正陽關鎮總投資200萬元, 對全長200米街區, 106間迎街門面實行全面改造。 街區12米寬的路面採用青石鋪設,

排水、弱電全部管線入地, 對屋簷、門窗、牌匾等採用仿古外立面改造, 邀請知名書法家書寫牌匾, 提升街面文化品位。

正陽關仿古商業步行街

截至目前, 已投入800多萬元用於綜合環境整治工作。 對老城區的殘垣斷壁進行了整治修復塗白,

綜合整治了羊石廣場, 對正陽港水渠襯砌延伸、綠化等, 同時, 正陽港碼頭環境也進行了綜合整治。 兩轄區牆體塗白16000平米、栽植各種林木10000株、硬化道路9600平米、安裝路燈136盞、放置各種垃圾箱垃圾桶300個。

綠樹成蔭、乾淨整潔的正陽關

建在一時, 管在平時。 為保障文明城建成果, 鎮黨委、政府從環衛隊伍建設入手,解決無保潔機制,無常規隊伍,無管理制度等問題,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組織,做到每400人常住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村民蘇傳鳳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以前房前屋後都是瓶瓶罐罐、生活垃圾,亂七八糟。經過環境整治,現在道路兩旁佈滿了垃圾桶,垃圾有了去處,大家也就不好意思亂倒垃圾,環境變乾淨了。

美麗古鎮產業發展春滿園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正陽關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大棋盤上,僅僅是作為一個“點”來佈局的,但僅此一“點”還遠遠不夠。他們注重和堅持的還有產業發展相結合。船舶製造業是正陽關區別于壽縣其他鄉鎮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江淮船舶修造廠始建1972年,江淮船舶修造廠造船歷史悠久,造船技術精湛,設備精密先進,地理優勢得天獨厚。該廠主要生產內河航運船舶,廠區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船舶修造泊位20個,年可建造新船40艘,可自行設計建造1000—5000噸級機動貨船及拖船,200噸級以下渡船,年建造船舶噸位達到10萬噸。

正陽關碼頭正陽港

航運業也延伸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正陽關老街至今還保留著幾家傳統的打鐵鋪,他們傳承幾千年的鐵器製作技藝,主要製作船舶零件、農用工具、生活用品。當走在古鎮老街上,風箱呼呼,火苗跳躍,錘聲叮噹,制坯、熔煉、淬火、造型、開刃……一絲不苟,儼然是一幅淮水古鎮的風俗畫。鏽跡斑斑的鐵鋪也成了遊客競相拍照的景點。與此同時,小磨麻油、豆製品、餐飲業等等也隨著創建文明城鎮的不斷深入開展,遊客的不斷增多而迎來新的春天。

美麗古鎮講誠信守底線

院子裡四季如春,廣場上有娛樂設施,大街上有黨建長廊,牆面上畫有廣嗣宮白銀相讓……“白銀相讓”是流傳在壽縣正陽關地區的一個故事,說的是鎮上廣嗣宮巷有一家小理髮店。有位茶客來到店裡理髮,不巧,將身上帶的搭膊(布制的錢袋)丟在店裡。幾年以後,那位茶客重來正陽賣茶葉再到理髮店剃頭看到掛在牆角的“搭膊”上灰塵積厚,打開一看真是喜人,耀眼閃目的二百兩白花花的銀子一兩不少。茶客感動之餘要將銀子全部贈送給理髮店老闆,老闆推辭,二人相讓。他們一個要贈,一個拒絕,雙方誠心誠意,最後聽人建議,將這些銀子全部貢獻出來整修“廣嗣宮巷”,付諸公益。

這則故事導人向善,傳達講誠信、守底線,拾金不昧的精神至今仍對群眾有教育警醒意義。把正陽關的文化底蘊付諸在美化家園的每一步行動上。“廣嗣宮巷白銀相讓”國畫宣傳文圖就出現在正陽關仿古商業步行街的迎街牆面上。

美麗古鎮滄桑正陽

在保護性開發中蛻變

漫步古鎮中,城池寨堡、官居商宅,樓閣津梁、寺廟祠庵比比皆是,正陽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散發出滄桑韻味,吸引著八方來客。近來,古鎮對老街進行保護性開發,已經完成了多處文保單位和主要街巷的保護和修繕。

在對正陽關老街開發時,正陽關鎮遵循“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迴圈持續,釋放活力”的原則,依託線性的街巷,營造精緻、舒適的街區步行空間,成為遊賞活動的主要空間載體。廟宇閣樓戲臺等建築,可實現移步換景,步步驚奇的效果。通過違章建築拆除、外立面改造、房屋翻新等措施,形成規模宏大、風格統一、特色突出的傳統民居群落。正陽關的老街正以新的面貌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向大家講述正陽關的滄桑歲月和人文積澱。

正陽關仿古商業步行街是該鎮街區立面改造工程的重點,工程圍繞始建於北魏,修建于清同治十三年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陽關北門展開。在對城門內地面恢復古貌過程中,鎮黨委、政府給正陽關鎮居民印發了一封徵集古城門石條公告,得到一致讚譽和支持,很多家庭傳承當年“廣嗣宮巷白銀相讓”的精神,將保存多年的石條無償捐助給政府。

在此之前,城門洞破損嚴重,街面坑窪不平,沿街門面亂搭亂建,與文化古鎮、旅遊目的地身份格格不入。“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嚴格遵照古鎮保護規劃要求,本著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原則,提出多套方案,經過對2戶房屋改造試驗,優化調整設計方案,最終選擇在老街入口段的木匠街進行一期改造。”在群眾的支持下,現正陽關鎮北城門地面已恢復古貌,對遊客開放。

市容整潔、產業發展、人心凝聚……千年古鎮蛻變美麗鄉村沐浴在新時代。(淮南網)

鎮黨委、政府從環衛隊伍建設入手,解決無保潔機制,無常規隊伍,無管理制度等問題,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組織,做到每400人常住人口配備一名保潔員。村民蘇傳鳳告訴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以前房前屋後都是瓶瓶罐罐、生活垃圾,亂七八糟。經過環境整治,現在道路兩旁佈滿了垃圾桶,垃圾有了去處,大家也就不好意思亂倒垃圾,環境變乾淨了。

美麗古鎮產業發展春滿園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正陽關鎮的美麗鄉村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大棋盤上,僅僅是作為一個“點”來佈局的,但僅此一“點”還遠遠不夠。他們注重和堅持的還有產業發展相結合。船舶製造業是正陽關區別于壽縣其他鄉鎮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江淮船舶修造廠始建1972年,江淮船舶修造廠造船歷史悠久,造船技術精湛,設備精密先進,地理優勢得天獨厚。該廠主要生產內河航運船舶,廠區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船舶修造泊位20個,年可建造新船40艘,可自行設計建造1000—5000噸級機動貨船及拖船,200噸級以下渡船,年建造船舶噸位達到10萬噸。

正陽關碼頭正陽港

航運業也延伸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正陽關老街至今還保留著幾家傳統的打鐵鋪,他們傳承幾千年的鐵器製作技藝,主要製作船舶零件、農用工具、生活用品。當走在古鎮老街上,風箱呼呼,火苗跳躍,錘聲叮噹,制坯、熔煉、淬火、造型、開刃……一絲不苟,儼然是一幅淮水古鎮的風俗畫。鏽跡斑斑的鐵鋪也成了遊客競相拍照的景點。與此同時,小磨麻油、豆製品、餐飲業等等也隨著創建文明城鎮的不斷深入開展,遊客的不斷增多而迎來新的春天。

美麗古鎮講誠信守底線

院子裡四季如春,廣場上有娛樂設施,大街上有黨建長廊,牆面上畫有廣嗣宮白銀相讓……“白銀相讓”是流傳在壽縣正陽關地區的一個故事,說的是鎮上廣嗣宮巷有一家小理髮店。有位茶客來到店裡理髮,不巧,將身上帶的搭膊(布制的錢袋)丟在店裡。幾年以後,那位茶客重來正陽賣茶葉再到理髮店剃頭看到掛在牆角的“搭膊”上灰塵積厚,打開一看真是喜人,耀眼閃目的二百兩白花花的銀子一兩不少。茶客感動之餘要將銀子全部贈送給理髮店老闆,老闆推辭,二人相讓。他們一個要贈,一個拒絕,雙方誠心誠意,最後聽人建議,將這些銀子全部貢獻出來整修“廣嗣宮巷”,付諸公益。

這則故事導人向善,傳達講誠信、守底線,拾金不昧的精神至今仍對群眾有教育警醒意義。把正陽關的文化底蘊付諸在美化家園的每一步行動上。“廣嗣宮巷白銀相讓”國畫宣傳文圖就出現在正陽關仿古商業步行街的迎街牆面上。

美麗古鎮滄桑正陽

在保護性開發中蛻變

漫步古鎮中,城池寨堡、官居商宅,樓閣津梁、寺廟祠庵比比皆是,正陽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散發出滄桑韻味,吸引著八方來客。近來,古鎮對老街進行保護性開發,已經完成了多處文保單位和主要街巷的保護和修繕。

在對正陽關老街開發時,正陽關鎮遵循“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迴圈持續,釋放活力”的原則,依託線性的街巷,營造精緻、舒適的街區步行空間,成為遊賞活動的主要空間載體。廟宇閣樓戲臺等建築,可實現移步換景,步步驚奇的效果。通過違章建築拆除、外立面改造、房屋翻新等措施,形成規模宏大、風格統一、特色突出的傳統民居群落。正陽關的老街正以新的面貌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向大家講述正陽關的滄桑歲月和人文積澱。

正陽關仿古商業步行街是該鎮街區立面改造工程的重點,工程圍繞始建於北魏,修建于清同治十三年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陽關北門展開。在對城門內地面恢復古貌過程中,鎮黨委、政府給正陽關鎮居民印發了一封徵集古城門石條公告,得到一致讚譽和支持,很多家庭傳承當年“廣嗣宮巷白銀相讓”的精神,將保存多年的石條無償捐助給政府。

在此之前,城門洞破損嚴重,街面坑窪不平,沿街門面亂搭亂建,與文化古鎮、旅遊目的地身份格格不入。“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嚴格遵照古鎮保護規劃要求,本著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原則,提出多套方案,經過對2戶房屋改造試驗,優化調整設計方案,最終選擇在老街入口段的木匠街進行一期改造。”在群眾的支持下,現正陽關鎮北城門地面已恢復古貌,對遊客開放。

市容整潔、產業發展、人心凝聚……千年古鎮蛻變美麗鄉村沐浴在新時代。(淮南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