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759個配方奶粉獲批 國產品牌占八成

759個配方奶粉獲批 國產品牌占八成

共有759個奶粉配方獲得註冊。 有業內人士稱, 為了公平起見, 配方奶粉註冊制到期後將不再延期,

那麼對於獲得配方註冊的企業來說, 無疑是一種利好。

國產品牌占八成

根據行業統計, 我國10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 個別企業甚至有180餘個配方。 奶粉註冊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執行後, 貼牌、代加工和假洋牌將全部被清出市場,

品牌數量將從2000個配方縮減到幾百個。

資料顯示, 截至目前, 包括伊利、蒙牛、飛鶴、貝因美、君樂寶、合生元等多家國產奶粉順利獲批;美贊臣、惠氏、雅培等多家外資品牌也成功闖關。

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泰指出, 奶粉新政對乳品企業,

特別是大規模的乳品企業, 是非常好的機遇。 一方面, 從目前市場情況看, 明顯走向了有序;另一方面, 對於貼牌奶粉企業也有一定的遏制。

公開資料顯示, 截至12月5日, 共有759個奶粉配方獲得註冊, 其中, 國內產品配方占總數的80%, 國外產品配方占20%。 獲得產品配方註冊的企業中有50%的企業已註冊滿3個系列9個產品配方。

從資料上可以看出, 國產奶粉佔據絕對優勢。

人均收入增長、生活品質提升、中國中產階級人群壯大和人口的老齡化、新生代消費傾向改變以及二胎政策的放開等現象, 都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消費起到拉動作用。

今年以來, 國內的奶粉生產資料和進口資料都呈現出明顯的增長, 表明今年的乳製品消費已經開始全面復蘇。 但是, 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國產奶粉機遇與挑戰並存

從公佈的名單可以看出, 國產奶粉的占比在八成以上, 也就是說, 註冊制給國產奶粉品牌加上了一道防火牆。 然而, 對於國產奶粉企業來說, 未來的路依然並不平坦。 從奶粉市場的情況來看, “洋奶粉”企業市場份額依舊佔有較大比重。

看來, 國產奶粉怎麼抓住註冊制這個機遇開疆拓土, 不能單純從註冊配方數量來判定優劣, 國產奶粉依舊還有相當遠的路要走, 相當多的工作要做。

2017年, 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消費量測算是90萬噸, 通過傳統貿易和跨境購進入中國市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大概是45萬噸,按照市場銷售額計算,排名前十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占整個市場的比例大概是45.8%。

與此同時,預計惠氏2017年的銷售額將達130億元,達能75億元,美贊臣70億元,美素佳兒40億元。而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伊利45億元,應該說國產奶粉在市場的表現還是比較弱。

當然,隨著國際大品牌的進入,三、四線市場的格局將會被改變。外界擔心的是,在國際大品牌的大舉進軍下,國產奶粉品牌勢必承壓。

“從公佈情況來看,得到註冊的企業在食品安全品質管制體系還有不足,這就要求企業不能拿到認證就一勞永逸,品質管制體系還是要一絲不苟的執行下去。

同時,從政府角度,對於國內的乳品企業要減稅、減費、減少負擔;從監管出發,食品安全監管要建立長效機制。

“行業這幾年恰恰是動盪的,我們是不是用精准,平常的管理策略來應對,時機是不是恰當,企業自身要反思。”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振泰強調道,在新的時期企業務必及時進行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產奶粉,在伊利、飛鶴、君樂寶紛紛發力的同時,貝因美在經歷了2016年巨虧,2017年減虧後,拿到5個工廠15個系列配方,貝因美接下來是否能打一場翻身仗,留給業內及資本市場更多期待。

通過傳統貿易和跨境購進入中國市場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大概是45萬噸,按照市場銷售額計算,排名前十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占整個市場的比例大概是45.8%。

與此同時,預計惠氏2017年的銷售額將達130億元,達能75億元,美贊臣70億元,美素佳兒40億元。而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伊利45億元,應該說國產奶粉在市場的表現還是比較弱。

當然,隨著國際大品牌的進入,三、四線市場的格局將會被改變。外界擔心的是,在國際大品牌的大舉進軍下,國產奶粉品牌勢必承壓。

“從公佈情況來看,得到註冊的企業在食品安全品質管制體系還有不足,這就要求企業不能拿到認證就一勞永逸,品質管制體系還是要一絲不苟的執行下去。

同時,從政府角度,對於國內的乳品企業要減稅、減費、減少負擔;從監管出發,食品安全監管要建立長效機制。

“行業這幾年恰恰是動盪的,我們是不是用精准,平常的管理策略來應對,時機是不是恰當,企業自身要反思。”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振泰強調道,在新的時期企業務必及時進行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產奶粉,在伊利、飛鶴、君樂寶紛紛發力的同時,貝因美在經歷了2016年巨虧,2017年減虧後,拿到5個工廠15個系列配方,貝因美接下來是否能打一場翻身仗,留給業內及資本市場更多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