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對話《國家寶藏》總製片人、總導演于蕾:這是一次窮則思變的探索

文|珞思(珞思影視研究組)

12月3日晚, 央視金牌團隊歷時兩年傾力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在CCTV-3綜藝頻道迎來正式開播。 懷揣“讓國寶活起來”的美好願景, 央視與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合, 整合全國頂級文博資源, 向文化綜藝的全新高度發起衝刺。 九大館長齊聚, 共同打開守護多年的寶庫大門, 甄選27件國寶重器, 交與萬眾共賞。 每個博物館只有一件國寶能夠入主最終特展, 爭奪故宮太和門廣場上的一席之位。

首期和觀眾見面的故宮博物院, 是一座珍藏著180多萬件文物的皇家宮殿。 單霽翔院長精挑細選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各種釉彩大瓶、石鼓三件國寶,

帶著它們跌宕的前世傳奇和動人的今生故事從時光的縱深處款款而來。

有觀眾感慨, “透過《國家寶藏》, 真切感受到了國寶和我們當下的血脈相依, 以及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 ”從未褪色的文化自信, 在一眼萬年間迸發出時光攢積的震撼, “浩瀚的中華文明歷史, 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

網友點贊:“央視爸爸一出手, 就知有沒有!”播出當晚豆瓣就放出了評分, 高達9.3!接連幾日節目熱度更是高居不下, 節目熱到了什麼程度?按照乾隆爺的手法, 那就是“瘋狂蓋章”!

從詩詞、到朗讀, 再到文博, 央視逐步升級文化節目的格局。 節目總製片人、總導演于蕾表示, “我們也是一個窮則思變的探索。 我們界定叫大型文博探索節目, 是因為這個節目很大型, 然後鎖定了文博領域, 而且我們真的是一次探索。 無論是從內容上我們開拓了一個全新的藍海, 還是從節目模式上、整個製作上做出的全新開創, 我們希望這個探索能有一個好的回報。

如果我們的探索真的讓很多人都開始關注文博、讓更多的同行開始創作文博節目, 給所有人打開一個全新視野, 那麼也算《國家寶藏》的一大貢獻吧。 ”

【評析】

“前世傳奇”延綿“今生故事”

將上下五千年凝練於舞臺, 讓時光流淌起來

“我們這個節目有多年輕?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國家寶藏》的001號講解員張國立開場的這句話, 被許多觀眾瞬間記在了心裡。 製作團隊懷著滿腔的熱忱熬製成這樣一個舞臺, 就是希望能夠帶動觀眾穿越千年, 為大家開啟一個中華文明的磅礴格局, 讓觀眾看到古老而又厚重的生命力, 以及我們民族延綿不絕的文化自信。

《國家寶藏》每期由一家國家級博物館從萬千館藏中甄選三件國寶, 每一件國寶的守護人為大家帶來兩個故事:一個是國寶的“前世傳奇”, 通過舞臺戲劇的方式完成微型歷史劇表演, 告訴觀眾是誰賦予了它們生命, 而它又改變了誰的命運, 背後蘊藏著多少豪情與悲情;一個是國寶的“今生故事”, 文物不是塵封的古董,

它們承載了民族的過往, 也必將通過血脈傳承影響當下與未來。

首期和觀眾見面的故宮博物院。 對大多數人來說, 這是一座熟悉又陌生的皇家宮殿。 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珍藏於這座世界級博物館的180多萬件文物, 以及它們背後無數的故事, 我們卻很難做到如數家珍。 出現在節目中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各種釉彩大瓶、石鼓, 許多觀眾僅是略知一二, 甚至聞所未聞。 但這每一件, 都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深刻銘記。

舞臺之上, 李晨、王凱、梁家輝逐一走進國寶的生命, 帶來三則傳奇:

一個藝術全才亡國君、一個被世人唾駡的奸臣、一個神秘的18歲天才少年, 在《千里江山圖》卷寥寥數語的題跋文字裡“活”了起來;

一個被後人群嘲為“農家樂審美”的盛世皇帝, 用挑戰不可能的豪情壯志,燒制了陶瓷工藝的集大成之作,海納百川,登峰造極;

在歲月裡顛沛了千年的石鼓,歷朝歷代都為之魂牽夢縈,在“造假充數”面前,司馬池最終懸崖勒馬,告訴兒子司馬光要保千年文脈,以正史觀。

國寶是時光凝練的傳奇。前世部分驚心動魄,今生同樣令人敬仰。

《國家寶藏》多角度選取和國寶產生當下命運關聯的現代人物,講述一個個真實可觸的守護故事——歷時四年潛心研究《千里江山圖》“青綠之色千年不敗”之謎的中央美術學院老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畫顏料技藝傳承人、近十位常年在故宮做志願者的講解員,以及五代人都在守護故宮的一個家庭……

這些樸實無華的普通人物,依然在通過工作或者愛好努力研究、傳承、守護,用自己的人生乃至生命證明,這些文化一直活在每個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中,日日流淌,從未褪色。

時尚手法講述古老文物

融合多元形態鍛造優秀的“講解器”

將國寶擬人化

當年,奇幻大片《博物館奇妙夜》熱映的時候,筆者就在想:好萊塢為何能開如此有趣的腦洞呢?後來逐漸得知——其實在一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館,那些集結著絢爛藝術、蘊藏著歷史精華的神聖場所,真的會推出博物館一夜的Sleepover活動,甚至有脫口秀、有音樂、有電影……西方人表達的方式細碎、細膩和多元,相比之下,我們過於嚴肅和古板了。

“讓文物活起來”,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當下無數文化界人士正在攻堅的課題。拆掉博物館厚重的圍牆,敞開大門和後院,讓大眾親近它們,感悟它們,從中找到我們的民族底氣和基因底色,才是文物存在的真正價值。

每一件文物都是光華璀璨,每一個故事都是盪氣迴腸。梳理首期《國家寶藏》,節目讓人備覺驚豔的地方,就是將國寶擬人化。

第一,《國家寶藏》在綜藝領域首次以講解員的角度詮釋國寶,首次將每一件國寶綁定專有的“國寶守護人”。節目精挑細選合適的人物、演繹合適的角色、講述合適的故事。透過舞臺,觀眾可以直觀感觸到,他們真的是和每件國寶有冥冥之中的魂魄勾連,有些文物是霸氣的大boss,比如各種釉彩大瓶;有些文物是胸懷天下的謙謙君子,比如《千里江山圖》卷;有些人物是飽經滄桑的驍勇悍將,比如石鼓。不同的守護者和講述者為它而來,加之講解員的娓娓道來,九大館長的精准評析,古老的國寶被拂去身上的塵土,在這裡閃爍出震撼人心的光芒。

第二,節目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語言,創制了一種全新的表達。《國家寶藏》融合舞臺、戲劇、演播室、綜藝的、紀錄片的多元形態,做出了一次大膽的探索。簡約大氣的舞臺流光溢彩,神奇的冰屏柱承載著千變萬化的功能,每每到了情緒高潮的部分,整個背景被絢爛的國寶真容鋪滿的時候,那種被包裹的震撼,尤為直擊人心——《千里江山圖》徐徐展開的時候,我們仿佛真的置身于宋徽宗心中的山水天下。

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是在講故事。《國家寶藏》不負觀眾期待,用突破沉悶的電視手法講述了三個飽滿又磅礴的故事。它將過去和現在、嚴謹和輕鬆、宏大和細膩,以及人和物全部有機結合在了一起。

一脈文心傳萬代,千古不絕是真魂。祖先留給我們的榮光,今天又將如何融入我們的文化自信呢?

流芳千古的《千里江山圖》卷裡,有細緻入微的民族品格,它是才華的迸發,亦是匠心的大成,它不是一張畫,而至少是五張,一層一層的精心疊加才有了最後的“裸眼3D”、宋代的《航拍中國》;

故宮志願講解員張甡為各種釉彩大瓶所算的那道“70%的17次方等於0.23263051%”的算術題,就仿佛乾隆和歷朝歷代的皇帝及匠人們的一次對話——當所有人都在說製作一件集17種工藝於一體的瓷器不可能的時候,乾隆驕傲向所有人發出盛世宣言:yes i can ,i can do it;

石鼓“逢戰亂,則消匿”的命運定律,在日軍侵華時被一群故宮人打破了,他們冒險將一萬三千箱國寶南遷,歷時十六年,輾轉上萬里……傳承說起來很大,但正是靠一個個人、一件件事延綿而來,步步鏗鏘。

見筋,顯神,得脈。《國家寶藏》生動解構著華夏文明的宏大敘事,帶領我們回望文明的博大,感受壯美的情懷,表達數千年文化積澱下來的高度自信。一併望見的,更有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所鑄大國夢想的歷程。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

【對話】

《國家寶藏》總製片人、總導演于蕾,人稱“于三娘”,是一位又拼又有才的奇女子。

2012年至2015年連續四年,她都以以總撰稿、總體設計的身份參與《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創作,更是央視春晚史上第一位女性總撰稿。《非常6+1》《詠樂匯》《開門大吉》《回聲嘹亮》《春晚倒計時》……她親歷了多檔大型電視欄目的創作和誕生。2015年,于蕾加盟張藝謀導演團隊,並且擔任於2016年9月舉辦的杭州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文學總撰稿,經歷一年多時間與張藝謀導演共同打磨創作的過程,她看到了一種追求極致的創作態度,“這種態度擁有一種力量,能夠贏得由衷的尊敬。我相信,至情至性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好創作。”

專注、凝練、熱情,對待每一次的創作,於蕾都有著不懈的追求,她認為“創作就像淘金。驚喜是對煎熬的獎賞,它總是在漫長的尋找後靈光乍現。只要不放棄,任何一個創意都有可能變為現實。阻擋創造的唯一限制,是我們自己的想像力。”

正是帶著這樣一種可貴的態度,於蕾和她的團隊一起走進了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2015年9月,央視舉辦第一屆節目創新人才海外培訓的選拔。於蕾和她的《國家寶藏》從五十多個專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第一批赴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與英國專家共同研發和打磨的六個創新節目之一。作為一線創作人員,天生敏感的於蕾在英國遊覽和學習的碰撞中,產生了豐富的感悟,“真正好的創意,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必須要利用某種潛在的社會資源,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如此。”於蕾表示,《國家寶藏》這個節目的創意,便是博物館資源帶來的啟發。

Q:央視再一次推出重磅文化類節目很讓人驚喜,這次關注的是“國之重器”,能否介紹一下節目策劃的初衷?

A: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裡,以《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文化標杆節目定格了“央視文化節目元年”。和過往的題材不同,我們這一次把目光投向了相對陌生,但是愈發厚重、宏大的文博領域。關於節目初衷,可以引用中央電視臺分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朱彤對節目組的評價和寄語:“《國家寶藏》與九大國家級博物館精誠合作,所有創作人員無不又一次為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所折服,為每一件國寶記載的民族基因密碼而感歎。所有的資訊與感受,都將通過豐富多元的視聽手段、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傳達給每一位元電視觀眾。讓精緻的國寶與精心的創作疊加,成就了精品之作。它將是弘揚民族文化自信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將成為正在‘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大國電視臺的扛鼎之作!”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國家寶藏》裡有我的夢想。我自己做了十幾年的綜藝節目,對於真正的好節目,我的內心有一個給自己的標準,那就是一定努力去開墾某一個領域、或者挖掘某一塊社會資源,要做真正有意義、有營養的節目,有嚼勁,有餘味,絕不是讓人樂呵一下就結束了。

文博,是綜藝節目領域裡一直塵封的、沒被關注過的資源。我自己很喜歡逛博物館的,在國外的時候尤其會感慨:博物館怎麼就離他們的生活如此之近?你會看到四五歲的孩子就排著隊在大英博物館、盧浮宮這樣的世界級博物館裡面上美術課、上歷史課,也有年輕人在博物館約會,甚至舉辦一些類似親子露營的活動,特別可愛。他們的表達方式非常多元、細碎、豐富,讓大家覺得每件寶物都可以很有趣。

反觀我們呢?在我們的生活裡,博物館其實離大多數人的生活很遠。很多人會覺得博物館裡的物件就是一個個塵封的老古董,背後的歷史故事跟現在的生活沒有什麼關聯。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我們的傳播不夠!每一件文物,它們歷經歲月的洗禮輾轉到我們面前,其實就像一個個歷經風雨的生命,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受想和我們訴說。

一檔好的節目,就是一個好的講解器。我們如果有一個好的講解器,你在這個博物館裡逛的時候便能發現,看起來不起眼、很平庸的東西,其實可能很意思的、大有來頭,看似並不華美、並不精緻的東西,也可能講出非常有趣、盪氣迴腸的過往。

之前,我們只有紀錄片領域才會關注這些內容。傳統的文博類節目,大多停留在收藏層面——這個東西值多少錢,是真的還是假的。當然,這是我們作為普通觀眾能夠被直觀吸引的內容。但是,這,不是《國家寶藏》希望表達的。

現在大家都在說綜藝創新。形式創新其實相對容易,內容創新是最難的。我們覺得,《國家寶藏》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於它拓展了一個全新的內容領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內容創新。估計節目開播之後,會有大量的綜藝節目創意湧進博物館。

我們很榮幸,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第一次把文博領域跟大眾娛樂、綜藝形態結合在一起,最開始的初衷便希望不只是喜歡博物館的人走進博物館,而是希望我們的普羅大眾、我們綜藝頻道的主體受眾群,他們都能意識到——博物館裡的文物跟你是血脈相連的。當你走進去,這些文物會告訴你,我們是從哪一方水土而來,為什麼我們要以這樣的生活方式存在,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會具有現在這樣的性格……

我們不喊空洞的口號,希望看完片子的觀眾都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的弘揚優秀傳統。每一件文物背後真正的價值,不是它值多少錢,而是它背後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我們整個民族的歷史進程。

節目播出之後,如果大家都為自己能夠知道幾件國寶的過去和現在而驕傲,大家都想走進博物館,我覺得這就是《國家寶藏》最大的成功。

Q:如果讓您推薦,節目的最大看點是什麼?

A:歷時兩年,作為伴隨它從無到有的人,我只能說整個節目的看點實在太多,每一件文物都是光華璀璨,每一個故事都是盪氣迴腸。二十七件國寶重器,一件件寶物背後,都有那麼多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有跟它一起血脈相依的守護人。

為了串聯起每一件寶物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我們特別邀約張國立老師作為001號講解員,並邀請了眾多知名藝人和許多與文物有著深厚情緣的不普通的普通人擔任“國寶守護人”。這些天我們也注意到,關於國寶守護人的關注特別高。

對於許多對國寶幾乎零認知的普通觀眾來說,明星擔綱國寶守護人也許就是一開始觸發他們前來觀看節目的理由——大家想要瞭解,他們為什麼走進這檔節目?他們演繹了什麼?又感受和分享了什麼?但是我相信最終吸引並傳達給觀眾的,一定是我們國寶背後的故事、節目中間流露出的動人情懷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Q:當初是以什麼標準去挑選合作博物館的?

A:這個節目從創立到現在,模式其實已經改了好多版了,中間走了很長的路程。跟故宮達成合作是我們最開始的第一初衷,單院長跟我聊天兒的時候問,選擇這些博物館有什麼標準嗎?我說把全國東邊、西邊、南邊、北邊、中部有特色文物的省份挑選出來,一開始廣東也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但是單院長說這個標準不統一,過於個人化,很難說服大家。接著單院長又問我,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八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嗎?我當時特慚愧,我說我好像不知道。

單院長擔任了十年的國家文物局局長,他說2009年的時候,為了加強我國的博物館建設,貫徹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的要求,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於2009年12月啟動了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我們最後選定的這九家博物館,除了故宮博物院以外的8家,便是首批“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它們確實囊括了我們國家省一級博物館裡極具特點和代表性的文物,也基本代表了中國博物館領域的較高水準。未來,我們肯定還要做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以後會逐漸開拓更多領域。

Q:看到《國家寶藏》近期舉辦的策劃會上,有專家提到,該節目做到了極限性,而他本認為“這是件辦不到的事”。作為節目製片人、總導演,您深刻體會到的難點在哪裡?

A:這句話是張頤武老師說的。我們節目確實做得挺極致的,除了齊聚最為頂級的國寶,我們力圖用所有頂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加持,確保節目的一流質感。

那天策劃會的時候,鄧婕姐也來了,她臨走的時候特別開心地拉著我的手說,你這個節目真的各方面的資源利用都做到頂了,很難被超越。首先一亮相,每集開篇都是九大博物館的館長落座,他們聚在一起,就是難得,就是權威,大家說連文博圈兒自己也沒像這樣聚起來過。

我們的001號講解員國立老師,在表演領域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前輩了。二十七位國寶守護人,他們都是公眾形象良好、實力有口皆碑的人士,他們一起來到這裡守護國寶,滿懷巨大的誠意。我們不可能像衛視綜藝那樣,把大把的錢花在藝人薪酬上,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經費,內心特別感謝參與錄製的明星藝人,更多地是被我們這件事情所吸引。

當一檔節目把所有的元素都用到了極致,於是乎最大的難處也就在於此:無數的協調,無數的調配、無數的聯絡……把頂級資源合理配置、有機融合在一起娓娓道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真的非常難。

能將大家聚在一起的理由,當然是我們的節目創意。創作的天平能夠平衡,一方面是創作的難,一方面是資源的調配和協調的難,我們很慶倖就這兩個方面我們都實現了。我總是說,做這個節目,有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中的機緣巧合,比如我們演播室只有這天有時間可以錄製,又剛好聯繫到這位嘉賓,這位嘉賓這天也剛好時間可以,而且嘉賓發現自己跟這件國寶本身很有緣分……只要努力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Q:通過節目,觀眾得以瞭解27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前期梳理文物的過程中,節目組與各大博物館有哪些碰撞?

A:說實話,敲開這個門是挺不容易的。各大博物館雖然都跟媒體合作過,但是沒有跟我們這樣的方式合作。從博物館的角度來說,他們覺得你們是不是又來拍文物的呀,文物都很精貴,他們不願意沒事兒拿出來讓人拍來拍去。所以,我們其實有很大的溝通成本,需要解釋很多才能讓人知道我們到底要做什麼。

我們也是滿懷誠意,帶著全套人馬去九大博物館全部走了一圈兒去做了調研,他們也感受到了這份誠意,原來央視真的是拿出王牌團隊來要做一件這樣的事情。大家的信任都是在一次一次的溝通中慢慢搭建起來的。

一開始,我們讓每家博物館給我們先提供十件文物備選,我們把這十件文物的功課都做好,在十件裡面去精挑細選。隨著溝通的增加,博物館也慢慢知道,我們這個節目想表達的是什麼,我們選擇的寶物應該往哪個方向走,並不適用一些機械的標準來挑選。

所以後來,很多博物館並不是在一開始的十件裡選,因為我們更多地是要知道文物背後能講出什麼故事來,我們除了前世的傳奇,還有今生的故事,我們要知道它今天還在影響一些什麼人,還在發生什麼。

在我們看來,這樣才是真的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意識到,原來這些文物都活在我們身邊,各種不同的人跟他們發生著關聯,有很多人在用他們的工作、他們的業餘愛好、他們的人生甚至於他們的生命、他們的祖祖輩輩來守護著這些文物,來研究著他們、發掘著他們。有很多人畢生的努力都是為了把這些文物擺進博物館,讓更多的人看見他們,進而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民族留下了什麼。今生故事這一部分,我們用了很多心思,然後也很動人。

通過不斷溝通,文物其實換了好多次。所以每個館的三件國寶落實的過程,是經過了翻來覆去的勾兌的。九大館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專家,來幫我們深入瞭解國寶背後的故事,來論證很多的歷史資料,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專家調研組來對接,九大博物館院的投入程度,在一個節目裡也是前所未有。

Q:在文本的選擇和撰寫上,都有哪些偏向和標準?

A:我呢,是做導演和撰稿出身的,大家都知道我會寫字。所以,我對文本的要求其實很高。我希望它有趣又有營養。我們一直說深入淺出,這是一個大俗大雅的最高境界。《國家寶藏》很深入,但我們希望用一種淺顯的、為廣大觀眾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然後又讓有文化的人覺得我們表達的很有質感、很有內容,這是一個很難達到但是非常需要的境界。

審完第一集之後,我的一個核心感覺是——我們的節目挺耐看的。你可以看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你可以倒過去看,甚至於你可以自己去做功課,努力去思考這背後是什麼意思,背後還有什麼資訊需要補充,所以我們歡迎大家去做彈幕,知乎的大v們去做深度解讀。這節目經得起反復咀嚼,就像一泡好茶,可以泡兩遍泡三遍,可能還是很有味道。

腳本的創作需要比較細。我們的明星嘉賓大多也是文博的小白,他們也要依託于文本去支撐他們對這件寶物的認知,所以文本是決定節目品質的基礎。

節目當中呈現的內容,都是基於大量史料的查找、調研、反復的討論之後才定下來的。前世傳奇有很多故事都是杜撰和演繹出來的,但是都是基於大量史料合理杜撰、合理猜想的,這也符合我們想傳達的歷史觀吧,讓大家看著既新鮮有趣,又有營養。比方說《千里江山圖》,留給後世能夠研究的,就只有圖上蔡京的那段兒題拔,我們也是根據這個題拔合理猜想了一個故事,把我們表達的情懷和深意都融在了裡面。

當時在跟北大的教授交流的時候,我就很深刻的覺得——歷史其實都是由片面的深刻構成的,歷史沒有絕對的,我們現在大家公認的歷史,也就只是有絕大多數人認同的事實而已。每一個國寶的出現,都記錄了一段客觀的歷史,也可能會推翻一段以前沒有被認知或者被認知誤解的歷史。

剛入行的時候,我的前輩老師跟我說過,一個節目文本只占它成功的百分之五十,即便你的本子寫的是一百分,到了場上它也只起百分之五十的決定作用,另外百分之五十是由各種現場的調和,各種聲光電,各個工種的配合來決定的,還有嘉賓、主持現場的發揮。所以,我們努力地讓這百分之五十能達到一百分。

Q:本身這一題材很容易會讓觀眾覺得“沉悶”,《國家寶藏》是如何讓節目更為鮮活,來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的?

A:關於沉悶的話題,我在之前的啟動儀式上講過的,我給國立老師寫的那句開場白好像大家也都很喜歡,就是:“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到底有多年輕?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我覺得這個事兒跟大家對於博物館的認知是一脈相承的,認為博物館和文物就是沉悶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個認知,我們就是要告訴大家,其實一點都不沉悶,這個東西有趣極了。它之所以沉悶,是你對它的誤解和不認知,還有就是其他人沒有跟你講好。

紀錄片也好,新聞也好,綜藝也好,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是在講故事,你只要能講好一個故事,就不會沉悶。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故事講好,讓這些普通老百姓以為沉悶的東西煥發出光彩,他們會驚喜的。

那麼,我們確實也使了很多的手法。比方說,我們會讓我們的演播室整個的視聽很震撼、很好看。我們也有這麼多國寶守護人的加盟,他們帶著觀眾的視角走進博物館,走進這些國寶,他們的驚訝就是觀眾的驚訝,他們的驚歎就是觀眾的驚歎,他們的感慨就是觀眾的感慨,他們對此產生的所有的激動驕傲也會引發觀眾們的激動和驕傲,這當然就是一些電視製作來突破沉悶的手法——但是我覺得這個事兒的根基,還是國寶本身並不 沉悶。

Q:節目的目標觀眾群是怎樣的?是否有特別研究過年輕人的口味,並加入一些年輕的元素呢?

A:我們確實有研究過年輕人。首先,我們團隊裡的人都不老,我們有很多九零後,他們都很喜歡我們的節目。然後,我也找其他的年輕人聊過,發現我們對年輕人的審美是有一些偏見的。

其實,吸引年輕人並不是需要一些傻白甜的手段,他們也非常喜歡有質感的東西,不要以為年輕人就少年不解愁滋味,不要以為他們不明白什麼是好的,只要你做的好,他們一定會欣賞。

我們真的是給觀眾講述我們祖先的文化,我們民族的傳承,我們所創造的文明裡那些最偉大的剖面,他們怎麼可能不被吸引呢?《我在故宮修文物》《尋找手藝》這樣的節目其實都是不經意間透露了我們對於祖先的優秀文化的某種傳承,都沒有用喊口號的形式去吸引年輕人。我相信《國家寶藏》會吸引很多年輕人,他們會真心實意喜歡,會覺得真的很燃!

責編|一驚 排版|廠長 圖編|攻主

用挑戰不可能的豪情壯志,燒制了陶瓷工藝的集大成之作,海納百川,登峰造極;

在歲月裡顛沛了千年的石鼓,歷朝歷代都為之魂牽夢縈,在“造假充數”面前,司馬池最終懸崖勒馬,告訴兒子司馬光要保千年文脈,以正史觀。

國寶是時光凝練的傳奇。前世部分驚心動魄,今生同樣令人敬仰。

《國家寶藏》多角度選取和國寶產生當下命運關聯的現代人物,講述一個個真實可觸的守護故事——歷時四年潛心研究《千里江山圖》“青綠之色千年不敗”之謎的中央美術學院老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畫顏料技藝傳承人、近十位常年在故宮做志願者的講解員,以及五代人都在守護故宮的一個家庭……

這些樸實無華的普通人物,依然在通過工作或者愛好努力研究、傳承、守護,用自己的人生乃至生命證明,這些文化一直活在每個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中,日日流淌,從未褪色。

時尚手法講述古老文物

融合多元形態鍛造優秀的“講解器”

將國寶擬人化

當年,奇幻大片《博物館奇妙夜》熱映的時候,筆者就在想:好萊塢為何能開如此有趣的腦洞呢?後來逐漸得知——其實在一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館,那些集結著絢爛藝術、蘊藏著歷史精華的神聖場所,真的會推出博物館一夜的Sleepover活動,甚至有脫口秀、有音樂、有電影……西方人表達的方式細碎、細膩和多元,相比之下,我們過於嚴肅和古板了。

“讓文物活起來”,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當下無數文化界人士正在攻堅的課題。拆掉博物館厚重的圍牆,敞開大門和後院,讓大眾親近它們,感悟它們,從中找到我們的民族底氣和基因底色,才是文物存在的真正價值。

每一件文物都是光華璀璨,每一個故事都是盪氣迴腸。梳理首期《國家寶藏》,節目讓人備覺驚豔的地方,就是將國寶擬人化。

第一,《國家寶藏》在綜藝領域首次以講解員的角度詮釋國寶,首次將每一件國寶綁定專有的“國寶守護人”。節目精挑細選合適的人物、演繹合適的角色、講述合適的故事。透過舞臺,觀眾可以直觀感觸到,他們真的是和每件國寶有冥冥之中的魂魄勾連,有些文物是霸氣的大boss,比如各種釉彩大瓶;有些文物是胸懷天下的謙謙君子,比如《千里江山圖》卷;有些人物是飽經滄桑的驍勇悍將,比如石鼓。不同的守護者和講述者為它而來,加之講解員的娓娓道來,九大館長的精准評析,古老的國寶被拂去身上的塵土,在這裡閃爍出震撼人心的光芒。

第二,節目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語言,創制了一種全新的表達。《國家寶藏》融合舞臺、戲劇、演播室、綜藝的、紀錄片的多元形態,做出了一次大膽的探索。簡約大氣的舞臺流光溢彩,神奇的冰屏柱承載著千變萬化的功能,每每到了情緒高潮的部分,整個背景被絢爛的國寶真容鋪滿的時候,那種被包裹的震撼,尤為直擊人心——《千里江山圖》徐徐展開的時候,我們仿佛真的置身于宋徽宗心中的山水天下。

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是在講故事。《國家寶藏》不負觀眾期待,用突破沉悶的電視手法講述了三個飽滿又磅礴的故事。它將過去和現在、嚴謹和輕鬆、宏大和細膩,以及人和物全部有機結合在了一起。

一脈文心傳萬代,千古不絕是真魂。祖先留給我們的榮光,今天又將如何融入我們的文化自信呢?

流芳千古的《千里江山圖》卷裡,有細緻入微的民族品格,它是才華的迸發,亦是匠心的大成,它不是一張畫,而至少是五張,一層一層的精心疊加才有了最後的“裸眼3D”、宋代的《航拍中國》;

故宮志願講解員張甡為各種釉彩大瓶所算的那道“70%的17次方等於0.23263051%”的算術題,就仿佛乾隆和歷朝歷代的皇帝及匠人們的一次對話——當所有人都在說製作一件集17種工藝於一體的瓷器不可能的時候,乾隆驕傲向所有人發出盛世宣言:yes i can ,i can do it;

石鼓“逢戰亂,則消匿”的命運定律,在日軍侵華時被一群故宮人打破了,他們冒險將一萬三千箱國寶南遷,歷時十六年,輾轉上萬里……傳承說起來很大,但正是靠一個個人、一件件事延綿而來,步步鏗鏘。

見筋,顯神,得脈。《國家寶藏》生動解構著華夏文明的宏大敘事,帶領我們回望文明的博大,感受壯美的情懷,表達數千年文化積澱下來的高度自信。一併望見的,更有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所鑄大國夢想的歷程。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

【對話】

《國家寶藏》總製片人、總導演于蕾,人稱“于三娘”,是一位又拼又有才的奇女子。

2012年至2015年連續四年,她都以以總撰稿、總體設計的身份參與《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創作,更是央視春晚史上第一位女性總撰稿。《非常6+1》《詠樂匯》《開門大吉》《回聲嘹亮》《春晚倒計時》……她親歷了多檔大型電視欄目的創作和誕生。2015年,于蕾加盟張藝謀導演團隊,並且擔任於2016年9月舉辦的杭州G20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文學總撰稿,經歷一年多時間與張藝謀導演共同打磨創作的過程,她看到了一種追求極致的創作態度,“這種態度擁有一種力量,能夠贏得由衷的尊敬。我相信,至情至性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好創作。”

專注、凝練、熱情,對待每一次的創作,於蕾都有著不懈的追求,她認為“創作就像淘金。驚喜是對煎熬的獎賞,它總是在漫長的尋找後靈光乍現。只要不放棄,任何一個創意都有可能變為現實。阻擋創造的唯一限制,是我們自己的想像力。”

正是帶著這樣一種可貴的態度,於蕾和她的團隊一起走進了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

2015年9月,央視舉辦第一屆節目創新人才海外培訓的選拔。於蕾和她的《國家寶藏》從五十多個專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第一批赴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與英國專家共同研發和打磨的六個創新節目之一。作為一線創作人員,天生敏感的於蕾在英國遊覽和學習的碰撞中,產生了豐富的感悟,“真正好的創意,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必須要利用某種潛在的社會資源,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如此。”於蕾表示,《國家寶藏》這個節目的創意,便是博物館資源帶來的啟發。

Q:央視再一次推出重磅文化類節目很讓人驚喜,這次關注的是“國之重器”,能否介紹一下節目策劃的初衷?

A:在即將過去的2017年裡,以《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文化標杆節目定格了“央視文化節目元年”。和過往的題材不同,我們這一次把目光投向了相對陌生,但是愈發厚重、宏大的文博領域。關於節目初衷,可以引用中央電視臺分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朱彤對節目組的評價和寄語:“《國家寶藏》與九大國家級博物館精誠合作,所有創作人員無不又一次為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所折服,為每一件國寶記載的民族基因密碼而感歎。所有的資訊與感受,都將通過豐富多元的視聽手段、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傳達給每一位元電視觀眾。讓精緻的國寶與精心的創作疊加,成就了精品之作。它將是弘揚民族文化自信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將成為正在‘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大國電視臺的扛鼎之作!”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國家寶藏》裡有我的夢想。我自己做了十幾年的綜藝節目,對於真正的好節目,我的內心有一個給自己的標準,那就是一定努力去開墾某一個領域、或者挖掘某一塊社會資源,要做真正有意義、有營養的節目,有嚼勁,有餘味,絕不是讓人樂呵一下就結束了。

文博,是綜藝節目領域裡一直塵封的、沒被關注過的資源。我自己很喜歡逛博物館的,在國外的時候尤其會感慨:博物館怎麼就離他們的生活如此之近?你會看到四五歲的孩子就排著隊在大英博物館、盧浮宮這樣的世界級博物館裡面上美術課、上歷史課,也有年輕人在博物館約會,甚至舉辦一些類似親子露營的活動,特別可愛。他們的表達方式非常多元、細碎、豐富,讓大家覺得每件寶物都可以很有趣。

反觀我們呢?在我們的生活裡,博物館其實離大多數人的生活很遠。很多人會覺得博物館裡的物件就是一個個塵封的老古董,背後的歷史故事跟現在的生活沒有什麼關聯。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我們的傳播不夠!每一件文物,它們歷經歲月的洗禮輾轉到我們面前,其實就像一個個歷經風雨的生命,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受想和我們訴說。

一檔好的節目,就是一個好的講解器。我們如果有一個好的講解器,你在這個博物館裡逛的時候便能發現,看起來不起眼、很平庸的東西,其實可能很意思的、大有來頭,看似並不華美、並不精緻的東西,也可能講出非常有趣、盪氣迴腸的過往。

之前,我們只有紀錄片領域才會關注這些內容。傳統的文博類節目,大多停留在收藏層面——這個東西值多少錢,是真的還是假的。當然,這是我們作為普通觀眾能夠被直觀吸引的內容。但是,這,不是《國家寶藏》希望表達的。

現在大家都在說綜藝創新。形式創新其實相對容易,內容創新是最難的。我們覺得,《國家寶藏》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於它拓展了一個全新的內容領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內容創新。估計節目開播之後,會有大量的綜藝節目創意湧進博物館。

我們很榮幸,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第一次把文博領域跟大眾娛樂、綜藝形態結合在一起,最開始的初衷便希望不只是喜歡博物館的人走進博物館,而是希望我們的普羅大眾、我們綜藝頻道的主體受眾群,他們都能意識到——博物館裡的文物跟你是血脈相連的。當你走進去,這些文物會告訴你,我們是從哪一方水土而來,為什麼我們要以這樣的生活方式存在,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會具有現在這樣的性格……

我們不喊空洞的口號,希望看完片子的觀眾都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真正的弘揚優秀傳統。每一件文物背後真正的價值,不是它值多少錢,而是它背後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以及它所代表的我們整個民族的歷史進程。

節目播出之後,如果大家都為自己能夠知道幾件國寶的過去和現在而驕傲,大家都想走進博物館,我覺得這就是《國家寶藏》最大的成功。

Q:如果讓您推薦,節目的最大看點是什麼?

A:歷時兩年,作為伴隨它從無到有的人,我只能說整個節目的看點實在太多,每一件文物都是光華璀璨,每一個故事都是盪氣迴腸。二十七件國寶重器,一件件寶物背後,都有那麼多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有跟它一起血脈相依的守護人。

為了串聯起每一件寶物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我們特別邀約張國立老師作為001號講解員,並邀請了眾多知名藝人和許多與文物有著深厚情緣的不普通的普通人擔任“國寶守護人”。這些天我們也注意到,關於國寶守護人的關注特別高。

對於許多對國寶幾乎零認知的普通觀眾來說,明星擔綱國寶守護人也許就是一開始觸發他們前來觀看節目的理由——大家想要瞭解,他們為什麼走進這檔節目?他們演繹了什麼?又感受和分享了什麼?但是我相信最終吸引並傳達給觀眾的,一定是我們國寶背後的故事、節目中間流露出的動人情懷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

Q:當初是以什麼標準去挑選合作博物館的?

A:這個節目從創立到現在,模式其實已經改了好多版了,中間走了很長的路程。跟故宮達成合作是我們最開始的第一初衷,單院長跟我聊天兒的時候問,選擇這些博物館有什麼標準嗎?我說把全國東邊、西邊、南邊、北邊、中部有特色文物的省份挑選出來,一開始廣東也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但是單院長說這個標準不統一,過於個人化,很難說服大家。接著單院長又問我,你知道我們國家有八大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嗎?我當時特慚愧,我說我好像不知道。

單院長擔任了十年的國家文物局局長,他說2009年的時候,為了加強我國的博物館建設,貫徹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關於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的要求,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於2009年12月啟動了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

我們最後選定的這九家博物館,除了故宮博物院以外的8家,便是首批“國家級重點博物館”,它們確實囊括了我們國家省一級博物館裡極具特點和代表性的文物,也基本代表了中國博物館領域的較高水準。未來,我們肯定還要做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以後會逐漸開拓更多領域。

Q:看到《國家寶藏》近期舉辦的策劃會上,有專家提到,該節目做到了極限性,而他本認為“這是件辦不到的事”。作為節目製片人、總導演,您深刻體會到的難點在哪裡?

A:這句話是張頤武老師說的。我們節目確實做得挺極致的,除了齊聚最為頂級的國寶,我們力圖用所有頂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加持,確保節目的一流質感。

那天策劃會的時候,鄧婕姐也來了,她臨走的時候特別開心地拉著我的手說,你這個節目真的各方面的資源利用都做到頂了,很難被超越。首先一亮相,每集開篇都是九大博物館的館長落座,他們聚在一起,就是難得,就是權威,大家說連文博圈兒自己也沒像這樣聚起來過。

我們的001號講解員國立老師,在表演領域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前輩了。二十七位國寶守護人,他們都是公眾形象良好、實力有口皆碑的人士,他們一起來到這裡守護國寶,滿懷巨大的誠意。我們不可能像衛視綜藝那樣,把大把的錢花在藝人薪酬上,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經費,內心特別感謝參與錄製的明星藝人,更多地是被我們這件事情所吸引。

當一檔節目把所有的元素都用到了極致,於是乎最大的難處也就在於此:無數的協調,無數的調配、無數的聯絡……把頂級資源合理配置、有機融合在一起娓娓道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真的非常難。

能將大家聚在一起的理由,當然是我們的節目創意。創作的天平能夠平衡,一方面是創作的難,一方面是資源的調配和協調的難,我們很慶倖就這兩個方面我們都實現了。我總是說,做這個節目,有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中的機緣巧合,比如我們演播室只有這天有時間可以錄製,又剛好聯繫到這位嘉賓,這位嘉賓這天也剛好時間可以,而且嘉賓發現自己跟這件國寶本身很有緣分……只要努力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Q:通過節目,觀眾得以瞭解27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在前期梳理文物的過程中,節目組與各大博物館有哪些碰撞?

A:說實話,敲開這個門是挺不容易的。各大博物館雖然都跟媒體合作過,但是沒有跟我們這樣的方式合作。從博物館的角度來說,他們覺得你們是不是又來拍文物的呀,文物都很精貴,他們不願意沒事兒拿出來讓人拍來拍去。所以,我們其實有很大的溝通成本,需要解釋很多才能讓人知道我們到底要做什麼。

我們也是滿懷誠意,帶著全套人馬去九大博物館全部走了一圈兒去做了調研,他們也感受到了這份誠意,原來央視真的是拿出王牌團隊來要做一件這樣的事情。大家的信任都是在一次一次的溝通中慢慢搭建起來的。

一開始,我們讓每家博物館給我們先提供十件文物備選,我們把這十件文物的功課都做好,在十件裡面去精挑細選。隨著溝通的增加,博物館也慢慢知道,我們這個節目想表達的是什麼,我們選擇的寶物應該往哪個方向走,並不適用一些機械的標準來挑選。

所以後來,很多博物館並不是在一開始的十件裡選,因為我們更多地是要知道文物背後能講出什麼故事來,我們除了前世的傳奇,還有今生的故事,我們要知道它今天還在影響一些什麼人,還在發生什麼。

在我們看來,這樣才是真的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意識到,原來這些文物都活在我們身邊,各種不同的人跟他們發生著關聯,有很多人在用他們的工作、他們的業餘愛好、他們的人生甚至於他們的生命、他們的祖祖輩輩來守護著這些文物,來研究著他們、發掘著他們。有很多人畢生的努力都是為了把這些文物擺進博物館,讓更多的人看見他們,進而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民族留下了什麼。今生故事這一部分,我們用了很多心思,然後也很動人。

通過不斷溝通,文物其實換了好多次。所以每個館的三件國寶落實的過程,是經過了翻來覆去的勾兌的。九大館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專家,來幫我們深入瞭解國寶背後的故事,來論證很多的歷史資料,我們專門成立了一個專家調研組來對接,九大博物館院的投入程度,在一個節目裡也是前所未有。

Q:在文本的選擇和撰寫上,都有哪些偏向和標準?

A:我呢,是做導演和撰稿出身的,大家都知道我會寫字。所以,我對文本的要求其實很高。我希望它有趣又有營養。我們一直說深入淺出,這是一個大俗大雅的最高境界。《國家寶藏》很深入,但我們希望用一種淺顯的、為廣大觀眾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然後又讓有文化的人覺得我們表達的很有質感、很有內容,這是一個很難達到但是非常需要的境界。

審完第一集之後,我的一個核心感覺是——我們的節目挺耐看的。你可以看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你可以倒過去看,甚至於你可以自己去做功課,努力去思考這背後是什麼意思,背後還有什麼資訊需要補充,所以我們歡迎大家去做彈幕,知乎的大v們去做深度解讀。這節目經得起反復咀嚼,就像一泡好茶,可以泡兩遍泡三遍,可能還是很有味道。

腳本的創作需要比較細。我們的明星嘉賓大多也是文博的小白,他們也要依託于文本去支撐他們對這件寶物的認知,所以文本是決定節目品質的基礎。

節目當中呈現的內容,都是基於大量史料的查找、調研、反復的討論之後才定下來的。前世傳奇有很多故事都是杜撰和演繹出來的,但是都是基於大量史料合理杜撰、合理猜想的,這也符合我們想傳達的歷史觀吧,讓大家看著既新鮮有趣,又有營養。比方說《千里江山圖》,留給後世能夠研究的,就只有圖上蔡京的那段兒題拔,我們也是根據這個題拔合理猜想了一個故事,把我們表達的情懷和深意都融在了裡面。

當時在跟北大的教授交流的時候,我就很深刻的覺得——歷史其實都是由片面的深刻構成的,歷史沒有絕對的,我們現在大家公認的歷史,也就只是有絕大多數人認同的事實而已。每一個國寶的出現,都記錄了一段客觀的歷史,也可能會推翻一段以前沒有被認知或者被認知誤解的歷史。

剛入行的時候,我的前輩老師跟我說過,一個節目文本只占它成功的百分之五十,即便你的本子寫的是一百分,到了場上它也只起百分之五十的決定作用,另外百分之五十是由各種現場的調和,各種聲光電,各個工種的配合來決定的,還有嘉賓、主持現場的發揮。所以,我們努力地讓這百分之五十能達到一百分。

Q:本身這一題材很容易會讓觀眾覺得“沉悶”,《國家寶藏》是如何讓節目更為鮮活,來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的?

A:關於沉悶的話題,我在之前的啟動儀式上講過的,我給國立老師寫的那句開場白好像大家也都很喜歡,就是:“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到底有多年輕?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我覺得這個事兒跟大家對於博物館的認知是一脈相承的,認為博物館和文物就是沉悶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這個認知,我們就是要告訴大家,其實一點都不沉悶,這個東西有趣極了。它之所以沉悶,是你對它的誤解和不認知,還有就是其他人沒有跟你講好。

紀錄片也好,新聞也好,綜藝也好,所有的電視節目都是在講故事,你只要能講好一個故事,就不會沉悶。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故事講好,讓這些普通老百姓以為沉悶的東西煥發出光彩,他們會驚喜的。

那麼,我們確實也使了很多的手法。比方說,我們會讓我們的演播室整個的視聽很震撼、很好看。我們也有這麼多國寶守護人的加盟,他們帶著觀眾的視角走進博物館,走進這些國寶,他們的驚訝就是觀眾的驚訝,他們的驚歎就是觀眾的驚歎,他們的感慨就是觀眾的感慨,他們對此產生的所有的激動驕傲也會引發觀眾們的激動和驕傲,這當然就是一些電視製作來突破沉悶的手法——但是我覺得這個事兒的根基,還是國寶本身並不 沉悶。

Q:節目的目標觀眾群是怎樣的?是否有特別研究過年輕人的口味,並加入一些年輕的元素呢?

A:我們確實有研究過年輕人。首先,我們團隊裡的人都不老,我們有很多九零後,他們都很喜歡我們的節目。然後,我也找其他的年輕人聊過,發現我們對年輕人的審美是有一些偏見的。

其實,吸引年輕人並不是需要一些傻白甜的手段,他們也非常喜歡有質感的東西,不要以為年輕人就少年不解愁滋味,不要以為他們不明白什麼是好的,只要你做的好,他們一定會欣賞。

我們真的是給觀眾講述我們祖先的文化,我們民族的傳承,我們所創造的文明裡那些最偉大的剖面,他們怎麼可能不被吸引呢?《我在故宮修文物》《尋找手藝》這樣的節目其實都是不經意間透露了我們對於祖先的優秀文化的某種傳承,都沒有用喊口號的形式去吸引年輕人。我相信《國家寶藏》會吸引很多年輕人,他們會真心實意喜歡,會覺得真的很燃!

責編|一驚 排版|廠長 圖編|攻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