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人不敢說的那個字,被這獲獎片碰到了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從小, 我們被教育——

世上只有媽媽好。

世上只有媽媽好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投進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注意, “了”在這, 是“完結”, 意思是, 幸福永不完結。

但, 唱是唱, 事是事。

臺灣新導演黃惠偵, 對這首歌就有她的理解——

她的“了”, 是了結的“了”。

黃惠偵把和她媽媽之間的事, 拍出今年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的高度。

《日常對話》

海報上的, 就是黃家母女。

黃綠色的是黃惠偵本人, 青藍色那位是她媽媽。

青黃不接。

片名《日常對話》, 對話的兩人, 一個朝東, 一個朝西, 連一丁點眼神都沒接上。

這還叫什麼母女, 這還算什麼對話?

就像這兩個人——

一個屋簷下住了幾十年, 彼此更像是個禮貌的同屋:

媽媽阿女每天為黃惠偵備好午飯, 出門;

吃過晚飯才回家, 靜靜梳洗完畢, 回房間打開收音機, 在晚上九點睡去。

黃惠偵跟媽媽每天的交集, 就是飯桌上的菜。

她要跟媽媽說話, 甚至需要通過女兒(阿女的孫女)——

“是誰回來了?你都沒看是誰回來了。 阿嬤又給你買多多, 你要不要去拿?”

“阿嬤給你買多多你要說什麼?”

兩人有什麼大仇嗎?

真沒有。

但生我者和我生者之間, 怎會沒有一點心結呢?

美劇《隨性所欲》說的算好了:

我們花一輩子的時間

等待父母給我們道歉

他們花一輩子的時間等我們說謝謝

而我們都得不到想要的

那是99%家庭的情況, 而這家, 屬於那1%——

那個叫“阿女”的黃母, 一點也不是傳統的那種媽媽。

她不僅有石頭般粗糲的外表, 內心, 也住著一個“男人”。

是的。

阿女一點也不女, 她是女同性戀, 鐵T。

阿女

我叫阿女。

但我一點也不想當女人。

當女人多慘啊。

比如我媽, 嫁給一個家暴男, 整天打, 整天罵。

媽媽當然想過自殺, 但我把她偷偷買的農藥倒了, 嗯, 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禍不單行的是, 長大後, 我也說給了一個惡棍。

我被嫁到離家很遠的嘉義, 丈夫爛賭、酗酒, 一醉, 回來就拳腳交加。

十年, 如果殺人無罪, 我會第一個殺了他, 不, 剁成肉泥, 但我忍了十年, 帶著兩個女兒逃了出來。

之後, 我放飛了, 也許是天性, 也許是出於對男人的恐懼, 我開始撩妹——

臺北橋下的人都說, 沒有我阿女掰不彎的女人。

至於女兒……

因為沒有戶口名簿, 不能上學, 她倆小小年紀學我幹起了牽亡的營生。

(牽亡:在喪禮上做法事)

我承認, 相比家裡的女兒, 外面的女人更能讓我透氣。

你問我後悔生了女兒嗎?不後悔。

但如果重來一次, 會生嗎?那又不一定。

雖說我生她們、養她們, 但我心裡清楚, 她們討厭我。

或者這麼說吧, 希望她們討厭我。

如果她們不討厭我, 我又如何繼續過我想要的自由生活呢?

我大女兒叫黃惠偵,她結婚的時候問,“(我成家後)你打算怎麼辦”。

能怎麼辦。住公園嘛,那裡就有地方睡啊。

嗯,我大女兒黃惠偵,也許你有興趣聽她的故事。

阿女的女兒

我叫黃惠偵,阿女的大女。

十歲那年,媽媽阿女帶著我和妹妹從父親那裡逃出來,從此不再擔驚受怕。

但普通孩子的幸福,似乎離我還是很遠——

沒讀完小學就得出來工作了。

我的工作,牽亡,原本以為善事善舉,但後來才知道,這被人看不起。

而我的母親,她做午飯,卻從不陪我吃飯;她往家裡帶女人,有一個叔叔跟我說,她是變態。

雖說母親這樣對我,但我心底還是討厭不了她。

怎麼能討厭她呢?

她是我的媽媽、我女兒的外婆,是那個不說愛、不陪伴,但每天還是會做好一餐午飯,每次回家還是會給孫女帶“養樂多”的女人。

或者這麼說吧,我怨恨她。

但怨恨是因為,我在意她。

是的,也許你看出來,《日常對話》,就是為黃惠偵向她的媽媽——阿女發送的一則聊天請求。

導演,也是這片主演的黃惠偵坦言——

“我們之間坦誠地談一次這件事情,對雙方都是一種解脫。”

必須說,它不是一部標準紀錄片。

導演黃惠偵記錄者、親歷者的雙重身份,決定這做不成一部“牆上的蒼蠅”式的客觀作品。

但它努力做到客觀。

從頭到尾,導演沒伸出過一根指責的指頭,而是通過目光平靜地詢問,一點點,去解鎖她媽媽,阿女本來的樣子。

最意外的回答來自她們——

阿女的女人們

紀錄片的後半部分,驚濤駭浪。因為她們口中的“阿女”,跟前半部分輸出的,一點不一樣:

比如#會哄#。

阿女會稱呼女友們“寶貝”。

女友一:她說她很愛我,打電話的時候都叫我寶貝

女友二:她心情好的時候都會叫我寶貝

三號女友表示,她的被掰彎簡直像命中註定:

有一次我去銀行,她就在那邊打牌,我從旁邊經過。因為我很愛漂亮出門都穿洋裝,她就跟我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女生,這麼吸引我,讓我每天都朝思暮想的。”

還有,#肯花#。

隨叫隨到、端茶送水不算什麼。

聽聽一號女友怎麼說:

“我很喜歡聽歌仔戲,她就利用這一點來進攻。隨時打電話來,跟我說哪裡有演出,我們就騎摩托一起去看戲了。”

還有這個——

每年過生日都會送金飾,錢都花在這上面。

一句話:不愛江山愛美人。

最最重要的,#溫柔#。

別想歪——

很溫柔,尤其是在床上。

溫柔到什麼程度你知道嗎?

我換下來的衣服(內衣褲)都是她幫我洗的,而且不是用洗衣機,都是親手洗。

她說我覺得幫你洗內褲很爽。

說完,還做了個羞羞的表情,“也難怪她有那麼多女朋友。”

這些淡然的對話,即《日常對話》最難得的地方。

它一點也不青筋爆裂,但在平靜乃至幽默的敘述下,我們無法再假裝無視那個現實——

這些女人,都是受害者。

如果你留意,你當然可以發現,阿女的女人們,都長著一張差不多的臉。

一號從頭到尾抱著一隻狗;二號的房間全是公仔和貼紙;三號愛穿漂亮洋裝。

聯想到阿女曾滿不在乎地說:

“以前就有很多女孩(喜歡女孩子),臺北橋那裡有一大群……”

阿女的不幸,大概只是台南鄉間“一大群”女同婚姻生活的日常罷了。

這說明什麼?

她們都缺乏安全感。

豈止是她們。

阿女自己呢?

阿女兩個女兒呢?

那是誰對她們施暴?

當然有老公。

但僅僅一個人嗎?

聽聽這些對話。

“女生長大就要嫁人不然要做什麼?”

“嫁都嫁了有什麼好可憐的?”

“祖宗桌上沒有人會供奉未出嫁的女兒。”

……

在Sir看來,某種程度,《日常對話》與上禮拜安利的《嘉年華》,互為表裡。

二者都把尖刀刺向這個性別不平等的現實社會——

《嘉年華》是由點帶面,為我們攤開一個沉默而環環相扣的,向女性施暴的權力體制。

《日常對話》則是由面及點,帶我們進入一個被體制殘害的女人的世界。

兩者其實都簡潔而隱晦地指出——悲劇,絕非個例。

《嘉年華》裡,自以為置身事外的小米剛對律師說,“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回頭就被流氓痛揍。

《日常對話》裡,承受了惡語和拳頭的阿女不喜歡打罵,但她還是未能逃開暴力的詛咒,對至親習慣冷暴力。

沉默。

片尾這場遲到二十年的攤牌,Sir看到最多的,是沉默。

追問,沉默。

再追問,沉默。

流淚了,還是沉默。

原諒Sir為了你的觀影感受不能劇透更多,只能說,實拍三個多小時,其中兩個多小時的素材都是沉默。

這些留白,觸目驚心。

這些沉默,並不只是阿女對自己沒有盡到母親責任的內疚,相反,是我們社會,該對她的抱歉。

當我們心照不宣地剝奪一個女人的名字、婚姻,甚至性取向時,我們又怎能奢望她不懷疑、不反抗。

在世新大學接受採訪時,導演黃惠偵說:

我的目的是解構婚姻,讓人們知道,婚姻不該壓迫人。

想要結婚的人可以立刻去這個制度,不想進入的人不會再被指責。

其實,她解構的,又何止婚姻。

請放心,這不是一部讓你胸悶氣短的電影,結局還是留下一個溫暖的尾巴。

黃惠偵通過女兒,問外婆(阿女),“你愛我嗎”——是的,她似乎不好意思直接問。

問了三次,答了三次。

第一次,阿女回:“你這麼壞我怎麼愛你?”

看,愛是基於正面情感的。

第二次,阿女反問:“那你愛我嗎?”

看,愛是相互的。

第三次,阿女終於“受不了”糾纏,直接說——“我愛你啦”。

這時,孫女對著鏡頭笑靨如花,“阿嬤說愛我耶”。

在Sir看來,這個結局當然刻意了。

但不乏善良。

什麼是愛呢(尤其對習慣隱忍、逆來順受的中國人來說)——

愛是承諾。

它需要你輕輕說出來,再慢慢去實現。

愛又不是承諾。

當你說出來,你愛的人,就已經得到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電影首發站有下載

編輯助理:請叫我的全名達聞西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我大女兒叫黃惠偵,她結婚的時候問,“(我成家後)你打算怎麼辦”。

能怎麼辦。住公園嘛,那裡就有地方睡啊。

嗯,我大女兒黃惠偵,也許你有興趣聽她的故事。

阿女的女兒

我叫黃惠偵,阿女的大女。

十歲那年,媽媽阿女帶著我和妹妹從父親那裡逃出來,從此不再擔驚受怕。

但普通孩子的幸福,似乎離我還是很遠——

沒讀完小學就得出來工作了。

我的工作,牽亡,原本以為善事善舉,但後來才知道,這被人看不起。

而我的母親,她做午飯,卻從不陪我吃飯;她往家裡帶女人,有一個叔叔跟我說,她是變態。

雖說母親這樣對我,但我心底還是討厭不了她。

怎麼能討厭她呢?

她是我的媽媽、我女兒的外婆,是那個不說愛、不陪伴,但每天還是會做好一餐午飯,每次回家還是會給孫女帶“養樂多”的女人。

或者這麼說吧,我怨恨她。

但怨恨是因為,我在意她。

是的,也許你看出來,《日常對話》,就是為黃惠偵向她的媽媽——阿女發送的一則聊天請求。

導演,也是這片主演的黃惠偵坦言——

“我們之間坦誠地談一次這件事情,對雙方都是一種解脫。”

必須說,它不是一部標準紀錄片。

導演黃惠偵記錄者、親歷者的雙重身份,決定這做不成一部“牆上的蒼蠅”式的客觀作品。

但它努力做到客觀。

從頭到尾,導演沒伸出過一根指責的指頭,而是通過目光平靜地詢問,一點點,去解鎖她媽媽,阿女本來的樣子。

最意外的回答來自她們——

阿女的女人們

紀錄片的後半部分,驚濤駭浪。因為她們口中的“阿女”,跟前半部分輸出的,一點不一樣:

比如#會哄#。

阿女會稱呼女友們“寶貝”。

女友一:她說她很愛我,打電話的時候都叫我寶貝

女友二:她心情好的時候都會叫我寶貝

三號女友表示,她的被掰彎簡直像命中註定:

有一次我去銀行,她就在那邊打牌,我從旁邊經過。因為我很愛漂亮出門都穿洋裝,她就跟我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女生,這麼吸引我,讓我每天都朝思暮想的。”

還有,#肯花#。

隨叫隨到、端茶送水不算什麼。

聽聽一號女友怎麼說:

“我很喜歡聽歌仔戲,她就利用這一點來進攻。隨時打電話來,跟我說哪裡有演出,我們就騎摩托一起去看戲了。”

還有這個——

每年過生日都會送金飾,錢都花在這上面。

一句話:不愛江山愛美人。

最最重要的,#溫柔#。

別想歪——

很溫柔,尤其是在床上。

溫柔到什麼程度你知道嗎?

我換下來的衣服(內衣褲)都是她幫我洗的,而且不是用洗衣機,都是親手洗。

她說我覺得幫你洗內褲很爽。

說完,還做了個羞羞的表情,“也難怪她有那麼多女朋友。”

這些淡然的對話,即《日常對話》最難得的地方。

它一點也不青筋爆裂,但在平靜乃至幽默的敘述下,我們無法再假裝無視那個現實——

這些女人,都是受害者。

如果你留意,你當然可以發現,阿女的女人們,都長著一張差不多的臉。

一號從頭到尾抱著一隻狗;二號的房間全是公仔和貼紙;三號愛穿漂亮洋裝。

聯想到阿女曾滿不在乎地說:

“以前就有很多女孩(喜歡女孩子),臺北橋那裡有一大群……”

阿女的不幸,大概只是台南鄉間“一大群”女同婚姻生活的日常罷了。

這說明什麼?

她們都缺乏安全感。

豈止是她們。

阿女自己呢?

阿女兩個女兒呢?

那是誰對她們施暴?

當然有老公。

但僅僅一個人嗎?

聽聽這些對話。

“女生長大就要嫁人不然要做什麼?”

“嫁都嫁了有什麼好可憐的?”

“祖宗桌上沒有人會供奉未出嫁的女兒。”

……

在Sir看來,某種程度,《日常對話》與上禮拜安利的《嘉年華》,互為表裡。

二者都把尖刀刺向這個性別不平等的現實社會——

《嘉年華》是由點帶面,為我們攤開一個沉默而環環相扣的,向女性施暴的權力體制。

《日常對話》則是由面及點,帶我們進入一個被體制殘害的女人的世界。

兩者其實都簡潔而隱晦地指出——悲劇,絕非個例。

《嘉年華》裡,自以為置身事外的小米剛對律師說,“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回頭就被流氓痛揍。

《日常對話》裡,承受了惡語和拳頭的阿女不喜歡打罵,但她還是未能逃開暴力的詛咒,對至親習慣冷暴力。

沉默。

片尾這場遲到二十年的攤牌,Sir看到最多的,是沉默。

追問,沉默。

再追問,沉默。

流淚了,還是沉默。

原諒Sir為了你的觀影感受不能劇透更多,只能說,實拍三個多小時,其中兩個多小時的素材都是沉默。

這些留白,觸目驚心。

這些沉默,並不只是阿女對自己沒有盡到母親責任的內疚,相反,是我們社會,該對她的抱歉。

當我們心照不宣地剝奪一個女人的名字、婚姻,甚至性取向時,我們又怎能奢望她不懷疑、不反抗。

在世新大學接受採訪時,導演黃惠偵說:

我的目的是解構婚姻,讓人們知道,婚姻不該壓迫人。

想要結婚的人可以立刻去這個制度,不想進入的人不會再被指責。

其實,她解構的,又何止婚姻。

請放心,這不是一部讓你胸悶氣短的電影,結局還是留下一個溫暖的尾巴。

黃惠偵通過女兒,問外婆(阿女),“你愛我嗎”——是的,她似乎不好意思直接問。

問了三次,答了三次。

第一次,阿女回:“你這麼壞我怎麼愛你?”

看,愛是基於正面情感的。

第二次,阿女反問:“那你愛我嗎?”

看,愛是相互的。

第三次,阿女終於“受不了”糾纏,直接說——“我愛你啦”。

這時,孫女對著鏡頭笑靨如花,“阿嬤說愛我耶”。

在Sir看來,這個結局當然刻意了。

但不乏善良。

什麼是愛呢(尤其對習慣隱忍、逆來順受的中國人來說)——

愛是承諾。

它需要你輕輕說出來,再慢慢去實現。

愛又不是承諾。

當你說出來,你愛的人,就已經得到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電影首發站有下載

編輯助理:請叫我的全名達聞西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