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黃軒週一圍,你們確實演了半部好戲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最近後臺被一部大熱國劇“轟炸”。

毒飯們瘋狂催更。

不說不行, 今天就來——

《九州·海上牧雲記》

註定是一部年度大劇。

播出前, 片花驚豔了粉絲, 卻遭衛視退劇, 開播時間一延再延。

播出後, 4小時點擊量破億, 至今穩居熱播第一位;豆瓣評分8.1, 在國產劇中並不低。

因為相似的題材——魔幻、史詩、群雄逐鹿。

不斷有人這樣作比——

中國版《權遊》?

言過其實了。

應該說——這是部亮點與槽點齊飛的大劇。

前者讓我們看到了接近《權遊》的可能性;

而後者, 將我們的想像拖回到國產劇的現實。

是時候不吹不黑地評價它了。

來, 先說閃光的。

看海報上幾個大字:東方魔幻史詩巨制。

這幾個字, 你一定不陌生。

它的各種排列組合, 你更不會陌生。

講真, 在這些“巨制”中, 《海牧》是最有底氣說這句話的。

起碼它做到了魔幻和東方。

改編自今何在同名小說, 講述九州六族(誇父與人族、河絡與羽族、陸上種族與海中鮫人)的奇幻故事。

小說寫魔幻情節, 費的是筆墨;但拍成影視劇, 要費(大)錢。

《海牧》為此耗資三億, 從籌備到殺青, 歷時2年, 拍攝週期足足9個月, 工作人員最高達1000人, 演職人員出演超50000人次。

現在號稱大投資、大製作的劇不少, 但《海牧》是少有的,

沒有“洗錢”嫌疑的一部。

它的畫面讓你相信, 真金白銀花出去了。

外景從沙漠草原再到冰川海洋, 從騎馬跋涉到兩軍交戰, 都是真實實景拍攝, 地點包括新疆、象山、北京、南京、日本。

服道化, 更是無比精細。

設計手稿超10000張, 道具陳設占地面積60000平方米, 兵器超12000件, 馬具超500套, 梳妝道具製作工時累計達36000小時。

全都根據不同族人的地域和生活習性來設計:碩風部的不羈粗狂, 人類皇族的雍容華貴, 魅族的飄逸靈氣……

還有, 現在誇一部連續劇最常用到的詞——電影感。

導演曹盾, 攝影師出身, 在此劇貢獻了教科書級別的鏡頭語言,

運鏡講究, 構圖精心, 巧用光影, 構建了一套超脫於一般國產劇的視覺美學。

這還不夠。

如果僅僅看上去美,那也不過是精緻的死物。

為了讓這個世界更飽滿可信,《海牧》特地塗上了一抹濃重的東方色彩——禮。

這不只是禮貌、禮儀,它更是權力與等級的日常演練。

《海牧》的禮儀指導李斌說,禮是他們(角色)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東西。

在第3集中,就展示了一整套繁蕪的程式和儀軌。

皇后出場,秀女層層下跪;皇后坐正,秀女還要轉身再拜;蘇語凝被判為未來皇后,其他人朝她再拜。

煩不煩?現代人都覺得囉嗦得要命,但在古代(尤其是皇宮),人家就信這個。

在不厭其煩的儀式感當中,其實是權力的極端不對稱。

它要求人無限地屈服,也縱容著當權者的無限膨脹。

《海牧》不是在開頭做做樣子而已,哪怕到了30集,這種對儀式感的強調也沒有鬆懈。

皇后去給蘇語凝送嫁衣,進屋,停步,等侍女撩起捲簾高過頭飾,她才走過,整個過程完全是潛移默化的。

而對於瀚北碩風部落,禮儀就參照了遊牧部落。

他們住在草原的遊牧民族,信仰盤韃天神,類似于蒙古的長生天。

每次打仗前,都會往臉上塗抹死亡臉譜,表明自己對死神的無畏,有點像印第安人的傳統。

下圖:《獵凶風河谷》中準備赴死的印第安人

《海牧》中的禮儀,或虛構,或借鑒歷史,都給觀眾一種代入感——

所有的人物(就像)是真實活在九州世界裡的。

從這些層面看,《海牧》絕對算是一部製作頂級的良心劇。

東方,它有;魔幻,它也有。

別忘了,後面還有倆字:史詩。

《海上牧雲記》的確是奔著史詩去的。

故事格局大,拍攝體量大,人物多關係複雜,題材更是囊括:部落戰爭、後宮爭鬥、朝廷內政、少年熱血、人魅愛情……

但,這就寫成了史詩嗎?

不得不說到《海牧》(也是國產劇普遍)的軟肋了,不是節奏慢,不是剪輯混亂,而是世界觀的局促。

它構建了一個宏大精美的世界,卻在裡面上演了一出……

“權力的兒戲”。

劇中大多數人一出生,就被算出了星命。

牧雲笙(黃軒 飾),皇帝和魅族生下的皇子,星命卻預言他繼位後將引發天下大亂;穆如寒江(竇驍 飾),朝中重臣的兒子,星命預言他將篡位;還有碩風和葉(週一圍 飾),他將成為天下的王……

“預言終將實現”的設定本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不該讓一望無際的宿命感淪為刻意的安排。

比如,寒江在牢房第一次見碩風和葉,話不投機只說兩句,兩人就交心做兄弟;寒江與牧雲笙初次見面,同樣如此,兩句話之後寒江就承諾:以後我保護你,然後不顧危險,帶他出逃。

三人相遇時(注意,這時牧雲笙和碩風才第一次見面,寒江與碩風不過第二次見)就各自說出了身世,發現彼此命相犯沖。

說完,牧雲笙哭著離去說我要為你們找一個答案;寒江與碩風悲壯抱頭宣誓,兄弟到此為止,再見就是仇敵。

太像小孩子,說變臉就變臉。

而驅動劇中的人物奔向自己宿命的力量,又是什麼呢?

20多集看下來,Sir發現每個人都是癡情種。

皇帝愛上魅族銀容,卻被迫親手殺她;皇后真心愛皇帝,但皇帝一點不愛她;

牧雲笙愛上盼兮,卻因為擔心自己傷害別人,所以刻意遠離;

蘇語凝愛上穆如寒江,放著人人爭搶的皇后不當……

所有人的矛盾,幾乎都起於一個情字。

有謀逆之心的王爺(王千源 飾)更對皇后說出最肉麻的情話——

天下

只不過是我失去你的一種補償

這……Sir還能說什麼?

Sir只能為你們唱一首《戀愛大過天》,歌詞是“當然,現在我未成年,讓我膚淺,只知戀愛大過天”,別忘了你們都是成年人了,能不能別像個初中生一樣。

劇情乾貨不多,對此今何在對比了書和劇的區別——

小說:穆如軍與瀚北八部會戰朔風原。戰況血腥慘烈。(20字)

電視劇:五集!(為這20字花的錢能有一個億吧)

好像,拍不出史詩是因為缺錢。

現在的《海牧》,花得起這個錢了,製作突飛猛進了,而我們卻發現,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世界觀也不是一天養成的。

在錦衣華服之下,它還是暴露了人物與故事的虛弱。

所以回到《海牧》的兩極爭議,比起一味的黑或吹,Sir更想說,這是一部可惜而可敬的劇。

無論如何都得承認——

它甩開一眾國產劇,朝我們自己的魔幻史詩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雖然這,離那個目的地實在還太遠、太遠……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話,愛奇藝有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這還不夠。

如果僅僅看上去美,那也不過是精緻的死物。

為了讓這個世界更飽滿可信,《海牧》特地塗上了一抹濃重的東方色彩——禮。

這不只是禮貌、禮儀,它更是權力與等級的日常演練。

《海牧》的禮儀指導李斌說,禮是他們(角色)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東西。

在第3集中,就展示了一整套繁蕪的程式和儀軌。

皇后出場,秀女層層下跪;皇后坐正,秀女還要轉身再拜;蘇語凝被判為未來皇后,其他人朝她再拜。

煩不煩?現代人都覺得囉嗦得要命,但在古代(尤其是皇宮),人家就信這個。

在不厭其煩的儀式感當中,其實是權力的極端不對稱。

它要求人無限地屈服,也縱容著當權者的無限膨脹。

《海牧》不是在開頭做做樣子而已,哪怕到了30集,這種對儀式感的強調也沒有鬆懈。

皇后去給蘇語凝送嫁衣,進屋,停步,等侍女撩起捲簾高過頭飾,她才走過,整個過程完全是潛移默化的。

而對於瀚北碩風部落,禮儀就參照了遊牧部落。

他們住在草原的遊牧民族,信仰盤韃天神,類似于蒙古的長生天。

每次打仗前,都會往臉上塗抹死亡臉譜,表明自己對死神的無畏,有點像印第安人的傳統。

下圖:《獵凶風河谷》中準備赴死的印第安人

《海牧》中的禮儀,或虛構,或借鑒歷史,都給觀眾一種代入感——

所有的人物(就像)是真實活在九州世界裡的。

從這些層面看,《海牧》絕對算是一部製作頂級的良心劇。

東方,它有;魔幻,它也有。

別忘了,後面還有倆字:史詩。

《海上牧雲記》的確是奔著史詩去的。

故事格局大,拍攝體量大,人物多關係複雜,題材更是囊括:部落戰爭、後宮爭鬥、朝廷內政、少年熱血、人魅愛情……

但,這就寫成了史詩嗎?

不得不說到《海牧》(也是國產劇普遍)的軟肋了,不是節奏慢,不是剪輯混亂,而是世界觀的局促。

它構建了一個宏大精美的世界,卻在裡面上演了一出……

“權力的兒戲”。

劇中大多數人一出生,就被算出了星命。

牧雲笙(黃軒 飾),皇帝和魅族生下的皇子,星命卻預言他繼位後將引發天下大亂;穆如寒江(竇驍 飾),朝中重臣的兒子,星命預言他將篡位;還有碩風和葉(週一圍 飾),他將成為天下的王……

“預言終將實現”的設定本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不該讓一望無際的宿命感淪為刻意的安排。

比如,寒江在牢房第一次見碩風和葉,話不投機只說兩句,兩人就交心做兄弟;寒江與牧雲笙初次見面,同樣如此,兩句話之後寒江就承諾:以後我保護你,然後不顧危險,帶他出逃。

三人相遇時(注意,這時牧雲笙和碩風才第一次見面,寒江與碩風不過第二次見)就各自說出了身世,發現彼此命相犯沖。

說完,牧雲笙哭著離去說我要為你們找一個答案;寒江與碩風悲壯抱頭宣誓,兄弟到此為止,再見就是仇敵。

太像小孩子,說變臉就變臉。

而驅動劇中的人物奔向自己宿命的力量,又是什麼呢?

20多集看下來,Sir發現每個人都是癡情種。

皇帝愛上魅族銀容,卻被迫親手殺她;皇后真心愛皇帝,但皇帝一點不愛她;

牧雲笙愛上盼兮,卻因為擔心自己傷害別人,所以刻意遠離;

蘇語凝愛上穆如寒江,放著人人爭搶的皇后不當……

所有人的矛盾,幾乎都起於一個情字。

有謀逆之心的王爺(王千源 飾)更對皇后說出最肉麻的情話——

天下

只不過是我失去你的一種補償

這……Sir還能說什麼?

Sir只能為你們唱一首《戀愛大過天》,歌詞是“當然,現在我未成年,讓我膚淺,只知戀愛大過天”,別忘了你們都是成年人了,能不能別像個初中生一樣。

劇情乾貨不多,對此今何在對比了書和劇的區別——

小說:穆如軍與瀚北八部會戰朔風原。戰況血腥慘烈。(20字)

電視劇:五集!(為這20字花的錢能有一個億吧)

好像,拍不出史詩是因為缺錢。

現在的《海牧》,花得起這個錢了,製作突飛猛進了,而我們卻發現,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世界觀也不是一天養成的。

在錦衣華服之下,它還是暴露了人物與故事的虛弱。

所以回到《海牧》的兩極爭議,比起一味的黑或吹,Sir更想說,這是一部可惜而可敬的劇。

無論如何都得承認——

它甩開一眾國產劇,朝我們自己的魔幻史詩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雖然這,離那個目的地實在還太遠、太遠……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想看的話,愛奇藝有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關注:Sir電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