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華博士辭職回鄉做“守陵人”

【熱點概述】

近日, 一個名為《清華女博士辭掉高薪, 回鄉做守陵人》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視頻文字介紹稱, 清華大學建築專業博士梅靜回到老家河北易縣守護清西陵。 梅靜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自己回鄉並非是做清西陵的守陵人, 而是在清西陵附近的村子創建了一個包括公共圖書館、繪畫創作、教育講座等功能的書院, 目的就是想把家鄉的文化遺產傳播出去。 但是我們也不乏看見網友的評論, 不理解、反對、譏諷。

梅靜:我的家鄉河北易縣是一個千年古縣, 歷史很豐厚, 之所以創建書院, 是因為這個書院可以成為城市和農村的連接體,

為家鄉做些事情。 她認為鄉村裡有一個知識平臺很重要, 能讓鄉村的人有途徑接觸到這個開放的社會。 現在書院有1萬多本書, 涉及農業和人文社科等方面的書籍, 有70多名固定的讀者, 這部分完全是免費的, 村民可以來書院看書, 也可以免費借閱。

當然, 書院也不光有圖書館, 還有教育功能。 她會邀請以前的同學和同事不定期來做一些公益講座, 包括高考諮詢、鄉村建設、傳統文化。 此外, 她會對來參與的家長及孩子做美育, 就是把傳統的文學、文化、藝術作品等放到畫裡, 讓孩子和家長可以更細膩地去觀察、欣賞, 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同時, 梅靜也回應記者, 回鄉創業並非一帆風順。 她和我先生兩個人都是辭職在裸創,

他們不是很富有的家庭, 始初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問題, 後來其實更大的困難在於人才, 大量的人才都在城市裡, 在這裡想找到一個志同道合一起做設計的人是很困難的, 而且據她說一個人又做教育又做管理和設計, 其實是很難的。 而且村裡人有的理解中間有一些溝通不理想, 所以現在書院的有的問題也還沒有解決好。 但是, 她還是想通過這個視頻表達是想把文化遺產傳播出去讓更多人關注到我們這一代人為清西陵所做的事情。

【模擬命題】

清華博士辭職回鄉做“守陵人”, 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梅靜在浮躁的社會中堅守自己, 回鄉創辦書院、傳播文化遺產, 這是一種傳統文明的繼承、一種創新、一種情懷,

該舉措非常值得稱譽。

文化遺產是一個地方文化生活的重要乃至不可或缺的大眾文化。 目前, 我國民間的文化遺產雖然很豐富, 但也很脆弱, 在經濟全球化的衝擊下, 大多處在瀕危狀態中。 而梅靜的做法在當代這個大環境下尤為重要。 但是我們看見仍然有網友不理解、反對、譏諷, 認為她一個清華大才子應該更有作為, 那麼回鄉廠辦書院顯得屈才。 其實則不然, 我國正處於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 社會需要文化滋養, 時代呼喚人文關懷。 梅靜的舉動可以為大眾提供對中國傳統文明持續的認同感, 也能增強人們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的尊重, 進而也可以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弘揚中華文明。

其實, 梅靜更多的是傳統文化傳承當中的一個踐行者, 我們的文化復興和文化傳承需要更多的梅靜一樣的人參與, 也需要多方主體的共同努力。

第一、政府應做和能做的工作是給民間提供一個寬鬆的環境和一定政策和財政上的扶持, 而不是以是否有利可圖為標準, 要作為自己政績工程的一部分。

第二、地方和媒體幫助宣傳, 長期開專欄介紹, 設立專題節目宣傳, 使本地文化遺產廣為人知、人盡皆知, 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第三、調動民間參與文化自我建設。 使廣大群眾都經常跟本地文化遺產多一些親密接觸, 讓更多的青少年也能夠通過親身體驗熟悉本地的傳統文化遺產從而成為廣大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建立起一個豐富多樣的、和諧發展的、良性互動的文化生態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