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六氟磷酸鋰漲價明顯,這些公司或將受益

隨著國內主流車企產能的大幅釋放, 今年以來六氟磷酸鋰價格持續下跌, 不過到了四季度, 由於新能源汽車下游需求的擴張,

以及“積分制”等政策層面的影響, 六氟磷酸鋰價格從15萬元/噸止跌回升, 並持續上漲。 企業層面包括多氟多、天賜材料、必康股份、宏源藥業等六氟磷酸鋰廠商基本都啟動了擴產計畫。

市場人士分析, 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將帶來上游鋰電池材料的供不應求, 另外, 隨著補貼的下降明年新能源汽車獲將迎來搶裝潮。 因此, 未來一段時間內, 六氟磷酸鋰的供應緊張情況將持續存在。 另一個角度看, 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筆者梳理了若干當前國內市場熱門的六氟磷酸鋰企業, 供投資者買入參考及長期跟蹤。

多氟多:行業領跑者 地位顯赫

作為國產六氟磷酸鋰的領跑者, 多氟多的行業地位及成就是必須認可的。

在2006年-2014年期間, 鋰電池電解液的原材料——六氟磷酸鋰一直為日本的瑞星化工、森田化學和關東電化等企業所壟斷, 當時毛利率高達80%, 價格也高得離譜。

有業內人士介紹, 彼時想去日本企業學習, 但連廠門都進不去, 想買技術但花錢也買不來。 作為國內無機氟化工的領軍企業, 多氟多決定攻克這一技術。 其團隊奮鬥8年, 終於實現六氟磷酸鋰的“自造”。

必康股份:資深老將 工藝成熟客戶穩定

2015年, 必康股份借殼九九久上市, 保留九九久此前的新能源業務, 也是國內涉足六氟磷酸鋰的資深老將。

2016年必康股份六氟磷酸鋰產能為2000噸/年, 生產工藝成熟, 產品品質穩定, 擁有穩定的客戶群體, 產能已完全釋放並持續滿負荷運行。

2017上半年, 新增的3000噸產能實現投產。

天賜材料:6000t/a液體六氟磷酸鋰投產 自給自足是目標

2016年, 天賜材料自產六氟磷酸鋰未能滿足電解液生產的需求, 部分外購。 今年上半年, 天賜材料6000t/a液體六氟磷酸鋰實現投產, 目前具備超過4000噸的六氟磷酸鋰產能, 超過4萬噸的電解液產能。 天賜材料總裁徐金富曾對外表示, 公司的目標是在未來兩年構建2萬噸六氟磷酸鋰和15萬噸電解液的產能。

自收購東莞凱欣後, 天賜材料電解液總體產量及產值均居第一, 成為全國最大的電解液供應商。 通過自產六氟磷酸鋰, 天賜材料已經構建了其獨特的成本管控體系, 也將成為其長期優勢。

宏源藥業:進入比亞迪供應體系 實力雄厚工藝成熟

作為新三板明星企業,

宏源藥業本來是一家製藥公司,主要業務是“乙二醛等有機化學原料,乙醛酸、2-甲基咪唑、2-甲基-5-硝基咪唑等醫藥中間體,甲硝唑、苯醯甲硝唑等原料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不過基於對新能源電池的市場預期以及原有的化工技術基礎, 從2010年開始, 宏源藥業就開始投建六氟磷酸鋰生產線。 期間公司與武漢大學展開深度合作, 共同開發的“用流變相反應法生產六氟磷酸鋰”技術更是被湖北省科技廳鑒定為科學技術成果,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目前宏源藥業已具備成熟的六氟磷酸鋰生產技術、管理經驗,獲得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有4項, 實用新型專利2項。

也正是經過長達6年多的技術研發、攻關, 讓宏源藥業在動力電池市場風起時借助投產六氟磷酸鋰擴展業務鏈,

帶來了業績增長的新引擎。

2016年, 巨集源藥業的業務結構出現了明顯變化。 年報顯示, 巨集源藥業2016年六氟磷酸鋰業務營收由2815萬元達到1.53億元, 占總營收比例也從2.81%提升到14.22%, 提升了近12個百分點;巨集源藥業的第一大客戶由原先的大連德元化工變成了比亞迪。

據瞭解, 目前巨集源藥業正在加速投產4000噸/年六氟磷酸鋰項目, 該專案基本完成主體建設工程和設備的安裝工作。 不難想像, 憑藉技術及進入一線電池客戶供應鏈等優勢, 待產能釋放後, 宏源藥業必將是六氟磷酸鋰市場的一名悍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