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鳳凰傳奇歌太“土”,真沒必要苛責曾毅

自出道以來, 鳳凰傳奇就常常被打上“土”“俗”等標籤。 “彩鈴歌手”“廣場舞歌手”“農業重金屬”的稱號接踵而至。 日前, 這對傳奇組合在作客《吐槽大會》時,

更是遭受了各種吐槽。 當網友中有人提出鳳凰傳奇的歌太“土”的時候, 曾毅被指終於吐露了多年心聲:歌土與我有什麼關係, 我才幾個詞?

客觀來講, 說鳳凰傳奇的歌“土”, 真有點苛責之嫌。 因為就曲風而言, “土”本來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 什麼是土?恐怕誰也給不出明確而權威的答案。 根據公眾吐槽的理由來看, 土, 大概與農村、農耕文明息息相關, 是深度融入普通大眾的下里巴人。 高冷難懂的陽春白雪是“雅”的藝術。 可如果持有這種標準評判難免偏執。 因為從古到今, 不管何種形式的藝術無不源於最底層的勞動人民。 從詩經、唐詩宋詞、元曲到近代的戲曲、紅色老歌, 都無不透出濃郁的勞動人民本色。 可事實是這些藝術作品不但不土,

反而成了中華文化的國粹與精華, 並屢屢走出國門, 在世界各個角落都有忠實的粉絲和擁躉。 可見, 文化藝術, 只有風格、派別不同, 而沒有高下優劣之分。 對某些歌曲貼上含有歧視意味的“土”的標籤, 是一種錯誤的思想觀念。

更何況,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本身就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文藝工作方針。 這不僅符合藝術發展規律、更是為了滿足不同大眾的需求和社會效益。 一直以來, 鳳凰傳奇的歌曲民族風味濃郁, 有自己鮮明特色。 即便一直被吐槽為“農業重金屬”“廣場舞一姐”, 也沒有盲目改變而一味迎合, 這恰恰是定位清晰、堅守本色、不盲從不抄襲的體現。 這種品質也非常值得其他從藝者學習借鑒。

從經濟效益看, 不僅兩人收入可觀, 觀眾也一直熱度不減。 這在娛樂圈更新速度加快、競爭白熾化的當下, 本身就是一個“傳奇”;從社會效益來看, 歌曲內容並無低俗色情成分, 反而多積極向上。 即便作為廣場舞曲, 給公眾帶來了輕鬆愉悅並融洽了鄰里關係。 這何嘗不是社會正能量?

至於有人吐槽曾毅“奧耶哥”“歌紅人不紅”等, 就更說不過去了。 試想, 對於一位資質、條件並不差的歌手而言, 誰願一直默默無聞甘做陪襯而把風頭留給搭檔呢?當小鮮肉們為增加戲份而絞盡腦汁時, 曾毅這麼多年甘做綠葉, 恰是其大度與合作意識的體現。 至於“歌紅人不紅”, 總好過“人紅歌不紅”之類的惡俗炒作吧。 當紅大碗明星很多, 時常以各種八卦緋聞佔據娛樂頭條,

可在藝術創作上, 就只會吃老本, 翻來覆去就那幾首歌。 反觀當下, 浮躁的娛樂圈不正是缺 “歌紅人不紅”式的人物嗎?

因此, 不管是哪種風格的歌曲、抑或哪種藝術形式, 你不喜歡, 還有諸多別的選擇。 但切忌用有色眼鏡來加以評判, 把藝術分為三六九等。 畢竟, 不管戲曲紅色歌曲也好、流行歌曲也罷, 都是藝術園林中的花朵, 都有自己的光彩、有自己的受眾。 相互之間的輕視與否定, 挫的是創作者激情、傷的是歌迷們的感情。

只是, 透過曾毅的“我才幾個詞”, 多少令我們感受到了其流露出的不滿情緒。 的確, 對歌迷而言, 他們是一個整體;但對於兩位歌手而言, 卻是相互獨立、各有理想抱負的兩個人。

而老是聽玲花一種聲音, 多少會有審美疲勞與倦怠。 不管從風格創新還是從歌手個人發展角度而言, 是不是應適度增加一些曾毅的“戲份”, 給歌迷們些耳目一新的驚喜?相信這也是許多歌迷的期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