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少生病不生病的絕招(家有兒女的趕緊收了)

什麼樣子的媽媽是個合格媽媽?

孩子

是那種孩子病了、整天抱著去醫院打點滴, 顧不上自己喝一口水、吃一口飯, 眼巴巴盼著自己的寶貝兒快些好起來的媽媽麼?

當然不是, 這樣的媽媽一定是育兒考試不及格的母親, 才會如此遭到心靈和肉體的懲罰, 要知道孩子每一次生病的痛苦, 都是抽在母親心上的鞭子啊!

沒有育兒經驗的媽媽, 往往讓孩子跟著自己的無知遭很多罪。 如果能有人告訴她們:只要做到眼尖、手勤, 就可以讓孩子少生病, 少遭罪, 那麼絕大多數媽媽會高高興興地去做, 不會偷懶。

我很幸運, 在我的女兒剛呱呱落地之時, 家裡來了一個中醫兒科專家朋友看望我和孩子。 她教了我受用頗多的“育兒三字真經”, 我回憶起來, 加上個人經驗總結如下:

可愛的孩子

第一、要防“火”

作為孩子的母親, 防“火 ”意識要強, 發現火苗, 及時熄滅, 避免後患。

這裡的“火 ” , 指的就是小孩子容易上的內火。 老百姓常說:“小孩子就怕有火, 有火才會生病。 ”兒童屬“純陽之體”, 生命力旺, 新陳代謝, 生長發育迅速, 容易出現陰陽失衡, 陽盛火旺即“上火”的現象。 而“上火”現象不僅容易發生在乾燥的秋冬季, 每逢換季或者炎熱的夏季也是寶寶“上火”的高發期,

因此這幾個節骨眼兒, 孩子也最能折騰家長。

要是能保證孩子體內沒有火, 基本上, 當爹媽的也不會經常火急火燎地抱著孩子上醫院了!

火, 一般不是一下子著起來的, 孩子的內火也不是一下子就積成病的, 一般都有徵兆可以發覺。

那個老中醫教我:每天給孩子洗澡時或哄睡覺前注意觀察孩子的幾個關鍵地方---

1.肛門:小孩子的肛門正常時是粉紅色的, 腸內有熱時, 就會呈現紅色, 顏色越深, 說明體內火越大。

一旦發現是紅色, 就要給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 比如番茄、白菜芯、甘蔗汁、或是喝點淡竹葉水、淡藤茶什麼的。

一般用梨絲、白蘿蔔絲、藕絲滴上蜂蜜, 沁出汁來給孩子吃了、喝了就很管用了。

總之, 一定是孩子喜歡的, 能接受的, 但不要太寒性的食物。

這時, 一定記住不要讓孩子吃的過飽, 尤其是熱量高的食物, 儘量不吃, 速食更是要絕對禁止。

2.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現, 說明孩子有肝火了, 這時的孩子往往容易發脾氣, 不聽話。 可以給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醬和白糖吃, 也可以榨些芹菜汁, 煮粥喝。

3.舌頭:小孩子的舌頭、舌邊若是發紅, 說明有心火了。

這時的孩子通常白天愛口渴, 晚上愛折騰, 睡不好覺。

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 比如:趕上夏天, 可以買鮮蓮子, 剝了直接給孩子吃。 還有茭白和茄子, 最好素炒、蒸, 不要用多油。

4.嘴角:仔細觀察, 有些孩子經常口角有“白茬兒”, 是口幹引起的, 說明有了脾火。

可以尋來柿餅上的柿霜給孩子沖水,

或是買來楊桃, 給孩子吃。

要是口舌生瘡、舌苔發黃, 厚膩, 那就趕緊給孩子吃點至保定之類的小中藥, 趕快把火滅了, 否則, 孩子很快就會給你顏色看看。

5.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時, 家長都應觀察孩子, 是否便得輕鬆, 順利, 孩子表情如何。 如果孩子很痛苦, 很費力才便出來, 大便又不是軟黃便, 同時還有口臭, 那就是有胃火了。

儘量給孩子空空胃, 少吃點, 喝點小米粥、百合粥, 荸薺煮水或榨汁, 都可以除胃火。

6.手心:經常牽著孩子小手時, 就摸摸孩子手心兒, 如果是涼涼的, 潮潮的, 那就放心了。 如果是幹熱幹熱的, 晚上還出汗, 那就是有虛火了。 這樣的孩子, 體質弱, 還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 傷著了, 反而更難辦。

給他捏捏積, 搓搓腳心,是個不錯的辦法。一般七八歲以內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藥的,只需小兒推拿就可解決問題.

第二,防“蔫”

防蔫

小孩子 發燒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時處理,多喝點熱水,蓋上被子,平躺休息,就會轉危為安,或是減輕症狀。

像霜打了的花一樣,耷拉了,不愛說話了,或是莫名的煩躁不安,耍賴,都是身體不適的語言。這些小孩子不會表達,可是大人得從他們的身體語言裡看出來。

還有,判斷孩子發燒是因為玩大發了,還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從是否“蔫了”來判斷,要是沒事兒,孩子不難受,他就該玩玩,該吃吃,沒個不高興的。這個尺子,來判斷幼兒急疹,最有效。

第三,防“旱”

吃葡萄的孩子

都說孩子水靈靈的,惹人喜愛,那還真是的,因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約75%都是水!而且孩子體積總量小,要是缺一點兒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說,孩子在該喝水的時候,沒有及時喝上水。

一般早晨起來,孩子要喝些溫水,喝點稀的,上午還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隨身帶著水,最多隔半個小時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覺了。但是睡前一個小時要喝水,這樣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這是媽媽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教給孩子的喝水原則,會讓他受用一輩子!因為身體有了足夠的水,才能正常運轉,不會出毛病。

我牢牢記住這老中醫的“三字經”,眼尖加手勤,孩子從此也很好帶,不愛生病。

經常給孩子做按摩,不僅長個兒而且不愛生病。她告訴我的幾個關鍵部位是:

十個手指的側面、手心、腳心:經常搓搓,可以祛火。

膝關節兩側:促進血液迴圈,關節軟骨養分供給,健脾。

從頭頂正中到尾椎骨末端:這是膀胱經走行之處,促進智力發育。

後來,我按照她的方法做,很有成效,而且我自己還總結出一個經驗:

每次孩子臨睡,把你的手搭在孩子腦後,從大椎一直往下摸,如果發現哪一處溫度比別處高,比如肺俞高,對應的是肺,那麼孩子肺內有熱,就要想辦法把肺火祛了;看看是不是大便幹了,要是幹,就得瀉瀉,吃點百合粥,涼拌萵筍絲,或是空腹喝點香油冰糖水也行。

要是膀胱俞溫度高,就要多喝水,可以適當煮點魚腥草或是蒲公英,把濕熱通過尿給排出去。

寶寶"火"來誰擋? 媽媽學做私人按摩師

愛吃的小女孩兒

一旦發現孩子有上火現象,家長要及時給孩子“滅火”。劉納推薦了一套按摩去火的方法,“對8歲以前的小孩,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是最好的。我記得一個中醫說過一句話,他說小孩子是純陽之體,能治他的病的藥就在他身上,‘身上自有大藥’。我的女兒是剖腹產,我是醫生,知道剖腹產的孩子特別容易得先天感到失調症,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孩子一生下來,就得經常給她做撫觸按摩”。

1.捏脊

具體做法是:把手搭在孩子脊柱上面,覺得哪個地方有熱,這個地方就要多多地從下往上搓,可以去火。不管愛不愛生病的孩子,每天捏脊兩次,可以增加免疫力。

2.按摩天柱穴

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弱,家長怎樣讓體質弱的孩子強健起來?有一個特別好的穴位,就是天柱穴。脖子後面有兩條筋,天柱穴就在後面凸起的地方。經常按一按,擦一擦,讓這個地方受一些刺激。經常做,孩子的火就會下去。

3.刮大椎穴

孩子經常咳嗽,是有肺熱。可以拿刮痧板刮大椎穴附近,這個地方會出現紅色的痧。

4.按摩天突穴

有的孩子特別容易得支氣管炎,愛咳嗽,可以按摩兩個穴位。一個是孩子第二個鎖骨跟肩關節交界的地方,可以經常按一按,對預防咳嗽特別有好處。另外一個是天突穴,在鎖骨中間。

5.搓檀中穴

孩子免疫力比較差的,每天晚上睡覺前,拿柔軟的幹毛巾,給他搓一搓檀中穴。14歲以前小孩的胸腺還在發揮功能,經常按摩,可以讓胸腺細胞比較活躍,使免疫系統比較堅固。

6.搓手指

建議早上家長送孩子去幼稚園的時候,或者是散步溜彎的時候,可以經常搓一搓孩子幾個手指的側面。這對應的是孩子的消化道,對於去火、消除食積,還有增加免疫力都非常有好處。十指連心,母親跟孩子之間的交流也可以通過手來傳遞。

7.搓腳心

晚上可以給孩子搓一搓腳心。在腳掌上有兩塊肉,中間有一個坑兒,這個地方是湧泉穴,是腎的反射區, 人體的能量都是從這個地方湧出來的。經常給孩子搓一搓湧泉穴,體內的火、毒就都排出來了,身體機能會比較健康。

提醒:按摩時要閉門關窗小心穿堂風

提醒,家長給孩子按摩或刮痧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有穿堂風,不能讓孩子著涼。因為給孩子做按摩或者刮痧,等於是促進了血液迴圈,毛孔是張開的,這個時候有風邪進來,反而會加重病情。房間的窗戶和門一定要關上,然後再進行治療。比如說孩子肺有熱了,在肺這兩個地方,給他多按一按。孩子的元氣是藏在這個地方,家長經常給他搓一搓,孩子會感覺非常舒服。對於身上這些穴位,能夠經常刺激它,讓經絡更通一些,免疫系統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小兒生長發育口訣+嬰兒日常保健藥物

1.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一聽二看三抬頭; 四撐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立; 十二個月左右能獨走.

2.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一哭二笑三認母; 四月大笑五認生; 七月無意說爸媽;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會再見; 一歲以後能說話.

3.小兒動作發育規律 :二抬四翻六回坐, 七滾八爬周會走。

4.小兒神經發育規律 :一哭三笑四認母, 七抓八語周逗人。

5.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一哭二笑三發聲; 四咿五呀六爸媽; 七八模仿九會意; 一歲娃娃會說話.

6.小兒動作發育規律 :

一看二聽三抬頭; 四撐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作九扶站; 一歲娃娃會說話

7.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2、3抬頭笑認媽,4、5翻身辨聲佳,6、7會坐學咿呀,8、9爬行10叫爸,12開步15走,看圖說話在18,3歲學穿鞋和襪 。

嬰兒日常保健藥物(絕對有用)

日常保健:

日常保健

* 珠珀猴棗散<保和堂>:主治感冒、消化不良、受驚

* 王氏保赤丸:主治輕微感冒、消化不良、舌苔厚

* 小兒七星茶:清熱、助消化、通便、定驚

感冒初起:

*喝蔥白湯(蔥白3-4段+2-3片生薑),可加點小兒專用蜂蜜。

* 用薑末炒幹,睡前包在腳心,可通鼻塞

* 喝“健兒清解液”(如有腹瀉就停喝)

* 泰瑞甯牛磺酸顆粒

風熱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感冒症狀

* 小兒金丹片(中藥)

* 王氏保赤丸

* 樋屋奇應丸<日本>

* 小兒感冒解毒靈顆粒

* 小兒感冒顆粒<同仁堂>

* 小兒速效感冒沖劑

* 板藍根

* 庫克

風寒感冒:

* 保嬰丹<香港餘仁生>

* 小兒感冒茶

* 小柴胡

* 清宣止咳顆粒

輕微感冒(打噴嚏流清涕):

* 小兒寶泰康

* 小兒金丹片

重症或病毒性感冒:

* 鴻泰牌小兒感冒顆粒(中成藥)

* 雙黃連口服液

* 艾暢滴劑<強生>

感冒帶咳嗽:

* 七厘散

女孩子

咳嗽:

* 雙黃連+川貝煮梨(喝水吃梨)――適用於肺熱咳嗽

* 羅漢果泡開水(喝汁)

* 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 小兒化痰止咳顆粒<同仁堂>

*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 小兒咳喘甯糖漿(純中藥)――適用於肺熱咳嗽

* 小兒羚貝止咳糖漿――適用於肺熱咳嗽

* 克咳止咳糖漿――適用於肺熱咳嗽

* 通宣理肺…. ――適用於肺寒咳嗽

* 清宣止咳顆粒――適用於肺寒咳嗽

* 肺力露――針對乾咳不止

* 沐舒坦――針對祛痰

發燒:

* 小兒熱速清(糖漿,中藥)――發熱初期

* 小兒退熱甯(糖漿,中藥)――發熱初期

* 清開靈

* 臣功再欣

* 美林

* 泰諾林滴劑

* 魚腥草(輸液)――高燒(39.c以上)

腹瀉:

* 媽咪愛(適合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或母乳性腹瀉,生物製劑,調節腸胃,幫助消化吸收,還可用於治便秘)

* 嬰兒素(又名“小兒健脾散”,能調節腸胃,消食,止瀉)

* 醒脾養兒顆粒<貴州>

* 麗珠腸樂

* 馬齒莧煮水喝(偏方)

消化不良:

* 一撚金膠囊

* 四磨湯口服液

* 金雙歧

* 合生元

* 腸痛水<英國吳德物次>或肥仔水

* 兒康寧糖漿

* 乳酸菌素片

* 健胃消食片

* 脾可欣

濕疹:*鬱美淨*鈹寶*艾洛松*俄羅納英膏

熱痱:*施比靈洗液*爐甘石擦劑*強生熱痱粉

金銀花煮水洗澡

尿布疹:*魚石脂軟膏*紫草油

便秘:*開塞露

鼻炎:*鼻淵舒

咽喉發炎:*小兒咽扁沖劑或咽扁顆粒

支氣管炎: *博士小兒止咳露+消炎藥*富露施

中耳炎:

*阿莫仙*希刻勞*注射用西力欣

消炎藥:*雙黃連*力欣奇*再林*阿莫西林

*新博林(輕微炎症不用抗生素,如必須用,最好先選擇頭孢類紅黴素類或大環內脂類)

夜驚:*珍珠末

蚊蟲叮咬:*白塔油*完美蘆薈膠

輕微外傷:*完美蘆薈膠*好得快噴劑

燙傷:*京萬紅*寶膚靈<寶樹堂>(注:2歲以上用)

厭食:*同笑*黃芪精

幼兒常用藥及用法:

1.保嬰丹 (可作為常用藥物,有病時按說明書上的用藥劑量,無病時可兩個星期按說明書上說明的一次藥量的1/2服用)

2.五寶散 (該藥的用處比較多,但我認為該藥對治療孩子肚痛、主要由於寒熱引起的非常有效)

3.寶寶一貼靈 (如果寶寶受了風寒等可貼一下,很有效。但是在使用時要確認寶寶對該藥是否有反應,應該半個小時左右揭開看一下,最多貼兩個小時。不要按說明書上貼得那麼久)

4.小兒退熱栓(寶寶發燒時可使用,該藥無副作用,但效果比較慢。如果燒得不是很高時使用)

5.百服寧 (該藥對高燒非常有效,尤其是醫生說一定要點滴時,39度左右時可以使用,但要比說明書用的劑時要小,因為該藥的副作用比較大,如非萬不得已,請勿使用。但要常備。注意:服用該藥後,孩子一般都不願吃東西,會持續一周左右)

6.泰諾林 (對高燒有效,降溫快。如果沒有超過39度時,請勿使用。切記凡是藥效顯著的,副作用都會很大)

7.強必林(這是小孩常用的消炎藥,對於一般的炎症都比較有效,副作用不大)

8.新血丹顆粒(該藥味特苦,但是如果孩子由於炎症而發燒時,將其與強必林一起服用,效果顯著。而且都屬中藥,沒有副作用。)

9.小兒速效感冒沖劑(廣州星群藥廠的最好。這種沖劑有許多廠家。我孩子用星群藥廠的最有效。該藥特常用。感冒初期服用。如果感冒中期則沒有效果)

10.小兒七星茶(可以平時沖在飲料中,或溫水中服用。主要是清涼。儘量不要給孩子喝S板蘭根,夏桑菊等成人清涼用品。容易引起孩子肚痛或者拉肚子)

11.珍珠粉沫(壓驚、清涼,最好是廣西的淡水珍珠。常用對孩子的皮膚也有好處。但是不要多用,由於孩子小不容易消化,兩周喝一點點是可以的)

12.抱龍丸(是中藥,對孩子受驚、驚鬧,夜啼等有效。但太苦)

13.小兒驚風散(這類藥比較多,可以選中一個廠家的。有時孩子會因為大人的不小心而受到驚嚇,鼻樑會發青。服用有效)

14.兒康寧(小孩夜啼,肚痛、消化不良有效)

15.消化水、石母生(這是消化藥,由於某個階段孩子消化不是很好時,可以服用)

16.葡萄糖酸鈣(常用補鈣藥品)

17.蛇膽川貝液(孩子咳嗽時使用)

18.咽扁沖劑(有時孩子喉嚨發炎時可以服用)

19.雙飛人(這是我家最常用的藥,蚊叮蟲咬,傷風感冒、肚痛等。由於該藥即可內服又可外用。所以我家小孩一般不管是有什麼不舒服都服用兩滴,效果不錯)

20.鵝術油(跌打損傷,燙傷。對燙傷最有效,而且不留疤痕)

以上是比較常用的藥物,一般家裡要備些酒精、碘酒什麼的。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如果有其它的情況可以諮詢醫生用藥。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一定要看說明,有些藥是不能給小孩用的。例如我們常用的花露水,清涼油、萬金油等有些是不能給小孩用的。上面都有說明。即使能用也要用水稀釋多少倍等。對於這些藥最好是不要給孩子用。在小孩用藥上,我主張:

1)能不打針就不打針;

2)能用中藥不用西藥;

3)標明小孩要注意怎麼怎麼用的,絕對不用。

4)製藥廠家儘量是名廠。在地最好是廣西、貴州一帶。什麼順德、中山、江門、湛江等地的藥我從來不買。這不是追求名牌。而是西南一帶的藥材比較真,加工粗,對孩子有好處。不容易產生抗體,副作用小。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和你朋友都有幫助請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搓搓腳心,是個不錯的辦法。一般七八歲以內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藥的,只需小兒推拿就可解決問題.

第二,防“蔫”

防蔫

小孩子 發燒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時處理,多喝點熱水,蓋上被子,平躺休息,就會轉危為安,或是減輕症狀。

像霜打了的花一樣,耷拉了,不愛說話了,或是莫名的煩躁不安,耍賴,都是身體不適的語言。這些小孩子不會表達,可是大人得從他們的身體語言裡看出來。

還有,判斷孩子發燒是因為玩大發了,還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從是否“蔫了”來判斷,要是沒事兒,孩子不難受,他就該玩玩,該吃吃,沒個不高興的。這個尺子,來判斷幼兒急疹,最有效。

第三,防“旱”

吃葡萄的孩子

都說孩子水靈靈的,惹人喜愛,那還真是的,因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約75%都是水!而且孩子體積總量小,要是缺一點兒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說,孩子在該喝水的時候,沒有及時喝上水。

一般早晨起來,孩子要喝些溫水,喝點稀的,上午還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隨身帶著水,最多隔半個小時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覺了。但是睡前一個小時要喝水,這樣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這是媽媽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教給孩子的喝水原則,會讓他受用一輩子!因為身體有了足夠的水,才能正常運轉,不會出毛病。

我牢牢記住這老中醫的“三字經”,眼尖加手勤,孩子從此也很好帶,不愛生病。

經常給孩子做按摩,不僅長個兒而且不愛生病。她告訴我的幾個關鍵部位是:

十個手指的側面、手心、腳心:經常搓搓,可以祛火。

膝關節兩側:促進血液迴圈,關節軟骨養分供給,健脾。

從頭頂正中到尾椎骨末端:這是膀胱經走行之處,促進智力發育。

後來,我按照她的方法做,很有成效,而且我自己還總結出一個經驗:

每次孩子臨睡,把你的手搭在孩子腦後,從大椎一直往下摸,如果發現哪一處溫度比別處高,比如肺俞高,對應的是肺,那麼孩子肺內有熱,就要想辦法把肺火祛了;看看是不是大便幹了,要是幹,就得瀉瀉,吃點百合粥,涼拌萵筍絲,或是空腹喝點香油冰糖水也行。

要是膀胱俞溫度高,就要多喝水,可以適當煮點魚腥草或是蒲公英,把濕熱通過尿給排出去。

寶寶"火"來誰擋? 媽媽學做私人按摩師

愛吃的小女孩兒

一旦發現孩子有上火現象,家長要及時給孩子“滅火”。劉納推薦了一套按摩去火的方法,“對8歲以前的小孩,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是最好的。我記得一個中醫說過一句話,他說小孩子是純陽之體,能治他的病的藥就在他身上,‘身上自有大藥’。我的女兒是剖腹產,我是醫生,知道剖腹產的孩子特別容易得先天感到失調症,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孩子一生下來,就得經常給她做撫觸按摩”。

1.捏脊

具體做法是:把手搭在孩子脊柱上面,覺得哪個地方有熱,這個地方就要多多地從下往上搓,可以去火。不管愛不愛生病的孩子,每天捏脊兩次,可以增加免疫力。

2.按摩天柱穴

有的孩子體質比較弱,家長怎樣讓體質弱的孩子強健起來?有一個特別好的穴位,就是天柱穴。脖子後面有兩條筋,天柱穴就在後面凸起的地方。經常按一按,擦一擦,讓這個地方受一些刺激。經常做,孩子的火就會下去。

3.刮大椎穴

孩子經常咳嗽,是有肺熱。可以拿刮痧板刮大椎穴附近,這個地方會出現紅色的痧。

4.按摩天突穴

有的孩子特別容易得支氣管炎,愛咳嗽,可以按摩兩個穴位。一個是孩子第二個鎖骨跟肩關節交界的地方,可以經常按一按,對預防咳嗽特別有好處。另外一個是天突穴,在鎖骨中間。

5.搓檀中穴

孩子免疫力比較差的,每天晚上睡覺前,拿柔軟的幹毛巾,給他搓一搓檀中穴。14歲以前小孩的胸腺還在發揮功能,經常按摩,可以讓胸腺細胞比較活躍,使免疫系統比較堅固。

6.搓手指

建議早上家長送孩子去幼稚園的時候,或者是散步溜彎的時候,可以經常搓一搓孩子幾個手指的側面。這對應的是孩子的消化道,對於去火、消除食積,還有增加免疫力都非常有好處。十指連心,母親跟孩子之間的交流也可以通過手來傳遞。

7.搓腳心

晚上可以給孩子搓一搓腳心。在腳掌上有兩塊肉,中間有一個坑兒,這個地方是湧泉穴,是腎的反射區, 人體的能量都是從這個地方湧出來的。經常給孩子搓一搓湧泉穴,體內的火、毒就都排出來了,身體機能會比較健康。

提醒:按摩時要閉門關窗小心穿堂風

提醒,家長給孩子按摩或刮痧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有穿堂風,不能讓孩子著涼。因為給孩子做按摩或者刮痧,等於是促進了血液迴圈,毛孔是張開的,這個時候有風邪進來,反而會加重病情。房間的窗戶和門一定要關上,然後再進行治療。比如說孩子肺有熱了,在肺這兩個地方,給他多按一按。孩子的元氣是藏在這個地方,家長經常給他搓一搓,孩子會感覺非常舒服。對於身上這些穴位,能夠經常刺激它,讓經絡更通一些,免疫系統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小兒生長發育口訣+嬰兒日常保健藥物

1.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一聽二看三抬頭; 四撐五抓六翻身; 七坐八爬九扶立; 十二個月左右能獨走.

2.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一哭二笑三認母; 四月大笑五認生; 七月無意說爸媽; 八月有意仿大人; 十月招手會再見; 一歲以後能說話.

3.小兒動作發育規律 :二抬四翻六回坐, 七滾八爬周會走。

4.小兒神經發育規律 :一哭三笑四認母, 七抓八語周逗人。

5.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一哭二笑三發聲; 四咿五呀六爸媽; 七八模仿九會意; 一歲娃娃會說話.

6.小兒動作發育規律 :

一看二聽三抬頭; 四撐五抓六翻身; 七爬八作九扶站; 一歲娃娃會說話

7.小兒生長發育規律:

2、3抬頭笑認媽,4、5翻身辨聲佳,6、7會坐學咿呀,8、9爬行10叫爸,12開步15走,看圖說話在18,3歲學穿鞋和襪 。

嬰兒日常保健藥物(絕對有用)

日常保健:

日常保健

* 珠珀猴棗散<保和堂>:主治感冒、消化不良、受驚

* 王氏保赤丸:主治輕微感冒、消化不良、舌苔厚

* 小兒七星茶:清熱、助消化、通便、定驚

感冒初起:

*喝蔥白湯(蔥白3-4段+2-3片生薑),可加點小兒專用蜂蜜。

* 用薑末炒幹,睡前包在腳心,可通鼻塞

* 喝“健兒清解液”(如有腹瀉就停喝)

* 泰瑞甯牛磺酸顆粒

風熱感冒或流行性感冒:

感冒症狀

* 小兒金丹片(中藥)

* 王氏保赤丸

* 樋屋奇應丸<日本>

* 小兒感冒解毒靈顆粒

* 小兒感冒顆粒<同仁堂>

* 小兒速效感冒沖劑

* 板藍根

* 庫克

風寒感冒:

* 保嬰丹<香港餘仁生>

* 小兒感冒茶

* 小柴胡

* 清宣止咳顆粒

輕微感冒(打噴嚏流清涕):

* 小兒寶泰康

* 小兒金丹片

重症或病毒性感冒:

* 鴻泰牌小兒感冒顆粒(中成藥)

* 雙黃連口服液

* 艾暢滴劑<強生>

感冒帶咳嗽:

* 七厘散

女孩子

咳嗽:

* 雙黃連+川貝煮梨(喝水吃梨)――適用於肺熱咳嗽

* 羅漢果泡開水(喝汁)

* 小兒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 小兒化痰止咳顆粒<同仁堂>

* 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

* 小兒咳喘甯糖漿(純中藥)――適用於肺熱咳嗽

* 小兒羚貝止咳糖漿――適用於肺熱咳嗽

* 克咳止咳糖漿――適用於肺熱咳嗽

* 通宣理肺…. ――適用於肺寒咳嗽

* 清宣止咳顆粒――適用於肺寒咳嗽

* 肺力露――針對乾咳不止

* 沐舒坦――針對祛痰

發燒:

* 小兒熱速清(糖漿,中藥)――發熱初期

* 小兒退熱甯(糖漿,中藥)――發熱初期

* 清開靈

* 臣功再欣

* 美林

* 泰諾林滴劑

* 魚腥草(輸液)――高燒(39.c以上)

腹瀉:

* 媽咪愛(適合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或母乳性腹瀉,生物製劑,調節腸胃,幫助消化吸收,還可用於治便秘)

* 嬰兒素(又名“小兒健脾散”,能調節腸胃,消食,止瀉)

* 醒脾養兒顆粒<貴州>

* 麗珠腸樂

* 馬齒莧煮水喝(偏方)

消化不良:

* 一撚金膠囊

* 四磨湯口服液

* 金雙歧

* 合生元

* 腸痛水<英國吳德物次>或肥仔水

* 兒康寧糖漿

* 乳酸菌素片

* 健胃消食片

* 脾可欣

濕疹:*鬱美淨*鈹寶*艾洛松*俄羅納英膏

熱痱:*施比靈洗液*爐甘石擦劑*強生熱痱粉

金銀花煮水洗澡

尿布疹:*魚石脂軟膏*紫草油

便秘:*開塞露

鼻炎:*鼻淵舒

咽喉發炎:*小兒咽扁沖劑或咽扁顆粒

支氣管炎: *博士小兒止咳露+消炎藥*富露施

中耳炎:

*阿莫仙*希刻勞*注射用西力欣

消炎藥:*雙黃連*力欣奇*再林*阿莫西林

*新博林(輕微炎症不用抗生素,如必須用,最好先選擇頭孢類紅黴素類或大環內脂類)

夜驚:*珍珠末

蚊蟲叮咬:*白塔油*完美蘆薈膠

輕微外傷:*完美蘆薈膠*好得快噴劑

燙傷:*京萬紅*寶膚靈<寶樹堂>(注:2歲以上用)

厭食:*同笑*黃芪精

幼兒常用藥及用法:

1.保嬰丹 (可作為常用藥物,有病時按說明書上的用藥劑量,無病時可兩個星期按說明書上說明的一次藥量的1/2服用)

2.五寶散 (該藥的用處比較多,但我認為該藥對治療孩子肚痛、主要由於寒熱引起的非常有效)

3.寶寶一貼靈 (如果寶寶受了風寒等可貼一下,很有效。但是在使用時要確認寶寶對該藥是否有反應,應該半個小時左右揭開看一下,最多貼兩個小時。不要按說明書上貼得那麼久)

4.小兒退熱栓(寶寶發燒時可使用,該藥無副作用,但效果比較慢。如果燒得不是很高時使用)

5.百服寧 (該藥對高燒非常有效,尤其是醫生說一定要點滴時,39度左右時可以使用,但要比說明書用的劑時要小,因為該藥的副作用比較大,如非萬不得已,請勿使用。但要常備。注意:服用該藥後,孩子一般都不願吃東西,會持續一周左右)

6.泰諾林 (對高燒有效,降溫快。如果沒有超過39度時,請勿使用。切記凡是藥效顯著的,副作用都會很大)

7.強必林(這是小孩常用的消炎藥,對於一般的炎症都比較有效,副作用不大)

8.新血丹顆粒(該藥味特苦,但是如果孩子由於炎症而發燒時,將其與強必林一起服用,效果顯著。而且都屬中藥,沒有副作用。)

9.小兒速效感冒沖劑(廣州星群藥廠的最好。這種沖劑有許多廠家。我孩子用星群藥廠的最有效。該藥特常用。感冒初期服用。如果感冒中期則沒有效果)

10.小兒七星茶(可以平時沖在飲料中,或溫水中服用。主要是清涼。儘量不要給孩子喝S板蘭根,夏桑菊等成人清涼用品。容易引起孩子肚痛或者拉肚子)

11.珍珠粉沫(壓驚、清涼,最好是廣西的淡水珍珠。常用對孩子的皮膚也有好處。但是不要多用,由於孩子小不容易消化,兩周喝一點點是可以的)

12.抱龍丸(是中藥,對孩子受驚、驚鬧,夜啼等有效。但太苦)

13.小兒驚風散(這類藥比較多,可以選中一個廠家的。有時孩子會因為大人的不小心而受到驚嚇,鼻樑會發青。服用有效)

14.兒康寧(小孩夜啼,肚痛、消化不良有效)

15.消化水、石母生(這是消化藥,由於某個階段孩子消化不是很好時,可以服用)

16.葡萄糖酸鈣(常用補鈣藥品)

17.蛇膽川貝液(孩子咳嗽時使用)

18.咽扁沖劑(有時孩子喉嚨發炎時可以服用)

19.雙飛人(這是我家最常用的藥,蚊叮蟲咬,傷風感冒、肚痛等。由於該藥即可內服又可外用。所以我家小孩一般不管是有什麼不舒服都服用兩滴,效果不錯)

20.鵝術油(跌打損傷,燙傷。對燙傷最有效,而且不留疤痕)

以上是比較常用的藥物,一般家裡要備些酒精、碘酒什麼的。要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如果有其它的情況可以諮詢醫生用藥。在使用任何藥物之前一定要看說明,有些藥是不能給小孩用的。例如我們常用的花露水,清涼油、萬金油等有些是不能給小孩用的。上面都有說明。即使能用也要用水稀釋多少倍等。對於這些藥最好是不要給孩子用。在小孩用藥上,我主張:

1)能不打針就不打針;

2)能用中藥不用西藥;

3)標明小孩要注意怎麼怎麼用的,絕對不用。

4)製藥廠家儘量是名廠。在地最好是廣西、貴州一帶。什麼順德、中山、江門、湛江等地的藥我從來不買。這不是追求名牌。而是西南一帶的藥材比較真,加工粗,對孩子有好處。不容易產生抗體,副作用小。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和你朋友都有幫助請分享到你的朋友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