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明年大波明星在上海演話劇!周迅陳建斌玩穿越,胡歌許晴重返舞臺

本文采寫:新京報田超

新媒體編輯:田偲妮

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賴聲川導演在上海的上劇場兩歲了!

在“上劇場兩周年生日慶典”中,

賴聲川公佈了明年一系列大動作, 包括創排兩部新戲, 原班人馬演出《如夢之夢》、“新劇本發展計畫”等。

其中, 由周迅和陳建斌主演的新戲《雕空》最受矚目。 這將是周迅演出的第一部舞臺劇, 也是陳建斌繼《千禧夜, 我們說相聲》後再度演出賴聲川作品。

此前周迅要演話劇的消息幾度傳出, 卻一直沒確切消息。 在近期播出的電視節目《表演者說》中, “周迅、周迅、周迅”馮遠征連喊三聲周迅, 現場展示了舞臺空間與聲音表演的關係。 而周迅也表現出對舞臺表演的濃厚興趣, 希望有機會能從聲音、臺詞、形體各個方向加以訓練。

今天下午, 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賴聲川導演, 揭秘這次《雕空》的靈感來源, 以及與周迅、陳建斌兩人的合作。 從賴聲川的這則專訪中, 也能窺見他從“創意”到劇本創作的過程。 ps:文末有胡歌許晴主演的《如夢之夢》原版重返舞臺等一系列全明星“大動作”, 請往下拉。

《雕空》:陳建斌是雕塑家, 周迅會“穿越時空”

《雕空》的故事發生在一棟神秘的上海公寓裡, 講述的是二戰時期地下工作者的故事。

新京報:怎麼想起來排這個戲?

賴聲川:其實這個構想我想了很久。 一開始不是對二戰時期的地下工作有興趣, 而是對“空間本身”有興趣。

我常常想, 當我們在上海、北京、紐約, 特別是在歐洲的時候, 經常會來到一些老房子裡,

但卻不清楚這些老房子之前發生過什麼故事。 我就會想, 如果我住在這個房子裡能夠感覺到、或聽到不同時間的人, 就是在同一個空間能跟不同時間的人進行溝通, 會是一個什麼感覺?從這個概念出發, 就引申出《雕空》的整個創作構想。

新京報:《雕空》的劇名會給人在舞臺空間上很多想像, 這個劇名有什麼深意嗎?

賴聲川:說到劇名, 我有想到發生在阿富汗的一件事。

因為陳建斌這個角色是個雕塑家, 而且故事發生在上世紀40年代。 我就想到阿富汗巴米揚山谷的大佛被塔利班炸毀的事, 這對我個人來說是很悲傷的一件事, 我為此感傷了很久。 這麼偉大的、屬於全人類的寶藏, 居然會被有些人炸毀。

在陳建斌飾演的這位雕塑家心中,

巴米揚大佛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雕塑作品。 這位雕塑家曾經去過巴米揚山谷, 看到過從山裡直接雕刻出的大佛。 他現在正在進行的是很多商業創作, 但隨時會幻想自己在空氣中雕刻大佛, 所以劇名就叫《雕空》。

當然, 周迅這個角色會穿越時空告訴他, 巴米揚大佛已經不存在了, 那這位雕塑家的感傷是可以想像的。

新京報:《雕空》的故事有原型嗎, 會是你和丁姐(丁乃竺)來寫劇本嗎?

賴聲川:這個故事沒有原型, 是我自己想的, 跟我大部分的作品一樣。 這可能是我的個性吧, 會蠻刻意不去參考別人的作品, 但有沒有受別人的影響, 有時事後才會知道。 劇本也是我自己在寫, 丁姐當然是永遠看第一稿的人, 她會給很多重要、深度的意見。

新京報:這是周迅的第一部舞臺劇,此前她在電視節目《表演者說》中也談到有機會想演舞臺劇,這次合作的契機是?

賴聲川:我和周迅認識了蠻多年,有聊到演舞臺劇這件事情,她會問我演舞臺劇和演影視劇有什麼不同,我也會跟她說,不過一點也不急。這期間聊過幾次,然後這次的合作成真了。

新京報:周迅演過諜戰電影《風聲》,您看過這部電影或她的其他作品嗎?直觀的感受是什麼?

周迅在電影《風聲》

賴聲川:我看過《風聲》,感覺這對我沒什麼影響。我覺得自己去寫一個地下工作者的故事,應該跟別人的很不一樣才對。

新京報:陳建斌的這次回歸,據說是您和他在一次電視劇頒獎上幾句話就敲定了,這次與10多年前合作《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會有什麼不同?

賴聲川:這些年我也一直關注陳建斌,他不只是成為一個影視演員大腕,還做導演,也做編劇。這次跟他初步的溝通非常舒服,他會更深刻的體會我想做的一些事請,包括從導演或編劇的立場來體會。

《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排練時

新京報: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影視演員登上,或者重新回到舞臺。有演員說,演影視劇是消耗的過程,而排演話劇是一個充電的過程,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賴聲川:影視不應該是一個消耗的過程,但是這些年在市場成長這麼迅速的過程中,很多人只被看作是一個資料而已,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演員、一個藝術家,這是蠻可惜的一件事。而劇場本來就是一個最純正的“表演教室”,因為在臺上控制整個演出的是演員,而不是導演。

一部戲導演排完後,真正在臺上從頭連貫到尾的是靠演員。電影導演會在剪輯室完成的事,需要演員在臺上一氣呵成,包括一個完整的流程和所有的心理轉折等。

所以對演員來說,這兩種藝術形式基本的體現方式就不同,在拍電影時只要關注鏡頭對準你的那一刻,而在劇場的舞臺上,一個演員要連前連後,這對演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訓練。

如果是劇場出來的演員去演影視,他會非常懷念這個過程,而沒有演過舞臺劇的演員會非常珍惜這樣一個訓練。

除了新戲《雕空》,賴聲川和上劇場還有這些“大動作”,都是戲劇迷期待的事。

12月8-12日原創音樂劇《 戀戀香格里拉》

上劇場兩周年生日慶典當晚,演出了音樂劇《 戀戀香格里拉》片段。

這部音樂劇將於12月8日至12日在上劇場上演,它脫胎於【表坊】2000年製作的舞臺劇《這兒是香格里拉》,講述了賣蝴蝶標本的商人王一帆在追尋物質的過程中,忘記了愛情、親情。當跌落人生低谷時被一個孩子帶入了心中的聖地“香格里拉”,就在他想要留在那裡時,才發現這個孩子是他和妻子日思夜想已經去世多年的孩子。

劇中的歌曲,從原來的12首,重新調整擴充到 26首。

經典《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年底上演

2018年1月25日至2月4日,在新年來臨之際,上劇場還推出賴聲川經典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作為新年大戲。該劇於2000年首演,由金士傑、倪敏然等主演。2002年曾來大陸巡演,並邀請陳建斌加盟。

年底,“千年茶園”將再次在上海開張,聽賴聲川給大家講清光緒二十六年的破敗清朝與千禧年的上海現代社會的種種。這一版由賴聲川一手培養的上海【表坊】演員出演,期待在上劇場能重現當年的“相聲劇”熱潮。

原版《如夢之夢》明年3月初來到上劇場

圖片來自網路

2018年3月1日至4日,話劇《如夢之夢》將來到上劇場圓夢,陣容沿用了原班人馬——許晴、盧燕、金士傑、胡歌、孫強、譚卓、徐堰鈴、賴梵耘、馬思純、閆楠等。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上劇場版《如夢》舞臺由賴聲川親自設計,方形舞臺,圓形蓮花池,讓觀眾實現蓮花池座椅的“自轉”,以及整個蓮花池的 “公轉”,這將是全國唯一的圓形“如夢”。

而“賴聲川大講堂”也計畫在《如夢之夢》上劇場演出期間,開展“創意學”講堂,與大家討論“如夢”的創作過程。

新戲《隱藏的寶藏》帶來全新舞臺視角

明年除了《雕空》外,賴聲川的另外一部新作品是《隱藏的寶藏》。賴聲川表示,自從《暗戀桃花源》之後,再也沒有一部這麼“瘋狂”的以劇場本身為背景,以戲劇為主題的劇作了。“我這輩子很多時間都是在側台(看戲),所以我一直想做一個戲,讓觀眾也能體會我的感受。”

在一棟古老的,即將被拆除的劇場裡,正在演一部古羅馬喜劇《一壇金》,但觀眾看的角度是側台的角度,看盡後臺所有的秘密。這是一部戲中戲,“側觀”的舞臺視角,將帶來全新的戲劇體驗。

開啟“新劇本發展計畫”培養年輕人

在2018年,上劇場將計畫開啟“新劇本發展計畫”,目的是為年輕、有潛力的戲劇編劇人才提供平臺,讓他們用上劇場的專業戲劇資源(舞臺、排練廳、駐團演員等)進行創作。

上劇場將計畫每年邀請3至5名青年編劇前來發展自己尚未發表、演出的新作品。期間,藝術總監賴聲川也會來到現場,提供專業指導。另外,上劇場還將邀請有志於促進戲劇生態發展的朋友成為“生態戲劇同盟”盟友,一起進行藝術創作、戲劇製作、扶持青年藝術家,培養文化技術人才等活動。

2018年上演三版不同《暗戀桃花源》

明年,上劇場還將舉辦“2018年賴聲川《暗戀桃花源》演出季”,推出30周年紀念版,經典版,以及專屬版等3個不同版本。

除了三版《暗戀桃花源》的重磅上演,還將有《暗戀桃花源》的大會演,上劇場向全社會徵集優秀的、能獨立排演《暗戀桃花源》全本的劇社團體,由上劇場免費提供場地、技術、舞美支援及專業指導,幫助有“暗戀桃花源”夢的人完成演出夢想。相關的系列活動包括“丁乃竺的會客廳”、三版首演的演後談、演員茶話會等。

新京報:這是周迅的第一部舞臺劇,此前她在電視節目《表演者說》中也談到有機會想演舞臺劇,這次合作的契機是?

賴聲川:我和周迅認識了蠻多年,有聊到演舞臺劇這件事情,她會問我演舞臺劇和演影視劇有什麼不同,我也會跟她說,不過一點也不急。這期間聊過幾次,然後這次的合作成真了。

新京報:周迅演過諜戰電影《風聲》,您看過這部電影或她的其他作品嗎?直觀的感受是什麼?

周迅在電影《風聲》

賴聲川:我看過《風聲》,感覺這對我沒什麼影響。我覺得自己去寫一個地下工作者的故事,應該跟別人的很不一樣才對。

新京報:陳建斌的這次回歸,據說是您和他在一次電視劇頒獎上幾句話就敲定了,這次與10多年前合作《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會有什麼不同?

賴聲川:這些年我也一直關注陳建斌,他不只是成為一個影視演員大腕,還做導演,也做編劇。這次跟他初步的溝通非常舒服,他會更深刻的體會我想做的一些事請,包括從導演或編劇的立場來體會。

《千禧夜,我們說相聲》排練時

新京報: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影視演員登上,或者重新回到舞臺。有演員說,演影視劇是消耗的過程,而排演話劇是一個充電的過程,你怎麼看這種現象?

賴聲川:影視不應該是一個消耗的過程,但是這些年在市場成長這麼迅速的過程中,很多人只被看作是一個資料而已,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演員、一個藝術家,這是蠻可惜的一件事。而劇場本來就是一個最純正的“表演教室”,因為在臺上控制整個演出的是演員,而不是導演。

一部戲導演排完後,真正在臺上從頭連貫到尾的是靠演員。電影導演會在剪輯室完成的事,需要演員在臺上一氣呵成,包括一個完整的流程和所有的心理轉折等。

所以對演員來說,這兩種藝術形式基本的體現方式就不同,在拍電影時只要關注鏡頭對準你的那一刻,而在劇場的舞臺上,一個演員要連前連後,這對演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訓練。

如果是劇場出來的演員去演影視,他會非常懷念這個過程,而沒有演過舞臺劇的演員會非常珍惜這樣一個訓練。

除了新戲《雕空》,賴聲川和上劇場還有這些“大動作”,都是戲劇迷期待的事。

12月8-12日原創音樂劇《 戀戀香格里拉》

上劇場兩周年生日慶典當晚,演出了音樂劇《 戀戀香格里拉》片段。

這部音樂劇將於12月8日至12日在上劇場上演,它脫胎於【表坊】2000年製作的舞臺劇《這兒是香格里拉》,講述了賣蝴蝶標本的商人王一帆在追尋物質的過程中,忘記了愛情、親情。當跌落人生低谷時被一個孩子帶入了心中的聖地“香格里拉”,就在他想要留在那裡時,才發現這個孩子是他和妻子日思夜想已經去世多年的孩子。

劇中的歌曲,從原來的12首,重新調整擴充到 26首。

經典《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年底上演

2018年1月25日至2月4日,在新年來臨之際,上劇場還推出賴聲川經典相聲劇《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作為新年大戲。該劇於2000年首演,由金士傑、倪敏然等主演。2002年曾來大陸巡演,並邀請陳建斌加盟。

年底,“千年茶園”將再次在上海開張,聽賴聲川給大家講清光緒二十六年的破敗清朝與千禧年的上海現代社會的種種。這一版由賴聲川一手培養的上海【表坊】演員出演,期待在上劇場能重現當年的“相聲劇”熱潮。

原版《如夢之夢》明年3月初來到上劇場

圖片來自網路

2018年3月1日至4日,話劇《如夢之夢》將來到上劇場圓夢,陣容沿用了原班人馬——許晴、盧燕、金士傑、胡歌、孫強、譚卓、徐堰鈴、賴梵耘、馬思純、閆楠等。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上劇場版《如夢》舞臺由賴聲川親自設計,方形舞臺,圓形蓮花池,讓觀眾實現蓮花池座椅的“自轉”,以及整個蓮花池的 “公轉”,這將是全國唯一的圓形“如夢”。

而“賴聲川大講堂”也計畫在《如夢之夢》上劇場演出期間,開展“創意學”講堂,與大家討論“如夢”的創作過程。

新戲《隱藏的寶藏》帶來全新舞臺視角

明年除了《雕空》外,賴聲川的另外一部新作品是《隱藏的寶藏》。賴聲川表示,自從《暗戀桃花源》之後,再也沒有一部這麼“瘋狂”的以劇場本身為背景,以戲劇為主題的劇作了。“我這輩子很多時間都是在側台(看戲),所以我一直想做一個戲,讓觀眾也能體會我的感受。”

在一棟古老的,即將被拆除的劇場裡,正在演一部古羅馬喜劇《一壇金》,但觀眾看的角度是側台的角度,看盡後臺所有的秘密。這是一部戲中戲,“側觀”的舞臺視角,將帶來全新的戲劇體驗。

開啟“新劇本發展計畫”培養年輕人

在2018年,上劇場將計畫開啟“新劇本發展計畫”,目的是為年輕、有潛力的戲劇編劇人才提供平臺,讓他們用上劇場的專業戲劇資源(舞臺、排練廳、駐團演員等)進行創作。

上劇場將計畫每年邀請3至5名青年編劇前來發展自己尚未發表、演出的新作品。期間,藝術總監賴聲川也會來到現場,提供專業指導。另外,上劇場還將邀請有志於促進戲劇生態發展的朋友成為“生態戲劇同盟”盟友,一起進行藝術創作、戲劇製作、扶持青年藝術家,培養文化技術人才等活動。

2018年上演三版不同《暗戀桃花源》

明年,上劇場還將舉辦“2018年賴聲川《暗戀桃花源》演出季”,推出30周年紀念版,經典版,以及專屬版等3個不同版本。

除了三版《暗戀桃花源》的重磅上演,還將有《暗戀桃花源》的大會演,上劇場向全社會徵集優秀的、能獨立排演《暗戀桃花源》全本的劇社團體,由上劇場免費提供場地、技術、舞美支援及專業指導,幫助有“暗戀桃花源”夢的人完成演出夢想。相關的系列活動包括“丁乃竺的會客廳”、三版首演的演後談、演員茶話會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