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精品又震驚了海外,刺繡藝術展驚豔莫斯科!

12月5日, 由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中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名瑞集團中國刺繡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錦繡絲路——中國精品刺繡藝術展”海外巡展第二站在俄羅斯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拉開帷幕。

開幕當晚, 中國駐俄羅斯使館李輝大使、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劉紅革、中國駐俄羅斯使館文化處參贊兼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龔佳佳、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副主任李峙、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淮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主任張家洲、莫斯科國立蘇裡科夫美術學院院長柳巴文、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院長李當岐、以及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蔡民強、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春亮、林樂成以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新聞中心辦公室副主任陸茵等在內300余位嘉賓共同出席了開幕式。

刺繡工藝作為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 自周代至兩漢、唐宋至明清, 上至宮廷下至民間, 都堪稱中國絲織文化的精髓。 歷朝歷代刺繡作品各具風格, 民間各大繡種不分伯仲, 延傳迄今經久不衰。

為籌備本次展覽, 主辦單位經過精挑細選, 選出33件中國刺繡精品, 內容之豐, 涉及人物繡像、動植物紋樣、自然風光及宗教藝術等多種題材;品種之多, 包括刺繡品、畫卷及嫁衣服飾等, 其中有近年被明星藝人熱捧的純手工金銀線刺繡的龍鳳褂裙, 手工刺繡婚紗服飾, 讓觀者享受一場中西方婚嫁文化的視覺盛宴;繡技之高, 集中國刺繡的亂針、平針、圓針、釘針、咬針和立體墊高等多種繡法於一體,

針法勻整, 線條流暢, 渾然天成。 無論演繹國內外繪畫名作或是攝影作品, 都能通過針與線、色與染的完美結合展現出刺繡工藝獨有的韻味魅力, 更有甚者能令觀者將刺繡作品誤以為書畫原作, 遠看是畫, 近看是繡, 可見其技藝之深。 觀眾無不驚歎作品的巧奪天工、技藝精湛, 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新華社、金磚組織電視臺、俄羅斯文化電視臺、大亞洲電視臺等在俄重要媒體到場進行專訪。

開幕式上, 中國駐俄羅斯使館大使李輝首先致辭, “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成立五年以來, 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音樂會、畫展、研討會、講座、電影展映等, 它為俄羅斯普通民眾打開了一扇瞭解中國文化的視窗, 提供了一個真誠交流的平臺。 我希望, 通過這扇視窗、這個平臺, 俄羅斯人民能夠更深入地瞭解中國, 瞭解中國人民, 瞭解中國文化, 瞭解中國古老悠久的歷史, 也瞭解它日新月異, 生機勃勃的今天。 ”

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加利納·庫利科瓦隨後發表講話。她提及,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在五年來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很受歡迎,從今晚開幕式中心門外的來賓排長隊即是證明。祝賀中心五周年紀念日快樂,希望並全力協助越來越多的來自中國的優秀藝術團體走進莫斯科,劇院、展覽館和高校。文化交流促進中俄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鞏固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中國正處於在快速發展時期,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俄羅斯的友好鄰邦,中國也把俄羅斯看作自己的友好協作夥伴,兩國友好會使兩國人民受益。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劉紅革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的設立是兩國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大事,是文化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文化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密切合作,致力於把中國優秀文化精品專案展示給俄羅斯公眾。此次帶來的“錦繡絲路——中國精品刺繡藝術展”,以刺繡藝術為載體,展現了中國傳統技藝與當代藝術創新的融合,每一幅精美作品的背後,都折射出中國刺繡工藝師們對刺繡技藝代代傳承的堅持、信念和創新。

格林卡全俄音樂博物館聯盟主席佈雷茲加洛夫最後發表講話。他對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的五周歲生日表示熱烈的祝賀,未來他也將會全力支援中心的發展。

開幕式後,中俄嘉賓與到場觀眾共同參觀了“錦繡絲路——中國刺繡精品展”,中國駐俄羅斯使館李輝大使給予高度的評價,“展覽顛覆了我對刺繡的認識,也是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這五年以來最高水準的展覽。” 中國駐俄羅斯文化參贊兼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龔佳佳稱讚道:“這是我赴任以來最好的一次展覽。”孫淮濱在與駐俄大使李輝交流中表示中紡聯為有這樣高水準紡織非遺藝術展深感自豪,為有廣東名瑞集團這樣的紡企感到榮耀,精品刺繡藝術展走出國門,不僅增強了我國紡織非遺文化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的信心,也表現出強大的中國文化自信。

本次展覽吸引了諸多中俄重要媒體到場進行採訪報導。俄方多名嘉賓表示驚歎:“太令我們震撼了,我們從沒見過如此細膩的刺繡,每一幅看起來就像畫一樣。”

前清華美院院長、現任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院長李當岐介紹:“展覽展出的是中國著名刺繡藝術家蔡民強和李春亮兩位先生數年來的佳作,他們是當代中國刺繡界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在20世紀80年代,他們就是當時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產地廣東省潮州市潮繡廠的廠長和副廠長,改革開放後,蔡民強先生把傳統刺繡和國際時尚相結合,把潮繡廠發展成一個刺繡為配套、時尚為主流的婚紗晚禮服集團企業;幾十年來,蔡民強、李春亮先生走遍全國各地,深入研究傳統刺繡技藝,廣泛吸納各大名繡之所長,遏力推動中國刺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積極培養新人,開拓並培育新的研發基地,經過不懈努力,宏偉大作不斷問世。

進入21世紀以來,他們的刺繡藝術作品不斷亮相於中國國際時裝周和中國高等藝術院校。2016年6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的支援下,他們的刺繡大作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得到包括法國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館長在內的巴黎文博界、時尚界的高度評價。這次莫斯科展出的作品當中,彙集了被譽為“中國刺繡之最”的歷史名畫巨幅刺繡《阿房宮》(原作者為清代畫家袁江)、繡線細逾髮絲的精心佳作《維摩教演圖》(原作者為北宋畫家李公麟)、表現近代中國江南風情和繡坊文化的《南鄉舊夢》(原作者為當代畫家張孝友)等歷代名家大作的刺繡藝術品,還有中西式婚嫁文化相結合的純手工刺繡婚紗和金銀線立體刺繡的龍鳳褂裙等服飾品。”

這些展品凝聚著蔡民強、李春亮兩位中國刺繡藝術家的心血,表達了兩位大師的藝術追求和工匠精神,展示出中國刺繡藝術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創新,傳遞出中國文化歷久彌新的內涵與魅力。

據悉,2016年6月份“錦繡絲路——中國精品刺繡藝術展”赴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境外首展轟動了巴黎乃至歐洲地區,與海內外一流藝術家合作,不斷深入研究,不斷衝刺高地,充分挖掘刺繡的藝術表現力已成為名瑞集團中國刺繡研究中心的發展戰略。如今,第二次站在國際舞臺的蔡民強先生和李春亮先生更清楚自己的使命,更堅定自己的信念,這場在莫斯科十二月裡閃亮登場的中華刺繡展,將吹起俄羅斯冬日裡的一股藝術暖流,在中華民族振興的“中國夢”中、在“堅定文化自信”中,“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有著他們執著追求的理想明天。

俄中友協第一副主席加利納·庫利科瓦隨後發表講話。她提及,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在五年來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很受歡迎,從今晚開幕式中心門外的來賓排長隊即是證明。祝賀中心五周年紀念日快樂,希望並全力協助越來越多的來自中國的優秀藝術團體走進莫斯科,劇院、展覽館和高校。文化交流促進中俄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鞏固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中國正處於在快速發展時期,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是俄羅斯的友好鄰邦,中國也把俄羅斯看作自己的友好協作夥伴,兩國友好會使兩國人民受益。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劉紅革在開幕致辭中表示,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的設立是兩國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大事,是文化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文化部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與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密切合作,致力於把中國優秀文化精品專案展示給俄羅斯公眾。此次帶來的“錦繡絲路——中國精品刺繡藝術展”,以刺繡藝術為載體,展現了中國傳統技藝與當代藝術創新的融合,每一幅精美作品的背後,都折射出中國刺繡工藝師們對刺繡技藝代代傳承的堅持、信念和創新。

格林卡全俄音樂博物館聯盟主席佈雷茲加洛夫最後發表講話。他對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的五周歲生日表示熱烈的祝賀,未來他也將會全力支援中心的發展。

開幕式後,中俄嘉賓與到場觀眾共同參觀了“錦繡絲路——中國刺繡精品展”,中國駐俄羅斯使館李輝大使給予高度的評價,“展覽顛覆了我對刺繡的認識,也是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這五年以來最高水準的展覽。” 中國駐俄羅斯文化參贊兼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龔佳佳稱讚道:“這是我赴任以來最好的一次展覽。”孫淮濱在與駐俄大使李輝交流中表示中紡聯為有這樣高水準紡織非遺藝術展深感自豪,為有廣東名瑞集團這樣的紡企感到榮耀,精品刺繡藝術展走出國門,不僅增強了我國紡織非遺文化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的信心,也表現出強大的中國文化自信。

本次展覽吸引了諸多中俄重要媒體到場進行採訪報導。俄方多名嘉賓表示驚歎:“太令我們震撼了,我們從沒見過如此細膩的刺繡,每一幅看起來就像畫一樣。”

前清華美院院長、現任中國刺繡藝術研究院院長李當岐介紹:“展覽展出的是中國著名刺繡藝術家蔡民強和李春亮兩位先生數年來的佳作,他們是當代中國刺繡界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在20世紀80年代,他們就是當時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產地廣東省潮州市潮繡廠的廠長和副廠長,改革開放後,蔡民強先生把傳統刺繡和國際時尚相結合,把潮繡廠發展成一個刺繡為配套、時尚為主流的婚紗晚禮服集團企業;幾十年來,蔡民強、李春亮先生走遍全國各地,深入研究傳統刺繡技藝,廣泛吸納各大名繡之所長,遏力推動中國刺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積極培養新人,開拓並培育新的研發基地,經過不懈努力,宏偉大作不斷問世。

進入21世紀以來,他們的刺繡藝術作品不斷亮相於中國國際時裝周和中國高等藝術院校。2016年6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巴黎中國文化中心的支援下,他們的刺繡大作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得到包括法國吉美博物館(Musée Guimet)館長在內的巴黎文博界、時尚界的高度評價。這次莫斯科展出的作品當中,彙集了被譽為“中國刺繡之最”的歷史名畫巨幅刺繡《阿房宮》(原作者為清代畫家袁江)、繡線細逾髮絲的精心佳作《維摩教演圖》(原作者為北宋畫家李公麟)、表現近代中國江南風情和繡坊文化的《南鄉舊夢》(原作者為當代畫家張孝友)等歷代名家大作的刺繡藝術品,還有中西式婚嫁文化相結合的純手工刺繡婚紗和金銀線立體刺繡的龍鳳褂裙等服飾品。”

這些展品凝聚著蔡民強、李春亮兩位中國刺繡藝術家的心血,表達了兩位大師的藝術追求和工匠精神,展示出中國刺繡藝術的歷史傳承與當代創新,傳遞出中國文化歷久彌新的內涵與魅力。

據悉,2016年6月份“錦繡絲路——中國精品刺繡藝術展”赴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境外首展轟動了巴黎乃至歐洲地區,與海內外一流藝術家合作,不斷深入研究,不斷衝刺高地,充分挖掘刺繡的藝術表現力已成為名瑞集團中國刺繡研究中心的發展戰略。如今,第二次站在國際舞臺的蔡民強先生和李春亮先生更清楚自己的使命,更堅定自己的信念,這場在莫斯科十二月裡閃亮登場的中華刺繡展,將吹起俄羅斯冬日裡的一股藝術暖流,在中華民族振興的“中國夢”中、在“堅定文化自信”中,“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有著他們執著追求的理想明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