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世界遺產—中國大運河二十七處河道(二)通惠河通州段

通惠河

編者按:為了更好地普及大運河相關知識, 宣傳和弘揚大運河文化, 人文之光網將陸續推出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27處大運河河道介紹。

今天我們將推出第二期——通惠河通州段。

通惠河, 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端。 根據中國大運河申遺文本, 通惠河河段中選取的申報遺產分別位於通惠河兩端的兩個遺產區內——“通惠河北京舊城段”和“通惠河通州段”。 其中西起永通橋, 東至通州通惠河與北運河交叉口的這一段運河被稱為通惠河通州段。

通惠河通州段遺產區西起永通橋(八裡橋), 東至通州北關閘(通惠河與北運河交匯處), 北界、南界均以規劃河道藍線為界。 西界為遺產區邊界外擴50米, 東界至通州區永順地區街道與通州區新華街道鄉鎮界線止。 緩衝區以緊鄰遺產區邊界的規劃公共綠地與防護綠地為界。

通惠河通州段是中國大運河最北方的河段——通惠河的端點段落,

是通惠河在北京通州境內的一段河道, 開鑿於西元13世紀末(元代初期), 長約5公里。

15~19世紀末, 由於京城內用水增多, 造成此段運河水量不足, 大部分南來的船隻將貨物運輸至通州, 再由通州陸路轉運至北京城內, 僅有少量船隻通過此段運河, 將貨物運至北京城東側的東便門。 19世紀末漕運廢棄後, 此段河道被用作北京城內排水行洪的水道。 現部分河道已改為北京城市景觀河道, 駁岸已完全硬化。

通惠河通州段—永通橋

永通橋(八裡橋)

京通高速路八裡橋收費站路北就是八裡橋, 即永通橋。 永通橋就是通惠河通州段的西端起點, 因為當時距離通州最高行政長官的官署有八裡, 故俗稱八裡橋。

永通橋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 南北長50米, 寬6米, 橫跨在通惠河之上。 永通橋的造型極為特殊。 中孔特高, 有八點五米, 寬六點七米, 兩個次孔僅高三點五米, 相差懸殊。 這種構造是專為漕運的需要設計的。 通惠河運糧船多為帆船, 如果建成普通形式的拱橋,

勢必阻礙漕船的航行。 為此造橋工匠將永通橋的中孔建造得相當高, 漕船可直出直入, 圓滿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所謂“八裡橋不落桅”正是指此。

永通橋地處交通要衝, 戰略上是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這裡曾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 第一次為咸豐十年(1860年), 中國軍民與英法侵略軍交戰。 第二次為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在此展開了激烈戰鬥。 永通橋不僅具有十分珍貴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而且還是近代史上的重要紀念建築。 當年, 運河繁忙之時, 橋下船隻排列前行, 橋上人流穿梭而過, 好不熱鬧。 著名的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 就指此處。 “入夜霜清一輪墜, 淩寒征鐸去蕭蕭, ”便是對此景最生動的寫照。

關於八裡橋還有一段故事。

通惠河在古時候是運糧河,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石糧食從南方運來, 送進京城。 八裡橋建成後, 橋洞子小, 大糧船桅杆高, 過不去, 人們只好在這裡落帆停下, 把糧食倒到小船兒上去。

有一年, 北方大旱鬧糧荒, 京城急需大批糧食, 皇上降旨, 要加快運糧, 並親自到通惠河來視察。 這麼一來, 可把倒糧食的民夫治苦啦, 他們雖然拼死拼活不分晝夜的幹, 糧食還是倒不過來。

一天, 人們正望著一隊隊糧船發愁, 一個老漢挑著廚師用具, 來到這裡。 他先沖人們微微一笑:“你們這些人發什麼愁哪?”

“發什麼愁?您自己瞧吧!——”一個中年人伸手朝河裡一指, 那糧船都快排到通州西門了。

“哈哈, 那也不能不吃飯呀!”老漢笑著說:“都快晌午了。 ”

“唉!腦袋都保不住了,還有心吃飯呢!”中年人歎了口氣。

“光發愁不吃飯,腦袋就保住了?”老漢還是樂呵呵地說,“我是跑大棚的廚子,今兒個給你們做點好吃的!”說完,挑起挑兒,朝不遠的伙房走去。

傍晚,當人們愁眉苦臉的來到伙房的時候,那老漢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地走了,桌子上放著幾碗熱氣騰騰的餄餎,中間還有一個小餄餎床兒。看著這些,人們愣住了。那個中年人若有所思的走過去,抓住餄鉻床兒的把兒,又壓了幾下,猛地一拍大腿:“好主意!”隨後把人們都叫來,指著餄鉻床兒比手劃腳的講:“你們瞧,這餄鉻床兒就好比是糧船,這上頭的把兒就是船上的桅杆,現在桅杆太高,糧船過不了橋洞,要是把桅杆改成活的——在船上安兩根木樁,平時用兩根鐵銷子,把桅杆固定在木樁中間,過橋時就拔掉一根銷子,放倒桅杆,船不是就能從橋下過去了嗎!”

“對!”“對呀!”人們聽著,不禁高興得歡呼起來。幾天以後,改裝了桅杆的糧船,一隊隊順利的通過了八裡橋,浩浩蕩蕩向京城駛去了。從此,“八裡長橋不免挽桅”的故事也就傳開了。

通惠河通州段—張家灣碼頭

在京杭大運河中,張家灣是通惠河河口的重要碼頭,素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通州古鎮張家灣,位於北京東南約60裡,距通州城約15裡。因潞河(今北運河)、涼水河、蕭太后河、通惠河四水在這裡匯合,有如五指分開,張家灣正位於掌心之位,故自古以來就是水陸重要碼頭。

古時候它是大運河最北端的大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都要在這裡歇歇腳,後來通惠河河口北移,運河淤積才逐漸衰落。“船到張家灣,舵在裡二泗”“遊人絡繹、不夜笙歌”描述的就是過去張家灣和裡二泗碼頭的盛景。”

張家灣,當地人親切地稱它為張灣,是個多水匯合之地。自元朝張瑄試行海運起,到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漕運停止的近七百年間,張家灣一直是商賈雲集、漕運發達的水陸重要碼頭,故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既然是第一碼頭,為什麼叫張家灣呢?據當地人說,張家灣的“張”字來源於元代歸順朝廷的大海盜張瑄。在金代時並沒有張家灣這個地方,金的統治者大力發展漕運,在通州建立漕運管理機構,當時漕運船隻都要經過張家灣才能到達通州。因此,附近的居民就看准了商機,在沿河兩岸投資建房開店,逐漸形成了村落。最早該區域名叫長店。後來,元滅了金,元大都對糧食的需求主要依賴南方,但當時南方到大都的漕運頗為艱難。元朝統治者命令被招安的張瑄和朱清“造平底船六十只,運米四萬六千石,從海道至京師”。張瑄的船隊溯潞河北上,停船於長店,使長店成為重要的碼頭和物資集散地,由於長店不是正式名稱,遂改名為張家灣。

元明時期,張家灣地位舉足輕重,鹽米商旅,萬國貢賦,內外官紳,皆船經此地,換車入京。明嘉靖七年(1528年),巡漕禦史吳仲,力主疏挖通惠河,通惠河河口北移通州城後,為保證漕糧運輸,客船仍然規定在張家灣停泊。原通州區文物所所長周良強調說,雖然北京城、通州城、張家灣城在歷史上都做過大運河的北端,但在遼、元、明三代,京杭大運河的北端都是在張家灣,它作為北端的歷史更長,漕運貢獻也更大。

《通縣情——通州各處人文古跡》裡曾分析說,自通州石土壩碼頭建成,漕米糧船直到通州,同時通惠河改道州城以北,張家灣作為碼頭的地位下降;滿族為北方少數民族,發祥於北方,無北面兵患;鐵路及海運興起……這些都是張家灣衰敗的原因。

如今,張家灣鎮積極回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陸續對古城牆、通運橋等開展修繕和保護,通過挖掘漕運文化,推動大運河文化產業加速發展。

通惠河通州段—土橋

如今尚存的土橋鎮水獸

北京地鐵土橋站是北京地鐵八通線東端的終點站,位於北京市通州區通州長途汽車站西南,九棵樹東路南側,於2003年12月27日八通線開通時啟用。關於土橋的來歷與通惠河是密不可分的。

元代當通惠河漕運繁忙及水量不足之時,南方漕米和貢物由張家灣碼頭下船,再陸運至京城。於是,在通惠河咽喉必經之地,修木橋以供通行。因臨近廣利閘,初名“廣利橋”。橋面灰土填墊夯實,因日夜車馬人流不停,橋面旱時為土,雨時為泥,故俗稱土橋,相沿至今。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3年)因蒙元殘餘之患而建張家灣城,從此木橋更不堪重負。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天津人王鳳重修。橋南北方向,跨元代通惠舊河之上,獨券平面,長十一米,寬五米,側設石欄、望柱,欄板浮雕幾何紋,欄端戧以如意,撞券石、斧刃石,金鋼牆加雁翅,由花崗岩條石砌成。東北向雁翅壁上嵌石刻一塊,記乾隆間重修經過。東南向雁翅嵌一塊大石雕鎮水獸,應為明代遺物,艾葉青石材料,長一米五,寬八十釐米,臥伏昂首,扭頭怒視,大角犀利,鱗片遍體,長尾回蜷,乃龍子之一,生性好水好飲,常用為鎮水之獸,置於橋下,護橋鎮水,保佑商民、官宦、販夫走足通行。

由於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此地被道士看中,為得過往香火之資,便在橋南建三官廟一座,是明神宗萬曆年間,李太后捐內帑所建,即方便行人祈禱,又為太后求福。廟內植牡丹數百株及各種花木,花開季節堪比洛陽,曹州,頗有盛名。

清嘉慶七年(1802年)以後,張家灣附近河塘收縮,運河多淤泥,碼頭沒落漸小,只有鹽商停駁。隨著海運與鐵路的興起,土橋漸被遺望廢棄。解放後尚存石橋雁翅殘段,鎮水獸埋入土中多半,而今已找不到昔日全橋,只剩民間誇談,故老回憶。

“唉!腦袋都保不住了,還有心吃飯呢!”中年人歎了口氣。

“光發愁不吃飯,腦袋就保住了?”老漢還是樂呵呵地說,“我是跑大棚的廚子,今兒個給你們做點好吃的!”說完,挑起挑兒,朝不遠的伙房走去。

傍晚,當人們愁眉苦臉的來到伙房的時候,那老漢不知什麼時候悄悄地走了,桌子上放著幾碗熱氣騰騰的餄餎,中間還有一個小餄餎床兒。看著這些,人們愣住了。那個中年人若有所思的走過去,抓住餄鉻床兒的把兒,又壓了幾下,猛地一拍大腿:“好主意!”隨後把人們都叫來,指著餄鉻床兒比手劃腳的講:“你們瞧,這餄鉻床兒就好比是糧船,這上頭的把兒就是船上的桅杆,現在桅杆太高,糧船過不了橋洞,要是把桅杆改成活的——在船上安兩根木樁,平時用兩根鐵銷子,把桅杆固定在木樁中間,過橋時就拔掉一根銷子,放倒桅杆,船不是就能從橋下過去了嗎!”

“對!”“對呀!”人們聽著,不禁高興得歡呼起來。幾天以後,改裝了桅杆的糧船,一隊隊順利的通過了八裡橋,浩浩蕩蕩向京城駛去了。從此,“八裡長橋不免挽桅”的故事也就傳開了。

通惠河通州段—張家灣碼頭

在京杭大運河中,張家灣是通惠河河口的重要碼頭,素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通州古鎮張家灣,位於北京東南約60裡,距通州城約15裡。因潞河(今北運河)、涼水河、蕭太后河、通惠河四水在這裡匯合,有如五指分開,張家灣正位於掌心之位,故自古以來就是水陸重要碼頭。

古時候它是大運河最北端的大碼頭,南來北往的客商都要在這裡歇歇腳,後來通惠河河口北移,運河淤積才逐漸衰落。“船到張家灣,舵在裡二泗”“遊人絡繹、不夜笙歌”描述的就是過去張家灣和裡二泗碼頭的盛景。”

張家灣,當地人親切地稱它為張灣,是個多水匯合之地。自元朝張瑄試行海運起,到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漕運停止的近七百年間,張家灣一直是商賈雲集、漕運發達的水陸重要碼頭,故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稱。

既然是第一碼頭,為什麼叫張家灣呢?據當地人說,張家灣的“張”字來源於元代歸順朝廷的大海盜張瑄。在金代時並沒有張家灣這個地方,金的統治者大力發展漕運,在通州建立漕運管理機構,當時漕運船隻都要經過張家灣才能到達通州。因此,附近的居民就看准了商機,在沿河兩岸投資建房開店,逐漸形成了村落。最早該區域名叫長店。後來,元滅了金,元大都對糧食的需求主要依賴南方,但當時南方到大都的漕運頗為艱難。元朝統治者命令被招安的張瑄和朱清“造平底船六十只,運米四萬六千石,從海道至京師”。張瑄的船隊溯潞河北上,停船於長店,使長店成為重要的碼頭和物資集散地,由於長店不是正式名稱,遂改名為張家灣。

元明時期,張家灣地位舉足輕重,鹽米商旅,萬國貢賦,內外官紳,皆船經此地,換車入京。明嘉靖七年(1528年),巡漕禦史吳仲,力主疏挖通惠河,通惠河河口北移通州城後,為保證漕糧運輸,客船仍然規定在張家灣停泊。原通州區文物所所長周良強調說,雖然北京城、通州城、張家灣城在歷史上都做過大運河的北端,但在遼、元、明三代,京杭大運河的北端都是在張家灣,它作為北端的歷史更長,漕運貢獻也更大。

《通縣情——通州各處人文古跡》裡曾分析說,自通州石土壩碼頭建成,漕米糧船直到通州,同時通惠河改道州城以北,張家灣作為碼頭的地位下降;滿族為北方少數民族,發祥於北方,無北面兵患;鐵路及海運興起……這些都是張家灣衰敗的原因。

如今,張家灣鎮積極回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陸續對古城牆、通運橋等開展修繕和保護,通過挖掘漕運文化,推動大運河文化產業加速發展。

通惠河通州段—土橋

如今尚存的土橋鎮水獸

北京地鐵土橋站是北京地鐵八通線東端的終點站,位於北京市通州區通州長途汽車站西南,九棵樹東路南側,於2003年12月27日八通線開通時啟用。關於土橋的來歷與通惠河是密不可分的。

元代當通惠河漕運繁忙及水量不足之時,南方漕米和貢物由張家灣碼頭下船,再陸運至京城。於是,在通惠河咽喉必經之地,修木橋以供通行。因臨近廣利閘,初名“廣利橋”。橋面灰土填墊夯實,因日夜車馬人流不停,橋面旱時為土,雨時為泥,故俗稱土橋,相沿至今。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3年)因蒙元殘餘之患而建張家灣城,從此木橋更不堪重負。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天津人王鳳重修。橋南北方向,跨元代通惠舊河之上,獨券平面,長十一米,寬五米,側設石欄、望柱,欄板浮雕幾何紋,欄端戧以如意,撞券石、斧刃石,金鋼牆加雁翅,由花崗岩條石砌成。東北向雁翅壁上嵌石刻一塊,記乾隆間重修經過。東南向雁翅嵌一塊大石雕鎮水獸,應為明代遺物,艾葉青石材料,長一米五,寬八十釐米,臥伏昂首,扭頭怒視,大角犀利,鱗片遍體,長尾回蜷,乃龍子之一,生性好水好飲,常用為鎮水之獸,置於橋下,護橋鎮水,保佑商民、官宦、販夫走足通行。

由於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此地被道士看中,為得過往香火之資,便在橋南建三官廟一座,是明神宗萬曆年間,李太后捐內帑所建,即方便行人祈禱,又為太后求福。廟內植牡丹數百株及各種花木,花開季節堪比洛陽,曹州,頗有盛名。

清嘉慶七年(1802年)以後,張家灣附近河塘收縮,運河多淤泥,碼頭沒落漸小,只有鹽商停駁。隨著海運與鐵路的興起,土橋漸被遺望廢棄。解放後尚存石橋雁翅殘段,鎮水獸埋入土中多半,而今已找不到昔日全橋,只剩民間誇談,故老回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