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監會上半年開展市場亂象整治 突出“強監管 強問責”

為進一步指導銀行業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相關工作, 銀監會在近日印發《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

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表示, 亂象整治工作將主要針對市場上新出現的金融產品、業務中不規範、不合規的亂象, 要求銀行業機構對號入座, 自查自糾, 開展集中整治。

“今年將是強監管、強問責的一年。 ”楊家才稱, 銀監會將大力整治“三套利”“四不當”行為。 “三套利”指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四不當”指不當展業、不當交易、不當激勵、不當收費。

銀監會法規部主任劉福壽解釋, 在現行行政處罰機制下, 銀監會機關、各銀監局及各銀監分局都具有處罰權, 可對各自管轄範圍內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立案查處, 並由各自的行政處罰委員會作出處罰決定。

同時, 銀監會機關對於統一組織的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各類銀行業機構、包括分支機搆作出的違法違規行為,

也可一併立案處罰, 從而避免“同事不同罰”, 保證處罰公平性。

劉福壽稱, 在2016年, 共有63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受到處罰, 罰沒入庫金額2.7億元, 處罰責任人442名。

而僅今年一季度, 銀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485件, 罰沒金額合計1.9億元;處罰責任人員197名, 其中, 取消19人的高管任職資格, 禁止11人從事銀行業工作。

另外, 上述《指導意見》向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十項重點工作要求, 包括深入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和債權人委員會制度;多種管道盤活信貸資源, 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因城施策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加強服務收費管理;持續提升“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準;支持國家發展戰略,

滿足重點領域金融需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支援振興實體經濟;推進消費金融和支持社會領域企業發展;加快發展綠色金融。

就銀行業改革創新工作, 《指導意見》也提出了包括繼續完善和加強公司治理;持續深化普惠金融機制改革;創新服務模式和技術流程, 推進投貸聯動試點;進一步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作用, 突出開發性和政策性主業, 淡化規模類、增長類、盈利類考核指標;進一步推動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等五項內容。

針對部分金融機構存在服務實體經濟主業不突出的問題, 《指導意見》要求切實查糾參與方過多、結構複雜、鏈條過長導致資金脫實向虛的交易業務, 確保金融資源流向實體經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