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國家寶藏》刷屏,乾隆一直被人詬病的農家樂審美終於被洗白了?

每一座博物館, 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

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 都讓人為之嘆服!

一夜之間, 我們被一檔綜藝節目刷屏了, 首先來看看這炫酷的開場···

講真, 國寶“走入”民間, 這一天我們等了太久了。

001號講解員張國立在開場中這樣說到:“一看到這炫酷的開場就知道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 有多年輕?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不知道有多少人聽到這上下五千年的時候精神為之一振,

融入在血液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這就是不容置疑的文化自信!

在第一期節目中, 無論是象徵中華兒女對祖國大好河山傾心讚揚的《千里江山圖》, 還是記錄著文字演變、承載厚重歷史的石鼓, 都讓我們為之折服。

不過, 贏得最多討論度的恐怕要屬乾隆年間燒制的“各種釉彩大瓶”, 王凱和幾位老師在小劇場中的精彩演繹, 掀起了全名diss乾隆農家樂審美的浪潮, 咱先發圖感受一下,

話說雍正皇帝在位期間, 瓷器一直走的都是素雅端莊的小清新路線, 沒想到乾隆皇帝會和皇阿瑪的審美相差如此之大, 怎麼奢華怎麼複雜怎麼來, 再加上“各種釉彩大瓶”這名字取得如此隨意, 所以網友紛紛調侃到這農家樂審美也是沒誰了啊!

其實這還真不怪乾隆皇帝, 這與當時國家的綜合國力可是有直接關係的。

清代乾隆時期歷時60年, 是封建社會發展的太平盛世。 此時, 由於乾隆皇帝嗜古成癖, 對瓷器情有所鐘, 再加之督陶官唐英對景德鎮禦窯廠的苦心經營, 一大批身懷絕技的名工巧匠彙集於景德鎮, 致使禦窯廠的瓷器生產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都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特別是各種新奇淫巧的製品層出不窮, 其工藝技術之高可謂鬼斧神工。

這件“各種釉彩大瓶”, 集各種高溫、低溫釉、彩於一身, 素有“瓷母”之美稱, 集中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制瓷技藝,

傳世僅此一件, 彌足珍貴, 它的誕生可是標誌著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頂峰!

專家在講解“各種釉彩大瓶”時說道:它集10多種高低溫釉、彩於一身, 而且各種釉、彩均發色純正, 如此複雜的工藝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種釉、彩化學性能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完成, 甚至從工藝上說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無論是多次燒制還是拼接都太難了,所以專家給出的0.23%的成功率都是高估了。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的民族,或許今天我們更能理解乾隆非要燒制一件超越古今的集大成瓷器的用心。這份浩蕩的乾坤中,是承千年文明,舉一朝實力,造萬世傳奇的雄心,是鼎盛王朝,就該海納百川的自信!

甚至從工藝上說幾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無論是多次燒制還是拼接都太難了,所以專家給出的0.23%的成功率都是高估了。

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斷創造奇跡的民族,或許今天我們更能理解乾隆非要燒制一件超越古今的集大成瓷器的用心。這份浩蕩的乾坤中,是承千年文明,舉一朝實力,造萬世傳奇的雄心,是鼎盛王朝,就該海納百川的自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