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小企業融資為什麼那麼難?供應鏈金融能成為解病良方嗎?

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無論是中央高層還是"一行三會"主管部門, 均對這一問題嚴重關注, 並且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那麼, 中小企業為什麼融資難?

常見的理由有:

▲銀行門檻高;

▲企業沒有可供抵押的物品;

▲企業非系統性風險高;

▲企業沒有完整的財務報表;

……

然而, 融資難的根結在哪裡?在銀行。

企業在向銀行提出融資申請後, 銀行總是依照一個標準、一種模式來對企業進行融資評估, 看它是否具有償還能力。 例如, 有些中小企業雖然基於真實的交易背景具有償還能力, 可是並沒能從帳面財務資訊表達,

特別是當這些企業沒有有效的、可供抵押的固定價值資產時, 銀行因不能有效甄別企業資訊而拒絕給企業融資。

企業與銀行之間客觀上就存在這樣的矛盾, 融資當然就難了。 不過, 這裡面也給了供應鏈金融創新與發展的機會。 因為, 供應鏈金融簡單來說, 就是將融資從商品銷售階段延伸到採購和生產階段。 因此, 供應鏈融資模式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於緩解與核心企業相關聯的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銀行為什麼樂意做供應鏈金融業務?

許多中小企業都是作為核心企業的上下游存在的, 其融資需求主要來自於核心企業轉移流動資金壓力。 以鋼鐵行業為例, 鋼廠會要求原料供應商先貨後款, 而對下游鋼貿商, 又要求先款後貨。 越是競爭力強、規模大的核心企業, 傳遞給上下游中小企業的壓力越大。

從上不難得出, 要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就不能僅僅著眼於單個經營體, 而應從整個產業供應鏈的角度通盤入手。

2003年, 深圳發展銀行在業內率先提出了"1+N"的融資模式,

"1+N"中的1是指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 一般都是大型高端企業, 構成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安全港";N是指核心企業上下游的供應鏈成員企業, 即利用供應鏈產業集群的伴生網路關係, 將核心企業的信用引入對其上下游的授信服務之中, 並開展面向供應鏈成員企業的批發性行銷。

2005年, 深圳發展銀行又提出"供應鏈金融"這個品牌產品, 所謂"供應鏈金融"是指在對供應鏈內部的交易結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 運用自償性貿易融資的信貸模式, 並引入核心企業、物流監管公司、資金流導引工具等新的風險控制變數, 對供應鏈的不同節點提供封閉的授信支援及其他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

簡單來說, 銀行之所以能創新出"供應鏈金融"產品, 主要是利用了供應鏈中核心企業的信用, 以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業務合同為擔保, 再加上協力廠商物流企業等的參與, 貸款風險得到多方分擔, 從而保證貸款資金的安全, 而且還加強了銀企的穩定合作關係, 皆大歡喜。

與傳統銀行融資相比, 供應鏈金融更符合當前金融工作一再強調的宏觀審慎的要求:

■銀行不僅要評估核心企業的財務實力和行業地位, 還要調查整條供應鏈各個企業之間的聯繫是否足夠緊密。

■它對供應鏈成員的融資嚴格限定於其與核心企業之間的貿易背景, 嚴格控制了資金的挪用。

■它還強調授信還款來源的自償性, 即企業通過銀行資金支援做成貿易,

該交易的銷售收入能夠為自己還清銀行貸款。

供應鏈金融業務應該如何開展?

■對下游經銷商的融資解決方案

核心企業對下游分銷商的結算一般採用先款後貨、部分預付款或一定額度內的賒銷。 經銷商要擴大銷售, 超出額度的採購部分也要採用現金(含票據)的付款方式。 因此,對下游經銷商的融資方案主要以動產和貨權質押授信中的預付款融資為主。配備的產品主要包括短期銀承、國內信用證、保函、附保貼函的商業承兌匯票等。

下游經銷商、核心企業和銀行三方可以簽訂協定,預先設定下游經銷商為商業承兌匯票貼現代理人代理核心企業背書,然後下游經銷商憑商業承兌匯票和保貼函向銀行申請貼現,貼現後,銀行將貼現款(即採購貨款)直接轉入核心企業的指定帳戶,核心企業接款後發貨。

預付款融資的擔保基礎是預付款項下客戶對供應商的提貨權,或提貨權實現後通過發貨、運輸等環節形成的在途存貨和庫存存貨。

當核心企業只願意接受銀票或貨款,不願意讓下游經銷商代理貼現時,銀行、核心企業以及下游分銷商三方可以簽訂協定,先票後貨。銀行直接將原材料款支付給核心企業,核心企業接款後發貨到銀行指定地點,由銀行指定的物流監管進行監督,形成存貨質押融資。下游經銷商接到訂單時,交錢給銀行贖貨,銀行指令倉儲監管機構放貨給下游經銷商。

■對上游供應商的融資解決方案

上游供應商對核心企業大多採用賒帳的銷售方式。因此,上游供應商的融資方案以應收賬款為主,主要配備保理、票據貼現、訂單融資資等產品。

具體來說,就是上游供應商對供應鏈上核心大企業的應收賬款單據憑證作為質押擔保物,向商業銀行申請期限不超過應收賬款賬齡的短期貸款,由銀行為處於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提供融資。簡單的說,就是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

融資線認為,“商業票據”作為兼具支付與融資功能的工具,天然適用于供應鏈金融領域。隨著電票的推廣普及,更為安全、便捷的業務模式將帶動供應鏈金融再上一個臺階,為金融服務實體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

因此,對下游經銷商的融資方案主要以動產和貨權質押授信中的預付款融資為主。配備的產品主要包括短期銀承、國內信用證、保函、附保貼函的商業承兌匯票等。

下游經銷商、核心企業和銀行三方可以簽訂協定,預先設定下游經銷商為商業承兌匯票貼現代理人代理核心企業背書,然後下游經銷商憑商業承兌匯票和保貼函向銀行申請貼現,貼現後,銀行將貼現款(即採購貨款)直接轉入核心企業的指定帳戶,核心企業接款後發貨。

預付款融資的擔保基礎是預付款項下客戶對供應商的提貨權,或提貨權實現後通過發貨、運輸等環節形成的在途存貨和庫存存貨。

當核心企業只願意接受銀票或貨款,不願意讓下游經銷商代理貼現時,銀行、核心企業以及下游分銷商三方可以簽訂協定,先票後貨。銀行直接將原材料款支付給核心企業,核心企業接款後發貨到銀行指定地點,由銀行指定的物流監管進行監督,形成存貨質押融資。下游經銷商接到訂單時,交錢給銀行贖貨,銀行指令倉儲監管機構放貨給下游經銷商。

■對上游供應商的融資解決方案

上游供應商對核心企業大多採用賒帳的銷售方式。因此,上游供應商的融資方案以應收賬款為主,主要配備保理、票據貼現、訂單融資資等產品。

具體來說,就是上游供應商對供應鏈上核心大企業的應收賬款單據憑證作為質押擔保物,向商業銀行申請期限不超過應收賬款賬齡的短期貸款,由銀行為處於供應鏈上游的供應商提供融資。簡單的說,就是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

融資線認為,“商業票據”作為兼具支付與融資功能的工具,天然適用于供應鏈金融領域。隨著電票的推廣普及,更為安全、便捷的業務模式將帶動供應鏈金融再上一個臺階,為金融服務實體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