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調戲宋徽宗群嘲乾隆,央視《國家寶藏》才是綜藝抗鼎之作啊!

在綜藝節目靠賣人設圈粉、拋梗接梗拓出一條穩贏之路的局面下, 不管是網綜還是台綜, 請粉絲基礎厚、話題度高、流量人氣要啥有啥的明星來月臺是大多數綜藝節目的“常規戰術”。

所以當小編無意中撇到一檔綜藝節目, 看到李晨的時候, 毫不稀奇。

“哦, 是李晨”

“誒, 還有王凱”

“哇, 易烊千璽”

接著往下看

“紀曉嵐又來月臺了“

“哎呦, 綜藝之寶何老師!“

這個陣容, 是男明星版《演員的誕生》還是《快樂大本營》之老中青男演員特輯?無論如何, 能同時請到這幾位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了。

當小編以為這就完了的時候, 接下來人物的陸續出場讓小編知道什麼是“開天眼、活久見”。

“沈星移在看畫!”

“畫面裡的物件, 都是你的頭下敗將”

“和大人竟然也來了!”

“臥槽,還有金馬影帝梁家輝”

... ... ... ...

這排省略號的意思=劉濤、秦海璐、撒貝南、段奕宏、寧靜、馬蘇、那英、蔡國慶父子、關曉彤

就是這麼炫酷。

就在小編好奇到底什麼節目能組建如此豪華的全明星陣容時,接下來由九位男神組成的最強“博物館天團”的確讓人嘆服。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遼寧省博物館館長馬寶傑、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

原來,九大博物院院長攜手幾十位演藝界明星共同打造的是一檔央視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博物館天團”不再是離我們甚遠的高知學究,人氣演員也不再是拿高價片酬的明星,他們一同站在這個舞臺上,變身成一群懷有信念感的國寶守護人。

首播就收到廣大網友的好評,你能想像一檔央視的綜藝節目在B站上彈幕都是滿屏的23333嗎?這檔節目做到了。

這種“專業集體吐槽乾隆”的節目也豆瓣上也獲得了9.3的高評分。《國家寶藏》每一期節目會請來三名明星,每一位都是一件國寶的守護人,他們來到故宮,體驗文物之於收藏地的歷史感,回到舞臺上,用戲劇表演的方式向觀眾講解每一個物件的來世今生。第二現場,九大博物院院長做專業的點評和鑒賞。同時,守護文物的手藝人來到鏡頭前,講述文物守、複、存、傳的細節和點滴。

第一期節目請來的李晨、王凱、梁家輝分別作為《千里江山圖》、“瓷母“和”石鼓“的守護人。這三件文物分別展示了北宋的青綠山水畫的繪畫巔峰、清代陶瓷燒制的技藝巔峰、以及唐宋書法篆刻的藝術造詣。除了守護人對文物本身的”跨界互動“,其中調戲宋徽宗、群嘲乾隆被大家封為央視壓軸力獻之”官方吐槽“。

第一件《千里江山圖》是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18歲時的畫作,全長11.91米,是一副以展現北宋錦繡河山的青綠山水圖。全卷氣勢大開,反映作者下筆作畫時的運籌帷幄。由李晨扮演的宋徽宗通過小劇場的形式表現了徽宗見到《千里江山圖》的驚歎,同時權臣蔡京的表裡不一也暗示了北宋江山將註定經歷一番風雨飄搖。

第二件文物“瓷母“是乾隆時期瓷器作品的集大成者,不僅集高溫低溫色釉與釉上彩釉下彩為一體,在圖案的甄選和表現上也體現了康乾盛世大國風範。

乾隆皇帝延續他爺爺康熙帝的治國才學,締造了康乾盛世。在治國的同時,乾隆在毀文物的路上也實踐出了一條帶有強烈個人主義風格的“點贊”之路。凡入了乾隆法眼的藝術物件,就再難逃其魔爪。黃公望、王羲之、趙孟頫等書法大家的作品不是被“點贊”就是被“狂發彈幕”。

來和小編一起感受一下由王凱扮演的乾隆所遭受到的3D立體環繞diss。

被大臣嫌棄

被王羲之diss

被黃公望嘲笑愛題字

被親爹諷刺農家樂審美

而“瓷母“正是在乾隆這種審美獵奇、追求花俏的驅動之下,將技法和圖案集成於一體的瓷器大成者。這件文物不僅在完成度上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就其本身意義,”瓷母“所展示的大國之盛世、天朝之富饒在當時社會絕無僅有。

第三件文物是由梁家輝守護的石鼓,一字抵萬金,是中國九大鎮國國寶之一。由梁家輝參與演出的小劇場充分表現了石鼓的重要性,若不明真偽,上愧對先祖,下愧對子孫。文字是文明的根,文化的載體,是上下五千年文化傳承重要的工具。

石鼓在唐朝盛世被人發現,在接下來的千年歲月裡,幾經風雨搖擺,時而出現,時而不知所蹤。《國家寶藏》不僅講述了石鼓的前世,也交代了石鼓的今生,這些故事交織在一起又是一段驚心動魄的征途。

好啦,小編不再劇透啦,留一點白給大家一睹為快。

由央視發起的抗鼎之作《國家寶藏》不單是關於文物的記錄片,它是跨界的文物探索類節目。所謂探索,一是追朔文物本身的原貌及承載意義,二是探索這些文物作為藝術、文明的載體給予後世的意義。通過九大館長的闡述、明星的小劇場表現、守護人員的工作分享,這些文物在經過千年之後,從各個切面再度折射出在文明發展史上的耀眼之光。

作為綜藝節目來說,《國家寶藏》不是接拋梗、立人設,為了吸粉和關注度而產生的娛樂類綜藝節目,它是用綜藝中特有的輕鬆方式把華夏文明歷史中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傳遞給觀眾。通過把文物帶進綜藝的跨界混搭,讓觀眾輕輕撥開歷史遮掩的門簾,就能看見五千年文明所留下的遺珠。

果然央視一出手,直讓人驚歎:“你爸爸還是你爸爸”。

《國家寶藏》不僅在設定上實現了突破、在邀請嘉賓上也是別出心裁。選擇當紅明星作為文物守護人參與到節目中來,試圖打通文物界和娛樂圈的壁壘,發揮明星的帶動作用,吸引更多的目光在文物和藝術品的普及上。

不管是文物界還是娛樂圈,當資源已經集結在手,當綜藝節目變成了娛樂搞笑的日常,從不同的角度探索,以普及藝術及文明為出發點,調動各界力量試圖發現新的形式是反套路綜藝節目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出口。

雖然播出之後《國家寶藏》被詬病講解不夠深入,介紹過於片面,但對一個系列文物探索類節目來說,這十期以普及為主的《國家寶藏》,小編替大家先看為敬。

“臥槽,還有金馬影帝梁家輝”

... ... ... ...

這排省略號的意思=劉濤、秦海璐、撒貝南、段奕宏、寧靜、馬蘇、那英、蔡國慶父子、關曉彤

就是這麼炫酷。

就在小編好奇到底什麼節目能組建如此豪華的全明星陣容時,接下來由九位男神組成的最強“博物館天團”的確讓人嘆服。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段曉明、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陝西歷史博物館館長強躍、遼寧省博物館館長馬寶傑、浙江省博物館副館長蔡琴。

原來,九大博物院院長攜手幾十位演藝界明星共同打造的是一檔央視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博物館天團”不再是離我們甚遠的高知學究,人氣演員也不再是拿高價片酬的明星,他們一同站在這個舞臺上,變身成一群懷有信念感的國寶守護人。

首播就收到廣大網友的好評,你能想像一檔央視的綜藝節目在B站上彈幕都是滿屏的23333嗎?這檔節目做到了。

這種“專業集體吐槽乾隆”的節目也豆瓣上也獲得了9.3的高評分。《國家寶藏》每一期節目會請來三名明星,每一位都是一件國寶的守護人,他們來到故宮,體驗文物之於收藏地的歷史感,回到舞臺上,用戲劇表演的方式向觀眾講解每一個物件的來世今生。第二現場,九大博物院院長做專業的點評和鑒賞。同時,守護文物的手藝人來到鏡頭前,講述文物守、複、存、傳的細節和點滴。

第一期節目請來的李晨、王凱、梁家輝分別作為《千里江山圖》、“瓷母“和”石鼓“的守護人。這三件文物分別展示了北宋的青綠山水畫的繪畫巔峰、清代陶瓷燒制的技藝巔峰、以及唐宋書法篆刻的藝術造詣。除了守護人對文物本身的”跨界互動“,其中調戲宋徽宗、群嘲乾隆被大家封為央視壓軸力獻之”官方吐槽“。

第一件《千里江山圖》是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18歲時的畫作,全長11.91米,是一副以展現北宋錦繡河山的青綠山水圖。全卷氣勢大開,反映作者下筆作畫時的運籌帷幄。由李晨扮演的宋徽宗通過小劇場的形式表現了徽宗見到《千里江山圖》的驚歎,同時權臣蔡京的表裡不一也暗示了北宋江山將註定經歷一番風雨飄搖。

第二件文物“瓷母“是乾隆時期瓷器作品的集大成者,不僅集高溫低溫色釉與釉上彩釉下彩為一體,在圖案的甄選和表現上也體現了康乾盛世大國風範。

乾隆皇帝延續他爺爺康熙帝的治國才學,締造了康乾盛世。在治國的同時,乾隆在毀文物的路上也實踐出了一條帶有強烈個人主義風格的“點贊”之路。凡入了乾隆法眼的藝術物件,就再難逃其魔爪。黃公望、王羲之、趙孟頫等書法大家的作品不是被“點贊”就是被“狂發彈幕”。

來和小編一起感受一下由王凱扮演的乾隆所遭受到的3D立體環繞diss。

被大臣嫌棄

被王羲之diss

被黃公望嘲笑愛題字

被親爹諷刺農家樂審美

而“瓷母“正是在乾隆這種審美獵奇、追求花俏的驅動之下,將技法和圖案集成於一體的瓷器大成者。這件文物不僅在完成度上是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就其本身意義,”瓷母“所展示的大國之盛世、天朝之富饒在當時社會絕無僅有。

第三件文物是由梁家輝守護的石鼓,一字抵萬金,是中國九大鎮國國寶之一。由梁家輝參與演出的小劇場充分表現了石鼓的重要性,若不明真偽,上愧對先祖,下愧對子孫。文字是文明的根,文化的載體,是上下五千年文化傳承重要的工具。

石鼓在唐朝盛世被人發現,在接下來的千年歲月裡,幾經風雨搖擺,時而出現,時而不知所蹤。《國家寶藏》不僅講述了石鼓的前世,也交代了石鼓的今生,這些故事交織在一起又是一段驚心動魄的征途。

好啦,小編不再劇透啦,留一點白給大家一睹為快。

由央視發起的抗鼎之作《國家寶藏》不單是關於文物的記錄片,它是跨界的文物探索類節目。所謂探索,一是追朔文物本身的原貌及承載意義,二是探索這些文物作為藝術、文明的載體給予後世的意義。通過九大館長的闡述、明星的小劇場表現、守護人員的工作分享,這些文物在經過千年之後,從各個切面再度折射出在文明發展史上的耀眼之光。

作為綜藝節目來說,《國家寶藏》不是接拋梗、立人設,為了吸粉和關注度而產生的娛樂類綜藝節目,它是用綜藝中特有的輕鬆方式把華夏文明歷史中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傳遞給觀眾。通過把文物帶進綜藝的跨界混搭,讓觀眾輕輕撥開歷史遮掩的門簾,就能看見五千年文明所留下的遺珠。

果然央視一出手,直讓人驚歎:“你爸爸還是你爸爸”。

《國家寶藏》不僅在設定上實現了突破、在邀請嘉賓上也是別出心裁。選擇當紅明星作為文物守護人參與到節目中來,試圖打通文物界和娛樂圈的壁壘,發揮明星的帶動作用,吸引更多的目光在文物和藝術品的普及上。

不管是文物界還是娛樂圈,當資源已經集結在手,當綜藝節目變成了娛樂搞笑的日常,從不同的角度探索,以普及藝術及文明為出發點,調動各界力量試圖發現新的形式是反套路綜藝節目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出口。

雖然播出之後《國家寶藏》被詬病講解不夠深入,介紹過於片面,但對一個系列文物探索類節目來說,這十期以普及為主的《國家寶藏》,小編替大家先看為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