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三晉瑰寶: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傳統名點。 是純手工用面做成的花式各樣的饅頭, 從而命名為花饃。 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 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傳承發展到今天, 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 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聞喜花饃有“花糕”、“花饃”、“吉祥物”、“盤頂”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花糕非常像現在城市裡的蛋糕, 是圓形、夾層、上蓋合成的圓扁形花饃。 花饃是用圓形、桃形、魚形等麵團作為花饃主體, 出籠後插上所需面花。 吉祥物多以動物為主。 盤頂花饃仍屬於是祭祀活動中擺在食籮頂節的專用花饃,

只能觀賞, 不能食用。

花糕

花饃

吉祥物

盤頂

聞喜花饃的製作工藝相當講究。 從麥子的篩選、晾曬到麵粉的加工,從制酵、發麵到捏形、蒸制,以及成形和著色等,無處不精益求精。 要做出一個像樣的花饃,至少需要4到5天,一個花饃需要9個大工序即凝水、籮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饃、蒸制、著色、插面花, 100多道小工序,全靠手工揉捏而成。

民間藝人正在製作花饃

聞喜花饃製作過程要經過9道工序:首先用篩子、簸箕篩小麥, 簸淨雜物, 再用水淘洗, 而後裝進竹籃或布袋放在陰涼處凝水, 存放一日, 便於麥粒皮與麥粒分離。

第二步是專門選取精粉, 再用最細的絲制面籮過一遍, 去掉其中的粗粉粒和碎麥皮。

第三步是選取少量特製酵母摻進一定數量的籠面,

用水攪和後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進行初期發酵。

第四步是酵面發好後, 按蒸饃量的多少, 摻進等量麵粉, 用溫水和勻後, 進行揉制, 至少要反復揉8遍, 以瓷光有筋、軟硬適度為標準, 軟硬度很重要, 硬了蒸不虛, 易裂口, 軟了易變形。

第五步是捏形, 通常由大家公認的能婆婆、巧媳婦擔當, 她們憑自己高超嫺熟的捏塑技術, 依據提前商定好的花饃品種, 主體配件分開捏制或一體捏制。

第六步就是把捏好的花饃雛形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用棉被蓋好,讓其適度發虛。

第七步是開水上籠,急火上氣,籠圈封嚴,大小分蒸,落氣出籠。

第八步是花饃出籠後,趁熱用食品色點染、描繪。

第九步是待花饃晾妥後,根據形狀總體的需要,用竹簽插上陪襯的面花,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面塑藝術品。

在2012年舉辦的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上聞喜花饃創造了四項世界紀錄。

這四項世界紀錄是:最高龍王——高14米的龍王神像面塑,由聞喜縣畖底鎮眾村民製作。龍王是用麵粉、鋼筋和泡沫三部分組合而成,用泡沫45立方米,用麵粉是2000餘斤,鋼架結構有三噸之多。歷時半個月時間,由20多個人做出來;

最長神龍——神龍面塑曲線長30.05米,由禮元鎮阜底村製作,該龍先後用了100多公斤白麵,用工每天80到100人,製作長達15天;

最大花饃——龍騰盛世大花饃,高4.06米,直徑2.012米,該花饃一層一層堆高,近二十層的饃饃像生日蛋糕一樣,最上層是天安門城樓的造型,下面還盤著九條世龍,底座的第二層是56朵向日葵象徵著56個民族團結興盛,第三層是百花爭豔,第四層是四季發財,第五層是五穀豐登;

龍騰盛世大花饃

最大花饃群——裴氏宰相將軍群塑,由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村民一起製作。裴氏宰相將軍群塑共有113尊聞喜歷史人物花饃造像,平均身高為1.8米,該作品用龍骨搭架子,上面再纏層布,再塗上面,籠鍋蒸熟以後就是饃的性質,做出來以後再用彩繪把像勾勒出來,先後用了2噸白麵。

聞喜花饃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蒸制麵食。不同類型的花饃有著不同的用途:男女青年結婚時,新郎家要給新娘家蒸“上頭糕”花饃,待新娘出門時,媽媽要將“上頭糕”的根部一段裁下來,讓一對新人帶走,意為女兒應在婆家紮根,其餘切成片分送給親戚和鄰居,表示喜鳥兒翔遠了;給老人蒸的壽糕花饃,周圍有九隻造型優美的獅子族擁著一朵怒放的菊花,寓意“九世共居”。

第六步就是把捏好的花饃雛形放在溫度適宜的地方,用棉被蓋好,讓其適度發虛。

第七步是開水上籠,急火上氣,籠圈封嚴,大小分蒸,落氣出籠。

第八步是花饃出籠後,趁熱用食品色點染、描繪。

第九步是待花饃晾妥後,根據形狀總體的需要,用竹簽插上陪襯的面花,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面塑藝術品。

在2012年舉辦的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上聞喜花饃創造了四項世界紀錄。

這四項世界紀錄是:最高龍王——高14米的龍王神像面塑,由聞喜縣畖底鎮眾村民製作。龍王是用麵粉、鋼筋和泡沫三部分組合而成,用泡沫45立方米,用麵粉是2000餘斤,鋼架結構有三噸之多。歷時半個月時間,由20多個人做出來;

最長神龍——神龍面塑曲線長30.05米,由禮元鎮阜底村製作,該龍先後用了100多公斤白麵,用工每天80到100人,製作長達15天;

最大花饃——龍騰盛世大花饃,高4.06米,直徑2.012米,該花饃一層一層堆高,近二十層的饃饃像生日蛋糕一樣,最上層是天安門城樓的造型,下面還盤著九條世龍,底座的第二層是56朵向日葵象徵著56個民族團結興盛,第三層是百花爭豔,第四層是四季發財,第五層是五穀豐登;

龍騰盛世大花饃

最大花饃群——裴氏宰相將軍群塑,由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村民一起製作。裴氏宰相將軍群塑共有113尊聞喜歷史人物花饃造像,平均身高為1.8米,該作品用龍骨搭架子,上面再纏層布,再塗上面,籠鍋蒸熟以後就是饃的性質,做出來以後再用彩繪把像勾勒出來,先後用了2噸白麵。

聞喜花饃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蒸制麵食。不同類型的花饃有著不同的用途:男女青年結婚時,新郎家要給新娘家蒸“上頭糕”花饃,待新娘出門時,媽媽要將“上頭糕”的根部一段裁下來,讓一對新人帶走,意為女兒應在婆家紮根,其餘切成片分送給親戚和鄰居,表示喜鳥兒翔遠了;給老人蒸的壽糕花饃,周圍有九隻造型優美的獅子族擁著一朵怒放的菊花,寓意“九世共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