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達摩洗髓易筋經》原理源流篇

一、易筋洗髓名義

筋, 為聯繫形骸之物, 故先易筋, 筋易而無處不易矣。

髓, 為出入靈明之區, 故必洗髓, 髓洗而無微不洗矣。

筋何貴乎易?按秘書說∶日月為易, 象陰陽也。 易繫辭∶生生之謂易。 注∶陰陽轉易, 以成化生。 是易為變化之總名, 改換之殊稱。 筋一易而乾坤合, 坎離交矣。 至引伸為交易、變易、互易、移易、反易、對易、辟易、改易、平易、和易之義。 又何難使剝複運, 否泰轉耶?!所以一使之易, 寒可易為暑, 暑可易為寒, 晝可易為夜, 夜可易為晝, 老可易為少, 少可易為老, 陽可易為陰, 陰可易為陽, 變化無端, 皆易之道。

髓又何言乎洗?按洗廣韻,

先禮切, 正韻, 想禮切, 並音 , 與灑同, 滌也。 說文“灑足也”。 史記高帝紀有∶使兩女子洗之文書酒誥, 自洗腆改用酒。 洗, 又潔也。 是洗之義, 自上灑下, 又由下升上而潔上也。 他如鐘名姑洗, 律名姑洗, 官名洗馬, 承水器曰洗, 石名有洗石, 皆取義于易繫辭。 聖人以此洗心, 退藏於密之洗, 所謂灑滌、灑潔也。 所以一為之洗, 濁積者能使之清, 黑暗者能使之明, 凝重者能使之輕, 塵蔽者能使之淨, 洗髓功深能自放光明。

昔漢武帝時, 客有問於東方朔, 曰∶“先生有養生訣乎?”答曰∶“無他術, 吾能三千年一洗髓, 三千年一伐毛。 吾已三洗髓, 三伐毛矣。 ”客不識道, 以為滑稽戲語。 後考據家及注家亦多引之作喻言, 不知為實語也。

行功者能晉進不退, 恒久有常,

困而升, 革而鼎, 蹇而解, 賁臨中節, 屯蒙、悉渙、中孚、獨履, 由小過而大過, 小蓄而大蓄, 頤養與井養兼施, 未濟既濟, 有震無兌, 有益無損, 噬嗑需訟, 師遁 , 比隨而謙, 謙而豫蠱, 明夷, 漸旅、漸異、漸豐、漸萃、漸艮、漸歸妹家人, 不暌同人, 大壯, 咸觀、大有。 一易筋即洗髓, 一洗髓愈易筋, 陽陰造化, 往來不窮, 無方無體, 無際無涯與天地參, 非其能事乎?

二、易筋洗髓並行不悖說

予讀易筋、洗髓二經, 見易筋中亦能洗髓, 洗髓中亦能易筋, 功分精粗, 不分先後, 效分大小, 不分淺深。 專習易筋, 僅能增力, 則成外壯;專習洗髓, 僅能養心, 則成枯禪。 皆偏也, 皆非佛之全功也。

易筋, 佛之節目。 洗髓, 佛之究竟。 無節目, 不可入道。 無究竟, 何由證因。 以易筋、洗髓歧視之, 固非。

即以易筋先洗髓, 洗髓統易筋, 皆誤。 行易筋不可離卻洗髓工夫, 行洗髓原為收束易筋工夫。 其道一而分, 其功兩而合, 其效一而神, 其理兩而化。 易筋、洗髓具有並行不悖, 相與有成之妙。 故十二圖中, 所列行功次弟, 導引逆流, 搬運存養, 規模皆合。 易筋、洗髓, 錯綜變易而兼行之。 運中有定, 定中有運, 一動一靜互為根, 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相摩, 八卦相蕩, 二經渾然一太極圖矣。

三、易筋洗髓經後跋一

易筋洗髓二經, 並十二圖, 如來真諦, 祖師秘傳, 後進未學, 何敢妄贊一辭。 然斯道自初祖流傳, 僧俗祖師, 如後五祖及般刺密諦, 徐鴻客、虯髯、李藥師、嶽鵬舉、牛鶴九、馬僧、金環女僧、周嘉福、徐全來、周斌、潘偉、王老蓮、空悟和尚, 諸老宗師, 皆有增益, 演傳大道,

果得少林嫡派, 不背師傳, 摩挲日久, 中有心得, 傳筆注釋, 不無小補。 茲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一書, 本少林靜一老師而傳。 原名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 皆歷代僧俗祖師, 增益集成, 義蘊雖該, 理多奧隱, 文多梵音, 不演以華言, 初學難解, 縱有其書, 無由播傳。 余得傳時, 師曾授意于餘, 口講指畫, 命餘演說, 意謂有心得後, 無妨增演而發明之, 以昭來學。 余不才多負師命, 而凡有所得, 罔不考證, 前型申言其義, 未敢杜撰一字。 所有增益演說處, 胥證以釋門藏典及各語錄, 參以道藏大成, 百子全書及各家丹經全集, 合以醫經, 針灸脈穴, 儒家易理性理等書, 凡有與斯道合者, 匯而輯之, 演說廣義, 推闡其旨。 顏書曰∶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
非關工夫真正實際, 一切勸道贊道, 禪語佛偈, 文詞詩歌, 悉掃而空。 非若別種釋部, 專侈空談, 罕露真機, 幾於把斷要津, 使金缽盂暗沉海底也。 是書明度金針, 實皆黃庭要道, 心傳衣缽, 已駕仙佛梯航, 語淺近義精深。 學人字字體貼, 圖圖留心, 朝夕行持, 永無間斷。 淺之可卻病延年, 深之可羽化飛仙, 粗之可強精壯力, 精之可入聖超凡。 健步輕身, 猶其餘事, 出神入定乃證全功。 詎可與六花技、海字功、十二勁、鹿鶴龜蛇五禽等圖倒觀哉?!是非聰明正大, 素有根基, 而又久於其道者, 不能辨此!

四、易筋洗髓經後跋二

前李衛公序至采精華法, 是易筋經, 翻譯洗髓經序至翻譯經義後跋, 是洗髓經。 二經所以合纂者, 以易筋主運, 定鎮之;洗髓主定, 運導之。 舍定求運,搬運難運。舍運求定,欲定難定。先定後運,一運即定。先運後定,無定不運。專運落外壯,專定落枯禪。即運即定,即定即運,乃能運定。

行動第次,雖先運後定,非運運定用,不相輔行也。至於十二圖勢,已隱括於二經之內。故列二經於十二圖前,而合編于一卷中雲。

五、易筋洗髓經後跋三

前譯經文,後譯名義。文言各異,意義不二。達摩梵音,法空華語。空諸所有,不即不離。人若執經,終不通移。分門別戶,殊途異趨,同己則許,異己則毀。在教泥教,老死範圍。如此之人,迂而且鄙。坐井觀天,蟪蛄為期。祖師圓通,東遊西歸。只履獨步,熊耳滅跡。不惟空塵,且並空理。無掛無礙,得大自在。噫嘻無師,天縱生知。生於默識,幼而穎異。少游印度,窮諸教義。不泥言筌,提倡宗旨。時來東土,直指性地。解纏出縛,天人師資。感祖洪慈,遺茲妙諦。後之見者,慎勿膜視。

舍定求運,搬運難運。舍運求定,欲定難定。先定後運,一運即定。先運後定,無定不運。專運落外壯,專定落枯禪。即運即定,即定即運,乃能運定。

行動第次,雖先運後定,非運運定用,不相輔行也。至於十二圖勢,已隱括於二經之內。故列二經於十二圖前,而合編于一卷中雲。

五、易筋洗髓經後跋三

前譯經文,後譯名義。文言各異,意義不二。達摩梵音,法空華語。空諸所有,不即不離。人若執經,終不通移。分門別戶,殊途異趨,同己則許,異己則毀。在教泥教,老死範圍。如此之人,迂而且鄙。坐井觀天,蟪蛄為期。祖師圓通,東遊西歸。只履獨步,熊耳滅跡。不惟空塵,且並空理。無掛無礙,得大自在。噫嘻無師,天縱生知。生於默識,幼而穎異。少游印度,窮諸教義。不泥言筌,提倡宗旨。時來東土,直指性地。解纏出縛,天人師資。感祖洪慈,遺茲妙諦。後之見者,慎勿膜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