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小鋼炮上演諸神的黃昏,要跟兩廂車說再見了

2017年, 對於兩廂車來說有點冷。 大眾已經確認, 將在2018年停產尚酷。

作為一款主打運動感的兩廂車, 尚酷的停產只是近年全球車市趨勢中的一個小波浪, 但其背後反映的是“小鋼炮”們的衰落。

作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的中國也不例外, 自兩廂車進入中國市場以來, 從未有過一天“好日子”, 自始至終都無法佔據中國汽車市場的主流位置。 而經歷了消費者年輕化、消費需求多元化初期的短暫回升後, 近年來兩廂車再次陷入低谷。

而且, 這一次, 或許不再有反彈的機會了。

Part 1

曾經的“虛火”, 不是兩廂車的盛世

20年多前, 中國剛剛開始有“車市”一說的時候, 幾乎沒有人看好兩廂車。 就因為“沒屁股”的造型, 不符合國人審美, “老三樣”中的富康始終賣不過桑塔納和捷達。

在那個時候, 在網上跟人侃車, 談起兩廂車在國外風生水起、在中國受盡白眼的情況時, 如果不說一句“四代高爾夫是好車”、“中國人不懂車”, 都不好意思跟人說自己是“懂車”的。 這也難怪, 用料扎實、技術先進, 代表了2000年一流水準的第四代高爾夫, 還賣不過80年代水準的捷達。

那個時候, 合資車企引入一款車型, 都是要儘量往三廂上靠的。 別克賽歐、本田飛度、標緻307, 乃至神車Polo, 都因此擁有了彆扭的“屁股”。

這種情況, 從大約10年前開始逐漸發生變化。 其中的里程碑, 莫過於2005年福克斯的國產。 以“運動”為主要賣點, 迅速獲得了成功。 當年, 亮黃色的頂配福克斯在行銷中被渲染為“考斯沃斯調校”。 儘管當時, 曾經的F1引擎廠商考斯沃斯其實早已被福特賣給了奧迪……

就像前段時間提到過的豐田銳志, 在那個年代, 汽車廠商開始忙不迭給自家的兩廂車型貼上運動標籤, “神車”POLO和高爾夫是其中的佼佼者, 甚至賣到40萬的“敞篷高爾夫”EOS, 也能偶爾在大街上見到。

當80後開始有錢買車時, 不少兩廂小車成功打破三廂轎車一貫的老派“商務”範, 憑藉運動範和潮流感成為80後第一輛車的首選。 2010年, 兩廂車在轎車市場的占比高達21.4%, 2011年稍有下滑, 但也達到21.1%。

2015年2017年, A0級小車全國銷售資料創下十多個月連跌, 直到神車寶駿310上市後才些。 如今, 兩廂車占只有5%左右, 除了“異類”寶駿310,A0級兩廂車幾乎全面衰退,能夠月銷過萬的只剩POLO一根獨苗。

Part 2

月入4000元貸款買豪車的年代,誰會買兩廂?

但問題在於,“兩廂車=運動”完全是一個偽概念,真正的小鋼炮GTI、ST、R們價格不菲,不是一般年輕人所能消費。而如今,保時捷718也不過50多萬,40多萬的高爾夫R未免有些尷尬。

“偽運動概念”幫助兩廂車一時走紅,但當80後開始結婚生子,需要換上更大的車;而90後以更高的起點進入汽車消費後,靠概念就很難再“騙”到越來越精明的年輕人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兩年小型SUV新品推出多,小車市場的競爭逐步激化,A級兩廂受到SUV的分流影響較大,導致A級兩廂份額嚴重下降。曾經兩廂車“個性時尚”、尺寸輕巧的“加分項”現在都能被SUV替代,且SUV更符合當前大熱潮流,其外觀、空間、價格比兩廂轎車更勝一籌。

▲“神車”寶駿

80後尚囊中羞澀的年代,價格相對便宜的兩廂車或許是不得已的首選;如今,月收入4000元可以買寶馬,各種“零首付買車”、“一成首付買車”金融手段天天在媒體上轟炸的年代,城裡的年輕人哪還會看得上5萬元的兩廂車?而在3-5線城市乃至農村,即使囊中稍顯羞澀,消費者也更願意花同樣的買上一輛外觀大氣、空間和通過性更適合“國情”的自主品牌SUV。

所以,誰會再買兩廂車?

Part 3

經典車型紛紛停產,兩廂車難再重獲市場青睞

▲雪鐵龍C3

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優勝劣汰必然。馬自達2、標緻207、雪鐵龍C2、福特嘉年華……這些曾經頗受歡迎的兩廂車型已先後停產;雪鐵龍C3等車型在全球市場頗受歡迎,但在中國,連引入計畫都沒有。

幾個被寄予厚望的新車型,MG3、雪佛蘭樂風RV,銷量也都相當慘澹。

合資品牌如此,豪華品牌更是如此。奧迪A1、賓士A級的兩廂版車型銷量都並不高,DS4S更是幾乎沒有在大街上。

兩廂車型還能迎來梅開二度的時候嗎?答案或許是殘酷的。

美國車市的現狀,可能窺見未來的中國車市——中國人和美國人同樣喜歡三廂車型,對於歐洲人喜歡的兩廂掀背車型不感冒。福特福克斯、嘉年華、奧迪RS3等車型,都是在中國和北美市場首發三廂車型,甚至只專供中美兩國市場。

在美國,兩廂轎車在新車銷售中所占的份額在過去十年大幅增長,然而其資料是從2005年的2.6%艱難爬升到2015年的4.8%。

新能源也或許是兩廂小車未來的發展之路,畢竟電動小車本身便具備省電、靈巧、方便、價格低等優勢,加上政府的補貼和鼓勵政策,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只不過目前來看,微型電動車的發展依舊存在許多掣肘。除了老生常談的續航里程問題,目前很多城市沒有公共充電樁或充電樁的數量較少,充電不方便的問題依舊廣泛存在。

而這些問題一旦都得到解決,人們為什麼不去選擇更大的純電動車呢?

除非中國像日本那樣,對K-car(車長小於3.4米,排量小於0.66L的輕型車)從政策(稅收、限行、牌照)上予以大力扶持,否則兩廂小車將永遠無法重獲消費者青睞,曾經20%的市占率將永遠成為歷史。

除了“異類”寶駿310,A0級兩廂車幾乎全面衰退,能夠月銷過萬的只剩POLO一根獨苗。

Part 2

月入4000元貸款買豪車的年代,誰會買兩廂?

但問題在於,“兩廂車=運動”完全是一個偽概念,真正的小鋼炮GTI、ST、R們價格不菲,不是一般年輕人所能消費。而如今,保時捷718也不過50多萬,40多萬的高爾夫R未免有些尷尬。

“偽運動概念”幫助兩廂車一時走紅,但當80後開始結婚生子,需要換上更大的車;而90後以更高的起點進入汽車消費後,靠概念就很難再“騙”到越來越精明的年輕人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兩年小型SUV新品推出多,小車市場的競爭逐步激化,A級兩廂受到SUV的分流影響較大,導致A級兩廂份額嚴重下降。曾經兩廂車“個性時尚”、尺寸輕巧的“加分項”現在都能被SUV替代,且SUV更符合當前大熱潮流,其外觀、空間、價格比兩廂轎車更勝一籌。

▲“神車”寶駿

80後尚囊中羞澀的年代,價格相對便宜的兩廂車或許是不得已的首選;如今,月收入4000元可以買寶馬,各種“零首付買車”、“一成首付買車”金融手段天天在媒體上轟炸的年代,城裡的年輕人哪還會看得上5萬元的兩廂車?而在3-5線城市乃至農村,即使囊中稍顯羞澀,消費者也更願意花同樣的買上一輛外觀大氣、空間和通過性更適合“國情”的自主品牌SUV。

所以,誰會再買兩廂車?

Part 3

經典車型紛紛停產,兩廂車難再重獲市場青睞

▲雪鐵龍C3

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優勝劣汰必然。馬自達2、標緻207、雪鐵龍C2、福特嘉年華……這些曾經頗受歡迎的兩廂車型已先後停產;雪鐵龍C3等車型在全球市場頗受歡迎,但在中國,連引入計畫都沒有。

幾個被寄予厚望的新車型,MG3、雪佛蘭樂風RV,銷量也都相當慘澹。

合資品牌如此,豪華品牌更是如此。奧迪A1、賓士A級的兩廂版車型銷量都並不高,DS4S更是幾乎沒有在大街上。

兩廂車型還能迎來梅開二度的時候嗎?答案或許是殘酷的。

美國車市的現狀,可能窺見未來的中國車市——中國人和美國人同樣喜歡三廂車型,對於歐洲人喜歡的兩廂掀背車型不感冒。福特福克斯、嘉年華、奧迪RS3等車型,都是在中國和北美市場首發三廂車型,甚至只專供中美兩國市場。

在美國,兩廂轎車在新車銷售中所占的份額在過去十年大幅增長,然而其資料是從2005年的2.6%艱難爬升到2015年的4.8%。

新能源也或許是兩廂小車未來的發展之路,畢竟電動小車本身便具備省電、靈巧、方便、價格低等優勢,加上政府的補貼和鼓勵政策,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只不過目前來看,微型電動車的發展依舊存在許多掣肘。除了老生常談的續航里程問題,目前很多城市沒有公共充電樁或充電樁的數量較少,充電不方便的問題依舊廣泛存在。

而這些問題一旦都得到解決,人們為什麼不去選擇更大的純電動車呢?

除非中國像日本那樣,對K-car(車長小於3.4米,排量小於0.66L的輕型車)從政策(稅收、限行、牌照)上予以大力扶持,否則兩廂小車將永遠無法重獲消費者青睞,曾經20%的市占率將永遠成為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