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書協教育委員會委員梅墨生:對畫家書法的幾點認識

梅墨生, 號覺公。 齋號一如堂。 書畫家、詩人、學者、太極拳家。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美術學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廈門大學藝術學院、中國書法院、臺灣藝術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研究員。 文化部國家藝術科研課題專案評審專家, 中國畫學會理事,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民盟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 杭州黃賓虹學術研究會名譽會長, 《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藝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醫影響世界論壇副秘書長, 國際健身氣功聯合會科學與養生委員會委員,

北京中醫藥文史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武術七段, 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

明 沈周 行書蝸殼詩

1

清 虛穀 愛春樂秋行書五言聯

明 文徵明 行書七言詩

5

書法與繪畫一樣是美學家萊辛分類中的視覺藝術, 那麼, 造型性應該成為它的一大藝術要素。 雖然古代書論多有形象化的比狀與評論, 但在納入現代藝術學的範疇中時, 一種新的形式(或圖式)闡釋就顯得異常必要了。 但我認為, 書法的造型性主要是從“線上”漢字這一母體而產生的, 書法作為獨立的藝術部類, 應該以其表現性(抽象因素)為旨歸, 所以, 造型的研究(指創作態)又會兩歧:一面是通向表達“精神的”即形上世界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一面是落於為表現而表現的形式主義境地,

而失卻“文”的人文精神的可能性和難以避免性, 所謂“由技進道”的命題將被忽視。 這是一個難關, 必須通過的難關。

6

“畫家書”的單純“畫意化”發展, 無疑是以削弱書法的獨特魅力和高級抽象品格為代價的, 但得失兼之。 “畫家書”—形式上的“以畫入書”往往在繼承或輕視傳統心理過程中形成對僵化的傳統模式的衝擊, 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書”之表現力, 但顯然, 這種衝擊如沒有文化精神和美學建構為支撐, 往往會使書法的創作流於表面化和庸俗化。 佛魔之間, 一線相懸。

明 王鐸 行書題畫詩

7

書法的“畫家書”成為近現代書法創作的一個層面,勿庸諱言,在書法的俗話傾向上也有隱顯作用在。

“畫字”既是追逐遠古原始書法的“古意”,也是使書法簡單化—退化的一個表現。自“畫家書”出,書法的“邊界”有無限擴大之勢,書法批評甚至日漸呈現無能為力之態,這就又會引起書法美學關於古典與前衛,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不大不小的文化論戰。

8

形式訓練在書法中佔有的位置究竟如何?書法本體可否以“形上與形下”這一整體觀包之?但無論如何中國書法的文化闡述必須由中國文化來解決,可以借鑒西方文化闡述的是其“藝”的內容。因此,“書”是書藝的本體所寄,但由書透視“人”才是中國書法的終極關注。如上種種,都是我在“畫家書”問題下引發的思考。期望有道者深入探討研究,以教我焉。

源自鑄山品讀,僅限學習交流

明 王鐸 行書題畫詩

7

書法的“畫家書”成為近現代書法創作的一個層面,勿庸諱言,在書法的俗話傾向上也有隱顯作用在。

“畫字”既是追逐遠古原始書法的“古意”,也是使書法簡單化—退化的一個表現。自“畫家書”出,書法的“邊界”有無限擴大之勢,書法批評甚至日漸呈現無能為力之態,這就又會引起書法美學關於古典與前衛,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不大不小的文化論戰。

8

形式訓練在書法中佔有的位置究竟如何?書法本體可否以“形上與形下”這一整體觀包之?但無論如何中國書法的文化闡述必須由中國文化來解決,可以借鑒西方文化闡述的是其“藝”的內容。因此,“書”是書藝的本體所寄,但由書透視“人”才是中國書法的終極關注。如上種種,都是我在“畫家書”問題下引發的思考。期望有道者深入探討研究,以教我焉。

源自鑄山品讀,僅限學習交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