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信聯”邁出關鍵一步 互金協會發起設立個人征信機構

此前市場熱議的“信聯”邁出了關鍵一步。 新浪財經今日獨家獲悉, 11月24日,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下稱互金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會2017年第四次會議上, 審議並通過了互金協會參與發起設立個人征信機構的事項, 完成了程式上的重要一環。

根據監管部門有關工作要求, 互金協會與8家個人征信業務機構共同發起成立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 註冊資本為10億元。 此前, 業內一直將籌備中的個人征信機構稱為“信聯”。

據悉, 個人征信機構由互金協會牽頭, 互金協會既是行業代表也是發起單位, 其股權認繳比例為36%,

五年內投資額不超過3.6億元人民幣。

個人征信機構發起方包括哪些?

除了互金協會, 個人征信機構的發起方還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考拉征信、北京華道征信。

會議現場, 互金協會的會員單位也表達了積極加入個人征信機構的意願。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表示, 建立個人征信機構有利於提高行業風險防控水準, 是建立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長效機制的重要一環。 由互金協會來發起設立個人征信機構, 也體現了協會引導行業規範發展的基礎作用。

個人征信機構服務主要物件是誰?

個人征信機構的服務物件主要有五大主體。

其中, 最主要服務物件為從事互聯網金融個人借貸業務的機構。

該類機構是信用資訊的主要提供者, 也是征信機構的重點服務物件。 目前, 網貸公司大多通過跟芝麻信用等各類平臺交換征信資料。

此外, 征信機構的服務物件還包括銀行等從事放貸業務的傳統金融機構、公檢法與金融監管等相關部門、個人資訊主體、從事征信和反欺詐服務的協力廠商符合資質要求的機構等。

個人征信機構對現金貸影響?

近年來, 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在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大量信用資訊。 但由於資訊共用和風險聯動預警存在不足, “過度多頭借貸”“詐騙借貸”等亂象屢見不鮮。

以現金貸行業為例, 中智誠資料顯示, 目前現金貸申請者共債比例超過80%。 而且借貸頻次較高, 借貸次數平均在4-10次左右。 據多頭借貸人群風險敞口分 布顯示:輕微多頭(跨1家平臺)占比21%;中風險多頭(跨2家平臺)占比18%;高風險多頭(跨3至4家平臺)占比25%;超高風險多頭(跨5家平臺以 上)占比17%。

這意味著, 現金貸行業的多頭借貸者占比高達81%, 非多頭借貸者占比僅有19%。

行業相關人士表示, 個人征信機構有利於對當前現金貸引發亂象的整頓和規範, 通過打通各個機構之間的“資訊孤島”, 實現信用資訊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提升行業風險定價能力和風險防控水準, 降低全社會融資成本, 打擊“多頭借貸”等亂象, 促進互聯網金融規範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