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往今來世界上最有名的十大斧頭

剛果斧

這種出現於1900左右的斧子, 長42.8釐米, 重1.35公斤, 是剛果東南部松耶族首領佩斧, 基本上就是個樣子活, 無法用於實戰。 因為鏤空的斧身使斧頭強度大減,

但作為一種佩飾, 首領可以炫耀身份和地位。

法國長柄戰斧

此斧製造於1470年, 為法國步兵裝備武器。 這把長柄斧怪就怪在它即是斧, 又是錘, 還是槍, 斧刃用來劈開盔甲, 錘頭用來砸腦袋, 槍尖用來刺擊心臟, 這種怪斧曾經打敗全副武裝的騎兵。

開山大斧

中國著名的戰斧, 明朝開國大將胡大海用此兵器, 曾兩次打敗元將, 擊退10萬金兵, 降服溪洞兵三萬。 唐將李嗣業也善用此兵器, 曾率步卒三千持大斧、陌刀打敗安祿山統率的北方騎兵。 南宋大將王德, 曾用大斧大破金兀術鐵騎,

鐵騎一來, 專砍馬腿, 金兵大敗, 嶽飛也曾用大斧和鉤鐮槍配合, 大破金兀術的鐵浮屠。 開山大斧戰績輝煌, 在世界名斧中最為強大。

維京戰斧

當用適當的力度揮舞丹麥長柄或“倒鉤"戰斧時, 這種兵器的殺傷力是毀滅性的。 該設計基於維京時期隨處可見的家用劈木斧,

經改良以適用於戰鬥。 這種戰斧的巨大頭部成新月形成凸圓形, 配備一個長達一到兩米(3.2~6.5英尺)的木柄, 有利於向下敲擊, 有時斧身會鑄造成格外堅硬的雙刃, 有時也可以鑄得較薄, 使其成為更輕巧, 更易操作的輕型兵器。

印第安戰斧

印第安斧子是北美印第安人用來捕獵野獸時的輕型短柄飛斧, 最早的時候由於生產力的原因, 一開始大多石器和木頭, 到了16-17世紀殖民者逐漸統治美洲, 一些歐洲商人紛紛到美洲去淘金, 就這樣歐洲人給他們帶去了金屬的斧子, 讓他們捕獵更多的毛皮。 慢慢的印第安人學會了如何製造鐵器, 並把鐵路上的道釘拿來製造斧頭。 當地印第安人學會了造鐵斧以後, 也學會了拿起這種武器對抗瘋狂掠奪他們土地, 破壞他們森林, 剝削他們血汗的侵略者。

俄羅斯巴迪修戰斧

約出現於16世紀, 長78釐米, 流行於東歐, 這種斧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斧頭, 通過套筒固定在柄上, 刃的底部也附著在柄上, 斧子的曲刃設計華美, 為禁衛軍儀仗兵器, 同時也是執法兵器,主要用於斬首。

印度彎刃戰斧

出現於17世紀,屬短斧類,長44釐米,重1千克。裝備於印度騎兵,雖然個頭小,分量輕,但斧頭鋒利,可劈開敵軍頭盔和鎧甲,斧頭上的尖頭可用于刺殺,增強了戰斧的殺傷力。

宣花斧

為隋唐勇將程咬金手中兵器。程咬金真名程知節,其掌中兵器有二,一為槊,二是斧,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程咬金用斧只出現在《隋唐演義》中,而且是“三斧子半”,但程咬金用槊卻是勇冠三軍,可見程咬金的斧是一種附兵器,與槊相配合,便是勇猛無敵了。

蘇格蘭洛哈伯戰斧

在戰場上既可以刺擊、也可以劈砍,有時也會作為馬上兵器使用。另一種有名的戰斧是東歐地區廣泛使用的月刃斧,這種戰斧有長達60釐米的斧刃,但斧柄只有大約1.5米,顯得頭重腳輕,因此,其戰場上的使用方式也只能是以劈砍為主。

大板斧

李逵系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裡面的莽夫,在步兵對陣時,他常常赤裸上身,手持雙斧憑一身的蠻力勇猛地沖陣砍人,靠著戰友的藤牌遮擋箭矢護體,敵兵無人敢擋李逵這莽夫的衝勁,李逵使用的武器是一對短柄大板斧,武器本身無特別之處,貴在厚重皮實,手持這雙板斧劈砍任何負隅頑抗的敵人完全是無堅不摧!

同時也是執法兵器,主要用於斬首。

印度彎刃戰斧

出現於17世紀,屬短斧類,長44釐米,重1千克。裝備於印度騎兵,雖然個頭小,分量輕,但斧頭鋒利,可劈開敵軍頭盔和鎧甲,斧頭上的尖頭可用于刺殺,增強了戰斧的殺傷力。

宣花斧

為隋唐勇將程咬金手中兵器。程咬金真名程知節,其掌中兵器有二,一為槊,二是斧,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程咬金用斧只出現在《隋唐演義》中,而且是“三斧子半”,但程咬金用槊卻是勇冠三軍,可見程咬金的斧是一種附兵器,與槊相配合,便是勇猛無敵了。

蘇格蘭洛哈伯戰斧

在戰場上既可以刺擊、也可以劈砍,有時也會作為馬上兵器使用。另一種有名的戰斧是東歐地區廣泛使用的月刃斧,這種戰斧有長達60釐米的斧刃,但斧柄只有大約1.5米,顯得頭重腳輕,因此,其戰場上的使用方式也只能是以劈砍為主。

大板斧

李逵系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裡面的莽夫,在步兵對陣時,他常常赤裸上身,手持雙斧憑一身的蠻力勇猛地沖陣砍人,靠著戰友的藤牌遮擋箭矢護體,敵兵無人敢擋李逵這莽夫的衝勁,李逵使用的武器是一對短柄大板斧,武器本身無特別之處,貴在厚重皮實,手持這雙板斧劈砍任何負隅頑抗的敵人完全是無堅不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