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拒絕與世界大同 廣汽謳歌TLX

日趨高效的交通, 讓全球化成為日常, 早上你可能在東京的晴空塔下蘇醒, 下午已經在深圳的京基100大樓96層俯瞰這個高速發展的移民城市。 進而, 你會發現世界趨於大同, 在雲南邊境小鎮上售賣的特產, 轉身穿越兩千多公里, 放到江南水鄉的烏鎮小店毫無違和感。 豪華車們也難逃這一發展趨勢, 過去每個品牌都有自己明顯的DNA, 豪華感、駕控、官車氣場……現在變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不過, 似乎還是有一些例外者, 從第二款國產車型TLX-L來看, 謳歌算一個。

謳歌TLX在引入中國市場時也不能免俗地加了個”L”, 軸距增長125mm至2900mm, 車頂長度增加給佈置全景天窗提供條件, 這個配置也是中國消費者最為喜聞樂見的。 這一切看上去都在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喜好, 但謳歌並沒有就此隨波逐流, 對於駕控的堅持仍然是TLX-L的核心賣點。 開上這輛車, 就會發現說明會上的所說的一切舒適性,

都建立在駕控優先之上。

雖然在美國銷量領先同濟, 但謳歌在中國還處在品牌發展的初步階段, 如何讓更多的消費者記住自己很重要。 一個鮮明的品牌DNA, 哪怕讓別人一提起謳歌只能想起這個, 而忘了其他, 都可以接受。 所以, 謳歌品牌不斷強調自己的駕控屬性,

從大費周章地引入NSX, 到發佈品牌口號“專注馳騁”, 再到今天我們試駕到的謳歌TLX-L, 無不圍繞駕控主題。 TLX是謳歌在轎車領域的中流砥柱, 更加體現了這一生存哲學。

扯遠了, 回到謳歌TLX-L身上。 不可否認, 應用了謳歌全新設計語言的TLX-L走在路上,

還是很抓眼球的。 鑽石五邊形前格柵面積更大, “Jewel Eye” LED大燈, 寬扁的車頭比例組合在一起, 讓這車的車頭部分辨識度非常高。 整車而言, 加長後TLX-L車身長度達到4981mm, 是同級車中最長的, 但還是顯得很勻稱。

車尾的凹陷造型和小尾翼組合出了“小翹臀”, 配上雙出排氣管佈局,

整個運動感十足的范兒。 外觀造型是TLX-L的一大亮點, 時代感與科技感都不錯。 如果你選擇外觀顏色“沙礫皓灰”, 會更有金屬質感和檔次感。

轉入車內, 你可能要接受“回到過去”的事實, 絕對對稱的佈局, 傳統而非液晶儀錶盤, 中規中矩的中控面板, 這的確不是一台在2017年發佈的新車該有的樣子。謳歌可能專注於研究如何讓車子更好開,而在內飾設計上缺少敏感度。

不要緊,只要你接受,其實這套東西還是夠好的,檔次感到位元,人機工程合理,空間實用,並提供所有你在同級車上能享受到的功能,包括一系列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內飾,做到的效果就是:這並不賴,現在你可以專心開車了。

就像特長生一樣,它在某些方面會顯得平庸,但在它擅長的領域,是絕對的領先。廣汽謳歌TLX-L後排腿部空間,大到嚇人,我開玩笑說這已經不是翹二郎腿的事兒了,大得可以伸直腿。身高176cm,中等身材的陪駕員調好前排位置,轉到後排,腿部空間超過4拳。我在想,大成這樣有必要嗎?但的確,很多情況下,會更舒適、便利。

另一個特長,是鋪墊已久的駕控。主要亮點在於搭載的PAWS四輪精准轉向系統,通過對後輪轉向獨立控制,實現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這技術不是首創,但TLX-L應該是同價位唯一。這次的試駕路線有盤山路,正好體現了這一系統的作用,將車速提到相對高的60-80km/h,在單向單車道山路上盤桓,車是很輕快的,車尾跟進積極,一點不拖後腿。讓人懷疑這車真的軸距2.9米,車長近5米?

雖然官方介紹,PAWS系統在不同的路況下都會作動,包括顛簸路面、低速和高速根據需要會調整車輪傾度,以提高行駛的穩定性,但正常的路道駕駛我們挺難真正去感受這個系統帶來的改善。事實上,我們不必考慮太多,整車的動態表現才是最終結果,正如謳歌所追求的易於駕駛,讓駕駛員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馳騁的樂趣。

也許想讓駕駛者有更多的轉向參與感,廣汽謳歌TLX-L的轉向前段有點偏沉,尤其對女司機來說,到了高速,則會變得相對輕些。雖然一直在強調駕控,但這款車的轉向並沒有追求非常精准敏感,而是保持適度的溝通感和清晰指向,這會讓人覺得更有親和力,與謳歌在NSX上提倡的EASY DRIVE一致,這算不算品牌基因?

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208Ps,最大扭矩247Nm,匹配8速雙離合變速器,提供Econ經濟、Normal標準、Sport運動和Spoart+運動加四種駕駛模式。要說動力輸出有多強,談不上,但平順、充沛是沒問題。每個模式之間的差別也十分明顯。都試一遍會發現,標準和運動是最適合日常代步駕駛的,動力輸出與油門匹配度更高,易於你去掌握車輛的節奏,運動模式會相對積極些。

運動加模式,發動機會很願意拉轉速,基本保持在3000rpm以上,一點油門就往上轟,卻在動力輸出節奏上變得不好拿捏,發動機噪音也會相對明顯,反而有點喘不上氣的感覺,如果不是路況很好,反而人與車都顯得疲憊。TLX-L全系標配換擋撥片,在任意模式下隨時可手動換檔,這對於熱衷駕駛的人來說,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底盤是一款豪華車的必修課,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對於謳歌來說,首先還是要為駕控服務,次而追求舒適。試駕時我們發現,TLX-L的懸架調校是偏硬的,在低速時尤為明顯,但這在中高速會轉化為支撐性能。操控與舒適,向來是對立的關係,沒有均衡,只有選擇,每個品牌選擇的平衡點不同。謳歌選擇的平衡點偏向操控。

編輯點評:本田已經變了,從內而外地革新,更好地去迎合消費需求的轉變,而謳歌卻還保持著那份執著,這很難一刀切地評論是好還是壞,看你是否欣賞這種堅持。如果你是後者,那麼恭喜,你可能已經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車。

這的確不是一台在2017年發佈的新車該有的樣子。謳歌可能專注於研究如何讓車子更好開,而在內飾設計上缺少敏感度。

不要緊,只要你接受,其實這套東西還是夠好的,檔次感到位元,人機工程合理,空間實用,並提供所有你在同級車上能享受到的功能,包括一系列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內飾,做到的效果就是:這並不賴,現在你可以專心開車了。

就像特長生一樣,它在某些方面會顯得平庸,但在它擅長的領域,是絕對的領先。廣汽謳歌TLX-L後排腿部空間,大到嚇人,我開玩笑說這已經不是翹二郎腿的事兒了,大得可以伸直腿。身高176cm,中等身材的陪駕員調好前排位置,轉到後排,腿部空間超過4拳。我在想,大成這樣有必要嗎?但的確,很多情況下,會更舒適、便利。

另一個特長,是鋪墊已久的駕控。主要亮點在於搭載的PAWS四輪精准轉向系統,通過對後輪轉向獨立控制,實現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這技術不是首創,但TLX-L應該是同價位唯一。這次的試駕路線有盤山路,正好體現了這一系統的作用,將車速提到相對高的60-80km/h,在單向單車道山路上盤桓,車是很輕快的,車尾跟進積極,一點不拖後腿。讓人懷疑這車真的軸距2.9米,車長近5米?

雖然官方介紹,PAWS系統在不同的路況下都會作動,包括顛簸路面、低速和高速根據需要會調整車輪傾度,以提高行駛的穩定性,但正常的路道駕駛我們挺難真正去感受這個系統帶來的改善。事實上,我們不必考慮太多,整車的動態表現才是最終結果,正如謳歌所追求的易於駕駛,讓駕駛員有更多的精力去感受馳騁的樂趣。

也許想讓駕駛者有更多的轉向參與感,廣汽謳歌TLX-L的轉向前段有點偏沉,尤其對女司機來說,到了高速,則會變得相對輕些。雖然一直在強調駕控,但這款車的轉向並沒有追求非常精准敏感,而是保持適度的溝通感和清晰指向,這會讓人覺得更有親和力,與謳歌在NSX上提倡的EASY DRIVE一致,這算不算品牌基因?

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208Ps,最大扭矩247Nm,匹配8速雙離合變速器,提供Econ經濟、Normal標準、Sport運動和Spoart+運動加四種駕駛模式。要說動力輸出有多強,談不上,但平順、充沛是沒問題。每個模式之間的差別也十分明顯。都試一遍會發現,標準和運動是最適合日常代步駕駛的,動力輸出與油門匹配度更高,易於你去掌握車輛的節奏,運動模式會相對積極些。

運動加模式,發動機會很願意拉轉速,基本保持在3000rpm以上,一點油門就往上轟,卻在動力輸出節奏上變得不好拿捏,發動機噪音也會相對明顯,反而有點喘不上氣的感覺,如果不是路況很好,反而人與車都顯得疲憊。TLX-L全系標配換擋撥片,在任意模式下隨時可手動換檔,這對於熱衷駕駛的人來說,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底盤是一款豪華車的必修課,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對於謳歌來說,首先還是要為駕控服務,次而追求舒適。試駕時我們發現,TLX-L的懸架調校是偏硬的,在低速時尤為明顯,但這在中高速會轉化為支撐性能。操控與舒適,向來是對立的關係,沒有均衡,只有選擇,每個品牌選擇的平衡點不同。謳歌選擇的平衡點偏向操控。

編輯點評:本田已經變了,從內而外地革新,更好地去迎合消費需求的轉變,而謳歌卻還保持著那份執著,這很難一刀切地評論是好還是壞,看你是否欣賞這種堅持。如果你是後者,那麼恭喜,你可能已經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