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辰海妙基金陳悅天:從禦宅族到二次元捕手

+

- 文|小飯桌新媒體記者 何斌 -

作家亦舒說過, 世上女人只有兩種, 一種看《紅樓夢》, 一種打麻將。 在我理解, 男人也一樣, 一類看宅舞、打遊戲,

一類關心政經。 陳悅天介於兩者之間。

熟悉創投領域的人一定聽過陳悅天的名字, 當這位知乎大V坐在記者面前邊吃邊侃, 這畫面讓人覺得“失真”。

他曾是個技術男, 復旦畢業後就進入摩根斯坦利做程式師。 白天, 他穿條紋襯衫、表情木訥出入寫字樓;一到晚上, 變身禦宅族, 沉浸於宅舞、早安少女組、AKB48、《高達》和《進擊的巨人》。

不過, 做技術開發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兜兜轉轉找到有個職業叫VC, 當時覺得這個職業每天看看新東西然後決定投不投, 說不準可以改變世界”。

從小白到大V的過程, 陳悅天吃過不少閉門羹。 不過那些痛苦的日子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時光, 因為, 那些日子塑造了他。

他曾去多家一線基金面試, 面試官的問題他雖然都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但“其實在專業人眼中, 回答真的很嫩”。 好在趕上好時候, 被拒兩次以後, 陳悅天再次給CA創投投遞了簡歷, 這次他終於敲開了VC行業的大門。

初入新行當, 被老闆“抽打”的幾年, “腦袋裡的反射弧都被逼得換掉了”。 高負荷的工作有人離開, 陳悅天最後留了下來, 這才有了後來在創新工廠投出SNH48、米未傳媒、半次元、翻翻動漫、繪夢動畫等文娛項目的故事。

如今, 他成為辰海妙基金合夥人, 他開始懂得當年老領導的心境, 從初入VC行當的新人到如今作為一家基金合夥人, 1986年出生的陳悅天向記者談起他一路走來的所思所得。

主要圍繞:

①ACG投資的邏輯;

②文娛方向2017年的新機會;

③多年投資經歷的複盤;

④和米未傳媒接觸的過程。

以下為對話。

二次元捕手

Q

小飯桌:作為投資圈最早看ACG(動畫、漫畫、禦宅向遊戲的總稱)領域的投資人之一, 你是如何發現這塊“價值窪地”的?

陳悅天:2013年下半年, 我在創新工廠開始看遊戲領域, 投了10多個遊戲CP團隊。 後來我做研究發現, 市場結構在2013-2014年期間發生了變化, 在此之前, 遊戲CP團隊如果遊戲本身做的不錯還可以賺到錢, 但後來下游的管道開始越來越強勢, 掌握流量的人本質上成為這個行業的“卡口”。 所以, CP方不得不跟有流量的組織去合作。

有一次暴走漫畫和展程遊戲的合作給了我們啟發。 那次的合作形式是暴走漫畫方面出美術、社區資源和《暴走大事件》的前後彈跳式廣告, 展程方面出遊戲模副程式、技術和運營。

這次合作的結果出乎意料, 第一個月就有千萬流水, 這給我們啟發, 從內容社區給遊戲導流這條路行得通, 於是我們去前端找內容, ACG中離G(遊戲)最近的就是A(動畫)和C(漫畫), 很自然我們找到有規模化產能的漫畫平臺、網路番劇製作公司。

那時候動漫是沒人投的, VC界普遍覺得這個賽道很難變現, 在別人不看好的時候我恰好先去看了並且挑了幾家投進去, 比如翻翻動漫和繪夢文化, 繪夢現在在2D動畫領域的產能已經一家獨大了。

在一級市場, VC本質上靠資訊差賺錢, 投資人的資訊覆蓋廣度深度和所獲得資訊的稀缺性決定你對這個行業的理解深度, 而真正的洞見往往脫離於具體的行業和商業模型, 它是商業底層本質規律性的東西,

這些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

因此, 在2015年大量VC進入動漫領域時, 我已經陪著十幾家公司走了兩三年, 可以判斷市面上一些公司哪些事情可能做對了, 哪些地方有可能存在失誤, 這對於後面持續做投資決策比別人有優勢。 比較早的進入一個產業鏈, 然後深度接觸大量相關的人, 這是我認為投資人必備的素質, 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別人沒有的洞見。

Q

小飯桌:從一個新人到現在做到一家基金的合夥人, 你自己如何複盤過去的經驗和教訓?

陳悅天 :商場變幻莫測, 從找到案子到推動它走到後面的發展階段、融資輪次, 以及最終把它推到資本市場, 這個過程是對一個VC從業者求勝心、自我驅動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的極大考驗。 我覺得進入這個行業勤奮是最低的門檻,最重要的要有必勝的決心。舉個有趣的例子,就是那種頭上綁個帶子,上面寫著“必勝”的人適合進入VC圈,這是我對這個行業關於人的複盤。

另外,伴隨著自己的成長,我開始懂得,以前我的老闆為什麼在當時作出各種我不能理解的選擇。當有一天我在原先他們的角度看問題時,我才發現,這個基金裡錢是自己“刷臉”跟LP要來的,如果新人拿這不當回事是真的會很著急。這時候你恨不得說,這件事我自己做就好了。可是你要知道,每個人的認知維度不一樣。我開始理解這些不同,這讓我變得有耐心了,會心平氣和地給新人更多指導。現在做了一家基金的合夥人後,我才開始理解原來的老闆,能夠跟他們再成為朋友,這些是心態上面幾個轉折的地方。

▲ 辰海妙基金合夥人陳悅天

尋找風暴眼

Q

小飯桌:你現在在關注哪些領域?進入新的領域有何一脈相承的邏輯?

陳悅天 :我最近在看獨立遊戲。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比如說要投資獨立遊戲,首先要摸清整個產業鏈,管道端有哪些?發行端有哪些?然後看管道的流量有多大,發行商和流量平臺的合作方式,然後順著這條線索去找上游的CP方,從而判斷CP方的議價優勢。我的判斷是,現階段是投獨立遊戲上游CP的最好時機。

實際上,這個邏輯用在所有行業都適用。首先要找到這個行業的“卡口”。如果一個行業已經明顯分出卡口在哪個環節,那麼站在投資的視角,這個行業已經處於中晚期。以我投資二次元行業為例,每個時期的下注策略不同,產業鏈早期每個環節都要下注,因為你不知道哪個環節會跑出來,如果中後期出現明顯的卡口,那就儘量往卡口環節上下注。

比如說文娛領域,拆分開來,由下至上分為幾大區塊:底層技術、傳播平臺、由此產生的傳播結構、再往上一層是內容、品牌和文化,我認為最大的機會在最底層。單純就內容而言,我認為做內容的公司一定要在內容裡注入價值主張,基於這個可以形成文化構建粉絲經濟,羅輯思維和吳曉波八九零就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我最近還在看一些底層技術的東西,比如VR和全息。做投資必須要關注技術,因為只有關注技術才能發現新的媒介,找到它才能投出下一代的平臺。不過,我現在不急著下手,我心中的有一個明確的等待時間, VR設備年出貨量在中國超過1000萬台是個節點,這是一個C端流量大量湧入的信號,而現在只有100萬台不到。

Q

小飯桌:判斷卡口的位置,最核心的參考因素什麼?

陳悅天:多寡和議價。舉例說明,中國電影行業是個典型的倒三角形結構,但是網路劇不是,視頻網站要貼大量錢給CP方,不計成本的買內容,然後看能不能通過售賣會員收回來成本。這種情況下議價能力明顯是CP方強。

Q

小飯桌:做這個行業5年來,有哪些人深刻的影響了你?

陳悅天:我從馬東老師那邊學到很多關於傳媒本身的規律,包括理解媒介到底是什麼。媒介是資訊的載體,它最底層變革的原因是技術的變革。

傳媒本身是值得從事的行業,因為它關乎資訊和知識的傳遞,這裡面既有客觀的世界真相,也蘊含著主觀的態度,它是一個影響人的行業。當時我跟馬東老師打交道時,我問他公司願景時,他說了一句至今想起都會被打動的話,要“相信說話的力量”。

我比較喜歡想像力豐富、腦洞大和有匠人心態的人。有一家我拜訪過的做手辦的公司叫做HobbyMax,他的創始人Kiking跟我講過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做手辦的過程,是“為你的作品注入靈魂,把自己的心掏出一部分,放進去。”

Q

小飯桌:如果時光能倒回你的20歲,你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什麼?

陳悅天:說實話,我原來是個有點得過且過的人,容易自滿,自驅力不強。如果有機會我會告訴20歲的自己,早點出來做VC接受商業世界的錘煉。我們這個行當就是一個武林江湖,各大門派、各路高手,如果不是苦練內功,三拳兩腳就會被人家打趴下。

另外,要珍惜當下,此刻好好睜開眼睛,認真用心體會。日本人認為生命轉瞬即逝,有一期一會的說法,今天櫻花開得好好的,明天就落地了,所以更要特別在乎現在。

我覺得進入這個行業勤奮是最低的門檻,最重要的要有必勝的決心。舉個有趣的例子,就是那種頭上綁個帶子,上面寫著“必勝”的人適合進入VC圈,這是我對這個行業關於人的複盤。

另外,伴隨著自己的成長,我開始懂得,以前我的老闆為什麼在當時作出各種我不能理解的選擇。當有一天我在原先他們的角度看問題時,我才發現,這個基金裡錢是自己“刷臉”跟LP要來的,如果新人拿這不當回事是真的會很著急。這時候你恨不得說,這件事我自己做就好了。可是你要知道,每個人的認知維度不一樣。我開始理解這些不同,這讓我變得有耐心了,會心平氣和地給新人更多指導。現在做了一家基金的合夥人後,我才開始理解原來的老闆,能夠跟他們再成為朋友,這些是心態上面幾個轉折的地方。

▲ 辰海妙基金合夥人陳悅天

尋找風暴眼

Q

小飯桌:你現在在關注哪些領域?進入新的領域有何一脈相承的邏輯?

陳悅天 :我最近在看獨立遊戲。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比如說要投資獨立遊戲,首先要摸清整個產業鏈,管道端有哪些?發行端有哪些?然後看管道的流量有多大,發行商和流量平臺的合作方式,然後順著這條線索去找上游的CP方,從而判斷CP方的議價優勢。我的判斷是,現階段是投獨立遊戲上游CP的最好時機。

實際上,這個邏輯用在所有行業都適用。首先要找到這個行業的“卡口”。如果一個行業已經明顯分出卡口在哪個環節,那麼站在投資的視角,這個行業已經處於中晚期。以我投資二次元行業為例,每個時期的下注策略不同,產業鏈早期每個環節都要下注,因為你不知道哪個環節會跑出來,如果中後期出現明顯的卡口,那就儘量往卡口環節上下注。

比如說文娛領域,拆分開來,由下至上分為幾大區塊:底層技術、傳播平臺、由此產生的傳播結構、再往上一層是內容、品牌和文化,我認為最大的機會在最底層。單純就內容而言,我認為做內容的公司一定要在內容裡注入價值主張,基於這個可以形成文化構建粉絲經濟,羅輯思維和吳曉波八九零就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我最近還在看一些底層技術的東西,比如VR和全息。做投資必須要關注技術,因為只有關注技術才能發現新的媒介,找到它才能投出下一代的平臺。不過,我現在不急著下手,我心中的有一個明確的等待時間, VR設備年出貨量在中國超過1000萬台是個節點,這是一個C端流量大量湧入的信號,而現在只有100萬台不到。

Q

小飯桌:判斷卡口的位置,最核心的參考因素什麼?

陳悅天:多寡和議價。舉例說明,中國電影行業是個典型的倒三角形結構,但是網路劇不是,視頻網站要貼大量錢給CP方,不計成本的買內容,然後看能不能通過售賣會員收回來成本。這種情況下議價能力明顯是CP方強。

Q

小飯桌:做這個行業5年來,有哪些人深刻的影響了你?

陳悅天:我從馬東老師那邊學到很多關於傳媒本身的規律,包括理解媒介到底是什麼。媒介是資訊的載體,它最底層變革的原因是技術的變革。

傳媒本身是值得從事的行業,因為它關乎資訊和知識的傳遞,這裡面既有客觀的世界真相,也蘊含著主觀的態度,它是一個影響人的行業。當時我跟馬東老師打交道時,我問他公司願景時,他說了一句至今想起都會被打動的話,要“相信說話的力量”。

我比較喜歡想像力豐富、腦洞大和有匠人心態的人。有一家我拜訪過的做手辦的公司叫做HobbyMax,他的創始人Kiking跟我講過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做手辦的過程,是“為你的作品注入靈魂,把自己的心掏出一部分,放進去。”

Q

小飯桌:如果時光能倒回你的20歲,你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什麼?

陳悅天:說實話,我原來是個有點得過且過的人,容易自滿,自驅力不強。如果有機會我會告訴20歲的自己,早點出來做VC接受商業世界的錘煉。我們這個行當就是一個武林江湖,各大門派、各路高手,如果不是苦練內功,三拳兩腳就會被人家打趴下。

另外,要珍惜當下,此刻好好睜開眼睛,認真用心體會。日本人認為生命轉瞬即逝,有一期一會的說法,今天櫻花開得好好的,明天就落地了,所以更要特別在乎現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