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海通、光大證券多名資管人士遭監管約談 新股超標申購被畫上“休止符”

面對新股申購高收益, 擁有網下配售資格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地開始選擇“超標申購”來搶奪新股配售份額, 這其中不乏券商資管的身影。

證監會網站顯示, 上海證監局近日向海通證券和光大證券的多名核心人員發出了“採取監管談話措施的決定”, 上述兩家公司旗下多隻集合計畫在申購新股中存在超比例申購新股的違規情況, 這也意味著之前一直處於“灰色地帶”的新股超標申購被監管層畫上了“休止符”。

“之前券商資管頂格申購的情況是很普遍的, 也沒有什麼技術性的難題, 畢竟去年打新中簽率和收益擺在那裡。

”北京地區某中小型券商資管人士向介面新聞表示, 這次約談的事出來以後, 大家都不敢動了。

據該資管人士介紹, 2016年新股網下中簽率始終維持在較低水準, 一段時間內中簽率平均不到萬分之一。 但另一方面, 新股上市後連續漲停近半個月卻屬於正常情況, 包括券商資管在內的投資者想要頂格申購以增加中簽幾率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角輪胎第三條第一款、《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證監會公告[2013]28號)第三十四條, 即“集合計畫申購新股, 可以不設申購上限, 但是申報的金額不得超過集合計畫的現金總額, 申報的數量不得超過擬發行股票公司本次發行股票的總量”的規定。 因此,

認定有關人士“未有效履行管理職責”, 進而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頂格申購導致超額, 也絕非券商獨有。 上述資管人士表示, 其實還是個人投資者中頂格申購的基數比較大。

今年2月, 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了2017年第一批共309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物件黑名單”。 其中, 因“提供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違規的帳戶多達146個。 而違規配售帳戶個人投資者就達261個。

據介面新聞記者瞭解, 目前各大券商規定個人投資者參與深市或者滬市的網下配售, 需要在深市或者滬市擁有6000萬市值證券。 而該標準在去年年末僅為3000萬, 門檻上升幅度不可謂不大, 但仍有一些券商對外仍稱“1000萬市值證券即可”。

北京某券商投顧人士表示, 在新股網下申購“僧多粥少”的局面下,

提高申購門檻, 也不失為避免不合格個人投資者超額申購的辦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