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欣賞中國藝術經典之作

赫爾博斯說天堂的樣子應該是一座圖書館, 那麼人世間的奇景應當就是美術館了。 博物館、美術館, 它們把流動的思想引到跟前。

中國美術館, 作為國家美術館, 收藏有近現代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10萬餘件, 兼有國民初期、清代和明末的藝術家的傑作。 來到中國美術館, 找朋友一起看凝固的音樂和跳動的美, 看詩的語言和人的思慮能走多遠。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藝術、喜歡藝術, 每天, 中國美術館都有很多展覽, 近期的展覽如下:

“為畫而生——宗其香百年誕辰藝術展”、“回眸600年-從明四家到當代吳門繪畫特展”是必須要去看的。

宗其香的畫作

宗其香的畫主要表現廣西、雲貴的山水之美, 其圖非常壯觀、宏大, 宗其香是中國畫改革的開拓者之一, 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畫改革派的一面旗手, 直到打倒“四人幫”平反之後, 1980年宗其香離開了多事的北京城, 在桂林山水間過起了隱居的平民生活直到去世。 人們從此漸漸地把他遺忘, 而與他齊名的畫家同事們成為了“大師”, 他遠離了中國的政治中心, 遠離了美術界和新聞界, 以至很多美術界的人士誤認為他早已不在人世間, 他放棄了留在北京城, 放棄了中央美院教學工作,

放棄了給予過他榮譽給予過他磨難的北京城, 而遨遊在桂林小鎮的真山真水之間, 享受著晚年天倫之樂。

明末以後, “吳門畫派”的文脈一直延續。 從董其昌開始, 與明代“吳派”相銜接, 創立了文人畫新風的“松江派”。 爾後, 在屬於蘇松地區的太倉、常熟等地,

形成了以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為代表的“四王”畫派, 他們傳董其昌和“松江派”衣缽, 承正統派文人畫傳統, 以摹古為主旨, 講究筆墨趣味, 追求文人畫意韻。 因傳承側重有別, 王時敏、王原祁創“婁東派”, 王鑒、王翬立“虞山派”, 兩派均代有傳人。 受清代皇室青睞, “四王”作為正宗、正統在清宮畫院內傳佈, 宗學者也甚多, 影響所及直至清末民初。

回眸600年-從明四家到當代吳門繪畫特展中, 1號廳展示古代經典作品, 其後面半圓長廊中展陳600年來蘇州美術大事記、年表以及近現代蘇州籍繪畫大師的精品, 較為完整地呈現600年來蘇州繪畫史。 8號廳和9號廳展現當代吳門繪畫優秀作品, 整個展覽展陳方式上還增添了不少蘇州元素。

中國美術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 始建於1958年, 是中國建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 占地面積3萬餘平方米, 建築面積17051平方米, 展廳面積6000平方米, 其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 黃色琉璃瓦大屋頂, 四周廊榭圍繞, 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 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 1963年6月,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的國家美術館地位及辦館性質。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1963年6月,毛澤東主席題寫“中國美術館”館額,明確了中國美術館的國家美術館地位及辦館性質。

(責編:李軍喜)

本文系BeijingCom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