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筅:以斤竹老者為之

茶筅是古時烹茶時的一種調茶工具,

類似現代湯匙之作用。

茶筅(xiǎn)以竹做成,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專門描述過茶筅:“茶筅, 以斤竹老者為之。 身欲厚重, 筅欲疏動, 本欲壯而未必眇。 當如劍背, 則擊拂雖過而浮沫不生。 ”可見茶筅即是一種調茶工具。

茶筅攪開使茶粉受水均勻, 再沖入適量的涼水, 然後快速地用茶筅攪拌起泡。 茶筅雖小, 使用時也有不少講究, 必須十分當心。

嚴格地說, 茶筅是一次性消費品, 不過崇尚節約的日本人在一般的茶道練習中, 允許反復使用一個茶筅, 只是舉行重大茶事活動時, 則規定必須使用新茶筅,

以“聖潔”來表示對茶事的重視、對茶人的尊敬, 以及對“和、敬、清、寂”這一茶道精神的領會和體現。

茶筅用過後要洗乾淨, 晾乾。 洗乾淨後, 把竹絲的形狀要用手指整理, 可以輕輕的向外撥一下。 避免竹絲都聚攏來, 就會影響抹茶泡沫的生成。

同時茶筅隨著宋代飲茶文化的東漸而落戶日本, 經過日本茶藝師的改進, 已成為日本茶道中不可缺少的茶具, 茶筅在日本也稱為茶筌, 在日本傳統中, 茶筅需純手工精製, 這樣既能體現制筅大師的高超技藝和茶筅價值, 同時也表現了對抹茶茶道的敬重。

其中奈良高山鄉是全日本乃至世界數一數二的精緻純手工茶筅產地, 享有盛譽, 是不可多得的上等茶具及工藝品。

茶筅規格:茶筅根據其竹穗本數的不同可分為平穗(16本)、荒穗(36本)、野點(54本)、常穗(64本)、數穗(72本)、八十本立(80本)、百本立(100本)、百二十本立(120本)等, 依次可做出不同濃薄品質的抹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