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名門痞女洪晃:作為兩個孩子的後媽,卻令當今中國父母汗顏!

在介紹她之前,

先來看一張照片:

這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女人, 不僅在電影《一步之遙》裡出現,

重磅綜藝節目《造夢者》, 也曾專門請她做導師。

她個人博客在國內的知名度, 點擊量過億, 她的一篇文章, 《女人一輩子該睡幾個男人》, 曾在中國掀起了一陣風暴。

她身上有許多標籤:專欄作家、知名出版人、時尚教母, 名門痞女……

她更是曾上過《時代》週刊的, “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要是更深入的去瞭解她, 她的家世背景絕對嚇你一跳, 而她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更是讓大半中國父母都汗顏!

她, 就是洪晃

今天, 我們重點要說的就是她教育孩子的方式, 作為“中國式”父母, 我們真的可以看一看。

影響她最深就是父親了, 父親是個超級樂天派, 她曾向父親抱怨, 父母離婚讓她這輩子不能愉快, 父親卻開導她說, 其實你自己活好了就行了, 幹嘛老想父母的事兒。

此後的歲月裡, 她牢記父親的話, 始終都在學一件事, 那就是, 做自己!

她曾經的三段婚姻, 其中最被眾人熟知的一段, 就是和電影導演陳凱歌, 他們在最低谷時結婚卻在最輝煌時結束, 之後, 她遇到了真正的幸福。

現在, 她和一個名叫楊小平的男人, 在一起已經十多年了, 對方是做設計的, 生活幸福而甜蜜, 她說:和他在一起的融洽生活, 是我從來沒有過的, 覺得特別難捨難分。

楊小平不僅結過婚, 還帶著一個12歲的兒子少恩, 而她欣然接受, 高興地當起了後媽。

當別人議論時, 她坦然回答:“我就是跟他好, 我跟他在一塊兒就是舒服, 說別的沒用, 我們在一塊就是好。 連孩子也一起要了。 ”

和少恩相處時, 她從不要求他將她當做媽媽, 而是聰明地選擇, 同少恩做沒有負擔的朋友, “少恩打小和我就是朋友關係, 是朋友就不會有太多負擔和要求了。 我有後媽, 所以我特別瞭解,

當後媽的, 如果想取代親媽, 或者跟親媽平起平坐, 是不可能的, 只會讓孩子討厭你。 ”她會包容少恩的淘氣, 還毫不介意地, 讓少恩經常與親生母親通電話。

(楊小平與法國前妻的孩子少恩)

特殊的日子, 還會提醒少恩買禮物送給母親。 除了少恩以外, 2006年,她還去福利院領養了,一個才6個月大的孩子,

她為孩子取名:平平。

領養回家的路上,要坐車10個小時,可平平哭都沒哭,還不停眨眼睛,對她這個陌生人笑個不停。因為在她的童年記憶中,從來沒有過依賴父母的感覺,更沒有跟爸爸媽媽撒過嬌,她非常想看著這麼個小人一點點長大,那一刻,她覺得平平,一定是上天賜給她的禮物。

一次,她帶平平去上嬰兒教育課,教室裡有許多其他孩子,可平平非但沒有興高采烈,反而滿臉恐慌,把腦埋在膝蓋中間,再也不抬起來,她被孩子的反應嚇壞了,急忙把平平抱出教室。可平平還是把頭埋在她肩膀上,兩隻小手使勁抓著她的領子。

之後她才意識到,當平平看到這麼多小朋友時,以為是把她重新送回福利院了。她說:我抱她出來的時候,是我這輩子最感動的一刻,我從來不知道責任,可以給我帶來這麼大的幸福。她發誓一定要領悟媽媽這個角色,

做一個理想中的媽媽:

我希望平平在小的時候,

說我是最愛她的人,

到十幾歲的時候,

說我是最理解她的人,

再大了說我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的工作十分忙碌,

可儘管如此,她也不願意,

讓保姆來外包孩子的生活,

從不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

她覺得親情是沒法被替代和外包,

在這個過程中,

去培養孩子的能力很重要。

只要有空,她一定會陪伴孩子,

她會請廚師來教會孩子們做飯,

讓孩子愛上做飯。

找到在生活裡自己動手的樂趣。

平平學校裡有很多同學學騎馬,

她也想有一匹自己的馬。

面對孩子的要求,

她首先去想這個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是趕所有人的潮流,

還是真的可以為這件事情繼續下去?

她對孩子說:

如果是因為真的喜歡,

就要親自去照料自己的馬,

培養和馬的感情,

要親自給馬餵食洗澡清理馬圈,

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這些,那就不同意。

無形中,

她培養了孩子獨立承擔的能力。

當今中國許多父母,

不論是有錢沒錢的,

都巴不得削尖了腦袋,

一門心思讓子女們朝名校去鑽,

她是名媛二代,富貴一族,

可她卻讓女兒放棄名校,

並給她寫了一封,

當今中國大半父母都寫不出來的信。

她在信中說:

很多小朋友的媽媽都希望,

自己有史家胡同的戶口,

因為離外婆家不遠有一個學校,

是北京市最好的小學。

因為你有史家胡同的戶口,

你是可以上這個學校的,

但是爸爸媽媽沒有讓你去上這個學校。

媽媽想告訴你:

這是因為爸爸媽媽想選一個,

價值觀和我們一樣的學校,

這樣你就不會因為老師教你做的事情,

和爸爸媽媽教你的相反而苦惱。

她教導女兒要有價值觀

貝克漢姆參觀史家小學

她在信中說:

平平,你上學了,就開始懂事了。

媽媽希望你懂的第一件事情是人的尊嚴,

就是爸爸常說的,你要有禮貌,

別人才會對你有禮貌。

別人沒有禮貌,不要去理睬,

但是自己要有禮貌,這就是你的尊嚴。

你的尊嚴不是別人對你有禮貌,

是你對別人有禮貌,不管別人是什麼樣的。

她教導女兒要有尊嚴

她在信中說:

從小你要吃什麼,穿什麼,

爸爸媽媽都儘量讓你自己做主。

平平經常會在大冬天穿裙子,

凍得流鼻涕還要穿,

可她仍然不強迫孩子,她覺得,

孩子的生活需要要由她自己作抉擇。

父母不可能永遠幫忙做決定,

當孩子嘗到自己選擇的後果後,

自然而然地就會去改變。

她教導女兒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信的最後,她深情地寫道:

所以,平平,

人最寶貴的東西,

不是粉紅裙子、芭比娃娃,

最重要的是,

你的價值觀,尊嚴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能夠獨立思考,

該穿裙子還是褲子,

那麼你就能有很多自由,

穿裙子的自由、不生病的自由、

去參加小朋友生日派對的自由。

自由是個好東西,

但是如果你不會獨立思考,

自由對你來說,就是流鼻涕、發燒、

躺在床上什麼都不能幹,還得吃藥。

這些聽起來很複雜,似乎說起來更複雜。

但是慢慢地,你就會懂了……

多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可對於女兒的未來,

她卻從未做過規劃,只希望,

她能過得開心就好。

她曾說過:

要臉的人跟著別人的感覺走,

不要臉的人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那我就做不要臉的人,

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這便是她的生活態度。

而她希望女兒長大後,

也能夠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沒有目的,深深投入地活一次。

正如她所說的

要知道,生活的樂趣都在過程裡面,

而目的只是,

在長長的過程之後一秒鐘的高潮。

與母親章含之女士一起

父母對於一個孩子而言,

不僅是生命的延續,

也是靈魂的繼承,

父母的形象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當初,

父親樂觀的態度影響了她,

所以才有了現在,

真實灑脫,隨心隨性的洪晃。

而如今,

她笑看生活苦與樂的態度,

也在潛移默化中,

深深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其實,

做一個率真坦蕩的自己,

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為孩子不是被教育出來的,

而是被影響出來的!

2006年,她還去福利院領養了,一個才6個月大的孩子,

她為孩子取名:平平。

領養回家的路上,要坐車10個小時,可平平哭都沒哭,還不停眨眼睛,對她這個陌生人笑個不停。因為在她的童年記憶中,從來沒有過依賴父母的感覺,更沒有跟爸爸媽媽撒過嬌,她非常想看著這麼個小人一點點長大,那一刻,她覺得平平,一定是上天賜給她的禮物。

一次,她帶平平去上嬰兒教育課,教室裡有許多其他孩子,可平平非但沒有興高采烈,反而滿臉恐慌,把腦埋在膝蓋中間,再也不抬起來,她被孩子的反應嚇壞了,急忙把平平抱出教室。可平平還是把頭埋在她肩膀上,兩隻小手使勁抓著她的領子。

之後她才意識到,當平平看到這麼多小朋友時,以為是把她重新送回福利院了。她說:我抱她出來的時候,是我這輩子最感動的一刻,我從來不知道責任,可以給我帶來這麼大的幸福。她發誓一定要領悟媽媽這個角色,

做一個理想中的媽媽:

我希望平平在小的時候,

說我是最愛她的人,

到十幾歲的時候,

說我是最理解她的人,

再大了說我是她最好的朋友。

她的工作十分忙碌,

可儘管如此,她也不願意,

讓保姆來外包孩子的生活,

從不缺席孩子的成長過程。

她覺得親情是沒法被替代和外包,

在這個過程中,

去培養孩子的能力很重要。

只要有空,她一定會陪伴孩子,

她會請廚師來教會孩子們做飯,

讓孩子愛上做飯。

找到在生活裡自己動手的樂趣。

平平學校裡有很多同學學騎馬,

她也想有一匹自己的馬。

面對孩子的要求,

她首先去想這個事情的目的是什麼,

是趕所有人的潮流,

還是真的可以為這件事情繼續下去?

她對孩子說:

如果是因為真的喜歡,

就要親自去照料自己的馬,

培養和馬的感情,

要親自給馬餵食洗澡清理馬圈,

如果沒有辦法做到這些,那就不同意。

無形中,

她培養了孩子獨立承擔的能力。

當今中國許多父母,

不論是有錢沒錢的,

都巴不得削尖了腦袋,

一門心思讓子女們朝名校去鑽,

她是名媛二代,富貴一族,

可她卻讓女兒放棄名校,

並給她寫了一封,

當今中國大半父母都寫不出來的信。

她在信中說:

很多小朋友的媽媽都希望,

自己有史家胡同的戶口,

因為離外婆家不遠有一個學校,

是北京市最好的小學。

因為你有史家胡同的戶口,

你是可以上這個學校的,

但是爸爸媽媽沒有讓你去上這個學校。

媽媽想告訴你:

這是因為爸爸媽媽想選一個,

價值觀和我們一樣的學校,

這樣你就不會因為老師教你做的事情,

和爸爸媽媽教你的相反而苦惱。

她教導女兒要有價值觀

貝克漢姆參觀史家小學

她在信中說:

平平,你上學了,就開始懂事了。

媽媽希望你懂的第一件事情是人的尊嚴,

就是爸爸常說的,你要有禮貌,

別人才會對你有禮貌。

別人沒有禮貌,不要去理睬,

但是自己要有禮貌,這就是你的尊嚴。

你的尊嚴不是別人對你有禮貌,

是你對別人有禮貌,不管別人是什麼樣的。

她教導女兒要有尊嚴

她在信中說:

從小你要吃什麼,穿什麼,

爸爸媽媽都儘量讓你自己做主。

平平經常會在大冬天穿裙子,

凍得流鼻涕還要穿,

可她仍然不強迫孩子,她覺得,

孩子的生活需要要由她自己作抉擇。

父母不可能永遠幫忙做決定,

當孩子嘗到自己選擇的後果後,

自然而然地就會去改變。

她教導女兒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信的最後,她深情地寫道:

所以,平平,

人最寶貴的東西,

不是粉紅裙子、芭比娃娃,

最重要的是,

你的價值觀,尊嚴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能夠獨立思考,

該穿裙子還是褲子,

那麼你就能有很多自由,

穿裙子的自由、不生病的自由、

去參加小朋友生日派對的自由。

自由是個好東西,

但是如果你不會獨立思考,

自由對你來說,就是流鼻涕、發燒、

躺在床上什麼都不能幹,還得吃藥。

這些聽起來很複雜,似乎說起來更複雜。

但是慢慢地,你就會懂了……

多少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可對於女兒的未來,

她卻從未做過規劃,只希望,

她能過得開心就好。

她曾說過:

要臉的人跟著別人的感覺走,

不要臉的人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那我就做不要臉的人,

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這便是她的生活態度。

而她希望女兒長大後,

也能夠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沒有目的,深深投入地活一次。

正如她所說的

要知道,生活的樂趣都在過程裡面,

而目的只是,

在長長的過程之後一秒鐘的高潮。

與母親章含之女士一起

父母對於一個孩子而言,

不僅是生命的延續,

也是靈魂的繼承,

父母的形象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當初,

父親樂觀的態度影響了她,

所以才有了現在,

真實灑脫,隨心隨性的洪晃。

而如今,

她笑看生活苦與樂的態度,

也在潛移默化中,

深深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其實,

做一個率真坦蕩的自己,

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因為孩子不是被教育出來的,

而是被影響出來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