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宋志平:格局和能力決定企業的未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中國企業該如何培育一流企業?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認為, 要想成為一流的企業和百年老店, 需要企業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強的能力。

採訪 | 嚴學鋒

來源 | 董事會雜誌(dshweixin)

“六個世界一流”助中國建材騰飛

剛剛閉幕的十九大上,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新目標, 中國建材集團要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我們理解為應該做到“六個世界一流”——

一是創新能力世界一流。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中國建材將創新排在三大戰略以及核心價值觀首位, 企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企業能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列第259位, 可以說都是得益於科技、機制、商業模式和管理四大創新。

二是盈利能力世界一流。 創造良好利潤是做企業的出發點, 也是重要目標。

重組後, 中國建材的規模實力和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擁有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纖維、風電葉片、水泥國際工程等六個世界第一;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18%、利潤同比增131%。

三是管控能力世界一流。 管理是企業經營的永恆主題, 我們這些年探索總結了格子化管控、八大工法、六星企業、增節降工作法等一系列外抓市場內控成本的管理組合拳, 同時強化規範治理, 建立全面風險防範體系, 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經營。

四是全球市場競爭力世界一流。 市場份額是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之一, 在水泥國際工程領域, 中國建材在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承接了312個水泥項目、占全球新建水泥生產線的65%、連續9年保持全球水泥工程市場佔有率第一。

五是品牌知名度世界一流。 企業在市場中打拼, 實際上是在打造一個品牌。 目前中國建材擁有兩個世界一流的品牌, 一個是國際工程領域的“SINOMA”(中國材料科工集團), 另一個是玻纖行業的中國巨石。 每年中國巨石的年會, 全世界的客戶和供應商都會來參加, 非常壯觀。

六是企業美譽度世界一流, 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在綠色環保、熱心公益事業、員工全面發展、成為世界公民等幾個方面做出表率。

“三大內核“培育企業家精神

習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 弘揚企業家精神 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 從改革發展全域的高度提出“三個營造”“三個弘揚”“三個加強”,

為弘揚企業家精神, 發揮企業家作用注入強大動力。 這意味著我們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團隊, 彙聚人才, 嚴管厚愛, 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 旗幟鮮明為那些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 營造安心安身安業的環境, 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主體, 是那些具有創新和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企業帶頭人, 不管是民營企業, 還是國有企業, 具有這些特徵的人都應該是企業家。 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價值取向和思想境界, 反映企業獨特的歷史文化、市場環境與個體偏好。

當代中國企業家精神應該具備三大內核:創新、堅守和愛党愛國。

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的靈魂。 如今的市場競爭不同於過去, 異常激烈, 企業家應認真思考、評估和把控風險, 識別並有效利用各種機會提升經濟效率, 以創新的思想和方法推動企業發展。

堅守精神讓企業排除萬難。 做企業是個苦差事, 非一朝一夕之功, 企業家應視之為終身事業。 要想深入瞭解一個企業以及企業的業務、產品、技術等, 沒有10年不行;要想做到徹底掌握, 運用自如, 需要20年;要做到極致, 成為世界一流, 需要30年。 愛党愛國為企業指引方向。

愛党愛國精神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中國建材是通過聯合重組快速發展起來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不同來源的企業家能夠攜手共進, 主要是靠加強党的建設和領導,靠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共同信念,靠包容和諧的企業文化,靠催人奮進的企業氛圍。

高格局 +高能力= 更高的未來

企業的格局,就是做企業的時空觀。古語說:“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全域指的就是格局。企業的格局和企業家認知有關,反映在企業的發展戰略上、企業的工作中和處理複雜問題的態度上。企業的能力,指卓越企業應有的特殊能力。管理能力、市場能力等屬於企業生存必備“應知應會”的一般能力。這裡講的企業能力包括對機遇的捕抓能力、對相關資源的整合能力、不斷構築企業核心專長的創新能力、長期堅守耐受困苦的能力、絕地反擊的復原能力。這五種特殊能力要經過積累鍛煉,才能夠具備。格局和能力是一種相互制約、互相促進的關係,需要相互匹配。

做事情需要有格局,中國作為一個新崛起的大國,越來越多地在對外開放、經濟合作、國際秩序等方面體現出大國的擔當和格局。做企業也一樣,需要有格局,尤其是做大企業,要有大格局。中國建材過去在水泥行業推進聯合重組,實際上就是大格局。企業要想長遠可持續發展,成為受人尊敬、基業常青的百年老店,必須以大格局培育和塑造企業的品格。

企業的品格是集企業理念、文化和行為於一體的企業形象,決定了企業在社會中的認同度。

企業的品格中有四項品格最為重要:一是綠色環保安全。中國建材在企業經營和發展要素中,按照環境、安全、品質、技術、成本順序排列,如果環境保護不達標寧可關掉工廠。

二是積極熱心公益。企業是個盈利組織,應該拿出一些財富支持公益事業。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後,中國建材第一時刻發起倡議,捐贈300套快裝新型房屋、在災區捐建了萬米醫院,為災區群眾解決看病難的問題;中國建材投鉅資為災區重建修建了大型水泥廠。在青海玉樹地震和四川九寨溝地震後,中國建材都派出了救援隊並幫助災區人民重建。

三是員工全面發展。在企業中最可寶貴的是員工。中國建材非常重視幹部員工的再培訓,把不少優秀幹部送去學習,還在國家行政學院開設中青幹部培訓班,並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為員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四是成為世界公民。在走出去過程中,中國建材帶著“真、實、親、誠”的文化,樹立為所在國經濟做貢獻的思想,注重和國外的企業合作,為當地培訓員工,提高當地人員的技術和管理水準,實現合作雙方的互利共贏。

成功的企業總是把格局和能力建設考慮在先。現在中國企業一方面面對著“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一方面面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任,要塑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需要企業家們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強的能力,培育企業更優秀的品格!

緊隨新時代步伐 打造世界一流建材企業

緊隨我國進入新時代的步伐,中國建材確定了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建材企業的戰略願景,自我定位於“行業整合的領軍者、產業升級的創新者、國際產能合作的開拓者”,實施“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國際合作” 三大戰略。積極推動企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的“四化”轉型,構築產業升級的三條曲線——即“現有產業的升級”、“積極發展新技術新材料”和“積極探索新業態,加快向製造服務業轉型”。圍繞“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確定“六個1”的國際化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建設10個迷你工業園、10個海外倉、10個海外區域檢測認證中心、100個建材連鎖分銷中心、100個智慧工廠、100個EPC專案的目標。

中國建材是國資委中央企業兼併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落實董事會職權、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四項改革試點企業。未來會繼續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在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把母公司打造成建材投資控股型集團公司,全面完成香港兩家H股公司的吸收合併,整合A股上市平臺,在H股上市公司形成水泥、新材料、工程服務三足鼎立的格局。

中國建材將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建材企業。

主要是靠加強党的建設和領導,靠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共同信念,靠包容和諧的企業文化,靠催人奮進的企業氛圍。

高格局 +高能力= 更高的未來

企業的格局,就是做企業的時空觀。古語說:“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域“。全域指的就是格局。企業的格局和企業家認知有關,反映在企業的發展戰略上、企業的工作中和處理複雜問題的態度上。企業的能力,指卓越企業應有的特殊能力。管理能力、市場能力等屬於企業生存必備“應知應會”的一般能力。這裡講的企業能力包括對機遇的捕抓能力、對相關資源的整合能力、不斷構築企業核心專長的創新能力、長期堅守耐受困苦的能力、絕地反擊的復原能力。這五種特殊能力要經過積累鍛煉,才能夠具備。格局和能力是一種相互制約、互相促進的關係,需要相互匹配。

做事情需要有格局,中國作為一個新崛起的大國,越來越多地在對外開放、經濟合作、國際秩序等方面體現出大國的擔當和格局。做企業也一樣,需要有格局,尤其是做大企業,要有大格局。中國建材過去在水泥行業推進聯合重組,實際上就是大格局。企業要想長遠可持續發展,成為受人尊敬、基業常青的百年老店,必須以大格局培育和塑造企業的品格。

企業的品格是集企業理念、文化和行為於一體的企業形象,決定了企業在社會中的認同度。

企業的品格中有四項品格最為重要:一是綠色環保安全。中國建材在企業經營和發展要素中,按照環境、安全、品質、技術、成本順序排列,如果環境保護不達標寧可關掉工廠。

二是積極熱心公益。企業是個盈利組織,應該拿出一些財富支持公益事業。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後,中國建材第一時刻發起倡議,捐贈300套快裝新型房屋、在災區捐建了萬米醫院,為災區群眾解決看病難的問題;中國建材投鉅資為災區重建修建了大型水泥廠。在青海玉樹地震和四川九寨溝地震後,中國建材都派出了救援隊並幫助災區人民重建。

三是員工全面發展。在企業中最可寶貴的是員工。中國建材非常重視幹部員工的再培訓,把不少優秀幹部送去學習,還在國家行政學院開設中青幹部培訓班,並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為員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

四是成為世界公民。在走出去過程中,中國建材帶著“真、實、親、誠”的文化,樹立為所在國經濟做貢獻的思想,注重和國外的企業合作,為當地培訓員工,提高當地人員的技術和管理水準,實現合作雙方的互利共贏。

成功的企業總是把格局和能力建設考慮在先。現在中國企業一方面面對著“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一方面面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任,要塑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需要企業家們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強的能力,培育企業更優秀的品格!

緊隨新時代步伐 打造世界一流建材企業

緊隨我國進入新時代的步伐,中國建材確定了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建材企業的戰略願景,自我定位於“行業整合的領軍者、產業升級的創新者、國際產能合作的開拓者”,實施“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國際合作” 三大戰略。積極推動企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國際化”的“四化”轉型,構築產業升級的三條曲線——即“現有產業的升級”、“積極發展新技術新材料”和“積極探索新業態,加快向製造服務業轉型”。圍繞“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確定“六個1”的國際化目標,即到2020年實現建設10個迷你工業園、10個海外倉、10個海外區域檢測認證中心、100個建材連鎖分銷中心、100個智慧工廠、100個EPC專案的目標。

中國建材是國資委中央企業兼併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落實董事會職權、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四項改革試點企業。未來會繼續深化改革,積極探索在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把母公司打造成建材投資控股型集團公司,全面完成香港兩家H股公司的吸收合併,整合A股上市平臺,在H股上市公司形成水泥、新材料、工程服務三足鼎立的格局。

中國建材將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銳意進取,埋頭苦幹,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建材企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