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龐學勤:“雷振林”圓了我一生演藝夢

龐學勤, 1929年5月4日出生於江蘇省阜東縣東坎鎮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1944年投身革命, 曾隨軍南下, 挺進大別山, 參加過淮海戰役, 在部隊當過文化教員、文工團員、炮兵連指導員。 代表作品有《兵臨城下》、《烈火中永生》、《花園街五號》等。

——題記

龐學勤一生演了許多電影, 扮演了不少經典角色, 然而他最鍾情的, 還是《戰火中的青春》;他最滿意的人物, 還是“雷振林”。

他說得無比堅決, 不是“之一”。

龐學勤喜歡電影, 天生也是演電影的料。 然而在拍攝《戰火中的青春》之前, 卻總有領導盯著他, 北京電影學院“團委書記”、文化部副部長夏衍的“秘書”、電影局的“工會主席”等職務都紛紛瞄上他。 次數多了, 連他自己也懷疑起自己來, “是我演戲不好嗎?”“我的模樣像‘領導’?”

他一遍又一遍推辭, 只緣於心底那一團不滅的電影夢。

龐學勤第一次登上銀幕是1956年在林農導演的《邊寨烽火》

出演《戰火中的青春》之前, 在長影廠工作的龐學勤已經參加了《邊寨烽火》、《古刹鐘聲》、《心連心》、《党的女兒》等多部影片的拍攝。 或許是受那個年代思潮的影響, 影片大多在不同程度上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 而龐學勤,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演完這些戲之後還“不紅啊!”

或許有龐學勤“不紅”的因素在內, 才總有人打他的主意讓他棄演從官。

就在龐學勤無比忐忑之際, 機會來了。 有一天, 正緊鑼密鼓拍攝影片《朝霞》的龐學勤在長影的大食堂吃飯, 導演王炎走過來遞給他一樣東西:“給你看個本子。 ”龐學勤一看, 劇名正是“戰火中的青春”。 龐學勤利用拍戲間隙很快看完這個本子, 並深深喜歡上這部電影。 對影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 也在心裡有了很深的瞭解。

兩三天之後, 再遇王炎。 問他:“你喜歡哪個角色?”龐學勤想了想說, “連長!給了我一定把他演好!”

“這是真話?”王炎盯了他問, “那個排長, 你不喜歡?”王炎說的“排長”, 就是“雷振林”, 《戰火中的青春》男主角。 王炎追問:“你想不想演?”

“當然想演!”龐學勤毫不猶豫地回答,

“而且自信能演好!”其實, 這個角色龐學勤早已做了瞭解, 只是他不好意思直接跟導演講, 怕萬一被拒絕, 面子上下不來。 現在導演主動提出讓他演, 他發自內心地歡喜。

就在龐學勤信心滿滿地做準備時, 卻出現了麻煩。 當時, 長影廠廠長亞馬不同意導演報上來的名單, 說白了是不同意龐學勤演“雷振林”。

為什麼?亞馬廠長的理由是, 龐學勤給人的感覺是一副知識份子形象, 演“指導員”、“偵察科長”類的沒有問題, 而“雷振林”卻虎裡虎氣、猛打猛衝、歪戴帽子、不系扣子, 還掛著個大洋刀, 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十足。 讓龐學勤扮演“雷振林”, 亞馬廠長的原話就是“糟蹋了龐學勤”。

原來, 廠長也是好意。 然而王炎也是倔脾氣:“我就覺得龐學勤好!‘雷振林’非他莫屬!”

在拍攝短短三個月中, 龐學勤下決心要改變人們心中他溫文儒雅的形象, 一定要塑造一位敢打、敢拼、傲氣、倔強, 有火一般激情的基層指揮員形象。 為此龐學勤一面苦練體魄, 一面琢磨人物性格。 他幾乎翻動了腦子裡的全部記憶, 調出多年積累的全部生活素材,精挑細選,把最精華的東西毫不吝嗇地全部用在“雷振林”身上。而且,為了更好地找准感覺,他還剃成光頭,希望突出“兵”的氣質。那段時間,龐學勤全身心投入雷振林這個角色當中,完全忘卻了自己。一次在拍“高山”第一次下排的戲時,他們按導演的要求先進行“試演”,然而當“雷振林”向全排戰士“神氣活現”地介紹完“高山”時,導演卻喊了一聲“停!”這時他才發現,剛才“試戲”的一幕,導演已悄悄讓攝像師全部拍了下來,並且非常成功。

《戰火中的青春》劇照

為了“雷振林”,龐學勤確實是太投入了,只要進了

《戰火中的青春》攝影棚,他每時每刻都是“雷振林”。當時,他在《朝霞》與《戰火中的青春》兩個劇組間往來穿梭,白天是“林校長”,晚上是戰場上的“雷排長”。然而,就在這麼忙碌的關鍵時候,卻傳來他的父親因病去世的消息。當領導徵求他意見時,他為了不影響兩部影片的進度,把眼淚咽進肚裡繼續拍戲,沒有回家送父親最後一程。

日夜連軸轉,龐學勤終於扛不住了。一天,《朝霞》劇組一直等不到他,全組70多號人四處尋找,把他家的門快敲爛了還是不見人影。就在全組上下焦急萬分、全廠都炸開鍋之際,有人無意間在服裝道具庫發現了呼呼大睡的龐學勤。原來,他拍完《戰火中的青春》後去換服裝時,看看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便想先休息一會兒,沒想到這一睡就過頭了。

《戰火中的青春》上映後,很快成為“慶祝建國10周年國產新片展覽月”中的優秀影片。有人評價,那年展出的35部新片中,《戰火中的青春》是1959年中國電影鮮花中開得尤為豔麗的一朵。影片公映後,龐學勤一下子便紅起來,全國觀眾對他的喜愛如潮水般湧來,許多年輕人更是因此燃起想去當兵的念頭與激情。龐學勤隨著“雷振林”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中國電影畫廊中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典型男子漢。龐學勤這個英俊瀟灑的“硬派小生”,在角色塑造上也成功地實現了華麗轉型,成為影迷們心中狂熱崇拜的偶像……

調出多年積累的全部生活素材,精挑細選,把最精華的東西毫不吝嗇地全部用在“雷振林”身上。而且,為了更好地找准感覺,他還剃成光頭,希望突出“兵”的氣質。那段時間,龐學勤全身心投入雷振林這個角色當中,完全忘卻了自己。一次在拍“高山”第一次下排的戲時,他們按導演的要求先進行“試演”,然而當“雷振林”向全排戰士“神氣活現”地介紹完“高山”時,導演卻喊了一聲“停!”這時他才發現,剛才“試戲”的一幕,導演已悄悄讓攝像師全部拍了下來,並且非常成功。

《戰火中的青春》劇照

為了“雷振林”,龐學勤確實是太投入了,只要進了

《戰火中的青春》攝影棚,他每時每刻都是“雷振林”。當時,他在《朝霞》與《戰火中的青春》兩個劇組間往來穿梭,白天是“林校長”,晚上是戰場上的“雷排長”。然而,就在這麼忙碌的關鍵時候,卻傳來他的父親因病去世的消息。當領導徵求他意見時,他為了不影響兩部影片的進度,把眼淚咽進肚裡繼續拍戲,沒有回家送父親最後一程。

日夜連軸轉,龐學勤終於扛不住了。一天,《朝霞》劇組一直等不到他,全組70多號人四處尋找,把他家的門快敲爛了還是不見人影。就在全組上下焦急萬分、全廠都炸開鍋之際,有人無意間在服裝道具庫發現了呼呼大睡的龐學勤。原來,他拍完《戰火中的青春》後去換服裝時,看看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便想先休息一會兒,沒想到這一睡就過頭了。

《戰火中的青春》上映後,很快成為“慶祝建國10周年國產新片展覽月”中的優秀影片。有人評價,那年展出的35部新片中,《戰火中的青春》是1959年中國電影鮮花中開得尤為豔麗的一朵。影片公映後,龐學勤一下子便紅起來,全國觀眾對他的喜愛如潮水般湧來,許多年輕人更是因此燃起想去當兵的念頭與激情。龐學勤隨著“雷振林”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中國電影畫廊中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典型男子漢。龐學勤這個英俊瀟灑的“硬派小生”,在角色塑造上也成功地實現了華麗轉型,成為影迷們心中狂熱崇拜的偶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