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埔這座600年古村落,除了千年古井,還有不為人知的……

黃埔區蘿崗街道有個古村落, 一條小河一座小橋, 把相鄰兩村分成水西、水東, 後來古石橋被洪水沖斷了, 橋沒有了, 便只剩下一個村,

叫“水西村”。 這裡的村民人數不多, 大多姓鐘。

繞過村口的大木棉樹, 就走上了古村的“一字街”。 街道兩三米寬, 自東向西, 從村頭到村尾, 耙子似的左邊右邊串起十幾座祠堂和屋舍。 沿一字街向西不遠, 可以看到遠亭家塾。

這是全村最老的房子, 至今已經有600多年歷史,

是水西開村始祖、鐘氏九世祖酉翠用於私塾授學的地方。

家塾的西面牆壁上鑲嵌有一塊五方碑刻《鐘逢慶家傳》, 它是由賜進士出身、奉直大夫陳其錕撰寫。

通過這方碑刻, 我們可以大略瞭解鐘姓一支的家族歷史, 而其中的鐘逢慶就是我們今天要說到的主角。

▌鐘逢慶其人

鐘姓在今天仍然是黃埔區蘿崗街道一帶的第一大姓。 據《蘿崗鐘氏族譜》記載, 蘿崗鐘氏奉南宋朝議大夫鐘玉岩的父親鐘遂和為“始遷之祖”, 到第七世時派分為八房, 聚居在蘿崗鎮的多條自然村內。

其中鐘氏九世祖酉翠在水西開村, 鐘逢慶便屬於這一支派, 位列蘿崗鐘姓十九世祖。 鐘逢慶是清嘉慶、道光年間活躍於蘿崗極有勢力的鄉紳, 不但為水西村, 也為整個蘿崗鐘氏宗族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據《鐘逢慶家傳》碑刻記載, 鐘逢慶是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壬辰科舉人, 官至翰林院典簿。 他曾負笈省城廣州讀書, 受到越華書院和粵秀書院主講的器重。

之後, 鐘逢慶又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蘿崗組織社學,

並在鄉下主持建祖祠、置嘗產、修族譜、修築橋樑道路、調解鄉人糾紛、設立義倉等事宜, 獲吏部稱“善治邑”而調省城準備委任。

▌跪接聖旨的拜亭

在水西村眾多文物古跡中, 有一座最具特色的建築, 叫潤峰祖祠, 堂名為“厚德堂”。

據傳這是鐘逢慶在考取功名、中舉榮歸後, 特別為他的直系先祖十六世鐘奇瑞建造的祠堂。 鐘奇瑞號潤峰, 曾做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副榜儒學訓導。

潤峰祖祠裡有一處特別的建築, 叫拜亭, 又稱接旨亭。

傳說這是當年十六世鐘潤峰跪接康熙聖旨的地方。 又傳說這是因為鐘逢慶得到皇帝的重用, 道光皇帝下旨誥封其母屈氏為孺人。

聖旨送到水西村時,便是在此接旨。鐘逢慶專門建造這座拜亭來紀念此事,同時傳知後世,“接旨亭”的名字也由此得來。亭前建七級臺階,代表著功名深厚。

▌組織蘿峰文會

鐘玉岩的曾孫鐘子還(字複昌)從元朝始在玉岩書院首創了蘿崗詩社,此後鐘氏後人便將蘿崗文會作為傳統繼承了下來。

清朝乾隆年間,鐘氏十八世祖在重修《蘿崗鐘氏族譜》的同時,搜集了乾隆丁酉(1777) 以前數百年間騷人雅士遊覽蘿峰吟詠的佳作及當地歷代文人遺下的詩稿,編印成《蘿峰圖像詩集》,隨同族譜發給各房子孫頌讀。這本詩集收錄了詩文300首,現藏中山圖書館。

到了鐘氏十九世祖鐘逢慶,他也是有詩賦學識的進士,曾在道光年間組織過蘿峰文會,選擇族中子弟中有培養前途的文士,傳授文章和詩詞的創作技巧。

鐘逢慶還為玉岩書院的玉岩母撰寫了墓誌銘。

在蘿崗鐘姓始祖鐘遂和的墓碑上刻有宋朝右相崔與之撰寫的墓誌銘, 此銘經過鐘金和鐘獅兩次重書。從墓碑上看到道光五年(1825),蘿崗從十八世到二十三世孫參與了修墓,鐘逢慶是其中之一。

▲鐘氏大宗祠

由此可以看出,蘿崗地區鐘姓村落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的一系列修譜、修墓、置嘗產等維繫族群、張揚宗族禮儀的活動,都與鐘逢慶有關,而且他還是蘿崗地區宗族活動的主持者。

在現在的鐘家後人眼裡,十九世鐘逢慶可謂是水西村最“架勢”(最威風) 的祖先之一(另外兩個是十世鐘金和二十一世鐘鎮藩)。那個時代的鐘家有“男不趁墟、女不下廚”之說,可謂富甲一方。

轉自“黃埔文化遺產”(ID:hpwhyc)

道光皇帝下旨誥封其母屈氏為孺人。

聖旨送到水西村時,便是在此接旨。鐘逢慶專門建造這座拜亭來紀念此事,同時傳知後世,“接旨亭”的名字也由此得來。亭前建七級臺階,代表著功名深厚。

▌組織蘿峰文會

鐘玉岩的曾孫鐘子還(字複昌)從元朝始在玉岩書院首創了蘿崗詩社,此後鐘氏後人便將蘿崗文會作為傳統繼承了下來。

清朝乾隆年間,鐘氏十八世祖在重修《蘿崗鐘氏族譜》的同時,搜集了乾隆丁酉(1777) 以前數百年間騷人雅士遊覽蘿峰吟詠的佳作及當地歷代文人遺下的詩稿,編印成《蘿峰圖像詩集》,隨同族譜發給各房子孫頌讀。這本詩集收錄了詩文300首,現藏中山圖書館。

到了鐘氏十九世祖鐘逢慶,他也是有詩賦學識的進士,曾在道光年間組織過蘿峰文會,選擇族中子弟中有培養前途的文士,傳授文章和詩詞的創作技巧。

鐘逢慶還為玉岩書院的玉岩母撰寫了墓誌銘。

在蘿崗鐘姓始祖鐘遂和的墓碑上刻有宋朝右相崔與之撰寫的墓誌銘, 此銘經過鐘金和鐘獅兩次重書。從墓碑上看到道光五年(1825),蘿崗從十八世到二十三世孫參與了修墓,鐘逢慶是其中之一。

▲鐘氏大宗祠

由此可以看出,蘿崗地區鐘姓村落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的一系列修譜、修墓、置嘗產等維繫族群、張揚宗族禮儀的活動,都與鐘逢慶有關,而且他還是蘿崗地區宗族活動的主持者。

在現在的鐘家後人眼裡,十九世鐘逢慶可謂是水西村最“架勢”(最威風) 的祖先之一(另外兩個是十世鐘金和二十一世鐘鎮藩)。那個時代的鐘家有“男不趁墟、女不下廚”之說,可謂富甲一方。

轉自“黃埔文化遺產”(ID:hpwhyc)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